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
定价:42.00元
作者:蔡颖卿 翁乐旂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699204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路培养孩子拥有好的工作能力与习惯,是多么重要的长程目标。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蔡颖卿以“工作”为题,透过身教、实践,帮助孩子扎下责任的深根、丰实独立的品性,进而养成解决人生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永远拥抱“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的生命热情。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是作者写给父母与孩子的教养札记,透过各种生活故事,从工作观、工作价值、工作技术到工作互动等面向,分享如何培育孩子的工作性格和责任感,做好奠基与扎根的功课;
第二部分是蔡颖卿的女儿写的英文日记,以及蔡颖卿与女儿的直接沟通和反思,呈现亲子间工作理念的传递交流,女儿的自我探索也等于是独立精神的实际体现;
第三部分则延伸至对所有年轻工作者的关怀。以蔡颖卿的经验分享为开端,探索在工作中转化心态、培养自我、磨练实力到圆梦创业的原则与想法,*后以年轻工作者的群像采访为总结,鼓励每个年轻的孩子与工作建立美好的关系,朝真正的人生志趣稳步前进。
蔡颖卿说:“为了使孩子早早建立一种健康、坚强的工作性格,我从小就和她们谈工作;我期待教养是培养的工作,而非日后导正的功课。”
蔡颖卿的教养理念,是既实用又美好的教养理念,是*适合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的教养理念。
目录
【推荐序】把教养放在生活的顺位 洪兰
【自 序】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是生命热情 蔡颖卿
部分 扎下责任的深根─和孩子们谈工作
014 整天做梦,整天工作
018 改变
021 爱自己的工作
023 香水生活观
028 培养自己的行星性格
030 隔代同声谈工作
033 Pose
036 开始难,结束更难
038 一张请款单
043 人生的计算
046 人生中的利与益
049 让信心在实作中奠基
052 先分配时间,再安排工作
055 了解工作的优先级
──给庭宜的一封信
058 要快就要慢
061 把眼光停在后一瞥
064 等孩子一下
066 做与错
069 重创五分钟的价值
073 学习是失败重来的经验
076 学会与做完
078 决定
081 工作服的意义
084 下班了就要走
088 领头的人
091 工作中用对的、好的语言沟通
095 符合别人的期望
098 在工作中当别人的好朋友
102 抗拒
105 让歧见停在好的点上
第二部分 展开独立的翅膀─Abby的工作日记
112 独立的开始
118 The Flight out of San Francisco╱在混乱里找回重点
127 Sad Cookies ╱伤心饼干
135 Interruption ╱与限制好好共处
146 Magic Demystified ╱解开时间的魔法
152 Agenda ╱的挑战
164 Differently ╱尝试另一种不同
174 The Luck of Dedication ╱努力的运气
187 Thirty Minutes to an Hour a Day╱每天三十分钟至一小时
194 Lunching with Ben ╱驾驶自己的小船
205 What You Said You Would Do╱你说过你要做的一切
第三部分 掌稳梦想的方向——写给年轻工作者
216 守护年轻的资产
218 生活、工作与价值
222 跟你的工作谈恋爱
226 珍惜生活经验
230 以行动演出努力
233 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要分心
236 工作的三个条件──情绪、智力、体力
240 自信与能力
243 你没有看过她在厨房里的样子
246 挑剔
248 老板情怀的自我训练
252 挣扎
255 掌稳自己的方向
258 等待
261 梦的尺寸
264 永远让人开心的工作好助手
270 温柔态度包覆下的生活毅力
276 把距离当成旅程的逐梦者
282 魄力是果决与坚持的结合
288 选择生命中真正的想要
【后记】与工作建立美好的关系
作者介绍
蔡颖卿——
畅销书作家、生活美学家、教养专家。
养育两个女儿,先后经营过八家餐厅,装修设计过三十个空间(包括医院、剧院、餐厅和居所),出版过十七本畅销书,还主理一间教养生活空间,传递“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好好说话”的生命热情。
已出版畅销代表作:《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我想学会生活》《放下手边事,坐下来读读书》等。
家事生活美学系列:《家与美好生活》、《回到餐桌 回到生活》(待出版)
生活美学系列: 《两个人的餐桌两个人的家》《有爱意的人生真好看:旅行私想》(待出版)
教养美学系列: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永远的老师》、《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我想做个好父母》(待出版)
翁乐旂——
蔡颖卿的女儿,毕业于宾州大学。成立并运营Workshop英语工作室。
无论工作或生活都期待不断探索如何更加生动地创作与表达。
认真于文字、摄影、烹饪与舞蹈。文摘
序言
