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 乔布斯传
定价:39.00元
作者:(美)杰弗里·扬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8620824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记录了在富有开创性的数字化商业时代,一位令人羡慕的业界风云人物的经历和生活。乔布斯本人在生活和创业过程中经历的大起大落在本书中有详尽的讲述,对于其工作和人生的诸多变化,《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杰弗里·扬也作了大量的报道。《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试图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乔布斯和他缔造苹果帝国的过程。
从小对电子产品的好奇心让乔布斯与他的儿时玩伴沃兹创建了苹果公司,之后因其个性,与身边的好友、女友分道扬镳,终离开苹果公司。但他的商业生涯并没有结束,对科技的着迷和市场营销的冲动,让他与旧识建立NeXT公司、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合作进军数字电影领域。历经各种挫折之后,他又回到苹果公司,像拯救“濒临灭绝的恐龙一样”把世界的电脑产业带出低谷,并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咋舌的革命性的“I”系列产品, imac, ibook, ipod, iphone, ipad……
他似乎拥有无穷尽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创造出一个个商业神话和新奇产品,这不仅改变着他自己的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也时刻改变和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科技的认识。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作为乔布斯的个人传记,不仅定位于从事该行业的读者,更着重定位于年轻的公司白领和对创业有所想法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苹果产品的粉丝、IT业从业者以及IT历史研究者。
目录
序
部 怒放与凋零
1 人生起步
2 公司诞生了
3 “让我们当海盗吧!”
4 告别“苹果”
第二部 新的开始
5 NeXT公司:乔布斯的“下一站”
6 进军好莱坞
7 携手迪士尼
8 重返“苹果”
第三部 东山再起
9 亿万富翁
10 开创新领域
11 “我的地盘”:iPod、iTunes
12 巨人之争
13 辉煌时刻
尾声
致谢 后记
附录
作者介绍
杰弗里·扬,《苹果世界》杂志(Mac World)的创刊编辑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担任《福布斯》杂志的硅谷特约编辑,负责撰写人物特写。1997年,他参与创办了福布斯网站,并著有《福布斯电脑革命史》(Forbes Greatest Technology Stories)一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见之下,便透露出一种不羁与前瞻性的气息,仿佛能预见到其中蕴含的那些颠覆性的思想和对未来的大胆构想。我翻开扉页,那种油墨的香气混合着纸张特有的质感,立刻将我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带入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精神世界。叙事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似乎对被描绘的这位时代弄潮儿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洞察力,能够精准地捕捉到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内心挣扎与外在光芒交织的瞬间。书中对早年经历的描绘,尤其引人入胜,那些关于早期校园生活的片段,充满了青春期的迷茫与对既有体制的强烈反抗,为理解后来那些惊世骇俗的决定埋下了深刻的伏笔。那种不甘平庸、执着于完美主义的种子,似乎在那些青葱岁月里就已经悄然生根发芽。整个阅读过程,就像是跟随一位技艺高超的向导,穿梭于一个充满挑战、高潮迭起的传奇人生迷宫,每一步都充满了发现的惊喜,让人不禁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而深思。
评分作为一名对设计和创新流程有所涉猎的读者,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构建团队”和“文化塑造”的论述。作者并未将重点放在描绘宏伟的商业蓝图上,而是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一群拥有共同“偏执”的人是如何被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一种近乎宗教般的信仰体系。那些关于内部冲突、理念碰撞的描写,真实得令人心惊,它揭示了一个真理: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于激烈的不妥协之中。我能想象,在那些封闭的会议室里,空气是如何被紧张感和对完美的渴望所点燃。书中对具体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的执着打磨,其描述之详细,简直可以作为一部关于“用户体验至上论”的经典教材。这种对细节的极端追求,在作者的文字中被升华为一种对“用户心智”的终极尊重,这才是真正令人敬佩之处。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最让我震撼的并非是那些广为人知的商业成就,而是作者对于“驱动力”深层次的剖析。他没有将人物塑造成一个无懈可击的商业神祇,反而将聚光灯投射到了那些常人看来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和对“不完美”的零容忍态度上。那些关于产品迭代过程中,那种近乎神经质的细节把控,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哲学层面的意义——那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追求,更是一种对人类体验极限的重新定义。我仿佛能通过文字感受到那种在极度压力下,将灵感从虚无中硬生生拽出来的痛苦与狂喜。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为精妙,时而如疾风骤雨般紧凑有力,紧迫感十足;时而又转为沉静内省,探讨那些关于美学、极简主义以及艺术与科技如何共舞的深刻命题。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完全没有一般传记的沉闷感,反而像是在品味一部关于“执念如何改变世界”的史诗剧。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着实高明,它巧妙地避免了线性叙事的窠臼,而是采用了多维度的视角交叉叙事。我注意到,作者常常会在描述某一个重大决策的背景时,迅速切入到对他早期哲学思想或某次偶然相遇的影响的追溯,这种回溯并非简单的填充背景,而是为了凸显人物决策逻辑的内在一致性。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反而更贴近人物本身那种跳跃性的思维模式——一个念头可能横跨数年,从一个看似无关的领域中汲取养分。特别是对于某些关键的低谷时期,作者的处理方式极为克制而有力,没有过度的煽情,而是冷静地罗列出当时的环境、人物的反应以及最终如何凭借一股近乎本能的信念重新站起。这让人感受到的,不是虚假的励志口号,而是面对现实的残酷时,如何通过强大的内心秩序来重塑外部世界的真实写照,其力量感是深沉而持久的。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一个成功人士的故事。它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保持精神纯粹性的操作手册,尽管这份“纯粹”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个人牺牲和对他人的苛刻要求。阅读完毕后,我合上书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的,是那种对于“创造”这一行为本身的反思。作者成功地捕捉到了那种“非必要不可为,一旦为之,必臻至善”的内在驱动。书中关于“愿景的传达”那一部分尤其具有启发性,它展示了如何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将一个尚未存在的未来描绘得如此真实,以至于能够说服最顽固的怀疑者。这本书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探讨了远见、毅力以及如何与平庸的世界划清界限的复杂命题,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段人生,更是留下了一份关于“如何有意识地生活并留下印记”的深刻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