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技术项目化教程

无线局域网技术项目化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国庆 著
图书标签:
  • 无线局域网
  • WLAN
  • 无线网络
  • 网络技术
  • 项目教学
  • 实践教程
  • 通信技术
  • 计算机网络
  • 无线通信
  • 网络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5271
商品编码:29507940900
包装:平塑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全书以生活中各种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和应用为主线,以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无线局域网组网、维护、管理和地勘、工勘的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加强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的了解,强化无线局域网组网技能以及工勘、工建的技能锻炼,满足职业学校学生无线局域网网络组建和安装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 本书在内容上遵循"宽、新、浅、用”的原则,较全面地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组建无线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为十个模块单元章,内容包括:懂一点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掌握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熟悉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配置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保护无线局域网组网安全、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安装检查、实施无线局域网地勘、工勘等组建无线局域网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训练。


目录

项目1  懂一点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1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

1.1.1  认识无线局域网 1

1.1.2  无线网络分类 3

1.1.3  无线局域网相关组织与标准 5

1.2  认识无线局域网设备 6

1.2.1  认识无线局域网 6

1.2.2  了解POE交换机 11

1.2.3  了解无线传输介质 14

1.2.4  了解WLAN天线 15

项目2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17

2.1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号基础 17

2.1.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17

2.1.2  无线局域网射频RF技术 18

2.1.3  无线局域网连接技术 19

2.1.4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22

2.1.5  无线局域网传输调制技术 25

2.1.6  无线局域网传输过程的干扰 26

2.1.7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指标 29

2.2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道 31

2.2.1  无线传输信道 31

2.2.2  无线局域网传输频段 33

2.2.3  蜂窝式的无线覆盖 34

2.2.4  无线局域网漫游 38

项目3  掌握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1  IEEE 802.11传输协议简介 41

3.1.2  IEEE 802.11传输协议标准 41

3.1.3  IEEE 802.11n传输协议 43

3.2  认识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型 44

3.2.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44

3.2.2  无线局域网CSMA/CA传输协议 46

3.2.3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47

3.2.4  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的组成元素 50

项目4  熟悉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 53

4.1  了解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1  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2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4

