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逻辑基础与Verilog设计(原书第3版)
定价:89.00元
作者:(加)斯蒂芬 布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15372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详细介绍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电路的经典设计技术。
强调逻辑电路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介绍一些基本的电路模块,并应用到大型电路实现中。
Verilog语言是本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书中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介绍该语言。
着重强调在设计与实现实际电路时采用的Verilog与CAD工具。
提供大量的教学实例,揭示一种适合采用现代数字电路技术(如FPGA与CPLD等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良好设计方式。
内容提要
本书第3版较第2版在内容结构上做了更新,从问题求解的角度重点介绍多种逻辑电路及其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实现的方法,着重于数字电路实现技术和数字系统设计两大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设计流程、逻辑电路基础、算术运算电路、组合电路、存储元件、同步时序电路、逻辑功能优化、异步时序电路、完整的CAD电路设计流程以及电路测试等。本书包含了120多段Verilog示例代码,以说明如何采用Verilog语言描述不同的逻辑电路。
目录
作者介绍
斯蒂芬·布朗(Stephen Brown) 获得多伦多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于1992年进入多伦多大学任教,目前为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同时在Altera公司发起的国际大学计划中担任理事职务。研究领域包括现场可编程VLSI技术以及计算机结构,发表了超过100篇论文。除了本书之外,与他人合编了另外2本知名教材:《Fundamentals of Digital Logic with VHDL Design(第3版)》《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斯万克·瓦拉纳西(Zvonko Vranesic) 拥有多伦多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以及计算机科学系的荣誉退休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架构以及现场可编程VLSI技术研究。除了本书之外,与他人合编了另外3本知名教材:《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Embedded Systems(第6版)》《Microputer Structures》与《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看之下,确实很朴实,甚至可以说有点“传统”。那种深蓝色的背景,配上经典的宋体加粗字体,立刻让人联想到扎实的学术内容。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的分量,纸张用得厚实,装帧也比较结实,这对于经常需要翻阅和做笔记的理工科教材来说,绝对是个加分项。书脊上的信息排布清晰,一眼就能锁定是关于数字逻辑和Verilog的。内页的排版同样中规中矩,图表区域和文字区域划分得当,虽然没有太多花哨的彩色印刷,但黑白灰的层次感处理得不错,保证了电路图和波形图的可读性。尤其要提的是,很多核心概念的定义和公式推导部分,都采用了醒目的标题和缩进格式,这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快速定位关键知识点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体感觉,这是一本外观上就透露着“实用、耐用”气息的工具书,完全是为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底层原理,而非追求视觉享受的学习者准备的。
评分我花了一段时间来消化前几章关于布尔代数和逻辑门电路的基础内容。这本书在阐述这些基本原理时,采取了一种非常“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叙述方式。它不像有些教材上来就抛出复杂的卡诺图化简,而是先从最基础的逻辑运算公理讲起,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巩固这些基础概念。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在讲解如何从真值表推导出最简表达式时,不仅仅给出了最终结果,还详细描绘了每一步化简的逻辑链条,甚至会提及一些容易混淆的“陷阱”案例。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面对抽象逻辑时的畏惧感。阅读过程中,我几乎能想象到作者在课堂上讲解这些内容时的情景,那种耐心和对学生理解难点的精确把握,都渗透在了文字之间。对于那些自学数字电路的同学而言,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无疑是最好的“虚拟导师”。
评分进入到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部分,这本书的深度开始显现出来。对于译码器、多路复用器这类组合电路的分析,它处理得比较到位,特别是关于竞争与冒险现象的讨论,涉及的篇幅和深度都超出了一般入门教材的水准。然而,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对有限状态机(FSM)的讲解。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摩尔(Moore)和米利(Mealy)模型的概念介绍上,而是深入剖析了状态分配的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寄存器和反馈逻辑来实现同步时序电路。在讲解有限状态机的设计流程时,它提供了一个非常严谨的、可复制的步骤清单,从状态图到状态转移表,再到逻辑函数的最终实现,每一步都逻辑清晰,很少出现跳跃性的思维过程。这种结构化的设计方法论,对于未来从事复杂的ASIC或FPGA项目设计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工程思维训练。
评分Verilog HDL部分的介绍,可以说是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很多数字逻辑教材要么Verilog部分写得非常简略,要么就是纯粹的语法罗列,缺乏与底层硬件的联系。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明显更偏向“硬件描述”的本质。它非常巧妙地将Verilog的结构(`module`, `port`)与我们在前面对组合/时序电路的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描述一个加法器时,它会先用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的风格写出,紧接着会对比一下数据流(Dataflow)风格的写法,最后还会讨论综合(Synthesis)工具可能产生的实际门级网表。这种多角度的审视,让读者明白,Verilog不仅仅是C语言的变体,它是一种面向硬件结构建模的语言。我对那些关于`always`块敏感性列表的讨论印象深刻,作者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忘记某个信号会导致锁存器(Latch)的意外产生,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评分综合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个简单的参考手册。它更像是一套精心编排的“数字系统工程入门训练集”。我注意到书后附带的习题设计也颇具匠心,它们并非单纯的计算题,而是许多小型的设计任务。比如,要求读者设计一个简单的交通灯控制器,或者一个具有特定校验功能的串行数据接收器。这些习题的设计使得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应用知识。虽然某些涉及到高级时序逻辑的例子,对于零基础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反复琢磨,但这恰恰体现了其作为一本“基础与深入”的平衡点。它要求学习者真正动脑筋去构建一个可工作的数字系统,而不是仅仅背诵公式和语法。对于希望打下坚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实际系统搭建的学习者,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可靠的路线图和详实的注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