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据通信技术
定价:27.00元
作者:徐亮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3031131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重点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及数据通信技术,尽可能多地反映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发展。本书共分8章:章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信息的基本概念,信道的性能与信道容量的概念,信号的频谱分析。第2章主要介绍编码技术、数据通信中常使用的传输代码、检错与纠错编码、数据码型的压缩、加密和解密。第3章详细讨论了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分组交换、异步传输模式(ATM)。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扩展性也值得称赞。虽然我们讨论的是实体书本身,但优秀的教材往往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系统。从我的使用经验来看,书中所提供的许多章节末尾的“思考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概念回忆,而是需要你综合运用前面几个章节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小型项目。这迫使我必须动手去推演、去画图,甚至去查阅最新的RFC文档来佐证我的理解。这种“学-练-思”的闭环设计,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它不仅仅是一本传授知识的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着你主动探索更深层次的领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整个数据通信领域都有了一个扎实、可靠的底层认知,为后续攻读更专业或更细分的课程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逻辑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是那种零散知识点的简单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且严密的知识体系框架。我发现作者在处理“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上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比如,在介绍网络层次结构时,先用一个宏大的视角勾勒出整个通信世界的蓝图,让你知道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这极大地减少了学习初期的迷茫感。随后,每一个独立章节都像一块精雕细琢的积木,紧密地扣合在一起。我尤其欣赏它对基础概念的反复强调和循序渐进的深入。很多其他教材可能一笔带过的地方,这本书却用了专门的小节进行深入剖析,确保读者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仅仅记住了“是什么”。这种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让我在复习旧知识点时,总能发现新的理解维度,感觉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收获,这对于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理工科书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之间的拿捏达到了极高的平衡点。很多理论书籍往往过于偏重数学推导和抽象模型,让人觉得脱离实际应用;而一些实践手册又过于偏重具体设备的配置,忽略了背后的原理。这本书巧妙地避开了这两个极端。它不仅详尽地阐述了如香农定理、编码理论等底层数学基础,更重要的是,它紧密结合了当前主流的通信标准和技术应用场景进行讲解。举个例子,当讲解到差错控制码时,它不仅会介绍经典的汉明码和循环冗余校验,还会引申到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如何优化这些算法以适应高速率、低延迟的需求。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高度。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死记硬背公式,而是在学习一套解决真实世界通信难题的思维工具箱。
评分我特别想提一下这本书中对一些前沿或易混淆概念的处理方式,那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级表现。有些概念,比如TCP/IP协议族中各个协议的交互细节,或者面向对象设计在网络编程中的体现,即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常常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处理方法不是简单地罗列特性,而是通过构建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模拟来实现。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作者用了一个类似“邮政分拣系统”的比方来解释数据包如何在路由器间跳转和重组,这个比喻极其贴切,瞬间就点亮了我脑海中卡住的那个点。此外,对于那些容易产生歧义的术语,作者总是会在首次出现时就给出精确的定义,并在后续的章节中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巩固,确保读者不会被术语的细微差别所误导。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读者学习过程的充分体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封面设计,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配色,让我一拿到手就觉得内容肯定不一般。我记得我当时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捧着它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翻阅的,纸张的触感很舒服,油墨的味道恰到好处,没有那种廉价印刷品的刺鼻感。内页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穿插得恰到好处,让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比如,解析某个复杂网络协议栈时,作者没有堆砌枯燥的文字,而是用了一系列清晰的层级图和对比表格,这点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而且,很多关键术语的标注都非常规范和专业,看得出出版社在审校环节下了大功夫,体现了北师大出版社一贯的严谨作风。当然,一本书的价值最终还是要看内容,但好的载体无疑能大大提升阅读体验,它让我在学习之初就对这门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花更多时间去啃那些硬骨头,而不是被糟糕的阅读体验劝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