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UG NX 10 0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
定價:79.00元
作者:鍾濤 丁黎 單力岩 等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1557425
字數:
頁碼:
版次:4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8章,章為數控編程與加工基礎,主要介紹瞭數控加工的原理、方法、一般步驟,數控編程的基礎知識,以及數控加工工藝涉及的相關內容;第2章為UGCAM基本操作,介紹瞭UG加工環境、操作界麵和加工流程;第3章為UGCAM銑削通用參數,主要介紹瞭在銑削加工過程中通用的參數;第4章為平麵銑,介紹瞭平麵銑削加工的切削方式及概念;第5章為輪廓銑,主要介紹瞭輪廓銑中的型腔銑、平麵銑、深度加工輪廓銑以及插銑等銑削操作類型;第6章為多軸銑,主要介紹瞭多軸銑的基本概念和多種操作類型,涉及內容較多;第7章為點到點加工,主要內容包括循環參數的意義、循環方式的意義和幾何體的設置等知識;第8章為車削加工,主要介紹瞭車削操作的創建方法及概念,對粗加工、精加工、教學模式、中心綫鑽孔和螺紋操作等重要的操作都給齣瞭示例。為瞭使讀者能夠更快、更熟練地掌握UGNX10.0的數控技術,編者在講述數控加工基礎知識的同時輔以實例說明,並且每章都配有綜閤實例。隨書光盤包含全書實例源文件和實例操作過程動畫教學文件,可以幫助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本書。通過本書的學習,能夠使讀者體會UG數控加工的設計理念和技巧,迅速提高讀者的工程設計能力。
目錄
前言
章 數控編程與加工基礎1
1.1 數控加工概述2
1.1.1 CAM係統的組成2
1.1.2 加工原理2
1.1.3 刀位計算4
1.2 數控機床簡介5
1.2.1 數控機床的特點5
1.2.2 數控機床的組成7
1.2.3 數控機床的分類7
1.3 數控編程11
1.3.1 手工編程11
1.3.2 自動編程11
1.3.3 數控加工編程的內容與步驟12
1.4 數控加工工藝14
1.4.1 數控加工工藝設計的主要內容15
1.4.2 工序的劃分16
1.4.3 加工刀具的選擇17
1.4.4 走刀路綫的選擇17
1.4.5 切削用量的確定20
1.4.6 銑削方式22
1.4.7 對刀點的選擇23
1.4.8 高度與安全高度24
1.4.9 刀具半徑補償和長度補償25
1.4.10 數控編程的誤差控製25
第2章 UG CAM基本操作30
2.1 UG CAM概述31
2.1.1 UG CAM的特點31
2.1.2 UG CAM與UG CAD的關係32
2.2 UG加工環境32
2.2.1 初始化加工環境33
2.2.2 設置加工環境34
2.3 UG CAM 操作界麵34
2.3.1 基本介紹34
2.3.2 工序導航器36
2.3.3 功能區40
2.4 UG CAM加工流程42
2.4.1 創建程序42
2.4.2 創建刀具44
2.4.3 創建幾何體46
2.4.4 創建方法47
2.4.5 創建工序51
第3章 UG CAM銑削通用參數53
3.1 幾何體54
3.1.1 部件幾何體54
3.1.2 毛坯幾何體55
3.1.3 檢查幾何體55
3.1.4 修剪幾何體56
3.1.5 邊界幾何體57
3.1.6 切削區域59
3.1.7 “切削區域”示例60
3.1.8 壁幾何體65
3.1.9 過切檢查66
3.2 切削模式66
3.2.1 往復式切削(Zig-Zag)66
3.2.2 單嚮切削(Zig)67
3.2.3 “單嚮切削”示例68
3.2.4 單嚮輪廓切削(Zig with Contour)72
3.2.5 “單嚮輪廓切削”示例74
3.2.6 跟隨周邊切削(Follow Periphery)77
3.2.7 跟隨部件切削(Follow Part)78
3.2.8 “跟隨部件切削”示例80
3.2.9 輪廓加工切削(Profile)83
3.2.10 標準驅動切削(Standard Drive)85
3.2.11 擺綫切削(Cycloid)86
3.2.12 “擺綫切削”示例88
3.3 步距90
3.4 公用切削參數94
3.4.1 策略參數94
3.4.2 “策略參數”示例105
3.4.3 餘量參數106
3.4.4 拐角110
3.4.5 連接112
3.4.6 更多參數117
3.4.7 多刀路參數123
3.5 公用銑削參數126
3.5.1 切削深度和大值126
3.5.2 進給和速度129
3.6 非切削移動132
3.6.1 概述132
3.6.2 “非切削移動”示例135
3.6.3 進刀138
3.6.4 “進刀”示例142
3.6.5 退刀144
3.6.6 起點/鑽點144
3.6.7 “起點/鑽點”示例146
3.6.8 轉移/快速148
3.6.9 “轉移/快速”示例150
3.6.10 避讓152
第4章 平麵銑153
4.1 平麵銑概述154
4.2 平麵銑的子類型154
4.3 創建平麵銑的基本過程156
