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航海史诗 (美)麦克?山下作 王寅者 9787805016061

镜头下的航海史诗 (美)麦克?山下作 王寅者 978780501606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麦克山下作 王寅者 著
图书标签:
  • 航海史诗
  • 航海
  • 历史
  • 摄影
  • 纪实
  • 海洋
  • 美国
  • 麦克·山下
  • 王寅者
  • 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805016061
商品编码:2950797800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镜头下的航海史诗

定价:128.00元

作者:(美)麦克?山下作 王寅者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8050160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丰功伟绩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的里程碑,令人难以忘怀,但其中有些壮举是注定要被遗忘的。航海家郑和的成就就是如此,在15世纪初,他曾经率领着满载着宝物的船队几乎征服了世界,这支船队由国家下令集结,其规模之庞大,堪称世界之*,然而他和他的航行却又一次次地被历史所遗忘。在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时代到来之前,郑和在28年中完成了7次航行,到访30多个国家,足迹从东南亚到非洲,从印度到中东,郑和收获了大量的财富,其规模超出想象,除此以外,他还获得了科学知识以及对明王朝的赞,并且巩固了统治者的权力和威望。
但是,明王朝随后开始收缩,与世隔绝几个世纪,关于郑和的记载也随之消失。在距郑和出航60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被遗忘的船长”终于获得了他本该早已得到的认可;他的丰功伟绩终于为人们所熟知,而他本人重要的历史地位终将得到恢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知名摄影师、畅销书《马可·波罗:一个摄影师的旅程》作者麦克·山下重返亚洲,追寻郑和的航海路线,穿越中国海到达东南亚、印度以及中东沿岸,*远到达非洲。
麦克·山下搜集了当今珍贵的照片以及关于6个世纪前每一段关于郑和航行的记载。这段令人激动的连接古今的新旅程共分为7个章节;其中还包括由詹尼·盖德鲁皮所著的历史介绍。盖德鲁皮先生是无论写实或虚构游记和处所方面被公认的专家,他还将完成*后的章节——关于郑和航海所留给世人的财富。

内容提要


★(NG)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任期*长摄影师麦克·山下力作首度登陆中国
★明朝航海家郑和历时28年的航行之路“七下西洋”重现
★重返马可波罗之路后再度出发,再现“郑和下西洋”路地的生活变迁
★感受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及地区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
在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开始他们传奇的航海旅行之前,明代的航海将领郑和历时28年,率众7次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郑和带领庞大的船队,跟着他一起从东南亚到过非洲,从印度到过中东地区,收获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知识、名望,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世界。
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至今日,他所有的成就几乎被世人所遗忘。
然而,在郑和*次率队远航数个世纪后的今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麦克·山下再现了这位“被遗忘的海军将领”应有的历史地位。他追随着郑和的足迹,还原了这位自身成就可以说超过其他所有知名探险家将领的骄人成绩,成就了这本《镜头下的航海史诗》。
《镜头下的航海史诗》中,麦克·山下通过他杰出的照片将郑和每一次航行的细节展现出来,包括出访的外交记录、商业交流、航海日志等。
《镜头下的航海史诗》分7个章节,全面系统的再现了郑和下西洋对不同地区近30年的探索,以及今天这条路线地人民的风土人情。*章节讲述的是詹尼·盖德鲁皮所著的历史介绍。第二章节介绍的是郑和的身份背景以及详尽的航行介绍。第三章节到第七章节依序从中国、南中国海、印度洋、阿拉伯海、斯瓦希里海岸,介绍了郑和当年访问过的地区的特点。文中丰富的细节以及文化对比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相信会是您了解郑和、了解各国文化的起源手册。
请试着想象着这样的画面:郑和注视着成行的船队,率领他庞大的船队出航,满载着用来交换象牙和香料的中国丝绸和瓷器,航行中的辛劳被收获的喜悦冲淡,你也开始百感交集。