更为难得的是,这本书在探讨那些宏大主题时,总是能找到一个非常微观的切入口。它从不空泛地谈论“如何成为一个好人”或“如何过上幸福生活”,而是聚焦于处理一次不愉快的沟通、整理一个凌乱的抽屉、或者仅仅是为家人准备一顿寻常的晚餐。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小战役”,构成了我们真实人生的全部。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恰当的处理,作者巧妙地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内在秩序与外在和谐的桥梁。这种由内向外渗透的影响力,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它不是一本理论书籍,而是一本实践手册,只不过它的“实践”是关于“心”的修行。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产生了一种温和但坚定的转变,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愿意在一个个微小的当下,去用心经营和体会,这比任何宏伟的计划都来得更为踏实和令人安心。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独特的封面设计和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气质所吸引。它的装帧非常有质感,纸张的触感温润,拿在手里就不舍得放下。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敏感的人,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的选择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服,没有丝毫的累赘感。我总觉得,一本书的“精气神”往往能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体现出来,而这本,无疑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它不只是记录文字的载体,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我常常在想,能写出如此注重细节的文字的人,他们的生活本身一定也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品质的坚持。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内敛而有深度的,它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哗众取宠,而是用一种非常真诚、甚至有些朴素的方式,去触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仿佛在邀请我们慢下来,去品味文字背后的那份沉静的力量,让我对即将翻开的篇章充满了期待,我已经准备好进入一个由细节构筑的内心世界了。
评分从文学性上来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是毋庸置疑的。它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语言流畅自然,却又蕴含着古典文学的韵味。作者对于意象的捕捉能力非常惊人,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个鲜活、可感的画面。我特别喜欢那些对自然景物和光影的细腻描绘,它们不仅仅是背景,更是烘托人物心境的绝佳道具。阅读时,我仿佛能闻到清晨空气中泥土的湿润气息,能感受到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的温度。这种调动多重感官的描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和愉悦度。它证明了,真正的写作力量,不在于词汇的堆砌,而在于能否用最恰当的词语,去触动人与世界之间最本真的联系。这本书,无疑是近期读到的,在文字美感上最能让人感到满足的作品之一。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阅读的体验中,那种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漫游。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那种不刻意说教,却又字字珠玑的叙事方式。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教育者”口吻,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或者一位智慧的长者,轻柔地拉着你的手,分享着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片段。这些片段,经过作者的提炼和升华,立刻拥有了不同的光芒。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阅读某一段落,不是因为理解上有困难,而是因为那种精准的措辞和洞察力,让人忍不住想细细咀嚼其中的滋味。它没有给我“你应该怎么做”的指令,而是通过描绘场景和心绪的流动,让我自己去感悟“原来生活中的这些小事,竟然蕴含着如此深远的意义”。这种由内而外的触动,远比生硬的说教来得有效和持久。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习以为常的一些习惯和态度,意识到真正的高级感,恰恰就藏在对日常的全然投入与尊重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出一种非常巧妙的节奏感。它像一首精心谱写的乐曲,有舒缓的慢板,也有偶尔出现的、让人精神一振的快板。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对于“留白”的运用。很多时候,重要的信息和情感并没有被完全填满,而是留给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去完成最后的拼图。这种开放式的表达,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事件的参与者之一,亲身经历了那些心路历程。这种叙事的高超之处在于,它承认了每个读者的独特性和经验的差异性,知道我们每个人对“细节”的理解和感悟点都是不同的。所以,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最终的画面和色彩,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这使得每一次重读,可能都会带来全新的领悟,因为它与你当下的心境状态紧密相连,具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