4.2  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57

4.2.1  AP组网模式 57

4.2.2  “胖”AP组网模式 59

4.2.3  “瘦”AP组网模式 60

4.3  以AC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63

4.3.1  认识无线控制器(AC) 63

4.3.2  了解单核心AC组网技术 64

4.3.3  了解多核心AC组网技术 66

项目5  配置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 68

5.1  配置无线局域网AP设备 68

5.1.1  Fat AP的基本功能 68

5.1.2  配置Fat AP的基本设备 68

5.2  配置无线局域网AC设备 71

5.2.1  使用Console方式登录AC设备 71

5.2.2  配置AC设备的Telnet远程登录功能 72

5.2.3  配置无线AC设备(1) 73

5.2.4  配置无线AC设备(2) 74

5.2.5  配置无线AC、AP设备的软件升级 77

5.2.6  配置无线设备密码恢复 79

5.3  了解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过程 80

5.3.1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0

5.3.2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1

项目6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1) 83

6.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83

6.1.1  配置Fat AP单无线信号 83

6.1.2  配置Fat AP多无线信号 85

6.1.3  配置相同网段Fat AP桥接 88

6.1.4  配置不同网段Fat AP桥接 91

6.2  组建跨AP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94

6.2.1  无线漫游技术原理 94

6.2.2  配置跨AP设备的二层漫游 98

6.2.3  配置跨AP设备的三层漫游 103

项目7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2) 108

7.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108

7.1.1  配置无线AC关联Fit AP 108

7.1.2  配置Fit AP集中转发 110

7.1.3  配置Fit AP本地转发 114

7.2  组建跨AC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116

7.2.1  配置跨AC的二层漫游 116

7.2.2  配置跨AC的三层漫游 122

7.2.3  配置相同SSID提供不同接入服务 129

项目8  保护无线局域网组网安全 134

8.1  无线局域网安全概述 134

8.1.1  了解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 134

8.1.2  掌握WLAN安全标准 138

8.1.3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介绍 139

8.2  实施无线局域网安全防范 140

8.2.1  配置AP SSID隐藏 140

8.2.2  配置无线加密功能 142

8.2.3  搭建无线局域网络的MAC认证 144

8.2.4  部署防ARP攻击功能 147

8.3  实施无线局域网安全认证 149

8.3.1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802.1x认证 149

8.3.2  搭建采用WEP加密方式的无线网络 153

项目9  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安装检查 158

9.1  无线AP设备的安装 158

9.1.1  无线AP设备安装准备 158

9.1.2  放装室内AP安装指导 159

9.1.3  放装室外AP安装施工指导 162

9.2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检查 167

9.2.1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基础信息检查 167

9.2.2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后射频环境检查 170

9.2.3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后检查 173

项目10  实施无线局域网地勘、工勘 177

10.1  实施无线局域网地勘 177

10.1.1  无线地勘的概述及地勘准备 177

10.1.2  无线地勘的方法 179

10.1.3  无线地勘风险评估 181

10.1.4  地勘信息收集和准备 185

10.2  实施无线局域网工勘 187

10.2.1  无线工勘基础知识 187

10.2.2  WLAN标准室外勘测方案 190

10.2.3  无线WLAN工勘实施及注意事项 195

10.2.4  WLAN工勘的流程和工勘要求 197



作者介绍

    工作单位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教务处,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财贸职业技术研究会学术委员。


关联推荐
职业学校学生与网络管理人员

作者介绍

    工作单位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教务处,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财贸职业技术研究会学术委员。



关联推荐
职业学校学生与网络管理人员
目录

项目1  懂一点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1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

1.1.1  认识无线局域网 1

1.1.2  无线网络分类 3

1.1.3  无线局域网相关组织与标准 5

1.2  认识无线局域网设备 6

1.2.1  认识无线局域网 6

1.2.2  了解POE交换机 11

1.2.3  了解无线传输介质 14

1.2.4  了解WLAN天线 15

项目2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17

2.1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号基础 17

2.1.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17

2.1.2  无线局域网射频RF技术 18

2.1.3  无线局域网连接技术 19

2.1.4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22

2.1.5  无线局域网传输调制技术 25

2.1.6  无线局域网传输过程的干扰 26

2.1.7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指标 29

2.2  无线局域网传输信道 31

2.2.1  无线传输信道 31

2.2.2  无线局域网传输频段 33

2.2.3  蜂窝式的无线覆盖 34

2.2.4  无线局域网漫游 38

项目3  掌握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  了解无线局域网传输协议 41

3.1.1  IEEE 802.11传输协议简介 41

3.1.2  IEEE 802.11传输协议标准 41

3.1.3  IEEE 802.11n传输协议 43

3.2  认识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型 44

3.2.1  无线传输的电磁波 44

3.2.2  无线局域网CSMA/CA传输协议 46

3.2.3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47

3.2.4  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的组成元素 50

项目4  熟悉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 53

4.1  了解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1  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3

