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10 0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 機械工業齣版社

UG NX 10 0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 機械工業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鍾濤 丁黎 單力岩 等 著
圖書標籤:
  • UG NX
  • 數控加工
  • 機械加工
  • 中文版
  • 入門
  • 精通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CAD/CAM
  • 編程
  • 實訓
  • 製造業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群洲文化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57425
商品編碼:29488988781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UG NX 10 0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

定價:79.00元

作者:鍾濤 丁黎 單力岩 等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1557425

字數:

頁碼:

版次:4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8章,章為數控編程與加工基礎,主要介紹瞭數控加工的原理、方法、一般步驟,數控編程的基礎知識,以及數控加工工藝涉及的相關內容;第2章為UGCAM基本操作,介紹瞭UG加工環境、操作界麵和加工流程;第3章為UGCAM銑削通用參數,主要介紹瞭在銑削加工過程中通用的參數;第4章為平麵銑,介紹瞭平麵銑削加工的切削方式及概念;第5章為輪廓銑,主要介紹瞭輪廓銑中的型腔銑、平麵銑、深度加工輪廓銑以及插銑等銑削操作類型;第6章為多軸銑,主要介紹瞭多軸銑的基本概念和多種操作類型,涉及內容較多;第7章為點到點加工,主要內容包括循環參數的意義、循環方式的意義和幾何體的設置等知識;第8章為車削加工,主要介紹瞭車削操作的創建方法及概念,對粗加工、精加工、教學模式、中心綫鑽孔和螺紋操作等重要的操作都給齣瞭示例。為瞭使讀者能夠更快、更熟練地掌握UGNX10.0的數控技術,編者在講述數控加工基礎知識的同時輔以實例說明,並且每章都配有綜閤實例。隨書光盤包含全書實例源文件和實例操作過程動畫教學文件,可以幫助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本書。通過本書的學習,能夠使讀者體會UG數控加工的設計理念和技巧,迅速提高讀者的工程設計能力。

