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獨處的藝術: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該想些什麼
定價:36.00元
售價:21.6元,便宜14.4元,摺扣60
作者:閆瑞
齣版社:南海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442850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我們不能一頭紮在外部世界的種種關係裏,放棄享受獨處的權利!從在獨處中被吞噬,到在獨處中被照亮。學會獨處是為孤獨尋找一個齣口,完成更為深刻的自我成長。
內容提要
有的人總是對孤獨、獨處避之不及,他們的手機裏存滿瞭親朋好友的聯係電話,生怕一個不小心,在孤獨感來襲的時候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繼而被無邊的孤獨、脆弱所侵蝕。但是我們生存在世上,總想與自身和外界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這就要求我們適時的轉身,下定決心,不再逃避孤獨,試著學習獨處。
本書中,我們將一起探究:我們是如何丟瞭獨處、又該如何把它找迴來。我們將一起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嘗試去接納和服從,從此接通自己與內心快樂的源泉,並獲得新的航嚮。
目錄
前言:
其實我隻是一個人:從獨處走嚮成功 / 1
章
獨處與孤獨:當我不得不獨自存在的時候
1.獨處的定義 / 2
2.獨處的心理屬性 / 7
3.幾種獨處:匱乏性、維持性與充實性 / 10
4.獨處與孤獨的區彆 / 14
5.兩個:獨處與交際 / 18
6.獨處不是空虛與寂寞 / 22
7.獨處的社交意義 / 27
8.獨處與交往的自我決定理論 / 30
第二章
學會獨處: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1.人在社會中孤獨地存在 / 34
2.獨處的高境界 / 38
3.做得再多,也要停下來想一想 / 43
4.學會麵對自己 / 47
5.幾種體驗:痛苦、掙紮與快樂 / 51
6.思想與行為的自由 / 55
7.人的忍耐力 / 59
8.獨立思考的意義 / 62
第三章
我是誰,我來自哪裏,我將成為誰
1.我的人生我做主 / 68
2.我不是尼采 / 73
3.我成為我的心理學啓示 / 77
4.認識夢想 / 81
5.實現夢想之後,心往哪裏走 / 87
6.未來是場博弈,我有哪些勝算 / 92
7.我處在什麼樣的位置 / 95
8.看清旅途上的危險 / 99
9.從哪兒做起 / 102
第四章
我不需要,我認為,我可以
1.成長的幾個標誌 / 106
2.內嚮與外嚮 / 111
3.警惕過度依賴 / 115
4.“我不再需要”這雙手 / 119
5.錶達自己的心理作用 / 123
6.學會控製情緒 / 128
7.我可以:勇敢背後的成長 / 134
第五章
抵抗住誘惑:獨處中的精神力量
1.誘惑的本質 / 140
2.剋服誘惑僅有意誌力還不夠 / 146
3.我該不該誘惑彆人 / 150
4.要冷靜下來 / 154
5.沉澱思想 / 158
6.內心爆發的小宇宙 / 162
7.學會說“不” / 165
第六章
獨處的潛在價值:從反思言行到創造性自我
1.不存在 / 170
2.抱怨、接受、承擔的區彆 / 175
3.錯誤的謊言,謊言的錯誤 / 179
4.消化矛盾、遺憾與苦果 / 182
5.被喚醒的同情心 / 186
6.絕不逃避 / 192
7.智慧的力量 / 195
第七章
大腦的張與弛:獨處與潛能的激發
1.神秘的大腦 / 200
2.讓大腦處於飽和狀態 / 205
3.記住就不再忘記:記憶中心的“海馬體” / 209
4.突破瓶頸期 / 213
5.天馬行空的思維 / 218
6.選擇性迴避 / 222
7.禪修、禪定與創造力激發 / 226
8.調動情緒,緩解焦慮、抑鬱和痛苦 / 229
9.不可忽略的疲憊 / 232
第八章
整閤內心的心理機製:獨處的防禦與應戰
1.整閤內心的關鍵所在 / 236
2.拒絕被動接受 / 240
3.情緒調動與控製 / 243
4.自覺與不自覺的煩惱解脫 / 248
5.應激時的心理防禦機製 / 252
6.前進!挫摺商 / 257
7.更強大的存在機製 / 260
作者介紹
閆瑞:85後,齣版人、翻譯、網絡大神作傢、安徽省網絡作協會員。從事文學創作四年多,創作作品十餘部、字數超過一韆萬,總點擊過億,作品網絡收藏兩百餘萬次。翻譯和齣版作品:《簡愛》,北京燕山齣版社,2010年齣版;《百年孤獨》,北京燕山齣版社,2010年齣版;《不要把自己活得那麼纍》,中國工人齣版社,2016年6月齣版。翻譯動畫片:《寶狄與好友1-4季》。網絡文學代錶作:《辣妻》《鳳逆天:殺手狂妃》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那種寜靜而深遠的意境,恰恰是我在喧囂都市中渴望尋覓的。迫不及待地翻開,卻發現它並未如我預想的那般,直接給齣“如何獨處”的攻略手冊。反而,它像一位老友,娓娓道來,帶我走進那些被忽略的內心風景。書中對“獨處”的定義,並非是孤獨的消極狀態,而是一種主動選擇的、滋養心靈的豐富過程。它鼓勵我們擁抱獨處的時光,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那些細微的情緒變化,去思考那些在人群中被淹沒的問題。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自我對話”的章節,它提醒我,我們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是影響我們與世界相處方式的基石。書中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充滿瞭充滿智慧的觀察和真誠的感悟,仿佛是作者在漫長的獨處歲月裏,一點一滴提煉齣的生命精華。它讓我重新審視瞭“一個人”這件事,不再是無奈的逃避,而是充滿瞭可能性和成長的空間。我發現,原來那些看似無聊的獨處時刻,竟能蘊藏著如此深刻的智慧和力量。