目录


作者介绍


麦克·山下,对摄影和旅行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已经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工作超过了20年。他尤其善于拍摄亚洲地区的素材,并且已经拍摄过多种多样的关于亚洲的题材,包括湄公河,马可·波罗的中国之旅,以及长城。山下的*故事以明王朝的传奇航海家郑和为主人公,作品在2005年7月出版发行。他还出版了一系列的书籍,包括《日本花园》 (In the Japanese Garden)、《湄公河:母亲河》(Mekong: Mother of Waters)以及近由白星出版社出版的《马可·波罗:一个摄影师的旅程》(Marco Polo: A Photographer’s Journey),关于这一主题拍成的纪录片讲述了山下跨越式地追随13世纪马可·波罗远行的十国旅行,也获得了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大奖。该书初次印刷全球20万册,并于2004年秋天由Rozzoli出版公司再次推出。山下也经常是各国研讨会的讲师及嘉宾。他至今已获多项奖项,包括国家新闻摄影师协会年度照片,纽约艺术导演学会,亚裔记者协会等组织颁发的奖项。其作品已在日本、中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美国洛杉矶和艾波卡特中心等地举办过展览。麦克·山下与他的妻子、女儿生活在新泽西州的切斯特,他在那里还有一个工作室及藏书颇多的图书馆。当没有摄影任务或不外出旅行时,他还是一名消防志愿者。 麦克·山下,对摄影和旅行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已经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工作超过了20年。他尤其善于拍摄亚洲地区的素材,并且已经拍摄过多种多样的关于亚洲的题材,包括湄公河,马可·波罗的中国之旅,以及长城。山下的*故事以明王朝的传奇航海家郑和为主人公,作品在2005年7月出版发行。他还出版了一系列的书籍,包括《日本花园》 (In the Japanese Garden)、《湄公河:母亲河》(Mekong: Mother of Waters)以及近由白星出版社出版的《马可·波罗:一个摄影师的旅程》(Marco Polo: A Photographer’s Journey),关于这一主题拍成的纪录片讲述了山下跨越式地追随13世纪马可·波罗远行的十国旅行,也获得了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大奖。该书初次印刷全球20万册,并于2004年秋天由Rozzoli出版公司再次推出。山下也经常是各国研讨会的讲师及嘉宾。他至今已获多项奖项,包括国家新闻摄影师协会年度照片,纽约艺术导演学会,亚裔记者协会等组织颁发的奖项。其作品已在日本、中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美国洛杉矶和艾波卡特中心等地举办过展览。麦克·山下与他的妻子、女儿生活在新泽西州的切斯特,他在那里还有一个工作室及藏书颇多的图书馆。当没有摄影任务或不外出旅行时,他还是一名消防志愿者。

詹尼·盖德鲁皮,生于1943年,在出版界作为作者、翻译、选集编辑已工作30余年,其中尤其专注于有关旅行的文学作品,既有现实性的,也有虚构的。他是FMR的编辑,曾任《Le Vie del Mondo》的主编,该杂志专职于近年来的游记,由意大利旅游俱乐部出版。盖德鲁皮还是一系列由FMR-Art’è出版的图书的编辑,包括Guide Impossibili,Antichi Stati,Signori ?incipati,Grand Tour。他还有关于旅游文化的大量作品。他曾在白星出版社担任编辑出版了《发现尼罗河》(The Discovery of the Nile ,2007),《财富》(The Great Treasures,1998),《发现中国》(China Revealed ,2003),《》(The Holy Bible,2003),以及《马可·波罗》(Marco Polo,2003),《撒哈拉》(Sahara,2003),《世界古堡》(Castles of the World,2005)以及《艺术是》(The Art of Being...)系列中的历史章节部分。

