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 |
| 作者 | (澳大利亚) Idan Ben-Barak(伊丹·本-巴拉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314872 |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关于本书这本书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机智幽默的笔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无比渺小却影响力巨大的微生物世界。在这个人类常常谈之色变或干脆忽视的奇怪又危险的微生物世界中,氧气是致命的毒药、硫是美味佳肴、欺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美酒却被当作废物丢掉……书中不仅介绍了基因、蛋白质的精妙运作,细菌、病毒的神奇生活,以及它们齐心协力在地球上塑造生命的无数种行为方式,还展现了一场又一场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腐蚀人类牙齿需要细菌的团队合作、以放射性废物为食的微生物超级英雄、诱导自杀的基因、疾病和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在与微生物斗智斗勇的同时,人类又依赖微生物而生——从食品生产和医药制造,到开采黄金、开发石油、清理人类制造的垃圾,可以说人类与微生物自古以来就是相爱相杀的一对,谁都离不开对方。因此,我们更需要正确认识这个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让地球环境变得更宜居。这场趣味横生、充满刺激的博弈,对于专业和非专业读者都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 |
| 作者简介 | |
| 【关于作者】 伊丹?本-巴拉克(Idan Ben-Barak)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医学院先后获得了医学理学士学位和微生物学硕士学位,他还在悉尼大学攻读历史与科技哲学的博士学位。他的首部著作《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已被翻译为6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这本书还获得了2010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斯巴鲁(Subaru SB F)颁发的青年组科普图书奖。巴拉克现在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 【关于译者和插画作者】 郭佳,女,80后,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后获得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博士,目前就职于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免疫学系。从小热爱科学,对世界充满探索欲,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将前沿的科学知识普及给更多的人。业余时间钟爱电影、旅行、古典音乐和百老汇音乐剧。 【关于作者】 |
| 目录 | |
| 开篇 / IX 第 一 章 小虫登场 究竟什么是微生物? / 004 你会后悔知道的有关DNA的事 / 006 基因奏曲 / 009 繁殖,复制,再复制 / 013 安可曲目#1:数字游戏 / 016 第 二 章 小虫在哪里 实验室 / 021 感受高温 / 024 生命的滴水之恩 / 030 黏液之城 / 032 X-虫 / 037 安可曲目#2:不死的妙妙熊 / 043 第 三 章 小虫动起来 希望之泉 / 049 牛粪炮 / 051 细胞中的恐怖分子 / 054 航空旅行 / 057 古老的轮子 / 060 无聊透顶的题外话 / 063 神奇的黄色菌团 / 065 牺牲小我 成全大我 / 068 安可曲目#3:逗点杀手 / 071 第 四 章 诡计多端的小虫 爆破菌 / 076 厉害的DNA切割手 / 079 蠕动的小小计算机? / 083 细菌的奇葩性生活 / 085 并存的毒药和解药 / 090 σ因子 / 095 简单好 / 097 生物进化的论战 / 099 伪装大师 / 103 呼吸并没有想象中重要 / 105 安可曲目#4:世界上部以微生物为题材的短剧 / 109 第 五 章 小虫在我身 熟悉的坏蛋 / 117 基因洗牌 / 119 物种间的跨界 / 123 革命尚未成功 / 130 香料——微生物的天敌 / 147 安可曲目#5:致我亲爱的 / 150 第 六 章 小虫在工作 不能没有你 / 154 什么怪味? / 157 环保,从牛羊打嗝开始 / 158 现代化的背后 / 160 我们的烦 / 162 劳工 / 166 特殊信使 / 169 迷你矿工 / 171 微生物电力公司 / 174 安可曲目#6:未来的生物科技 / 176 第 七 章 小虫的启示 戳破细菌 / 180 巴斯德的故事 / 183 被封存的瘟疫 / 188 舍身试菌的科学家们 / 192 99.9% / 201 安可曲目#7:来玩游戏吗? / 206 第 八 章 小虫返场 案件审理 / 214 垃圾DNA / 222 无所不在 / 224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227 激进的女权主义 / 230 大脑里的微生物 / 232 结语 / 239 词汇表 / 243 延伸阅读 / 251 |
| 编辑推荐 | |
| 这本书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机智幽默的笔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无比渺小却影响力巨大的微生物世界。在这个人类常常谈之色变或干脆忽视的奇怪又危险的微生物世界中,氧气是致命的毒药、硫是美味佳肴、欺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美酒却被当作废物丢掉…… 本书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副所长东秀珠倾情荐读,获得美国科学促进会科普图书奖,曾被众多美国媒体和科普网站推荐给大众,必定会刷新你对细菌、病毒的认知。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了,一直想找机会拜读一下。听名字就觉得非常吸引人,《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戏剧性。我们每天都在和这些微小的生命体打交道,甚至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部分,但我们却几乎无法用肉眼看见它们。想象一下,在这看不见的领域里,上演着怎样波澜壮阔的“博弈”?是和谐共存,还是尖锐对立?是人类主导,还是微生物占据上风?这本书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视角的大门,去重新审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评分我一直在思考,微生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们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似乎都是一些比较明显的例子,比如细菌导致的疾病,或者是发酵食品中的酵母菌。但这本书的名字暗示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止于此。我猜想,它可能会深入探讨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基础性作用,它们如何驱动着物质循环,如何影响着气候变化,甚至在生命起源的伟大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同时,“博弈”这个词也让我充满好奇,这其中一定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甚至相互演化的精彩故事。不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科学案例,来佐证这些宏大的论断,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切实感受到微生物世界的魅力。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科普读物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很多时候读完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或者有些晦涩难懂。我特别希望《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如果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概念抽丝剥茧地呈现出来,并且不乏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叙述,那我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我希望它能让我读起来轻松愉快,而不是像在啃一本枯燥的教科书。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否是一位非常擅长沟通的科普作家,他/她能否用一种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方式,将那些我们闻所未闻的微生物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让我读完之后能津津有味地和别人分享。
评分我一直对“隐形”的科学领域很感兴趣。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往往隐藏着最深刻的奥秘。比如,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或者我们大脑中的思维过程。这本书恰好触及了“看不见的世界”这个主题,而且聚焦于微生物,这是一个多么庞大而又至关重要的群体啊。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幅画面:书中可能会描绘微生物如何巧妙地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比如深海热泉、高空大气层,甚至岩石内部。而“博弈”这个词,又让我联想到人类在对抗疾病、开发新能源,甚至改造环境方面,与微生物之间展开的智慧和勇气的较量。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这种对抗的残酷性,以及人类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评分作为一名对科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认知,甚至颠覆我过去的一些固有观念。我一直觉得,人类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我们掌握着科技,能够改变自然。但这本书的名字《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真的完全处于优势地位吗?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适应能力和演化潜力,在某些方面是否已经超越了人类?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揭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关于微生物的“力量”,它们可能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食物链,甚至是整个地球的命运。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微生物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并且更加深刻地理解“共生”与“对抗”这两个概念在自然界中的真正含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