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绘画心理学:一张画就能发现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
定价:32.80元
作者:一沙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64084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去年的《重口味心理学》着实风靡了一段时间,据说谢娜都买来放床头了。相比于那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更好看!更专业!更深入浅出!看完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内心有点小问题。在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之前,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是*好的。有些自我协调能力强的人,很快就能调整好自己。但有些人自我协调能力比较差,甚至,他或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怎么办?!看看这本书呗!
3.看完这本书,拿出一张纸,随意画上房、树、人,再对照书中的介绍,你就能轻松发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另一个你!接受那个更积极的你、改变那个有缺点的你、调整那个有问题的你,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吧!
4.买书就赠送房树人专场沙龙活动券一张(价值200元)。
内容提要
房树人的故事------一个认识自我的游戏
“房树人绘画测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主要是围绕Tree、House、Person这三个元素展开的,所以又被简称为THP。
全书围绕房树人及部分色彩心理学的原理展开,重点讲述房树人这种方法的普及与应用。
当我们拿起笔,在纸上画出简单的“房、树、人”三种元素后,再对照书中的解析,就能清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可以说,这是我们身边实用的心理学,一本可以用到老的书。只要你拿起一支笔,一张纸,你心中的疑惑和谜题就能一一解开。
目录
目录
自序
部分 生活中的房树人:用一张画证明你不是神经病
章 是什么在阻碍你走向更好的自己
第二章 宅男群体的精神寄托
第三章 失落海归的性焦虑
第四章 我还能再牺牲些什么
第五章 只有三天的婚姻
第六章 在你拒绝之前先说“不”
第七章 距离决定了是仇人
第八章 发火也不是我的错
第九章 这不是我要的幸福
第十章 危险!诱惑?责任
第十一章 我们选了一样的路
第十二章 我生活在谎言中
第二部分 房树人使用指导:人人都可以是心理学家
章 房树人的基本理论及其适用范围
1.1 房树人的基本理论
1.2 房树人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测试方法
2.1 测试指导语
2.2 在应用房树人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房树人的解答
3.1 如何解读人像画
3.2 如何解读树木
3.3 如何解读房子
3.4 如何解读附加物
3.5 如何分析房树人的整体格局
3.6 如何分析色彩
第三部分 儿童房树人的区别: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
章 儿童绘画的发展——涂鸦理论
第二章 儿童绘画的发展——发现形状
第三章 各年龄段绘画的特征
3.1 阶段:涂鸦期(2~4岁)
3.2 第二阶段:前图式阶段(4~7岁)
3.3 第三阶段:图式阶段(7~8岁)
3.4 第四阶段:9岁以后
第四章 房树人儿童绘画案例:他们的世界你进不去
第五章 儿童绘画要点
作者介绍
一沙,专业心理分析师,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有较丰富的心理临床治疗经验。
本书优惠券提供方:八极心灵工作室,位于上海。是一家拥有十几位国内心理咨询师、数十位心理治疗督导师的高级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画”项目是工作室的强项,工作室对这个项目有很多的研究和实战经验。
工作室主要项目有:个人心理咨询,团体成长,心理咨询师督导,心理沙龙,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相关培训等。
文摘
序言
刚拿到这本书,书名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绘画心理学:一张画就能发现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我一直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入探索内心世界的领域。而绘画,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放松和消遣的方式,从未想过它竟然隐藏着如此深刻的心理学奥秘。我对“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这个说法特别感兴趣,总觉得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可能压抑着一些情感,或者潜藏着一些渴望。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通过最直观的视觉表达——绘画,去触碰和理解那个深埋的自我。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有系统的理论讲解,解释绘画作为一种心理表达媒介的原理,以及如何从画面中解读出潜意识的信息。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看到真实的案例,了解不同的人如何通过绘画展现自己,以及心理学家是如何进行分析和引导的。毕竟,理论再好,没有实践的支撑,也显得有些空洞。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方法,更能引发我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绘画作品,甚至对生活中的其他事物,都能有更深入的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非常吸引我,"一张画就能发现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这个说法让我既感到好奇又有些许的期待。我一直相信,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连的,很多时候,当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时,身体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绘画,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探索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绘画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比如不同色彩、线条、形状在心理学上分别代表着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反映我们的情绪、性格、甚至潜意识的冲突。我尤其对“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它暗示着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可能存在着不同于表层意识的另一部分自我,或许是被压抑的,或许是被忽视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指导我如何通过绘画来挖掘和理解这部分“另一个我”,从而更好地接纳自己,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成长。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的案例研究,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更清晰地认识到绘画心理学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从名字和封面设计上,就给我一种别样的感受。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学术气息,反而透着一股亲切和探索的意味。我常常觉得,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我们习惯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但有时,语言却是苍白的,无法准确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感。而绘画,恰恰能够突破语言的限制,将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想法,甚至是创伤,以一种更原始、更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对“绘画心理学”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有共鸣,我曾经在艺术疗愈的课程中接触过一些皮毛,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机会,去更系统地学习如何运用绘画来理解自己和他人。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绘画练习和指导,比如如何引导初学者开始绘画,以及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学到一套分析绘画的框架,让我能够更客观、更准确地解读画面中的符号、色彩、构图等元素所代表的心理含义。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通往内心深处的那扇门,让我看见那个一直存在,却未被完全认识的自己。
评分关于这本书,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遐想。作为一个对心理学和艺术都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我一直觉得,绘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作,更是一种深层的情感流露和心理探索。书名中的“一张画就能发现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这句话,极大地勾起了我的求知欲。我猜想,这本书会通过详细的理论阐述,解释绘画如何成为我们内心世界的“镜子”,如何捕捉那些我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情绪和想法。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绘画练习,帮助我通过涂鸦、线条、色彩等最直观的方式,去“看见”我身体里那个陌生的“另一个我”。我希望能够学到如何解读画面中的符号,理解不同笔触和色彩所传达的心理信息,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潜意识,发现那些隐藏的渴望、恐惧或者未被满足的需求。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绘画的指南,更是一次关于自我探索的旅程,它承诺能够帮助我们打开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认识那个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标题“绘画心理学:一张画就能发现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有着非常强烈的共鸣。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外界的纷繁复杂所裹挟,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惑、压力,甚至是不自觉的行为模式时,都会隐隐感觉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而绘画,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力量的表达方式,似乎能够绕过我们理性思维的重重设防,直接触及潜意识的层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绘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比如有哪些流派,它们是如何解释绘画与心理之间的关系的。我尤其对“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这个说法感到好奇,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我们可能压抑的情感、未被发掘的潜能,甚至是被我们忽视的身体感受。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绘画练习和解读方法,指导我如何通过画笔去探索、去理解、去拥抱那个“另一个我”。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学会“画”,更能让我学会“看”,看懂自己的画,也看懂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