評分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想,它會不會是一本教人如何“打發”時間的書。畢竟,一個人待著的時候,總會有些不知所措。但讀下去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它深入到獨處時,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它不是給你列齣一些活動清單,而是引導你去探索自己內心深處的“地圖”。書中關於“內省的價值”和“專注的力量”的討論,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總是習慣性地 multitasking,一心二用,結果什麼都做不好。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高質量的獨處,是能夠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感受其中的樂趣和意義。它鼓勵我們放下手機,放下外界的紛擾,去真正地“在場”。我開始嘗試在獨處時,隻專注於一件事,比如閱讀、寫作、冥想,然後我驚訝地發現,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如此專注,如此充實。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迷人,有一種淡淡的哲思感,又不失親切。它沒有使用晦澀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去探討那些深刻的人生主題。我喜歡它對於“孤獨”和“獨處”之間區彆的 nuanced 闡釋,這讓我對這兩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之前總是混淆這兩個詞,覺得一個人待著就是孤獨。然而,這本書讓我明白,孤獨是一種情緒,而獨處是一種選擇。它可以是一種享受,也可以是一種成長的機會。書中關於“自我陪伴”的觀點,尤其打動我。它告訴我們,即使沒有人陪伴,我們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滿足。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是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瞭一份珍貴的“獨處秘籍”,讓我能夠更自信、更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時刻。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深度按摩。我一直以為獨處就是發呆、放空,或者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沒有直接教你怎麼“度過”獨處,而是引導你去“理解”獨處,去“享受”獨處。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瞭獨處時可能齣現的種種心緒,從淺層的疲憊到深層的焦慮,再到最終的平靜與喜悅。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之所以害怕獨處,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瞭解自己,或者說,我們害怕麵對那個不瞭解的自己。書中關於“情緒的接納”和“思緒的梳理”的部分,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它不是讓你去壓抑負麵情緒,而是教你如何與它們和平共處,如何從中汲取養分。我開始嘗試在獨處時,不再急於擺脫那些“雜念”,而是讓它們靜靜流淌,觀察它們,理解它們。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不再那麼焦慮,不再那麼急躁。這種由內而外的平靜,是任何外在的喧囂都無法給予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呈現瞭一種完全不同於“社交焦慮”的視角。我們總是被教育要去融入集體,要去善於交際,仿佛一個人就是一種“失敗”。然而,這本書卻給瞭獨處以崇高的地位,將它視為一種“藝術”。作者就像一位引路人,帶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獨處不再是邊緣化的存在,而是中心。它鼓勵我們,在獨處中去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構建屬於自己的精神傢園。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自我價值的實現”的論述,它強調,真正的自我價值,不應來自於他人的評價,而應來自於內心的充實。這讓我開始反思,我過去是不是過於在意彆人的看法,是不是為瞭迎閤他人而丟失瞭真實的自己。這本書仿佛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渴望,也給瞭我勇氣去追求那種不被外界乾擾的、純粹的自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