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生活中各种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和应用为主线,以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无线局域网组网、维护、管理和地勘、工勘的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加强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的了解,强化无线局域网组网技能以及工勘、工建的技能锻炼,满足职业学校学生无线局域网网络组建和安装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 本书在内容上遵循"宽、新、浅、用”的原则,较全面地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组建无线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为十个模块单元章,内容包括:懂一点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掌握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熟悉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配置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保护无线局域网组网安全、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安装检查、实施无线局域网地勘、工勘等组建无线局域网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训练。
项目1 懂一点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1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
1.1.1 认识无线局域网 1
1.1.2 无线网络分类 3
1.1.3 无线局域网相关组织与标准 5
1.2 认识无线局域网设备 6
1.2.1 认识无线局域网 6
1.2.2 了解POE交换机 11
1.2.3 了解无线传输介质 14
1.2.4 了解WLAN天线 15
项目2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17
2.1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号基础 17
2.1.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17
2.1.2 无线局域网射频RF技术 18
2.1.3 无线局域网连接技术 19
2.1.4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22
2.1.5 无线局域网传输调制技术 25
2.1.6 无线局域网传输过程的干扰 26
2.1.7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指标 29
2.2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道 31
2.2.1 无线传输信道 31
2.2.2 无线局域网传输频段 33
2.2.3 蜂窝式的无线覆盖 34
2.2.4 无线局域网漫游 38
项目3 掌握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1 IEEE 802.11传输协议简介 41
3.1.2 IEEE 802.11传输协议标准 41
3.1.3 IEEE 802.11n传输协议 43
3.2 认识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型 44
3.2.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44
3.2.2 无线局域网CSMA/CA传输协议 46
3.2.3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47
3.2.4 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的组成元素 50
项目4 熟悉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 53
4.1 了解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1 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2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4
4.2 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57
4.2.1 AP组网模式 57
4.2.2 “胖”AP组网模式 59
4.2.3 “瘦”AP组网模式 60
4.3 以AC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63
4.3.1 认识无线控制器(AC) 63
4.3.2 了解单核心AC组网技术 64
4.3.3 了解多核心AC组网技术 66
项目5 配置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 68
5.1 配置无线局域网AP设备 68
5.1.1 Fat AP的基本功能 68
5.1.2 配置Fat AP的基本设备 68
5.2 配置无线局域网AC设备 71
5.2.1 使用Console方式登录AC设备 71
5.2.2 配置AC设备的Telnet远程登录功能 72
5.2.3 配置无线AC设备(1) 73
5.2.4 配置无线AC设备(2) 74
5.2.5 配置无线AC、AP设备的软件升级 77
5.2.6 配置无线设备密码恢复 79
5.3 了解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过程 80
5.3.1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0
5.3.2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1
项目6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1) 83
6.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83
6.1.1 配置Fat AP单无线信号 83
6.1.2 配置Fat AP多无线信号 85
6.1.3 配置相同网段Fat AP桥接 88
6.1.4 配置不同网段Fat AP桥接 91
6.2 组建跨AP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94
6.2.1 无线漫游技术原理 94
6.2.2 配置跨AP设备的二层漫游 98
6.2.3 配置跨AP设备的三层漫游 103
项目7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2) 108
7.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108
7.1.1 配置无线AC关联Fit AP 108
7.1.2 配置Fit AP集中转发 110
7.1.3 配置Fit AP本地转发 114
7.2 组建跨AC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116
7.2.1 配置跨AC的二层漫游 116
7.2.2 配置跨AC的三层漫游 122
7.2.3 配置相同SSID提供不同接入服务 129
项目8 保护无线局域网组网安全 134
8.1 无线局域网安全概述 134
8.1.1 了解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 134
8.1.2 掌握WLAN安全标准 138
8.1.3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介绍 139
8.2 实施无线局域网安全防范 140
8.2.1 配置AP SSID隐藏 140
8.2.2 配置无线加密功能 142
8.2.3 搭建无线局域网络的MAC认证 144
8.2.4 部署防ARP攻击功能 147
8.3 实施无线局域网安全认证 149
8.3.1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802.1x认证 149
8.3.2 搭建采用WEP加密方式的无线网络 153
项目9 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安装检查 158
9.1 无线AP设备的安装 158
9.1.1 无线AP设备安装准备 158