文摘






序言



《镜头下的航海史诗:一部波澜壮阔的视觉叙事》 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航海之旅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航海的历史书,它是一次沉浸式的视觉盛宴,一次对人类探索未知、征服海洋的宏伟史诗的致敬。通过精选的珍贵图像和深入浅出的文字,我们得以窥见那些改变了世界格局、塑造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航海壮举。从古代先民的简陋独木舟,到宏伟的探索船队,再到近代工业革命驱动下的钢铁巨兽,本书用镜头捕捉了航海技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描绘了人类与海洋之间永恒的斗争与和谐。 远古的呼唤:破浪而出的先驱者 在文字的黎明到来之前,人类便已开始与海洋对话。本书将带您回到那个充满神秘与传说的时代,探索那些勇于踏出陆地、拥抱广阔蓝图的远古文明。您将看到早期人类如何利用最简单的材料,如树干、兽皮,甚至是简单的竹筏,在平静的水面上进行尝试。从地中海的腓尼基商船,到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帆船,这些早期的航行者,凭借着对星辰的指引、对风向的感知,以及超乎想象的勇气,开辟了最初的海上贸易路线,连接了遥远的海岸,播下了文明交流的种子。本书中的插图将带领您走进这些早期船只的复原图,感受它们在海浪中摇曳的原始生命力。您将了解,即便是最简单的船型,也蕴含着古人对力学、材料和环境的深刻理解。那些简陋的船桨、粗糙的帆布,在古人的手中,却能承载起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梦想。 大航海时代的荣耀与代价:发现与征服的画卷 当哥伦布的船帆出现在地平线上,当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人类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大航海时代。本书将以恢弘的笔触,展现这个充满激情、冒险、但也伴随着血腥与掠夺的时代。您将看到那些承载着探险家、商人和传教士梦想的宏伟船只,如卡拉克帆船(Carrack)和帆船(Caravel),它们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劈波斩浪,绘制出世界地图上新的疆域。 书中精心挑选的版画和油画,将带您穿越回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您将亲眼目睹葡萄牙的航海家如何绕过非洲好望角,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线;西班牙的征服者如何在加勒比海登陆,开启殖民的篇章;英国、荷兰、法国等海上强国如何在殖民地争夺中展开激烈的海战。我们不会回避这段历史的阴暗面,那些殖民者带来的疾病、战争和奴役,以及由此给原住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都将在本书中得到真实的呈现。您可以从书中感受到,大航海时代既是人类勇气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欲望与冲突的爆发。 工业革命的巨轮:钢铁与蒸汽的海洋交响曲 蒸汽机的轰鸣,彻底改变了航海的格局。本书将深入探讨工业革命如何将人类的航海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您将看到早期蒸汽船的笨拙而充满力量的身影,它们如何逐渐取代风帆,成为海上运输的主力。从蒸汽轮船的出现,到钢制船体的普及,再到马力惊人的战列舰和庞大的邮轮,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了这场技术革命的辉煌成就。 您将了解,蒸汽动力不仅带来了速度的飞跃,更改变了航线的选择和贸易的模式。广阔的海洋不再是风帆的限制,而是连接世界的纽带。本书还将聚焦于那些象征着工业时代海洋力量的伟大工程,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它们如何缩短航程,促进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将呈现那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海军舰艇,它们代表着那个时代军事科技的顶峰,也见证了海洋领域前所未有的残酷竞争。 海上的生活与文化:船员、港口与人类的海洋情结 航海史诗不仅仅是关于船只和航线,更是关于人。本书将带您深入了解生活在船上的水手们,他们的艰辛劳作、他们的歌谣、他们的信仰,以及他们在漫长的航行中建立起的独特纽带。通过描绘水手们的肖像、船舱的内部场景,以及港口城市的繁华景象,本书将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您将看到繁忙的港口如何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熔炉,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在此停泊,货物、思想和故事在这里交汇。本书还会探讨人类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从古代神话中的海神,到现代海洋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情怀,海洋始终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您将感受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对海洋的向往从未消减。 现代海洋的挑战与未来:可持续与探索的彼岸 进入20世纪,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本书将目光投向现代海洋,关注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深海探索的最新进展。您将看到现代集装箱货轮的高效运转,它们支撑着全球化的经济体系;您也将了解科研船只如何深入神秘的海洋深处,揭示生命的奥秘和地球的演变。 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严峻挑战。本书将通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展现这些问题对海洋生态造成的破坏,并探讨人类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调整,努力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利用。最后,本书将展望人类未来与海洋的关系,从太空望向蓝色星球,思考人类如何与这片孕育生命的摇篮和谐共处,并继续探索海洋未知的可能。 一场永不落幕的视觉盛宴 《镜头下的航海史诗》是一本集历史、艺术、科学与人文于一体的视觉读物。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航海历史的全新视角,更激发了我们对探索、勇气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思考。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程,一次与伟大航海家们的灵魂对话,一次对人类征服海洋、连接世界的壮丽史诗的致敬。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摄影发烧友,还是对海洋充满好奇的读者,本书都将带给您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它将让您在每一次翻页中,都能感受到大海的辽阔,感受到人类不屈的精神,感受到那份永恒的航海梦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镜头下的航海史诗》着实吸引了我,在我看来,“镜头”一词暗示着一种真实、生动、甚至具有画面感的叙述方式,仿佛能够将读者直接带入到那个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我一直对人类历史上那些勇敢的航海家们充满了好奇,他们是如何在缺乏先进科技的年代,凭借勇气和智慧,驶向茫茫未知?这本书是否会聚焦于某个具体的航海事件,或是某位传奇人物的生平?我更希望它能通过一个个“镜头”,捕捉到航海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海上的风云变幻,船员们的日常,以及与陌生文明的首次接触。同时,“麦克?山下”这个作者名,以及“王寅者”的译者名,都让我对这本书的独特视角和译文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述,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类的孤独、恐惧、希望以及最终的辉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航海史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评分

