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推动丛书生命系列:第二自然 |
| 作者 | 杰拉尔德M. 埃德尔曼 |
| 定价 | 19.00元 |
| 出版社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795007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大脑是如何产生出意识的?意识对人类知识有何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杰拉尔德·埃德尔曼以生动的例子和隐喻,探究了人类意识之谜,阐释了我们如何得以理解世界和理解我们自己。 |
| 作者简介 | |
|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1929年生,美国生物学家,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科学研究所(Neurosciences Institute)主任,神经科学研究基金会(Neurosciences ResearchFoundation)主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research Institute)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
| 目录 | |
| 目录: 章 伽利略的跨越和达尔文的计划 第2章 意识、身体和脑 第3章 选择主义——意识的前提 第4章 从脑活动到意识 第5章 认识论种种 第6章 基于脑的研究 第7章 知识的形式 ——科学与人文的分离 第8章 弥合分歧 第9章 因果、幻想和价值 0章 创造性——特异性与广度之间的游戏 1章 反常状态 2章 基于脑的装置 ——构造人工意识 3章 习得 ——知识的改造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表 |
| 编辑推荐 | |
| 人类的大脑大约有1.5千克重,它是我们已知的宇宙间*为复杂的物质,大脑的褶皱的皮质上大约有300亿个神经元细胞和1000亿条神经突出连接。这个复杂的物质如何产生了意识?以及意识本性是什么?读完这本小书,会有一种豁然开朗感,但又能让你提出更多新的问题。 《第二自然》是《*推动丛书》生命系列其中之一,这本适合对脑科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如果对神经科学和意识之谜感兴趣,生命系列当中的《惊人的假说》《比天空更宽广》《脑中魅影》也不容错过。 2018年新版的《*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封面,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读科普不再艰难。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一种古朴而又充满希望的意味。深邃的蓝色背景,点缀着几片绿叶,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力量如何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萌发与延续。书名“第二自然”更是引人遐想,不禁让人思考,在我们依赖的自然之外,是否存在着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联系,一种我们可以去“养成”的、宛如天成的生命姿态?“推动丛书生命系列”的定位,也暗示了这本书将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自然,而是要启发我们去主动参与、去理解生命的内在驱动力。想象一下,翻开书页,迎面而来的会是怎样一段旅程?是关于那些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植物,还是那些在极端环境中演化出独特生存法则的生物?是关于人类如何重新认识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一种更可持续、更和谐的生活方式?我对书中可能探讨的“第二自然”概念充满了好奇,它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态文明,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富足?作者杰拉尔德M.的名字,虽然我还不熟悉,但“湖南科技出版社”的出品,又让我对书籍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我们与地球、与生命之间的复杂而深刻的连接。
评分读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一种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本身。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那些最基本、最自然的生命律动。我们习惯于人造的舒适,依赖科技的便利,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理、心理,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发生着微妙的互动。而“第二自然”,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它是否在提示我们,除了我们出生时就拥有的天然属性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体验和努力,去培养一种新的、更高级的“自然”?这种“第二自然”,或许是指一种高度的环保意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又或许是指一种深度的生命哲学,一种能够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找到内心平静和生命意义的智慧。我设想着,书中或许会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生动地描绘出那些在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努力去“种植”他们的“第二自然”,并且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回报。而我,作为一个渴望更深层次理解生活意义的读者,迫切地想要从中汲取养分,探索那条通往更丰富、更有价值生命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第二自然”,让我联想到很多。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那么,所谓的“第二自然”,是否就是我们刻意培养、最终内化为本能的、更加高级或更符合某种理想状态的行为模式或思维方式?比如,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阅读对他而言可能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这就是一种“第二自然”的形成。而这本书,如果它属于“生命系列”,那么它探讨的“第二自然”很可能与生命科学、生态学,甚至是人类学有关。我猜测,它或许会深入探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一种原生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如何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被逐渐淡化,而又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去重新唤醒和强化。我对书中可能提及的“推动”这个词也很好奇,它意味着一种积极的、有方向性的引导。是作者在引导我们去认识“第二自然”的重要性,还是它本身就在讲述“第二自然”如何被“推动”形成的历程?我想象书中会充满着科学的严谨和人文的关怀,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见解,引领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最终在自己的生命中,播种下属于自己的“第二自然”的种子。
评分说实话,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被“第二自然”这个概念所触动。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被一种巨大的、非自然的力量所裹挟。我们被鼓励去追求物质的丰裕,去实现世俗的成功,却很少有人停下来问问,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我们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线索,一些答案,甚至是更多的问题,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之间的连接。所谓“第二自然”,我理解它可能不仅仅是指对环境的保护,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觉醒,一种对生命本源的回归。或许,书中会讲述一些关于那些突破了物质束缚,活出了更纯粹、更富足生命状态的人的故事。也或许,它会以科学的视角,剖析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如何被环境所塑造,以及我们如何能够主动地去塑造我们自己的“第二自然”。无论是哪种方向,我都相信,这本书将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一次关于如何活得更“像我们自己”的探索。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留意到的就是它的主题“生命系列”以及极具哲学意味的书名“第二自然”。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虽然充满了科技的便利,但很多时候,我们反而失去了与最根本的“自然”的连接。我们忙于生存,忙于竞争,仿佛被一种外在的、非自然的节奏所驱使,逐渐忽略了内心深处对宁静、和谐和意义的渴望。“第二自然”,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它暗示着一种可能性,一种超越原生状态的、更加理想化的生命形态。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探讨人类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又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第二自然”状态。或许,它会通过讲述一些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生命奇迹,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案例,来启发读者。我对作者杰拉尔德M.的专业背景以及湖南科技出版社的出品质量都有较高的期待,相信这本书会是一部既有科学深度,又不失人文温度的力作,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二自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