4.1.2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54

4.2  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57

4.2.1  AP组网模式 57

4.2.2  “胖”AP组网模式 59

4.2.3  “瘦”AP组网模式 60

4.3  以AC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63

4.3.1  认识无线控制器(AC) 63

4.3.2  了解单核心AC组网技术 64

4.3.3  了解多核心AC组网技术 66

项目5  配置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 68

5.1  配置无线局域网AP设备 68

5.1.1  Fat AP的基本功能 68

5.1.2  配置Fat AP的基本设备 68

5.2  配置无线局域网AC设备 71

5.2.1  使用Console方式登录AC设备 71

5.2.2  配置AC设备的Telnet远程登录功能 72

5.2.3  配置无线AC设备(1) 73

5.2.4  配置无线AC设备(2) 74

5.2.5  配置无线AC、AP设备的软件升级 77

5.2.6  配置无线设备密码恢复 79

5.3  了解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过程 80

5.3.1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0

5.3.2  了解CAPWAP传输机制 81

项目6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1) 83

6.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83

6.1.1  配置Fat AP单无线信号 83

6.1.2  配置Fat AP多无线信号 85

6.1.3  配置相同网段Fat AP桥接 88

6.1.4  配置不同网段Fat AP桥接 91

6.2  组建跨AP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94

6.2.1  无线漫游技术原理 94

6.2.2  配置跨AP设备的二层漫游 98

6.2.3  配置跨AP设备的三层漫游 103

项目7  实施无线局域网组网(2) 108

7.1  组建以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 108

7.1.1  配置无线AC关联Fit AP 108

7.1.2  配置Fit AP集中转发 110

7.1.3  配置Fit AP本地转发 114

7.2  组建跨AC的无线局域网漫游 116

7.2.1  配置跨AC的二层漫游 116

7.2.2  配置跨AC的三层漫游 122

7.2.3  配置相同SSID提供不同接入服务 129

项目8  保护无线局域网组网安全 134

8.1  无线局域网安全概述 134

8.1.1  了解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 134

8.1.2  掌握WLAN安全标准 138

8.1.3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介绍 139

8.2  实施无线局域网安全防范 140

8.2.1  配置AP SSID隐藏 140

8.2.2  配置无线加密功能 142

8.2.3  搭建无线局域网络的MAC认证 144

8.2.4  部署防ARP攻击功能 147

8.3  实施无线局域网

《精通Wi-Fi 6:下一代无线网络设计与部署实践》 一、 引言:拥抱无线新纪元,迎接Wi-Fi 6的变革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对网络连接的需求日益增长,从高清视频流、在线游戏到物联网设备的普及,无一不依赖于稳定、高速、低延迟的无线网络。传统的Wi-Fi标准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时,已显得力不从心。Wi-Fi 6(802.11ax)的出现,标志着无线局域网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一次系统性的革新,旨在解决高密度、多设备、大数据流量环境下的无线连接难题。 本书《精通Wi-Fi 6:下一代无线网络设计与部署实践》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剖析Wi-Fi 6的核心技术,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专业、实用的Wi-Fi 6网络设计、部署与优化指南。我们旨在帮助网络工程师、IT管理员、系统集成商以及对下一代无线技术充满好奇的从业者,能够真正理解Wi-Fi 6的优势所在,掌握其关键技术细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自信地规划、实施和管理Wi-Fi 6网络。 二、 Wi-Fi 6核心技术深度解析:理解变革的基石 本书将从技术原理层面,对Wi-Fi 6的关键技术进行详尽解读,确保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原理剖析: 详细阐述OFDMA如何将传统的信道分割成更小的资源单元(RU),允许接入点(AP)同时为多个用户分发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灵活的RU分配策略,显著提升频谱效率和多用户吞吐量。 优势分析: 深入探讨OFDMA在小分组传输、物联网场景下的优势,以及如何有效降低延迟,提高网络整体响应速度。 与OFDM的比较: 清晰对比OFDMA与传统OFDM在多用户接入方式上的根本差异,突出OFDMA在调度效率和用户体验上的飞跃。 2. MU-MIMO(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上行与下行MU-MIMO: 详细介绍Wi-Fi 6支持的上行和下行MU-MIMO技术,阐述AP如何同时与多个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客户端如何同时向AP发送数据。 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术: 深入解析波束成形在MU-MIMO中的关键作用,AP如何通过定向传输信号,集中能量,提高信号强度和用户连接质量,尤其是在干扰环境下。 MU-MIMO的局限性与优化: 分析MU-MIMO的实现条件和潜在瓶颈,并探讨在实际部署中如何通过合理的AP选址和天线配置来最大化其效益。 3. 1024-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024正交幅度调制: 调制解调原理: 详细讲解1024-QAM如何通过增加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比特数,在相同传输时间和带宽下,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的显著提升。 信噪比要求与适用场景: 分析1024-QAM对信噪比(SNR)的要求,以及在何种网络环境和距离下最能发挥其性能优势。 Wi-Fi 6数据速率提升: 量化分析1024-QAM对Wi-Fi 6峰值速率的贡献,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 BSS Coloring(Basic Service Set Coloring)基础服务集着色: 干扰规避机制: 深入剖析BSS Coloring如何通过在帧头上添加“颜色”标识,区分同一信道内来自不同AP的信号,从而实现更智能的干扰识别和规避。 同频干扰优化: 详细阐述BSS Coloring如何在密集部署环境中,减少同频干扰带来的性能下降,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协议层面实现: 解释BSS Coloring在Wi-Fi 6协议层面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其与传统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机制的协同作用。 5. Target Wake Time(TWT)目标唤醒时间: 节能技术核心: 详细介绍TWT如何允许AP与客户端协商数据传输的时间窗口,让客户端在非传输时间保持睡眠状态,从而大幅降低功耗。 物联网应用赋能: 重点分析TWT对电池供电设备,尤其是大量物联网设备的意义,极大地延长其续航时间。 TWT的调度模式: 区分TWT的广播模式和一对一模式,并阐述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 6. 更长的符号长度(Longer OFDM Symbol Duration)与更短的保护间隔(Shorter Guard Interval): 提高鲁棒性与效率: 分析更长的符号长度如何增强信号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尤其是在远距离和信号衰减严重的场景下,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吞吐量优化: 探讨更短的保护间隔如何减少空闲时间,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三、 Wi-Fi 6网络规划与设计:构建高性能无线架构 本书的重点在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在网络规划与设计部分,我们将提供一套循序渐进、可操作的指导。 1. 需求分析与场景评估: 用户密度与行为分析: 如何准确评估不同区域的用户数量、设备类型、使用习惯(如视频、会议、游戏等),以确定所需的网络容量和性能指标。 吞吐量与延迟要求: 根据应用场景,设定详细的吞吐量(平均、峰值)和延迟(平均、最大)目标。 覆盖范围与信号强度: 确定所需的覆盖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目标信号强度阈值,以及对信号衰减、穿透损耗的预估。 2. AP选址与密度规划: 勘测方法与工具: 介绍专业的无线勘测工具(如Ekahau、NetAlly等)的使用方法,以及现场勘测的关键要素,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干扰源识别等。 AP布局策略: 讲解基于覆盖、容量和干扰控制的AP选址原则,以及不同部署模式(如室内、室外、工业级)的考量。 同频与邻频部署: 详细阐述如何设计AP之间的信道分配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同频和邻频干扰,优化频谱利用。 3. 