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切斯尼著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全面而 详细地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提供了海底光缆通 信系统的设计、技术以及专业海底设备的理论和实践 背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海底光缆通信领域的专著, 可作为海底网络相关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和从事海 缆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文献。
为*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设计 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将译著分为《海底光缆通 信系统(原书第2版)上册:设计及应用》和《海底 光缆通信系统(原书第2版)下册:设备及运行维护 》。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原书第2版)上册:设计 及应用》首先介绍了海底通信系统的概况以及从** 代海底通信系统到2015年安装系统的历史发展情况; 然后全面阐述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放大技术、 超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其传输损伤的补 偿技术、无中继传输系统的新技术;后介绍了近年来 海底光缆在科研、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新应用。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原书第2版)下册:设备 及运行维护》介绍了海底网络的架构和管理、海底系 统供电技术及其设计、海缆光纤的新状况以及现代光 纤的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海底设备、海底线路终端 设备以及海底光缆设备的技术方面问题;后介绍了海 底系统规划和部署、海缆通信系统升级、海缆线路维 护技术。
译者的话
原书序
原书序二
原书序三
原书前言
第1章 海底网络的架构和管理 1
1.1 引言 1
1.2 **网络中海底光缆系统的应用 1
1.2.1 **网络 1
1.2.2 地区网络 2
1.2.3 区间网络 3
1.3 网络架构 3
1.3.1 使用分支器后的网络灵活性 3
1.3.2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分支器的基本网络特性 4
1.3.3 POADM分支器的网络安装 8
1.3.4 高度连通性的网络 11
1.3.5 入网点到入网点的网络连通 12
1.3.6 多个入网点对多个入网点 16
1.4 网络管理系统 18
1.4.1 学术概要 18
1.4.2 终端用户概述 20
1.4.3 运行和维护功能 21
1.4.4 系统管理功能 23
1.4.5 硬件概览和架构 25
1.4.6 软件概览和安全问题 27
1.4.7 SDN: 持续发展的世界 28
1.5 海底通信网络的未来 30
参考文献 30
第2章 海底系统供电 32
2.1 引言 32
2.2 供电设计参数 33
2.2.1 供电预算 33
2.2.2 供电电流 34
2.2.3 对地电位差 35
2.2.4 接地电阻 36
2.3 环境因素 38
2.3.1 电磁感应 38
2.3.2 雷电 39
2.3.3 短路故障发生时PFE 的运行状态 39
2.4 供电拓扑结构 41
2.4.1 点对点拓扑结构 41
2.4.2 主干-分支拓扑结构 41
2.5 供电设备设计 44
2.5.1 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44
2.5.2 PFE所需的功能 44
2.5.3 PFE的构成 45
2.6 故障定位 47
2.6.1 电容测量 47
2.6.2 直流电阻测量 47
2.6.3 脉冲回波测试 49
这本书的译者们真是下了功夫,把一本国外原版书籍的专业术语翻译得既准确又易于理解,这对于我们这些非母语背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海底光缆的物理特性、信号传输原理的阐述相当细致,涉及到了光纤的损耗机制、色散效应的控制方法,以及各种调制解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分析。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类型海底光缆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保护层到光纤芯,每一个细节都剖析得很透彻。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性的案例分析,讲述了早期海底光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逐步克服的,这让枯燥的技术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们对这项工程的艰巨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个人非常看重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技术方案会被采用,以及它们在真实世界中的局限性。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循循善诱,分享他的智慧和经验。
评分这本书在阐述海底光缆的设备部分时,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型的海底设备展厅,各种设备型号、功能参数、甚至连接口的定义都描绘得异常清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海底中继器(Repeater)的章节感到兴奋,详细介绍了其内部电路设计、供电方式以及在超长距离传输中如何实现信号的再生和放大。书中还涉及了水下连接器、海底终端站设备,以及用于海底光缆敷设和维修的特种船舶和设备。对于我这种对硬件设备细节有着强烈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技术图纸和结构示意图简直是视觉盛宴。它不仅仅是罗列技术规格,更重要的是解释了这些设备在整个通信链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例如,它详细阐述了海底光缆的敷设路径选择、如何规避海底地质灾害、以及在遇到断缆事故时,搜寻、定位和修复的整个流程,这些细节对于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通过阅读,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在深海默默工作的精密设备,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将信息跨越万水千山。
评分这本书关于运行维护的章节,真可谓是“实战指南”,它仿佛是一位经验老道的通信工程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从日常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到具体的故障诊断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写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海底光缆故障分析的部分,它列举了多种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比如机械损伤、环境影响、设备老化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排除步骤。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海底光缆的维护周期、备件管理策略,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应急响应计划。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不仅仅强调了技术层面的处理,还提到了团队协作、沟通协调以及安全规程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些可能要长期面对并管理这些复杂系统的操作人员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论。它让我明白,维护海底光缆系统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项需要周密计划、快速反应和团队协作的系统工程。
评分作为一名对通信技术发展史略有了解的读者,这本书在梳理海底光缆技术演进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介绍当下最先进的技术,更是通过回溯历史,展现了这项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从最初的铜缆电报通信,到第一代和第二代海底光缆系统,再到如今的超高带宽、低损耗光纤技术,书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技术演进图谱。它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某些技术革新,例如,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通信速率和容量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推动了新一代调制编码技术和更高性能光器件的发展。书中也提到了光通信技术在海洋探索、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拓展,这让我对海底光缆的战略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克服自然挑战,利用科技连接世界的精彩篇章。
评分这本书在描述海底光缆的运行环境中,给予了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它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包括不同深度下的水压、海水腐蚀、海底地质运动、以及海洋生物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海底光缆的长期稳定运行,书中对这些环境因素对光缆材料和设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例如,它解释了为何需要特殊的防腐蚀材料来保护光缆,以及如何设计能够抵御海底洋流和地震影响的敷设方案。书中还探讨了在极端海洋环境下,如何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包括冗余设计、故障隔离以及备用通信链路等。这让我认识到,海底光缆系统不仅仅是在陆地上建造一座通信设施,而是要将高科技的通信网络延伸到最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