目錄


前言
章 數控編程與加工基礎1
1.1 數控加工概述2
1.1.1 CAM係統的組成2
1.1.2 加工原理2
1.1.3 刀位計算4
1.2 數控機床簡介5
1.2.1 數控機床的特點5
1.2.2 數控機床的組成7
1.2.3 數控機床的分類7
1.3 數控編程11
1.3.1 手工編程11
1.3.2 自動編程11
1.3.3 數控加工編程的內容與步驟12
1.4 數控加工工藝14
1.4.1 數控加工工藝設計的主要內容15
1.4.2 工序的劃分16
1.4.3 加工刀具的選擇17
1.4.4 走刀路綫的選擇17
1.4.5 切削用量的確定20
1.4.6 銑削方式22
1.4.7 對刀點的選擇23
1.4.8 高度與安全高度24
1.4.9 刀具半徑補償和長度補償25
1.4.10 數控編程的誤差控製25
第2章 UG CAM基本操作30
2.1 UG CAM概述31
2.1.1 UG CAM的特點31
2.1.2 UG CAM與UG CAD的關係32
2.2 UG加工環境32
2.2.1 初始化加工環境33
2.2.2 設置加工環境34
2.3 UG CAM 操作界麵34
2.3.1 基本介紹34
2.3.2 工序導航器36
2.3.3 功能區40
2.4 UG CAM加工流程42
2.4.1 創建程序42
2.4.2 創建刀具44
2.4.3 創建幾何體46
2.4.4 創建方法47
2.4.5 創建工序51
第3章 UG CAM銑削通用參數53
3.1 幾何體54
3.1.1 部件幾何體54
3.1.2 毛坯幾何體55
3.1.3 檢查幾何體55
3.1.4 修剪幾何體56
3.1.5 邊界幾何體57
3.1.6 切削區域59
3.1.7 “切削區域”示例60
3.1.8 壁幾何體65
3.1.9 過切檢查66
3.2 切削模式66
3.2.1 往復式切削(Zig-Zag)66
3.2.2 單嚮切削(Zig)67
3.2.3 “單嚮切削”示例68
3.2.4 單嚮輪廓切削(Zig with Contour)72
3.2.5 “單嚮輪廓切削”示例74
3.2.6 跟隨周邊切削(Follow Periphery)77
3.2.7 跟隨部件切削(Follow Part)78
3.2.8 “跟隨部件切削”示例80
3.2.9 輪廓加工切削(Profile)83
3.2.10 標準驅動切削(Standard Drive)85
3.2.11 擺綫切削(Cycloid)86
3.2.12 “擺綫切削”示例88
3.3 步距90
3.4 公用切削參數94
3.4.1 策略參數94
3.4.2 “策略參數”示例105
3.4.3 餘量參數106
3.4.4 拐角110
3.4.5 連接112
3.4.6 更多參數117
3.4.7 多刀路參數123
3.5 公用銑削參數126
3.5.1 切削深度和大值126
3.5.2 進給和速度129
3.6 非切削移動132
3.6.1 概述132
3.6.2 “非切削移動”示例135
3.6.3 進刀138
3.6.4 “進刀”示例142
3.6.5 退刀144
3.6.6 起點/鑽點144
3.6.7 “起點/鑽點”示例146
3.6.8 轉移/快速148
3.6.9 “轉移/快速”示例150
3.6.10 避讓152
第4章 平麵銑153
4.1 平麵銑概述154
4.2 平麵銑的子類型154
4.3 創建平麵銑的基本過程156
4.3.1 創建平麵銑操作156
4.3.2 “平麵銑”設置156
4.3.3 刀軌設置162
4.4 切削深度163
4.4.1 類型164
4.4.2 公共和小值164
4.4.3 切削層頂部165
4.4.4 上一個切削層165
4.4.5 側麵餘量增量165
4.4.6 臨界深度165
4.5 “ROUGH_FOLLOW”加工實例166
4.5.1 創建毛坯和幾何體166
4.5.2 創建刀具168
4.5.3 創建工序168
4.6 平麵銑綜閤加工實例1171
4.6.1 創建“MILL_BND”171
4.6.2 創建刀具175
4.6.3 平麵銑粗加工175
4.6.4 側壁銑削178
4.6.5 底麵和島頂部銑削179
4.7 平麵銑綜閤加工實例2180
第5章 輪廓銑183
5.1 型腔銑概述184
5.2 工序子類型185
5.3 型腔銑中的幾何體186
5.3.1 部件幾何體187
5.3.2 毛坯幾何體187
5.3.3 修剪邊界189
5.3.4 島189
5.3.5 切削區域190
5.4 切削層設置191
5.4.1 概述191
5.4.2 切削層192
5.5 切削195
5.5.1 毛坯距離196
5.5.2 參考刀具196
5.5.3 使用刀具夾持器197
5.6 型腔銑示例197
5.7 深度輪廓加工201
5.7.1 概述201
5.7.2 創建工序方法202
5.7.3 操作參數206
5.7.4 切削參數207
5.7.5 “深度輪廓加工”示例211
5.7.6 優化示例214
5.8 插銑217
5.8.1 操作參數217
5.8.2 插削粗加工示例224
5.9 輪廓銑操作實例228
5.9.1 加工示例1228
5.9.2 加工示例2239
5.9.3 加工示例3242
第6章 多軸銑247
6.1 概述248
6.1.1 生産驅動點248
6.1.2 投影驅動點249
6.1.3 投影矢量249
6.1.4 驅動方式249
6.2 多軸銑子類型250
6.3 投影矢量250
6.3.1 投影矢量簡介251
6.3.2 投影矢量點253
6.3.3 投影矢量綫概念255
6.4 多軸銑驅動方式257
6.4.1 麯綫/點驅動方法257
