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建筑CAD
定价:45.00元
作者:刘晓光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682357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刘晓光主编的《建筑CAD》通过大量的应用案例 ,重点介绍了AutocAD 2013在建筑制图方面的基本操 作方法和使用技巧。本书通过六个教学项目完成一套 工程图的绘制,构建了以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 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为载体的 真实职业活动场景,其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提 高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的教学模式,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 技能进行整合,打破了传统教材操作与应用脱节的弊 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号(9787568235778)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一直对建筑设计和相关的技术工具充满热情,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CAD技术更是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了解到这本书的评价相当不错,许多读者认为它内容丰富,讲解细致,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建筑CAD的各项技能。我之所以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此关注,是因为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解决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高绘图效率、如何进行模型检查、如何处理复杂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也期待它能介绍一些最新的CAD软件版本和相关插件的应用,以便我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为我未来的建筑设计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我实现创意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评价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最近在工作之余,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提升我CAD技能的书籍,尤其是在建筑设计这个细分领域。很多市面上同类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实用性的。这本书的出现,似乎填补了这一空白。我了解到它在讲解CAD操作技巧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建筑学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觉得CAD不仅仅是绘图软件的操作,更重要的是理解建筑设计的逻辑和规范。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设计图纸,甚至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设计项目。读者的反馈中,许多人提到了这本书的图文并茂,清晰的截图和详细的步骤说明,这对于我这样需要跟着书本一步步学习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打开建筑CAD的新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色彩搭配也很和谐,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专业与严谨。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入手的时候,就看到了网上许多关于这本书的讨论,大多数评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提到它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平衡做得非常好。我个人对建筑设计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虽然目前还不是专业人士,但一直希望能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听说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清晰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掌握其中的奥秘,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吸引力。我特别期待它在案例分析部分的呈现,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中学习到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同时,我也关注到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感觉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优秀作品,非常适合我这种想要深入了解建筑CAD领域的读者。
评分这本《建筑CAD》在网上引起了我的注意,主要是因为它的作者和出版信息。刘晓光教授的名字在建筑学界还是很有分量的,他参与编写的书籍通常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对其作者专业背景的信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CAD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或者是一些行业内普遍认可的最佳实践。虽然我还没有具体翻阅过这本书的内容,但我相信以刘教授的经验,一定能在这本书中展现出他对建筑CAD领域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我个人从事建筑相关行业多年,虽然不是直接操作CAD,但对CAD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有着切身的体会。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对建筑CAD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与设计团队沟通协作,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兴趣,是因为它在众多建筑CAD书籍中显得尤为突出。我曾在网上搜索过大量的相关资料,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本让我觉得“就是它了”的书。直到偶然看到这本书的信息,我才觉得眼前一亮。从其他读者的评价中,我了解到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系统性学习的读者。它似乎不只是罗列软件的操作指令,而是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整个流程中,帮助读者理解CAD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作用和价值。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提及,因为我知道BIM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这本书能够对BIM在CAD中的应用有所阐述,那将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我期待它能够让我从一个“使用者”转变为一个“理解者”,从而在建筑设计领域有更深入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