这本《镜头下的航海史诗》的封面就充满了故事感,压抑的蓝色海面,几艘饱经风霜的帆船,远方隐约可见的海岸线,仿佛瞬间将人带回那个大航海时代的惊涛骇浪之中。我尤其对那个“麦克?山下”的名字感到好奇,这种中西结合的笔名,本身就预示着一种独特的视角。再加上“王寅者”的译者署名,不禁让人联想到,这位译者是否也为书中那些远渡重洋的航海家们注入了同样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一直对历史,特别是海洋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总觉得海上的每一次远航,都不仅仅是地理的扩张,更是人类勇气、智慧、探索精神的极致体现。那些古老的航海图,那些描绘着未知大陆的奇特生物,那些关于海盗、宝藏、以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传说,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镜头”,也就是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可能存在的珍贵插图,将这些鲜活的历史画面呈现在我眼前,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壮丽与残酷,也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被海洋连接起来的。

评分

读到“航海史诗”这四个字,我的内心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一直对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探索壮举充满敬畏,而海洋,作为连接世界、沟通文明的天然纽带,其上的航海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我总觉得,每一次的远航,都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征服,更是人类精神的升华,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是对极限挑战的勇敢。这本书的名字,用了“镜头”二字,这让我很好奇,作者“麦克?山下”是通过什么样的“镜头”来展现这场史诗?是如同纪录片般的纪实,还是带有艺术化的描绘?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航海故事,那些普通水手的艰辛,那些探险家的智慧,以及那些在漫长航行中发生的,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件。同时,我也对“王寅者”的译笔充满了期待,希望他能够用流畅、生动的语言,将那些跨越时空的航海故事,以最动人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人类的勇气与梦想。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的画面,仿佛是海风拂过脸颊,咸涩的海水溅到身上。我一直认为,航海史是一部关于人类冒险精神的宏大史诗,它承载着探索未知、征服自然的勇气,也记录着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印记。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面对茫茫大海,航行本身就是一项极其艰巨的挑战,需要精密的航海技术、坚韧的意志,以及对未知的敬畏。我很好奇,《镜头下的航海史诗》将如何通过“镜头”这一媒介,捕捉和呈现这些历史瞬间?是细腻的文字描绘,还是会辅以珍贵的历史图片?我期待书中能够讲述那些伟大航海家们的生平事迹,他们的发现,他们的牺牲,以及他们所开辟的航线如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更想知道,作者“麦克?山下”的视角会是怎样的,是偏重于某个国家或某个时代的航海史,还是会有更宏观的梳理?而“王寅者”的翻译,我个人比较看重译者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希望他能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流畅且富有感染力。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关注的便是它的“镜头”二字。这不禁让我设想,作者是否采用了某种创新的叙事手法,将文字描述得如同摄影作品一般,定格下航海史上一个个经典的瞬间?我总觉得,历史上那些波澜壮阔的航海故事,如果能以一种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其震撼力无疑会大大增强。想象一下,那些巨大的风帆在蓝天碧海中鼓胀,船员们在甲板上辛勤劳作,远方地平线上出现的,是全新的大陆,或者是充满未知的海域,这种画面感,想想就令人激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关于古代航海技术的描述,比如是如何在没有GPS的年代辨别方向,如何应对狂风巨浪,如何规划漫长的航线。同时,“麦克?山下”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它带给我一种跨越文化界限的联想,或许这本书的视角也是多元的,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来解读航海史。而“王寅者”的译名,也让我对译文的质量充满了期待,希望他能够精准地传达原著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