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9787121314872 電子工業齣版社 (澳大利亞)

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9787121314872 電子工業齣版社 (澳大利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澳大利亞 Idan Ben-Barak伊丹·本-巴 著
圖書標籤:
  • 微生物
  • 人類
  • 健康
  • 科學
  • 生物學
  • 醫學
  • 科普
  • 疾病
  • 免疫
  • 進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悟元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14872
商品編碼:29454009614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
作者 (澳大利亞) Idan Ben-Barak(伊丹·本-巴拉
定價 48.00元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121314872
齣版日期 2017-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關於本書這本書秉持嚴謹的科學精神,通過機智幽默的筆觸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無比渺小卻影響力巨大的微生物世界。在這個人類常常談之色變或乾脆忽視的奇怪又危險的微生物世界中,氧氣是緻命的毒藥、硫是美味佳肴、欺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美酒卻被當作廢物丟掉……書中不僅介紹瞭基因、蛋白質的精妙運作,細菌、病毒的神奇生活,以及它們齊心協力在地球上塑造生命的無數種行為方式,還展現瞭一場又一場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腐蝕人類牙齒需要細菌的團隊閤作、以放射性廢物為食的微生物超級英雄、誘導自殺的基因、疾病和抗生素耐藥性的起源;在與微生物鬥智鬥勇的同時,人類又依賴微生物而生——從食品生産和醫藥製造,到開采黃金、開發石油、清理人類製造的垃圾,可以說人類與微生物自古以來就是相愛相殺的一對,誰都離不開對方。因此,我們更需要正確認識這個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從而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讓地球環境變得更宜居。這場趣味橫生、充滿刺激的博弈,對於專業和非專業讀者都充滿著巨大的吸引力。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
伊丹?本-巴拉剋(Idan Ben-Barak)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哈達薩醫學院先後獲得瞭醫學理學士學位和微生物學碩士學位,他還在悉尼大學攻讀曆史與科技哲學的博士學位。他的首部著作《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已被翻譯為6種語言在多個國傢齣版。這本書還獲得瞭2010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斯巴魯(Subaru SB F)頒發的青年組科普圖書奬。巴拉剋現在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居住在澳大利亞墨爾本。

【關於譯者和插畫作者】
郭佳,女,80後,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後獲得香港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目前就職於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免疫學係。從小熱愛科學,對世界充滿探索欲,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將前沿的科學知識普及給更多的人。業餘時間鍾愛電影、旅行、古典音樂和百老匯音樂劇。
【關於作者】

   目錄
開篇 / IX

第 一 章
小蟲登場
究竟什麼是微生物? / 004
你會後悔知道的有關DNA的事 / 006
基因奏麯 / 009
繁殖,復製,再復製 / 013
安可麯目#1:數字遊戲 / 016

第 二 章
小蟲在哪裏
實驗室 / 021
感受高溫 / 024
生命的滴水之恩 / 030
黏液之城 / 032
X-蟲 / 037
安可麯目#2:不死的妙妙熊 / 043
第 三 章
小蟲動起來
希望之泉 / 049
牛糞炮  / 051
細胞中的恐怖分子 / 054
航空旅行 / 057
古老的輪子 / 060
無聊透頂的題外話 / 063
神奇的黃色菌團 / 065
犧牲小我 成全大我 / 068
安可麯目#3:逗點殺手 / 071

第 四 章
詭計多端的小蟲
爆破菌 / 076
厲害的DNA切割手 / 079
蠕動的小小計算機? / 083
細菌的奇葩性生活 / 085
並存的毒藥和解藥 / 090
σ因子  / 095
簡單好 / 097
生物進化的論戰 / 099
僞裝大師 / 103
呼吸並沒有想象中重要 / 105
安可麯目#4:世界上部以微生物為題材的短劇 / 109

第 五 章
小蟲在我身
熟悉的壞蛋 / 117
基因洗牌 / 119
物種間的跨界 / 123
革命尚未成功 / 130
香料——微生物的天敵 / 147
安可麯目#5:緻我親愛的 / 150

第 六 章
小蟲在工作
不能沒有你 / 154
什麼怪味? / 157
環保,從牛羊打嗝開始 / 158
現代化的背後 / 160
我們的煩 / 162
勞工 / 166
特殊信使 / 169
迷你礦工 / 171
微生物電力公司 / 174
安可麯目#6:未來的生物科技 / 176

第 七 章
小蟲的啓示
戳破細菌 / 180
巴斯德的故事 / 183
被封存的瘟疫 / 188
捨身試菌的科學傢們 / 192
99.9% / 201
安可麯目#7:來玩遊戲嗎? / 206

第 八 章
小蟲返場
案件審理 / 214
垃圾DNA / 222
無所不在 / 224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227
激進的女權主義 / 230
大腦裏的微生物 / 232

結語 / 239
詞匯錶 / 243
延伸閱讀 / 251




   編輯推薦

這本書秉持嚴謹的科學精神,通過機智幽默的筆觸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無比渺小卻影響力巨大的微生物世界。在這個人類常常談之色變或乾脆忽視的奇怪又危險的微生物世界中,氧氣是緻命的毒藥、硫是美味佳肴、欺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美酒卻被當作廢物丟掉……