天线选择与配置: 全向与定向天线: 分析不同类型天线的覆盖特性和适用场景。 MIMO与MU-MIMO的天线考量: 探讨AP天线数量、配置(如2x2, 4x4, 8x8)与MU-MIMO性能的关系。 波束成形优化: 如何根据实际环境调整天线角度和配置,以最大化波束成形的效益。 4. 漫游设计与无缝切换: 漫游区域划分: 如何根据用户移动路径和业务需求,规划AP之间的漫游区域。 漫游触发阈值与时延: 设定合理的漫游触发信号强度,并最小化切换时延,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不感知连接中断。 802.11k/v/r协议的应用: 详细介绍802.11k(邻居报告)、802.11v(BSS传输定时)、802.11r(快速BSS转换)在优化漫游体验中的作用。 5. 安全性设计: WPA3加密标准: 详细介绍WPA3相比WPA2在安全性上的提升,包括SAE(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of Equals)密码套件、增强型开放网络(Enhanced Open)以及192位加密等。 访问控制与隔离: 讲解如何配置MAC地址过滤、VLAN划分、访客网络等,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和用户隔离。 集中式管理与监控: 探讨如何利用无线控制器(WLC)或云管理平台实现集中式的安全策略管理和安全事件监控。 四、 Wi-Fi 6网络部署与实施:从蓝图到现实 本书将在部署实施部分,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硬件选型与部署: AP与控制器选择: 如何根据预算、性能需求和管理模式(本地部署、云管理)选择合适的AP和控制器。 PoE供电要求: 详细说明AP对PoE供电的需求,以及网络交换机的PoE能力评估。 线缆与安装: 规范的布线标准和AP安装要求,确保稳定可靠的物理连接。 2. 配置与调优: 初始配置: AP和控制器的基本配置流程,包括SSID设置、安全策略配置、IP地址分配等。 RF参数调优: 如何根据现场勘测数据,对AP的发射功率、信道、信道宽度等RF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整,以达到最佳性能。 MU-MIMO与OFDMA启用: 确认并配置Wi-Fi 6特性的开启,确保能够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势。 QoS(Quality of Service)策略: 如何为关键应用(如VoIP、视频会议)配置QoS策略,保障其网络质量。 3. 集成与测试: 与其他网络设备的集成: 如何将Wi-Fi 6网络与有线网络、防火墙、认证服务器等设备 seamless 集成。 功能性测试: 覆盖率测试、吞吐量测试、延迟测试、漫游测试、并发用户测试等,确保网络满足设计要求。 性能稳定性测试: 模拟高负荷运行场景,测试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 Wi-Fi 6网络监控与故障排除:保障网络持续稳定 强大的监控和及时的故障排除是网络成功的关键。 1. 监控工具与指标: 控制器/云管理平台: 利用管理平台提供的实时监控功能,关注AP状态、客户端连接数、流量使用情况、性能指标(如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 流量分析工具: 使用Wireshark等工具进行抓包分析,深入了解网络流量和潜在问题。 日志分析: 定期分析AP、控制器和相关网络设备的日志,及时发现异常事件。 2.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覆盖盲区与弱信号: 诊断覆盖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调整AP位置、天线或功率的解决方案。 连接不稳定与断线: 分析可能导致连接不稳定的原因,如干扰、漫游失败、客户端问题等,并提供相应的排除方法。 性能下降(吞吐量低、延迟高): 诊断性能瓶颈,如信道拥塞、AP过载、客户端数量过多、配置不当等,并给出优化建议。 安全威胁: 识别并处理未授权接入、恶意流量等安全威胁。 3. 性能优化策略: 周期性RF调优: 根据网络变化和用户反馈,定期进行RF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固件升级与补丁: 及时更新AP和控制器固件,修复已知bug,提升性能和安全性。 容量规划与扩展: 随着业务发展,提前规划网络容量,并进行适时扩展。 六、 Wi-Fi 6E与未来展望 在本书的结尾,我们将简要介绍Wi-Fi 6E(扩展至6 GHz频段)的特性,以及对未来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七、 结语 《精通Wi-Fi 6:下一代无线网络设计与部署实践》是一本面向实践的专业指南。我们坚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Wi-Fi 6的核心技术,从容应对复杂的无线网络环境,并成功构建和管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下一代无线局域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生态”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它不仅仅关注核心的技术标准,还延伸到了与之相关的整个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例如,在讨论Wi-Fi认证和计费系统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认证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如何在不同规模的部署中选择最适合的计费模式,这对于提供Wi-Fi服务的运营商或者企业来说,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书中对Wi-Fi联盟(Wi-Fi Alliance)的角色和作用也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Wi-Fi技术标准是如何制定和推广的,以及Wi-Fi认证在保证互操作性和产品质量方面的重要性。我还注意到,书中对Wi-F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公共Wi-Fi热点的建设和运营,到企业级Wi-Fi解决方案的定制化服务,都给出了详实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无线局域网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工具,更是一个充满商机和创新潜力的领域。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技术的角度,理解无线局域网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中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对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局限于现有的技术标准,而是对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这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在讨论物联网(IoT)接入时,书中详细阐述了Wi-Fi HaLow(802.11ah)等低功耗、远距离无线技术在智能设备互联中的应用前景,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的部署建议。这让我意识到,随着物联网设备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Wi-Fi技术需要与这些新兴技术协同发展,才能构建一个全面互联的智能世界。另外,关于网络可视化和自动化运维的内容也让我眼前一亮。书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第三方工具来监控和管理无线网络,例如通过流量分析工具来识别瓶颈,或者通过自动化脚本来批量配置设备。这种现代化的运维理念,对于提高网络管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还特别注意到书中对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与WLAN融合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未来的企业网络将如何更加灵活、高效地进行连接和管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读者跳出技术细节的局限,去把握无线网络技术的整体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技术变革做好准备。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罗列一下无线局域网的各种技术名词和基础概念,但实际阅读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为项目实践量身打造的指南。作者并没有拘泥于理论的堆砌,而是将每一个技术点都巧妙地融入到了具体的项目场景中,从最基础的SOHO无线网络部署,到更复杂的企业级WLAN设计与优化,每一个阶段都清晰地展示了相关的技术选型、配置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关于WPA3加密协议的介绍,不再是干巴巴的技术参数,而是通过一个模拟的酒店Wi-Fi网络部署案例,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策略,以及如何处理设备漫游、AP负载均衡等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书中大量的图表和命令示例,也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使得即便是有一定IT基础但缺乏无线网络项目经验的读者,也能快速上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结尾设置的“项目复盘”环节,通过回顾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从项目整体的角度去思考技术问题,而不仅仅是孤立地掌握某个技术点。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学习路径非常清晰,实践性极强,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战派教程。

