基本信息
书名:李志坚文集(上)(中)(下)
定价:360.00元
作者:李志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0302709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3.505kg
编辑推荐
李志坚院士是我国微电子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自1958年从苏联留学归国后,50余年来一直工作和奋斗在微电子学领域,他的人生历程,与中国微电子学科的发展进程以及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集收录了李志坚院士(及其合作者)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07年间不同时期发表的部分重要论文,共236篇,以年代为主线,同时按照主题进行了适当的归类,内容涵盖微电子技术发展战略展望、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多方面。
内容提要
本文集共三册,其中收集和整理了李志坚院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到2007年间,不同时期发表的部分重要论文,其内容涉及微电子技术发展战略展望、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在50余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李志坚院士长期坚持在线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以其特有的睿智和对新技术的敏锐把握,与其合作者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对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及微电子专业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供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序一
序二
编者的话
上
战略展望
器件物理
集成电路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
中
战略展望
器件物理
集成电路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
其他
下
战略展望
器件物理
集成电路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小说简直是文字的盛宴,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仿佛能亲身感受到主人公在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挣扎与抉择,那些纠结的情感,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被作者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感展现出来。尤其是在描绘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时,那种微妙的张力让人屏息凝神。情节的推进张弛有度,既有高潮迭起的冲突,也有让人沉思的静默时刻。读到某些段落,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揣摩作者的用词,那种韵味,那种深意,非得细细品味不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暗与光辉,让人在合上书页后,依然久久不能平静,思考良多。这种经得起反复推敲的作品,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大胆且富有实验性,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幅巨大的、由无数碎片拼贴而成的挂毯。初读时可能会有些许迷惘,因为时间线索被打乱,不同视角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但正是这种破碎感,完美地契合了故事所要探讨的主题——记忆的不可靠性与历史的重构。作者似乎在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引导我们主动去填补那些留白的空白,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这种互动性极强的阅读体验,让我感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书中对于场景的描绘,特别是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得极为精妙,比如反复出现的某种颜色或某种天气,都仿佛是某种潜意识的暗示,让人不得不去深挖其背后的哲学意涵。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冷峻而克制,它不依赖于华丽的辞藻堆砌来营造氛围,而是用最精准、最锐利的词汇直击要害。这种风格尤其适合表达那些难以言喻的、存在主义层面的困境。作者在处理哲理思辨时,显得游刃有余,他将深奥的理论巧妙地融入到日常对话和角色的日常行为中,使得那些宏大的命题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沉默”的运用,很多时候,人物没有说出口的话,比他们说出来的话更有力量。那份未尽之言,像暗流一样涌动在字里行间,读者必须调动全部的感官去捕捉和解读。这本书无疑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专注力,它不适合在嘈杂的环境中草草翻阅,它需要一片宁静的角落和一颗愿意沉浸进去的心。
评分这是一部在思想深度上令人敬畏的作品。它探讨的议题超越了简单的爱恨情仇,而是深入到了社会结构、权力运作以及个体在巨大体制面前的无力感。作者似乎对社会学和心理学有着深刻的洞察,他构建的世界观是如此的严密和逻辑自洽,让人不禁思考我们自己所处现实的真实性。书中的某些社会批判极其尖锐,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体制化带来的异化。与以往读到的同类题材作品不同,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希望或简单的答案,而是将问题赤裸裸地摆在桌面上,迫使读者直面那些令人不适的真相。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被“教育”的震撼,它拓展了我对“可能的世界”的想象边界,也让我对“当下”有了更审慎的看法。
评分从纯粹的阅读愉悦感来说,这本书的节奏掌控得堪称完美。虽然内容沉重,但作者巧妙地穿插了一些近乎荒诞或带有黑色幽默的片段,这些调剂极大地缓解了阅读过程中的压抑感,使得整部作品在厚重中保持了一丝灵动。特别是高潮部分的描写,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蒙太奇手法,画面感极强,仿佛在进行一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电影剪辑,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将之前所有分散的线索汇集在一起,达到一种爆发性的情感释放。对于细节控来说,这本书也是一个宝库,作者对环境和器物的描摹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的尘土味,感受到物件的质地,这种沉浸式的细节描写,是构建可信世界观的关键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