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换种方式说,青春期孩子才肯听:发掘孩子潜能、消除逆反情绪的引导式对话场景+沟通
定价:29.80元
作者:(日) 大塚隆司(Otsuka Takashi),郭勇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2120688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日本狂销100 000册!
蝉联日本网站亲子教育榜首
亚洲年度**亲子沟通概念
国际教育专家 李庚
“父母学堂”创始人 李忠辉
联袂重磅推荐
源自作者10年亲身教学经历 1000个真实亲子沟通案例
坏习惯屡教不改,稍加批评就开始顶嘴,每回和他说话都跟吵架一样;
不主动交流,跟他说话也爱理不理,完全搞不清他心里在想什么……
明明做错了事,他却说“不是我的错”,把责任推给别人。
为什么与孩子沟通这么难?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路上,父母要学会用引导式的语言与孩子沟通。经常保持微笑,仔细观察,根据孩子的步调听他、说他想说的话,接受孩子犯错的现实,把焦点放在能做的事情上。
父母语言转变,孩子行为就转变!
内容提要
直接式对话:击中孩子的逆反心理
引导式对话:投向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有时会非常反感父母的话,而父母常常会忍不住对孩子发飙。为了扭转与孩子沟通的僵局,父母应转变说话方式,采用魔法般的引导式对话。
若想让孩子不那么叛逆
与其说:“快去学习!”
不如说:“课外活动那么忙,恐怕没时间学习吧?”
父母可以采用正话反说引导法,逆反的孩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本意。
若想让孩子拥有积极的心态
与其说:“再不快点就要迟到了!”
不如说:“早点去学校,你就有时间和同学聊一聊哦!”
父母不妨采用积极表达引导法,将积极向上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中!
若让想让孩子做某事
与其说:“再玩手机,今天晚上就没晚饭吃了!”
不如说:“马上要吃晚饭了,先把手机放下吧!”
父母还可以尝试用明确意图引导法,让孩子瞬间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投向孩子的球,要富于变化,这样,才能与青春期孩子营造积极而快乐的互动氛围。
目录
小测试 你是哪种教养方式?
日本五星级读者评论
导 读 陪孩子共同度过躁动不安的青春期
前 言 父母万万不可做的5 件事
章 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对话引导术
“怎样才能让我家孩子踏踏实实地学习呢?”
“我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可以让我们人生的屋顶不断增高”
根据孩子的学习类型,引导孩子自觉学习
怎么说,孩子才能集中注意力?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
陪孩子一起设定学习目标
帮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
引导孩子朝向目标努力学习的3 个秘诀
孩子灰心丧气时,如何让他重新振作?
孩子复习备考时,陪他一起想办法
提供选项,让孩子自己选择将来要走的路
孩子对设定目标存在抵触情绪怎么办?
第2 章 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对话引导术
如何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
这样制止孩子比“别做了”更管用
如何对待有强烈逆反情绪的孩子?
大人心急如焚,孩子却不紧不慢
如何引导消极冷淡、不愿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
第3 章 有效批评逆反期孩子的对话引导术
一句话只传达一个信息
积极的情绪,要用积极的语言传达
批评与表扬的“1∶5 法则”
不会造成对立的批评方法
给孩子的缺点取个有趣的昵称
如何让孩子从心底里接受批评,真心反省?
批评孩子后,如何修复亲子关系?
这样表扬孩子有效
表扬,也要把握好时机
第4 章 和10多岁孩子交流的对话引导术
对于沉默寡言或反应冷漠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的步调
对于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要“正话反说”
面对发牢骚的孩子,不要急着提建议
学会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交流
如何搞定“但是”“不过”不离口的孩子?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如何避免他做无谓的辩解?