6.4.2 螺鏇式驅動方法259
6.4.3 徑嚮切削驅動方法260
6.4.4 麯麵區域驅動方法262
6.4.5 “麯麵驅動方法”示例268
6.4.6 邊界驅動方法273
6.4.7 “邊界驅動方法”示例282
6.4.8 區域銑削驅動方法285
6.4.9 清根驅動方法289
6.4.10 “清根驅動方法”示例293
6.4.11 外形輪廓加工驅動方法295
6.4.12 可變流綫銑301
6.5 刀軸306
6.5.1 遠離點307
6.5.2 朝嚮點308
6.5.3 遠離直綫308
6.5.4 朝嚮直綫310
6.5.5 相對於矢量310
6.5.6 垂直於部件311
6.5.7 相對於部件311
6.5.8 4軸,垂直於部件312
6.5.9 4軸,相對於部件314
6.5.10 雙4軸,相對於部件315
6.5.11 插補316
6.5.12 “插補”示例319
6.6 切削參數320
6.6.1 刀軸控製320
6.6.2 大拐角角度322
6.6.3 切削步長322
6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UG NX 10.0 數控加工:從基礎到高級應用的深度探索 麵嚮群體: 本書旨在為廣大機械製造領域的工程師、技術人員、CAD/CAM從業者、以及希望係統學習UG NX數控加工技術的初學者和進階者提供一份全麵、深入的學習指南。無論您是初次接觸UG NX,還是希望提升現有技能,本書都能為您提供寶貴的知識和實踐指導。 內容概述: UG NX 10.0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集成化CAD/CAM/CAE軟件,在模具設計、産品製造、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等眾多領域得到瞭廣泛應用。本書將圍繞UG NX 10.0的數控加工模塊,為您係統講解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應用的全過程,讓您能夠熟練掌握UG NX在數控編程、刀具路徑生成、加工模擬、後處理等關鍵環節的運用。 第一部分:UG NX 10.0 數控加工基礎入門 本部分將帶領您一步步走進UG NX數控加工的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一章:UG NX 10.0 概述與安裝部署 UG NX 10.0 簡介: 深入瞭解UG NX的功能模塊,重點介紹其在數控加工領域的強大優勢和行業地位。 係統要求與安裝指南: 提供詳細的軟硬件環境要求,並指導您完成UG NX 10.0的正確安裝與配置,確保學習環境的穩定。 用戶界麵與基礎操作: 熟悉UG NX 10.0的圖形用戶界麵(GUI),掌握鼠標、鍵盤等基本操作,學習模型的創建、編輯、視圖切換等常用功能。 CAM模塊概覽: 介紹UG NX數控加工模塊的整體架構,包括模型準備、工件設置、刀具管理、刀具路徑生成、仿真與後處理等核心流程。 第二章:數控加工基礎理論與術語解析 數控加工基本原理: 迴顧數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包括G代碼、M代碼、坐標係、進給、轉速等核心術語。 CAM編程流程: 詳細講解CAM(計算機輔助製造)編程的基本流程,以及UG NX在此流程中的作用。 刀具類型與切削參數: 介紹各種常用數控刀具(如銑刀、鑽頭、車刀等)的類型、特點及其在不同加工類型中的應用。講解切削速度、進給量、切深等關鍵切削參數的設定原則。 加工精度與錶麵粗糙度: 理解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編程和工藝來滿足産品對錶麵粗糙度的要求。 第三章:UG NX 10.0 模型準備與工件定義 導入與創建加工模型: 學習如何導入現有的CAD模型(如STEP, IGES等格式),以及在UG NX中直接創建簡單的加工模型。 模型修復與檢查: 掌握對模型進行修復和檢查的技巧,消除可能存在的幾何錯誤,確保模型的可用性。 定義工件坐標係 (WCS): 學習如何正確定義工件坐標係,這是所有刀具路徑生成的基礎。 定義毛坯模型: 瞭解不同類型的毛坯(實體毛坯、麯麵毛坯)的定義方法,以及其對加工策略的影響。 第四章:UG NX 10.0 刀具與刀具庫管理 刀具庫的創建與管理: 學習如何創建和管理用戶自定義刀具庫,包含不同類型、尺寸和材料的刀具信息。 常用刀具類型在UG NX中的定義: 詳細介紹在UG NX中如何定義球頭銑刀、平底銑刀、倒角刀、鑽頭等常用刀具的幾何參數和刀具參數。 刀具軸與刀尖半徑的設置: 理解刀具軸的定義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精確設置刀尖半徑以保證加工精度。 刀具測量與補償: 瞭解刀具長度和半徑補償的概念,以及如何在UG NX中進行相應的設置。 第二部分:UG NX 10.0 銑削加工應用詳解 本部分將深入講解UG NX 10.0在二維和三維銑削加工中的各種策略和應用。 第五章:UG NX 10.0 二維銑削加工 型腔銑 (Cavity Mill): 學習如何使用型腔銑策略加工封閉的區域,包括等高綫銑、螺鏇銑等。 固定輪廓銑 (Fixed Contour Mill): 掌握如何對開放的輪廓進行銑削,並學習其進退刀設置。 區域銑 (Area Mill): 學習如何對指定區域進行高效銑削,並瞭解其參數設置。 鑽孔與攻絲 (Drilling and Tapping): 詳細講解UG NX中鑽孔、擴孔、锪平、攻絲等操作的編程方法。 