本書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副所長東秀珠傾情薦讀,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科普圖書奬,曾被眾多美國媒體和科普網站推薦給大眾,必定會刷新你對細菌、病毒的認知。


   文摘

   序言


隱秘的維度:生命之初的對話與共生 自生命誕生之初,一股無形的力量便在地球上悄然運作,塑造著我們所見的萬物,並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這股力量,便是我們肉眼無法企及的微生物。它們以驚人的多樣性,棲息於陸地、海洋、土壤、空氣,甚至在我們身體的每一個角落,構成瞭生命最基礎的單元。而人類,這個自詡萬物靈長的物種,也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這龐大的微生物王國,進行著一場史詩般的、持續瞭億萬年的對話與共生。 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探尋“看不見的世界”的旅程,揭示那些潛藏在我們身邊,卻鮮為人知的微生物的奧秘。我們將追溯微生物生命起源的古老足跡,理解它們如何在地球的極端環境中頑強生存,並為地球生命的演化播下最初的種子。從單細胞的細菌、古菌,到微小的病毒,再到形色各異的真菌,我們將深入瞭解它們各自的生存策略、獨特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在宏觀生態係統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第一篇:微生物的帝國——生命的基石 在地球的漫長曆史中,微生物是第一批居民,它們以不可思議的適應性和繁殖能力,徵服瞭幾乎所有能夠想象到的環境。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帶您進入這個宏大的微生物帝國,認識那些構成生命基石的微小生物。 生命的黎明: 我們將從地質學和生物學的角度,迴溯地球生命起源的場景。古老的疊層石、化石記錄,以及對現代極端微生物的研究,都指嚮瞭微生物在地球早期扮演的無可替代的角色。它們如何利用地熱、化學能,在無氧環境中進行光閤作用,為後來的復雜生命形式提供瞭氧氣和有機物。 細菌與古菌: 作為地球上數量最龐大、種類最繁多的生命群體,細菌和古菌的代謝多樣性令人驚嘆。我們將詳細介紹它們在碳循環、氮循環、硫循環等關鍵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作用。例如,土壤中的固氮菌如何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的形態,海洋中的浮遊細菌如何分解有機物,維持海洋生態的平衡。同時,我們將探索那些生活在極端環境(如深海熱泉、酸性礦山、高鹽湖泊)中的古菌,它們獨特的生化機製為我們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可能性提供瞭寶貴綫索。 真菌的世界: 往往被低估的真菌,實際上是地球生態係統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和共生者。我們將揭示它們如何分解枯死的植物和動物,將有機物歸還給土壤,維係著陸地生態係統的循環。同時,我們將深入探討真菌與植物之間驚人的共生關係——菌根,它如何幫助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以及真菌在食物鏈中的地位。從酵母發酵的麵包到蘑菇的美味,真菌的貢獻無處不在。 病毒的謎團: 盡管常常被冠以“病原體”的標簽,但病毒並非僅僅是毀滅的使者。作為最簡單的生命形式(或者說,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存在),病毒在基因傳遞、物種演化中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將探討病毒的結構、復製機製,以及它們如何在宿主細胞中沉默地傳播基因,有時甚至促進宿主的適應性進化。 第二篇:人類的微觀夥伴與敵人——看不見的戰場 人類並非真空中的生物,我們的身體和生活環境,無時無刻不與微生物相互作用。這種互動,既有互惠互利的共生,也有你死我活的鬥爭。本篇將聚焦於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復雜關係,揭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與閤作。 人體的微觀生態係統: 我們的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甚至大腦,都棲息著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微生物群落,它們共同構成瞭“人體微生物組”。我們將深入瞭解這些共生微生物的驚人作用:它們如何幫助我們消化食物、閤成維生素,如何訓練我們的免疫係統,以及如何抵禦外來病原體的入侵。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與人類健康,特彆是與肥胖、糖尿病、過敏性疾病甚至心理健康的關係,將是重點探討的領域。 病原體的陰影: 曆史的長河中,微生物的緻病性曾給人類帶來瞭無數災難,從黑死病到天花,再到近年的流行性感冒和新冠疫情。我們將迴顧曆史上著名的微生物性疾病,解析病原體(細菌、病毒、真菌)的緻病機製,以及人類與疾病鬥爭的曆程。從早期經驗式的隔離與治療,到現代抗生素、疫苗的齣現,人類在與病原體的對抗中,不斷學習、適應和發展。 微生物的“雙刃劍”: 並非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明確的“朋友”或“敵人”。許多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展現齣兩麵性。例如,某些腸道菌群在免疫係統失調時可能引發炎癥,而一些機會緻病菌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時則會趁虛而入。我們將探討這種動態平衡,以及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如何影響人體微生物組的健康狀態。 微生物與免疫係統的對話: 我們的免疫係統並非孤立工作,它與人體內的微生物群落之間,存在著持續而精密的交流。早期暴露於各種微生物,對免疫係統的成熟至關重要。我們將解釋“衛生假說”,以及環境潔淨化可能帶來的免疫係統發育異常。同時,我們將探討免疫係統如何識彆和區分“友軍”(共生菌)與“敵軍”(病原體)。 第三篇:微生物的智慧與人類的未來——共創的明天 微生物不僅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它們還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啓示,將深刻地影響人類的未來發展。本篇將展望微生物在科學、技術、工業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 生物技術的革命: 微生物是天然的生物反應器。我們將探討基因工程、閤成生物學等領域如何利用微生物進行藥物生産(如胰島素、抗生素)、酶的製造、生物燃料的生産。從改良作物以提高産量,到開發新型生物材料,微生物正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環境的淨化者: 麵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汙染問題,微生物展現齣瞭強大的修復能力。我們將介紹生物修復技術,例如利用微生物分解石油泄漏、重金屬汙染物,處理工業廢水和城市垃圾。土壤和水體中的微生物群落,是維持地球健康的重要屏障。 食物的加工與安全: 從古老的發酵技術到現代的食品工業,微生物在食物的生産、加工和保存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我們將瞭解發酵食品(如酸奶、奶酪、醬油、泡菜)背後的微生物學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微生物技術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安全性。 微生物的啓示: 觀察和理解微生物的生存策略、信息傳遞方式,甚至群體協作模式,能夠為人類社會提供深刻的啓示。例如,它們的適應性、資源利用效率、分布式決策機製,可能為我們解決資源短缺、構建更具韌性的社會係統提供新的思路。 未來展望: 隨著我們對微生物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入,未來的可能性將是無限的。從個性化醫療,到利用微生物生産新型材料,再到探索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微生物研究將持續引領人類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我們正站在一個理解和利用這股“看不見的力量”的新時代門檻上。 本書不僅是一次對科學知識的梳理,更是一次對我們自身與地球生命關係的深刻反思。它將挑戰我們對“生命”的傳統認知,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在宏大生命網絡中的位置。通過瞭解這些微小的生命,我們或許能更好地理解健康,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並最終與這個“看不見的世界”實現更和諧的共生,共同走嚮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對這類科普讀物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很多時候讀完之後總覺得意猶未盡,或者有些晦澀難懂。我特彆希望《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能夠在這方麵做得更好。如果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概念抽絲剝繭地呈現齣來,並且不乏生動的例子和有趣的敘述,那我會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我希望它能讓我讀起來輕鬆愉快,而不是像在啃一本枯燥的教科書。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否是一位非常擅長溝通的科普作傢,他/她能否用一種充滿智慧和趣味的方式,將那些我們聞所未聞的微生物故事講得活靈活現,讓我讀完之後能津津有味地和彆人分享。

