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转化抑郁-用创造力治愈心灵
定价:39.99元
作者: 戴维·H·罗森,张敏,高彬,米卫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300207049
字数: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戴维.罗森博士为抑郁的个体、其家人和治疗师们提供了通过创造力治愈心灵的持续一生的课程。这是一本关于把抑郁转化为有意义的选择的书,对于自杀行为也有强大的对抗力。在《心灵花园·沙盘游戏与艺术心理治疗丛书·转化抑郁:用创造力治愈心灵》一书中,罗森把荣格的积极想象方法应用到了抑郁和自杀倾向患者的治疗当中,清楚地阐明,当人们学会直面从痛苦挣扎中涌现的丰富意象和象征之时,他们就能把绝望转化为创造性能量之源泉。罗森详细讲述了四位患者的治愈之旅,他们的绘画、诗歌、陶艺和舞蹈等创造性工作,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引导他们走出抑郁,过上了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目录
部分 背景与语境
章 理解抑郁症:对意义的追寻
第二章 认识自杀及其创造性潜能
第三章 识别与治疗抑郁和自杀倾向的人
第二部分 治愈抑郁的创新方法
第四章 自我死亡与转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第五章 治愈意象:转化的象征
第三部分 四次转化的旅程
第六章 丽贝卡:穿越灵魂之暗夜
第七章 加里:龙之舞
第八章 莎伦:内在女巫的死亡和创造性自我的诞生
第九章 保罗:自我死亡与佛
第四部分 改变之螺旋:象征性死亡与新生
第十章 危机点:自我死亡如何才能起作用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戴维.H.罗森,精神病学家和荣格心理分析师,美国一位教授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全职教授,目前在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工作,同时还是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方向的教授,以及医学人文方向的教授。有多本著作出版,包括《荣格之道:整合之路》(The Tao of Jung: The Way of Integrity)、《作为人类经验之医学》、《心灵之演化》,以及《猫王之道》(The Tao of Elvis)。
文摘
在本书中,我采用荣格的心理学视角。卡尔.荣格重点关注个人在建构其自我同一性的时候(自我是意识的中心),心灵结构中那些被压抑或意识的主要方面。荣格将这些方面界定为:男性的阿尼玛(anima,男性的女性原则)或女性的阿尼姆斯(animus,女性的男性原则)、人格面具(persona,人们所戴的面具,与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阴影(个体心灵中阴暗的、不为人知的、意识的方面)和自性(个人存在的核心和整体)。在荣格的范式中,如果一个人想要走上自性化的道路,在其人生的后半阶段,必须将这些方面带入意识层面。从根本上来说,自性化主要是指获得心灵的健康完满的过程,该过程涉及之前占主导的自我的象征性死亡,以及新构建的自我—自性同一性的涌现。
序言
我对这类探讨心灵修复的书籍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看到“创造力”这个字眼时,更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我们很多人都被生活的压力和琐事磨平了棱角,变得越来越缺乏想象力和活力。而抑郁,往往也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感知生活美好和创造乐趣的能力。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非常规的、甚至有些“好玩”的练习,来帮助我们重新点燃内心的火花?我希望它能引导我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而不是只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我很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让我能够真正地在实践中体会到创造力带来的改变。我希望它能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依然拥有力量去创造,去转化,去重塑自己的心灵。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希望,让我感觉它是一本能够点亮阴霾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点缀着几抹柔和的暖色光晕,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很舒服,不是那种特别光滑的,而是带着一点点细腻的纹理,让人觉得很踏实。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只是大概翻了一下目录,就感觉到这本书的体例应该会比较清晰,不像有些书那样杂乱无章。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些章节的标题,比如“情绪的色彩语言”、“想象力的解放”、“艺术疗愈的奇妙旅程”等等,这些标题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和引人入胜的特质。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和理解那些曾经困扰过我的情绪。我喜欢这种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希望它不仅仅是提供理论,更能给我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尝试和实践。而且,我总觉得,艺术和创造力有一种天然的治愈力,这本书的名字也正契合了这一点,所以,我对它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改变。
评分我最近的心情有些低落,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偶然间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感觉它的主题很吸引我。虽然我并不是一个艺术家,也缺乏什么所谓的创造力,但“用创造力治愈心灵”这句话,却像一道光一样照进了我心里。我一直觉得,当我们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很难走出来。而创造力,或许正是打破这种僵局的一种方式。这本书会不会给我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让我能够通过一些小的尝试,比如涂鸦、写作、甚至是简单的手工,来释放内心的压抑,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呢?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平凡的我们,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创造力,只是我们可能还没有找到唤醒它的钥匙。我特别关注的是,它会不会讨论如何克服创造过程中的自我怀疑和恐惧,因为这往往是我们最大的阻碍。
评分拿到这本【XH】的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略带神秘感的封面所吸引,那种光影的交织,仿佛藏着一个等待被发掘的秘密。我最近在探索一些关于自我成长和情绪管理的书籍,而“转化抑郁”这个关键词,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渴望。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疗法的视角,一种更具生命力和活力的探索方式。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引发我们的共鸣,让我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更感兴趣的是,它如何将“创造力”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与“治愈抑郁”这个具体的需求连接起来。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创造力不仅仅是画画、写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种与自我对话的语言。我希望它能鼓励我走出舒适区,去尝试一些我从未想过的事情,也许在那个过程中,我能找到通往内心宁静的路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标题——“转化抑郁-用创造力治愈心灵”。这个组合听起来就非常有力量,而且充满了希望。我一直觉得,抑郁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是一种心灵的困境,而传统的治疗方式有时会让人觉得被动和无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主动的、赋能的方式,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走出困境的道路。我对“创造力”这个词有着很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种解决问题、表达情感、连接世界的能力。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将这种内在的力量,转化为治愈内心创伤的有效工具。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创作的灵感,如何通过表达来释放压力,如何通过创造来重塑自我认知。我喜欢这种能够赋予读者力量的书籍,它让我感觉到,即使身处黑暗,我们依然拥有点亮自己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