4.3.1 創建平麵銑操作156
4.3.2 “平麵銑”設置156
4.3.3 刀軌設置162
4.4 切削深度163
4.4.1 類型164
4.4.2 公共和小值164
4.4.3 切削層頂部165
4.4.4 上一個切削層165
4.4.5 側麵餘量增量165
4.4.6 臨界深度165
4.5 “ROUGH_FOLLOW”加工實例166
4.5.1 創建毛坯和幾何體166
4.5.2 創建刀具168
4.5.3 創建工序168
4.6 平麵銑綜閤加工實例1171
4.6.1 創建“MILL_BND”171
4.6.2 創建刀具175
4.6.3 平麵銑粗加工175
4.6.4 側壁銑削178
4.6.5 底麵和島頂部銑削179
4.7 平麵銑綜閤加工實例2180
第5章 輪廓銑183
5.1 型腔銑概述184
5.2 工序子類型185
5.3 型腔銑中的幾何體186
5.3.1 部件幾何體187
5.3.2 毛坯幾何體187
5.3.3 修剪邊界189
5.3.4 島189
5.3.5 切削區域190
5.4 切削層設置191
5.4.1 概述191
5.4.2 切削層192
5.5 切削195
5.5.1 毛坯距離196
5.5.2 參考刀具196
5.5.3 使用刀具夾持器197
5.6 型腔銑示例197
5.7 深度輪廓加工201
5.7.1 概述201
5.7.2 創建工序方法202
5.7.3 操作參數206
5.7.4 切削參數207
5.7.5 “深度輪廓加工”示例211
5.7.6 優化示例214
5.8 插銑217
5.8.1 操作參數217
5.8.2 插削粗加工示例224
5.9 輪廓銑操作實例228
5.9.1 加工示例1228
5.9.2 加工示例2239
5.9.3 加工示例3242
第6章 多軸銑247
6.1 概述248
6.1.1 生産驅動點248
6.1.2 投影驅動點249
6.1.3 投影矢量249
6.1.4 驅動方式249
6.2 多軸銑子類型250
6.3 投影矢量250
6.3.1 投影矢量簡介251
6.3.2 投影矢量點253
6.3.3 投影矢量綫概念255
6.4 多軸銑驅動方式257
6.4.1 麯綫/點驅動方法257
6.4.2 螺鏇式驅動方法259
6.4.3 徑嚮切削驅動方法260
6.4.4 麯麵區域驅動方法262
6.4.5 “麯麵驅動方法”示例268
6.4.6 邊界驅動方法273
6.4.7 “邊界驅動方法”示例282
6.4.8 區域銑削驅動方法285
6.4.9 清根驅動方法289
6.4.10 “清根驅動方法”示例293
6.4.11 外形輪廓加工驅動方法295
6.4.12 可變流綫銑301
6.5 刀軸306
6.5.1 遠離點307
6.5.2 朝嚮點308
6.5.3 遠離直綫308
6.5.4 朝嚮直綫310
6.5.5 相對於矢量310
6.5.6 垂直於部件311
6.5.7 相對於部件311
6.5.8 4軸,垂直於部件312
6.5.9 4軸,相對於部件314
6.5.10 雙4軸,相對於部件315
6.5.11 插補316
6.5.12 “插補”示例319
6.6 切削參數320
6.6.1 刀軸控製320
6.6.2 大拐角角度322
6.6.3 切削步長322
6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的是我學習UG NX數控加工的救命稻草!之前試過幾本不同的教材,要麼講得太淺,要麼就是代碼式的堆砌,看得我頭昏腦脹。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從最基礎的操作講起,比如軟件的安裝、界麵的熟悉,都一點一點地給你講明白,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是零基礎。我記得我剛拿到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到第一章,那個“你好,UG NX”的章節,就讓我感覺很親切,好像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身邊一步步教我。後麵關於草圖繪製的部分,更是詳細得不得瞭,每一個命令的用法、參數的含義,都寫得清清楚楚,還配上瞭大量的截圖,我跟著書上的步驟操作,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礙。而且,這本書的循序漸進性做得非常好,從簡單的二維圖紙到復雜的麯麵造型,再到最後的加工策略,層層遞進,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瞭核心技能。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實際案例的分析,這對於我這種想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寶貴瞭。我能感覺到,作者是真的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去設計這本書的內容,生怕我們跟不上。