二維輪廓銑 (2D Contour Mill): 學習如何沿輪廓綫進行銑削,包括外輪廓和內輪廓的處理。 參數優化與效率提升: 探討如何通過調整刀具路徑參數來優化加工效率和減少加工時間。 第六章:UG NX 10.0 三維銑削加工 (麵嚮麯麵) 麯麵銑削概述: 介紹三維麯麵銑削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復雜零件加工中的重要性。 平行銑 (Parallel Mill): 學習如何沿指定方嚮對麯麵進行平行切割,適用於大麵積區域的加工。 等高綫銑 (Contour Parallel Mill): 掌握如何沿著麯麵的等高綫進行加工,保證錶麵質量。 垂直接近銑 (Draft Angle Mill): 學習如何沿麯麵法綫方嚮進行加工,適用於拔模斜麵的加工。 恒定Z銑 (Zlevel Mill): 瞭解如何以恒定的Z軸高度進行分層銑削,適閤加工具有復雜Z嚮變化的麯麵。 流綫銑 (Flow Line Mill): 學習如何沿著麯麵的流綫方嚮進行加工,獲得最佳的錶麵光潔度。 光順銑 (Smooth Shading Mill): 介紹如何使用光順銑策略,通過更平滑的刀具路徑生成高質量的麯麵。 麯麵銑削參數精講: 深入解析三維銑削中各種參數的含義和影響,如步距、步長、刀具軸控製、切削角度等。 第七章:UG NX 10.0 特殊三維銑削與高效加工策略 恒定光刀銑 (Constant Scallop Mill): 學習如何通過控製刀尖處的剩餘高度來保證錶麵光潔度。 區域清除銑 (Area Clearance Mill): 掌握如何高效地清除零件上的大塊材料,為後續精加工做準備。 螺鏇銑 (Spiral Mill): 學習如何以螺鏇方式銑削圓形或近似圓形區域。 棱邊預加工 (Edge Milling): 瞭解如何對零件的棱邊進行預加工,為後續精加工提供便利。 多軸加工基礎 (Four-Axis and Five-Axis Machining Basics): 簡要介紹多軸加工的概念,以及UG NX在多軸編程方麵的初步應用。 第三部分:UG NX 10.0 車削加工應用 本部分將引導您學習UG NX在數控車削加工中的各項功能。 第八章:UG NX 10.0 車削加工基礎 車削加工流程: 講解數控車削的基本流程,包括工件定義、刀具選擇、刀具路徑生成等。 定義車削毛坯: 學習如何定義車削加工的毛坯模型。 車削刀具庫: 介紹UG NX中車削刀具的定義和管理。 外圓車削 (OD Turning): 掌握如何生成外圓車削的刀具路徑,包括粗車和精車。 內圓車削 (ID Turning): 學習如何進行內圓車削操作。 端麵車削 (Face Turning): 講解如何進行端麵車削,以獲得平整的端麵。 切槽與切斷 (Grooving and Parting): 學習如何進行切槽和切斷操作。 第九章:UG NX 10.0 高級車削與復閤加工 螺紋加工 (Threading): 詳細講解UG NX中螺紋的編程方法。 錐度車削 (Taper Turning): 掌握如何進行錐度車削。 輪廓編程 (Profile Turning): 學習如何對復雜輪廓進行車削編程。 車銑復閤加工基礎: 介紹車銑復閤加工的概念,以及UG NX在此領域的應用潛力。 第四部分:UG NX 10.0 加工仿真與後處理 本部分是數控編程不可或缺的環節,將教會您如何進行加工驗證和生成機床代碼。 第十章:UG NX 10.0 加工仿真與驗證 加工仿真概述: 理解加工仿真的重要性,包括刀具路徑驗證、碰撞檢測、材料去除模擬等。 幾何驗證: 學習如何進行刀具路徑的幾何驗證,檢查刀具是否按照預期路徑運動。 碰撞檢測: 掌握如何進行刀具與工件、刀具與機床部件、刀具之間等的碰撞檢測。 材料去除模擬: 學習如何進行詳細的材料去除模擬,直觀地觀察加工過程,識彆潛在問題。 仿真結果分析: 如何分析仿真結果,並根據發現的問題調整刀具路徑。 G代碼仿真: 介紹如何與外部G代碼仿真器結閤使用,實現更全麵的驗證。 第十一章:UG NX 10.0 後處理與機床代碼生成 後處理基礎: 理解後處理的作用,即將UG NX生成的刀具路徑轉化為特定數控機床能夠識彆的G代碼和M代碼。 選擇與加載後處理器: 學習如何選擇和加載適閤您數控機床的後處理器。 後處理參數配置: 講解後處理過程中常見的參數設置,如坐標係選擇、進給率單位、換刀方式等。 生成NC程序: 掌握如何生成最終的數控加工程序(NC文件)。 後處理器定製與修改基礎: 簡要介紹後處理器的基本結構和定製修改的入門知識,為後續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第五部分:UG NX 10.0 高級應用與實戰技巧 本部分將為您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實用的技巧,幫助您成為UG NX數控編程的專傢。 第十二章:UG NX 10.0 模具加工應用 模具結構分析與編程思路: 針對常見的模具類型(如注塑模、壓鑄模),分析其結構特點,並提供相應的數控加工編程思路。 分型麵與型腔的編程: 學習如何針對模具的分型麵和型腔進行高效的數控加工。 電極的創建與加工: 講解如何創建加工電極,以及電極的數控編程。 模具冷卻孔與唧嘴的加工: 介紹模具中特殊結構(如冷卻孔、唧嘴)的加工方法。 第十三章:UG NX 10.0 復雜零件加工與多軸編程入門 復雜麯麵零件的加工策略: 探討針對高精度、復雜麯麵零件的加工策略和刀具路徑選擇。 倒扣、斜度與拔模斜角處理: 學習如何處理零件中的倒扣、斜度和拔模斜角。 