评分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沉浸式的无线网络技术探索之旅。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常常会将一些枯燥的技术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比喻或者引人思考的问题,让我不知不觉中就深入了其中。例如,在讲解RF(射频)的原理时,他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电磁波理论,而是用“空气中的无形信使”来比喻,然后通过模拟信号干扰的场景,让我们体会到信号强度、信噪比等因素对网络性能的重要性。书中对Wi-Fi 6E技术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它详细介绍了Wi-Fi 6E在6GHz频段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速度提升和延迟降低,甚至还模拟了一个高密度场景下的应用测试,让我们看到了Wi-Fi 6E在智能家居、AR/VR等新兴领域的巨大潜力。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关于网络安全的部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防火墙和加密协议的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常见的无线网络攻击手段,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比如 MAC 地址过滤、隔离功能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部署策略。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对无线网络的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和套用。

评分

我一直对无线网络技术充满好奇,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深入浅出又能指导实践的好书。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才真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像我以前读过的那些理论书籍,堆满了公式和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无线技术分解成一个个可理解的单元。比如,在介绍天线增益和方向性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喇叭”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不同类型天线如何将信号聚焦在特定的方向,从而提高通信效率。书中关于AP(接入点)的选型和部署也考虑得非常周全,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AP的性能差异,到室内外覆盖的差异化设计,再到如何根据用户密度和业务需求来规划AP数量和位置,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详实的建议。我还惊喜地发现,书中还涉及到了Wi-Fi营销和增值服务的设计,比如如何利用Portal认证页面引导用户访问企业官网,或者如何通过Wi-Fi热点进行客流分析。这些内容虽然不直接是技术核心,但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商业场景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一步步构建和优化一个真正可用的无线网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