評分從一個完全門外漢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度和深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之前以為UG NX這種軟件離我這種非專業人士非常遙遠,沒想到這本書能夠將如此專業的內容,用一種我這個新手也能理解的語言錶達齣來。它就像一個百科全書,涵蓋瞭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的方方麵麵。書中對每一個概念的解釋都清晰明瞭,並且輔以大量圖示,讓我這個視覺型學習者受益匪淺。而且,它還不僅僅局限於軟件本身的操作,還拓展到瞭數控加工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安全規範,這讓我覺得學到的東西更加全麵和係統。我經常會把書中講到的某個概念,再對照我之前模糊的認知去思考,然後會豁然開朗。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怎麼操作軟件,更是教我如何去理解和掌握數控加工這門技術。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對UG NX數控加工的核心理念的深度剖析,而不是簡單的功能羅列。我以前看過的很多書,都是把軟件的每個按鈕都介紹一遍,然後就沒瞭。但這本書不同,它會告訴你為什麼要有這些功能,這些功能背後的數學原理是什麼,以及它們是如何服務於整個數控加工流程的。比如在講解刀具軸控製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設置,還會解釋為什麼需要控製刀具軸,以及不同的控製方式對加工質量和效率的影響。這讓我對UG NX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會用”的層麵,而是上升到瞭“理解”和“掌握”的層麵。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跟著軟件走,而是能夠主動地去思考,去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閤適的加工策略。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是任何一個技術人員都夢寐以求的。
評分這本書在解決實際操作難題方麵,簡直是我的“神器”。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過一個棘手的麯麵加工問題,嘗試瞭各種方法都無法生成理想的刀具路徑,弄得我焦頭爛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翻閱瞭這本書中關於高級麯麵加工的部分,結果令我驚喜萬分。書中詳細講解瞭不同麯麵加工策略的適用場景,比如恒嚮導程、恒嚮導程,以及它們在處理復雜麯麵時的注意事項。我找到瞭書中針對我遇到的那種麯麵類型的詳細解決方案,特彆是關於“驅動麯綫”和“限製麯麵”的運用,給瞭我全新的思路。按照書中的步驟,我重新設置瞭加工參數,並且調整瞭刀具軸的控製方式,最終生成的刀具路徑不僅光滑,而且切削效率也大大提高。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技師,把自己的“獨門秘籍”毫無保留地分享齣來,讓我在麵對實際問題時,能夠有章可循,事半功倍。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內容結構設計得相當精巧,尤其是關於CAM模塊的講解,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我之前一直以為數控加工就是輸入一堆G代碼,然後機器就能自己動瞭,對背後的邏輯完全不瞭解。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把刀具路徑的生成、切削參數的設置、後處理的流程,都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步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仿真與驗證”的部分,看著屏幕上模擬齣來的刀具運動軌跡,以及材料的切削過程,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錶達的。書中對於不同加工類型的介紹,比如麵銑、輪廓銑、鑽孔等,都給齣瞭非常詳細的參數設置指導,並且解釋瞭為什麼這樣設置。我嘗試著按照書上的例子,在UG NX裏創建瞭一個簡單的零件,然後應用瞭書中的加工策略,最後生成的刀具路徑,在仿真中完美地切削齣瞭模型,當時我激動得差點跳起來!這本書沒有迴避那些看起來復雜的技術細節,但又用一種非常柔和的方式將其呈現齣來,讓我感覺學習過程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探索的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