第5 章 放下包袱,陪孩子一起成长
放下自责,对自己说“我很棒”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他的榜样
不要忽略愤怒背后想要传达的真实感情
改变不成功的模式,问题迎刃而解
后 记 大胆实践,因材施教,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作者介绍
“和孩子相处真有一套”的知心老师
财团法人生涯学习开发财团指定导师
NPO法人心理支流帮助教练
圣达菲发展心理学协会NLP 执行师
大塚隆司,毕业于大阪教育大学教育学系,曾经营食品公司,后转到知名辅导班任教。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帮助1000对家长和孩子改善了恶化的亲子关系。
他还对客卿、建导和简快疗法等有所钻研,并从中找到了亲子之间交流的特征和规律。如今,大塚隆司已经成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好帮手。他在各地开设工作室,为家长朋友提供咨询服务,并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演讲,帮助更多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文摘
序言
我一直以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还算不错,直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才发现沟通的鸿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我说一句,他顶一句,气氛总是僵硬得让人透不过气。偶然间看到这本书,它的视角非常独特,不再把问题完全归咎于孩子“叛逆”,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我们成年人的沟通模式来解锁孩子的潜力。书中强调的“引导式对话”,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人性化。它教会我如何识别孩子话语中的“冰山一角”,然后顺着水面下去,找到他们真正的情绪和需求。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处理冲突的那几个案例,作者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展示了多种可能性和处理思路,这让我意识到,面对同一个问题,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一定非要走“对抗”这条路。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实战手册,里面的情景模拟非常逼真,让我可以提前预演,减少了现实中因紧张而说错话的尴尬。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亲子沟通的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家的孩子正处在那个微妙的年纪,你说什么他都觉得是老生常谈,更别提什么“逆反”情绪了,简直是家常便饭。这本书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非常贴近实际地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让我明白了他们的很多“不听话”背后其实隐藏着对独立和尊重的渴望。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几种对话技巧,不是那种硬邦邦的教条,而是更注重倾听和共情,让我学会了如何“退一步”去理解孩子的立场。比如,当孩子拒绝沟通时,我尝试用更开放式的问题引导,而不是直接质问,效果立竿见影。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很多时候比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更能放下身段,真正进入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箱,让我在面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场景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是有章可循,心里踏实多了。
评分市面上关于青春期教育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让我有“茅塞顿开”感觉的不多。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的“引导式”沟通,核心在于提升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内在驱动力。它教会我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对话,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我们替他们承担或惩罚。例如,书中提到如何设计一个“责任契约”的对话,而不是生硬地制定规则。这个过程强调的是孩子参与决策,从而内化规则的意义。我发现,当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尊重、被视为一个有能力做决定的个体时,那种不必要的抵抗情绪会大大减少。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也很清晰,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让我能够随时翻阅,找到对应当时情境的指导。它真正让我看到了,原来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可以是一场充满智慧和尊重的合作,而不是一场无休止的权力斗争。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书籍抱有怀疑态度,总觉得都是老生常谈,无非是“多听少说”那一套。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关注的焦点非常精妙——不是如何“管住”孩子,而是如何“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和责任感。它有一章专门讲如何通过提问来帮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我们直接把答案塞给他们。这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发现我过去总是习惯于提供解决方案,结果反而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读完后,我开始刻意练习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先问一句:“你觉得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一开始孩子很不适应,但慢慢地,我能感觉到他们思考的深度在增加,不再轻易依赖我的判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和,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细致地分享她的“踩坑”经验,让人读起来既轻松又充满力量。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构建对话的桥梁。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稍有不慎的批评或指责,都会立刻激发他们的防御机制。作者非常细致地分析了这些防御机制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日常语言中的哪些“雷区”容易触碰。我过去经常无意识地说出一些带有评判性的话语,现在学会了用陈述事实和表达感受的方式来替代,比如把“你怎么又把房间弄得这么乱!”换成“我看到地上有几本书没有放好,这让我感觉有点不舒服。”这个细微的转变,带来的效果是巨大的,孩子不再立刻反驳,而是愿意听我把话说完。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赢”得争吵,而是教你如何通过高质量的沟通,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关系。这种底层逻辑的转变,比任何具体技巧都来得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