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6岁儿童家长手册(增订版)(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家庭教育工程)
定价:26.00元
作者:《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家长手册》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300149622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家长手册》编写组编写的这本《3-6岁儿童家长手册》针对3-6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营养健康、体能健康、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健康等方面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
目录
篇 3~6岁儿童生理发育特点 一、3~6岁儿童外表特征 二、人体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三、人体运输网——循环系统 四、人体食物加工厂——消化系统 五、人体废物处理场——泌尿系统 六、人体支撑和动力装置——运动系统 七、人体指挥中心——神经系统 八、3~6岁儿童体重、身高正常均值第二篇 3~6岁儿童心理发育特点 一、3~4岁的孩子是这样的 二、4~6岁的孩子是这样的 三、3~6岁儿童的语言发育第三篇 促进3~6岁儿童营养体质健康 一、3~6岁儿童的营养状况 二、3~6岁儿童膳食均衡的内容和方法 三、儿童特殊时期的营养 四、膳食过程的把握 五、3岁以上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处理 六、3~6岁儿童用眼卫生 七、3~6岁儿童口腔和牙齿健康第四篇 促进3~6岁儿童心理发展健康 一、3岁以后孩子的感情需要 二、3~6岁儿童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三、3~6岁儿童注意力和记忆能力发育 四、3~6岁儿童思维能力发育 五、3~6岁儿童的思维与学习第五篇 促进3~6岁儿童体能发展健康 一、体育锻炼对3~6儿童健康的作用 二、“三浴”也是体育锻炼 三、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四、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及表现 五、3~6岁儿童感觉统合教育的开展第六篇 促进3~6岁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健康 一、家长观念更新指导 二、教养方式指导 三、生活习惯培养指导 四、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定位 五、家庭教育与非智力因素 六、亲子沟通指导 七、从多元智能角度认识儿童成长第七篇 3~6岁儿童成长顾问 一、儿童多动问题 二、儿童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三、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四、幼小衔接——小学的人学准备第八篇 3~6岁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 一、儿童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时间 二、预防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措施 三、紧急情况的提早防备 四、各种意外情况的急救方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编排也十分巧妙,它并没有完全按照年龄段来划分,而是根据“主题”来组织内容,这使得我在需要查找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能够迅速定位。例如,当我正在为如何应对孩子对“死亡”或“生命起源”这类哲学性问题的提问而苦恼时,我能直接翻到“好奇心管理”那一章,里面详尽地分析了这个年龄段孩子认知发展的高度,并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回答策略。这比那种必须从头读到尾的书要人性化得多。另外,书中穿插的那些“家庭小测验”或“父母自省环节”,设计得非常精妙,它能促使我停下来反思自己当下的育儿模式是否存在偏差。比如,关于“界限设定”的那一节,它让我意识到,过去我因为怕孩子不高兴,很多时候模糊了自己的底线,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是给孩子看的指南,更是父母自我成长的镜子。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传统观念”与“现代育儿”的冲突时,展现出了一种非常成熟和包容的态度。它并没有完全否定老一辈的育儿智慧,而是将其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心理学框架下进行重新解读和优化。例如,在谈到“规矩”的建立时,它承认了清晰规则的重要性,但同时强调了规则背后的“共情”——即先理解孩子为什么想打破规则,再温和地重申界限。这种既要“立规矩”又要“懂孩子心”的平衡感,是我在其他育儿书中很少见到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似乎融入了大量来自一线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它谈论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精英教育,而是扎根于普通家庭、柴米油盐中的具体操作。这使得书中的所有建议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让人读完后感到充满力量,而不是徒增焦虑。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持续成长的预期,而非终极答案。它不是一本可以让你读完就束之高阁的“育儿圣经”,而更像是一个陪伴孩子度过这关键四年的“老友”。它的语言风格始终保持着一种鼓励探索的基调,很少用绝对化的词汇。比如,在讨论如何培养阅读兴趣时,它给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情境适配方案,而不是强硬推荐某一种“最好”的方式。这让我明白,育儿本来就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这本书成功地教会了我如何放下对自己“完美父母”的执念,转而关注孩子当下最真实的需求。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比书中任何一个具体的技巧都要宝贵得多。它让我学会了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小麻烦”,因为我知道,这些恰恰是他们正在学习如何成为独立个体的证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亲切,色彩明亮,一看就知道是为新手父母准备的“救星”。我当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它带回家的,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实在不多。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那种直击痛点的叙述方式吸引住了。它没有那些空泛的理论,上来就是针对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孩子最常出现的行为问题进行剖析,比如为什么孩子突然开始“不听话”了,为什么他总是黏着你,或者为什么他会突然对某个特定的话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这种描述的精准度,让我有一种“这本书简直是照着我家孩子写的”的错觉。特别是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早期社交的章节,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情景对话模板,这对于我这种在小区里面对其他家长时总是词穷的母亲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尝试着在最近一次带孩子去公园玩耍时,运用书里提到的一种“积极倾听”技巧,结果发现孩子的情绪明显稳定了许多,愿意主动与我分享他的“大发现”,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句话说完就跑远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清晰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从而将育儿从一场“体力战”转变为一场“心智游戏”。
评分我更欣赏这本书的实用主义精神。很多育儿书都会把重点放在“培养”什么能力上,比如创造力、情商等等,这固然重要,但对于焦头烂额的日常,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更像是一本家庭生活中的“应急手册”。比如,当孩子在超市发脾气时,它提供了一个“三步暂停法”,我试着用进去,效果立竿见影。还有一些关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建议,比如如何让孩子爱上刷牙,书里提供了一种将刷牙过程游戏化的方法,用“打败牙齿怪兽”的故事来引导,比起我之前单纯的哄骗和威胁,孩子居然自己拿着牙刷跑过来要“战斗”了。我特别喜欢它不打官腔的语气,读起来非常舒服,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又特别和蔼的大姐姐在跟你分享她的“育儿秘籍”。它似乎深知,每一个父母都是在摸索中前进,需要的是理解和具体的工具,而不是抽象的口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