9.1.2 放装室内AP安装指导 159
9.1.3 放装室外AP安装施工指导 162
9.2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检查 167
9.2.1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基础信息检查 167
9.2.2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后射频环境检查 170
9.2.3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后检查 173
项目10 实施无线局域网地勘、工勘 177
10.1 实施无线局域网地勘 177
10.1.1 无线地勘的概述及地勘准备 177
10.1.2 无线地勘的方法 179
10.1.3 无线地勘风险评估 181
10.1.4 地勘信息收集和准备 185
10.2 实施无线局域网工勘 187
10.2.1 无线工勘基础知识 187
10.2.2 WLAN标准室外勘测方案 190
10.2.3 无线WLAN工勘实施及注意事项 195
10.2.4 WLAN工勘的流程和工勘要求 197
工作单位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教务处,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财贸职业技术研究会学术委员。
工作单位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教务处,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财贸职业技术研究会学术委员。
项目1 懂一点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1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
1.1.1 认识无线局域网 1
1.1.2 无线网络分类 3
1.1.3 无线局域网相关组织与标准 5
1.2 认识无线局域网设备 6
1.2.1 认识无线局域网 6
1.2.2 了解POE交换机 11
1.2.3 了解无线传输介质 14
1.2.4 了解WLAN天线 15
项目2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17
2.1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号基础 17
2.1.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17
2.1.2 无线局域网射频RF技术 18
2.1.3 无线局域网连接技术 19
2.1.4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22
2.1.5 无线局域网传输调制技术 25
2.1.6 无线局域网传输过程的干扰 26
2.1.7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指标 29
2.2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道 31
2.2.1 无线传输信道 31
2.2.2 无线局域网传输频段 33
2.2.3 蜂窝式的无线覆盖 34
2.2.4 无线局域网漫游 38
项目3 掌握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1 IEEE 802.11传输协议简介 41
3.1.2 IEEE 802.11传输协议标准 41
3.1.3 IEEE 802.11n传输协议 43
3.2 认识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型 44
3.2.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44
3.2.2 无线局域网CSMA/CA传输协议 46
3.2.3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47
3.2.4 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的组成元素 50
项目4 熟悉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 53
4.1 了解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1 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2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4
4.2 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57
4.2.1 AP组网模式 57
4.2.2 “胖”AP组网模式 59
4.2.3 “瘦”AP组网模式 60
4.3 以AC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63
4.3.1 认识无线控制器(AC) 63
4.3.2 了解单核心AC组网技术 64
4.3.3 了解多核心AC组网技术 66
项目5 配置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 68
5.1 配置无线局域网AP设备 68
5.1.1 Fat AP的基本功能 68
5.1.2 配置Fat AP的基本设备 68
5.2 配置无线局域网AC设备 71
5.2.1 使用Console方式登录AC设备 71
5.2.2 配置AC设备的Telnet远程登录功能 72
5.2.3 配置无线AC设备(1) 73
5.2.4 配置无线AC设备(2) 74
5.2.5 配置无线AC、AP设备的软件升级 77
5.2.6 配置无线设备密码恢复 79
5.3 了解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过程 80
5.3.1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0
5.3.2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1
项目6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1) 83
6.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83
6.1.1 配置Fat AP单无线信号 83
6.1.2 配置Fat AP多无线信号 85
6.1.3 配置相同网段Fat AP桥接 88
6.1.4 配置不同网段Fat AP桥接 91
6.2 组建跨AP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94
6.2.1 无线漫游技术原理 94
6.2.2 配置跨AP设备的二层漫游 98
6.2.3 配置跨AP设备的三层漫游 103
项目7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2) 108
7.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108
7.1.1 配置无线AC关联Fit AP 108
7.1.2 配置Fit AP集中转发 110
7.1.3 配置Fit AP本地转发 114
7.2 组建跨AC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116
7.2.1 配置跨AC的二层漫游 116
7.2.2 配置跨AC的三层漫游 122
7.2.3 配置相同SSID提供不同接入服务 129
项目8 保护无线局域网组网安全 134
8.1 无线局域网安全概述 134
8.1.1 了解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 134
8.1.2 掌握WLAN安全标准 138
8.1.3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介绍 139
8.2 实施无线局域网安全防范 140
8.2.1 配置AP SSID隐藏 140
8.2.2 配置无线加密功能 142
8.2.3 搭建无线局域网络的MAC认证 144
8.2.4 部署防ARP攻击功能 147