多軸加工(A/B/C軸)基礎概念: 深入理解四軸和五軸加工的概念,以及其在復雜零件加工中的優勢。 UG NX多軸編程界麵與操作: 介紹UG NX中多軸編程的界麵和基本操作流程。 多軸刀具路徑生成示例: 提供簡單的多軸刀具路徑生成示例,讓您初步體驗多軸編程的魅力。 第十四章:UG NX 10.0 數控加工的優化與效率提升 刀具路徑的碰撞檢查與規避: 進一步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精細的參數設置來規避潛在的碰撞。 加工參數的優化技巧: 總結和分享不同類型加工的優化參數設置技巧,以達到更快的加工速度和更好的錶麵質量。 刀具壽命管理與經濟性分析: 探討如何閤理選擇刀具,延長刀具壽命,並進行簡單的加工經濟性分析。 批量化加工與模闆應用: 介紹如何通過模闆或宏命令來實現批量化加工,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五章:UG NX 10.0 數控加工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編程中的常見錯誤分析: 總結數控編程過程中常見的錯誤類型,如刀具碰撞、路徑錯誤、G代碼生成異常等,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加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排查: 結閤實際經驗,分享加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加工精度不高、錶麵粗糙度不達標、刀具損耗過快等,並提供排查思路和解決方法。 疑難問題探討與案例分析: 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復雜問題的解決過程,幫助讀者積纍實戰經驗。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本書內容涵蓋瞭UG NX數控加工的理論基礎、操作技巧和高級應用,並配以大量的實例演示,讓讀者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能夠快速上手實踐。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從最基礎的軟件操作和數控理論講起,逐步深入到復雜的銑削、車削和多軸加工,適閤不同層次的學習者。 圖文並茂,直觀易懂: 大量精美的圖示和截圖貫穿全書,使復雜的概念和操作過程變得直觀易懂。 實戰案例豐富: 結閤實際工程應用,提供多種類型的零件加工實例,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貼閤實際生産需求: 本書內容緊密結閤當前機械製造行業的實際需求,旨在培養能夠獨立完成數控編程和加工的專業人纔。 學習方法建議: 動手實踐是關鍵: 強烈建議讀者在閱讀本書的同時,打開UG NX 10.0軟件,按照書中的步驟進行操作。 深入理解參數含義: 不要死記硬背參數,要理解每個參數的含義及其對加工結果的影響。 多做練習,舉一反三: 嘗試修改書中案例的參數,加工不同形狀的零件,以鞏固所學知識。 積極交流與提問: 如果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或在技術論壇上提問交流。 通過係統學習本書內容,您將能夠熟練掌握UG NX 10.0數控加工的各項技術,提升工作效率,解決實際生産中的難題,並在數控加工領域邁上新的颱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的是我學習UG NX數控加工的救命稻草!之前試過幾本不同的教材,要麼講得太淺,要麼就是代碼式的堆砌,看得我頭昏腦脹。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從最基礎的操作講起,比如軟件的安裝、界麵的熟悉,都一點一點地給你講明白,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是零基礎。我記得我剛拿到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到第一章,那個“你好,UG NX”的章節,就讓我感覺很親切,好像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身邊一步步教我。後麵關於草圖繪製的部分,更是詳細得不得瞭,每一個命令的用法、參數的含義,都寫得清清楚楚,還配上瞭大量的截圖,我跟著書上的步驟操作,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礙。而且,這本書的循序漸進性做得非常好,從簡單的二維圖紙到復雜的麯麵造型,再到最後的加工策略,層層遞進,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瞭核心技能。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實際案例的分析,這對於我這種想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寶貴瞭。我能感覺到,作者是真的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去設計這本書的內容,生怕我們跟不上。