評分

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瞭,一直想找機會拜讀一下。聽名字就覺得非常吸引人,《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神秘感和戲劇性。我們每天都在和這些微小的生命體打交道,甚至它們構成瞭我們生活環境的重要部分,但我們卻幾乎無法用肉眼看見它們。想象一下,在這看不見的領域裏,上演著怎樣波瀾壯闊的“博弈”?是和諧共存,還是尖銳對立?是人類主導,還是微生物占據上風?這本書似乎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全新視角的大門,去重新審視我們自身以及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評分

作為一名對科學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全新的認知,甚至顛覆我過去的一些固有觀念。我一直覺得,人類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我們掌握著科技,能夠改變自然。但這本書的名字《看不見的世界:微生物與人類的博弈》讓我開始反思,我們真的完全處於優勢地位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適應能力和演化潛力,在某些方麵是否已經超越瞭人類?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揭示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關於微生物的“力量”,它們可能在默默地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的食物鏈,甚至是整個地球的命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對微生物産生一種敬畏之情,並且更加深刻地理解“共生”與“對抗”這兩個概念在自然界中的真正含義。

評分

我一直在思考,微生物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們平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似乎都是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細菌導緻的疾病,或者是發酵食品中的酵母菌。但這本書的名字暗示瞭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遠不止於此。我猜想,它可能會深入探討微生物在地球生態係統中的基礎性作用,它們如何驅動著物質循環,如何影響著氣候變化,甚至在生命起源的偉大進程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同時,“博弈”這個詞也讓我充滿好奇,這其中一定包含瞭許多關於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相互製約、相互適應,甚至相互演化的精彩故事。不知道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具體的科學案例,來佐證這些宏大的論斷,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切實感受到微生物世界的魅力。

評分

我一直對“隱形”的科學領域很感興趣。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往往隱藏著最深刻的奧秘。比如,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或者我們大腦中的思維過程。這本書恰好觸及瞭“看不見的世界”這個主題,而且聚焦於微生物,這是一個多麼龐大而又至關重要的群體啊。我腦海中已經開始勾勒齣一幅畫麵:書中可能會描繪微生物如何巧妙地適應各種極端環境,比如深海熱泉、高空大氣層,甚至岩石內部。而“博弈”這個詞,又讓我聯想到人類在對抗疾病、開發新能源,甚至改造環境方麵,與微生物之間展開的智慧和勇氣的較量。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這種對抗的殘酷性,以及人類在其中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