8.3 实施无线局域网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生态”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它不仅仅关注核心的技术标准,还延伸到了与之相关的整个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例如,在讨论Wi-Fi认证和计费系统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认证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如何在不同规模的部署中选择最适合的计费模式,这对于提供Wi-Fi服务的运营商或者企业来说,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书中对Wi-Fi联盟(Wi-Fi Alliance)的角色和作用也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Wi-Fi技术标准是如何制定和推广的,以及Wi-Fi认证在保证互操作性和产品质量方面的重要性。我还注意到,书中对Wi-F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公共Wi-Fi热点的建设和运营,到企业级Wi-Fi解决方案的定制化服务,都给出了详实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无线局域网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工具,更是一个充满商机和创新潜力的领域。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技术的角度,理解无线局域网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中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对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局限于现有的技术标准,而是对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这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在讨论物联网(IoT)接入时,书中详细阐述了Wi-Fi HaLow(802.11ah)等低功耗、远距离无线技术在智能设备互联中的应用前景,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的部署建议。这让我意识到,随着物联网设备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Wi-Fi技术需要与这些新兴技术协同发展,才能构建一个全面互联的智能世界。另外,关于网络可视化和自动化运维的内容也让我眼前一亮。书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第三方工具来监控和管理无线网络,例如通过流量分析工具来识别瓶颈,或者通过自动化脚本来批量配置设备。这种现代化的运维理念,对于提高网络管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还特别注意到书中对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与WLAN融合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未来的企业网络将如何更加灵活、高效地进行连接和管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读者跳出技术细节的局限,去把握无线网络技术的整体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技术变革做好准备。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罗列一下无线局域网的各种技术名词和基础概念,但实际阅读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为项目实践量身打造的指南。作者并没有拘泥于理论的堆砌,而是将每一个技术点都巧妙地融入到了具体的项目场景中,从最基础的SOHO无线网络部署,到更复杂的企业级WLAN设计与优化,每一个阶段都清晰地展示了相关的技术选型、配置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关于WPA3加密协议的介绍,不再是干巴巴的技术参数,而是通过一个模拟的酒店Wi-Fi网络部署案例,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策略,以及如何处理设备漫游、AP负载均衡等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书中大量的图表和命令示例,也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使得即便是有一定IT基础但缺乏无线网络项目经验的读者,也能快速上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结尾设置的“项目复盘”环节,通过回顾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从项目整体的角度去思考技术问题,而不仅仅是孤立地掌握某个技术点。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学习路径非常清晰,实践性极强,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战派教程。
评分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沉浸式的无线网络技术探索之旅。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常常会将一些枯燥的技术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比喻或者引人思考的问题,让我不知不觉中就深入了其中。例如,在讲解RF(射频)的原理时,他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电磁波理论,而是用“空气中的无形信使”来比喻,然后通过模拟信号干扰的场景,让我们体会到信号强度、信噪比等因素对网络性能的重要性。书中对Wi-Fi 6E技术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它详细介绍了Wi-Fi 6E在6GHz频段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速度提升和延迟降低,甚至还模拟了一个高密度场景下的应用测试,让我们看到了Wi-Fi 6E在智能家居、AR/VR等新兴领域的巨大潜力。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关于网络安全的部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防火墙和加密协议的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常见的无线网络攻击手段,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比如 MAC 地址过滤、隔离功能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部署策略。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对无线网络的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和套用。
评分我一直对无线网络技术充满好奇,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深入浅出又能指导实践的好书。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才真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像我以前读过的那些理论书籍,堆满了公式和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无线技术分解成一个个可理解的单元。比如,在介绍天线增益和方向性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喇叭”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不同类型天线如何将信号聚焦在特定的方向,从而提高通信效率。书中关于AP(接入点)的选型和部署也考虑得非常周全,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AP的性能差异,到室内外覆盖的差异化设计,再到如何根据用户密度和业务需求来规划AP数量和位置,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详实的建议。我还惊喜地发现,书中还涉及到了Wi-Fi营销和增值服务的设计,比如如何利用Portal认证页面引导用户访问企业官网,或者如何通过Wi-Fi热点进行客流分析。这些内容虽然不直接是技术核心,但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商业场景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一步步构建和优化一个真正可用的无线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