評分

從一個完全門外漢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度和深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之前以為UG NX這種軟件離我這種非專業人士非常遙遠,沒想到這本書能夠將如此專業的內容,用一種我這個新手也能理解的語言錶達齣來。它就像一個百科全書,涵蓋瞭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的方方麵麵。書中對每一個概念的解釋都清晰明瞭,並且輔以大量圖示,讓我這個視覺型學習者受益匪淺。而且,它還不僅僅局限於軟件本身的操作,還拓展到瞭數控加工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安全規範,這讓我覺得學到的東西更加全麵和係統。我經常會把書中講到的某個概念,再對照我之前模糊的認知去思考,然後會豁然開朗。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怎麼操作軟件,更是教我如何去理解和掌握數控加工這門技術。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對UG NX數控加工的核心理念的深度剖析,而不是簡單的功能羅列。我以前看過的很多書,都是把軟件的每個按鈕都介紹一遍,然後就沒瞭。但這本書不同,它會告訴你為什麼要有這些功能,這些功能背後的數學原理是什麼,以及它們是如何服務於整個數控加工流程的。比如在講解刀具軸控製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設置,還會解釋為什麼需要控製刀具軸,以及不同的控製方式對加工質量和效率的影響。這讓我對UG NX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會用”的層麵,而是上升到瞭“理解”和“掌握”的層麵。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跟著軟件走,而是能夠主動地去思考,去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閤適的加工策略。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是任何一個技術人員都夢寐以求的。

評分

這本書在解決實際操作難題方麵,簡直是我的“神器”。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過一個棘手的麯麵加工問題,嘗試瞭各種方法都無法生成理想的刀具路徑,弄得我焦頭爛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翻閱瞭這本書中關於高級麯麵加工的部分,結果令我驚喜萬分。書中詳細講解瞭不同麯麵加工策略的適用場景,比如恒嚮導程、恒嚮導程,以及它們在處理復雜麯麵時的注意事項。我找到瞭書中針對我遇到的那種麯麵類型的詳細解決方案,特彆是關於“驅動麯綫”和“限製麯麵”的運用,給瞭我全新的思路。按照書中的步驟,我重新設置瞭加工參數,並且調整瞭刀具軸的控製方式,最終生成的刀具路徑不僅光滑,而且切削效率也大大提高。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技師,把自己的“獨門秘籍”毫無保留地分享齣來,讓我在麵對實際問題時,能夠有章可循,事半功倍。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內容結構設計得相當精巧,尤其是關於CAM模塊的講解,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我之前一直以為數控加工就是輸入一堆G代碼,然後機器就能自己動瞭,對背後的邏輯完全不瞭解。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把刀具路徑的生成、切削參數的設置、後處理的流程,都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步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仿真與驗證”的部分,看著屏幕上模擬齣來的刀具運動軌跡,以及材料的切削過程,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錶達的。書中對於不同加工類型的介紹,比如麵銑、輪廓銑、鑽孔等,都給齣瞭非常詳細的參數設置指導,並且解釋瞭為什麼這樣設置。我嘗試著按照書上的例子,在UG NX裏創建瞭一個簡單的零件,然後應用瞭書中的加工策略,最後生成的刀具路徑,在仿真中完美地切削齣瞭模型,當時我激動得差點跳起來!這本書沒有迴避那些看起來復雜的技術細節,但又用一種非常柔和的方式將其呈現齣來,讓我感覺學習過程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探索的樂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