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林火卫星遥感监测
定价:60.00元
作者:覃先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38864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覃先林编*的《林火卫星遥感监测》围绕林火卫星遥感监测主题,汇集了“高分森林灾害监测应用示范子系统(21-Y30805-9001-13/15-5)”、“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森林火灾综合监测技术与应用示范”、“东南亚地区森林资源与林火遥感监测与评估(2008AAl21502)”等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森林防火现状、卫星监测计划、卫星遥感影像处理、烟区认别、林火识别、森林大火燃烧动态检测等共9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林火卫星遥感的机理、特征、及成果,并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目录
前言章 森林防火现状 1.1 森林燃烧 1.1.1 基本概念 1.1.2 森林燃烧的条件及特点 1.1.3 森林火灾分类 1.2 森林防火管理体系 1.2.1 森林防火管理体制建设 1.2.2 森林防火管理模式 1.3 森林防火监测体系 1.3.1 “四网” 1.3.2 “两化” 1.3.3 林火监测设施 1.4 森林火灾发生特点 1.4.1 全国概况 1.4.2 东北林区 1.4.3 西南林区 1.4.4 南方林区 1.5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1.5.1 林火预警 1.5.2 林火监测评估 1.5.3 存在的不足 1.5.4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第2章 卫星监测计划 2.1 国外卫星发展现状 2.1.1 GEOSS计划 2.1.2 EOS计划以及后续NPOESS计划 2.1.3 DMC计划 2.1.4 Radarstat卫星系列 2.1.5 ENVISAT卫星系列 2.1.6 GOES卫星系列 2.1.7 日本MTSAT系列 2.1.8 “哥白尼”对地观测计划 2.2 我国民用卫星发展现状 2.2.1 气象卫星计划 2.2.2 资源卫星计划 2.2.3 海洋卫星计划 2.2.4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 2.2.5 高分卫星计划 参考文献第3章 卫星遥感影像处理 3.1 遥感的分类 3.1.1 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分类 3.1.2 按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段分类 3.1.3 按研究对象分类 3.1.4 按应用空间尺度分类 3.2 图像表示形式 3.2.1 光学图像 3.2.2 数字图像 3.2.3 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转换 3.2.4 图像的频谱表示 3.2.5 存储介质 3.2.6 存储格式 3.3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 3.3.1 辐射定标 3.3.2 大气校正 3.3.3 几何校正 3.3.4 正射校正 3.3.5 植被指数计算 3.3.6 图像配准 3.3.7 图像融合 参考文献第4章 烟区识别 4.1 技术原理 4.2 检测方法 4.2.1 图像处理方法 4.2.2 阈值方法 4.2.3 神经网络与阈值相结合的方法 4.2.4 采用Kmeans聚类和多波谱阈值相结合 4.3 高分卫星识别烟应用 4.3.1 研究区 4.3.2 卫星数据获取 4.3.3 卫星数据处理 4.3.4 技术流程 4.3.5 指数计算 4.3.6 样本分析 4.3.7 判识模型 4.3.8 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第5章 林火识别 5.1 卫星遥感探火原理 5.1.1 热红外基础理论 5.1.2 热红外辐射传输 5.1.3 火情监测算法及卫星波段应用现状 5.1.4 卫星数据火检测试验 5.2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火识别方法 5.2.1 NOAA/AVHRR简介 5.2.2 AVHRR影像林火信息特征 5.2.3 AVHRR数据火检测方法 5.3 基于MODIS数据的火识别方法 5.3.1 MODIS仪器简介 5.3.2 与燃烧信息探测相关的MODIS波段特性 5.3.3 MODIS火识别方法 5.4 基于NPP/VIIRS数据的火识别方法 5.4.1 VIIRS简介 5.4.2 VIIRS火点检测算法 5.5 基于AATSR数据的火识别方法 5.5.1 AATSR简介 5.5.2 火识别算法 5.6 基于FY 3 VIRR数据的火识别方法 5.6.1 VIRR简介 5.6.2 火识别算法 5.7 基于H.I一1B IRS数据的火识别方法 5.7.1 IRS传感器简介 5.7.2 火识别算法 5.8 森林火灾监测案例 5.8.1 1987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 5.8.2 2004年黑龙江省黑河市“10·14”重特大森林火灾 5.8.3 2006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5·22”重特大森林火灾 5.8.4 2009年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伊南河林场重特大森林火灾 5.8.5 2012年云南省安宁市森林火灾 5.8.6 全国MOI)IS火点分布 参考文献第6章 森林大火燃烧动态监测 6.1 火线参数估测 6.1.1 实验区 6.1.2 卫星数据 6.1.3 估测方法 6.1.4 应用实例 6.2 火场燃烧变化监测 6.2.1 实验区 6.2.2 卫星数据及处理 6.2.3 监测方法 6.2.4 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第7章 森林火烧迹地制图 7.1 植被指数法 7.2 Legistic回归模型法 7.3 图像分类法 7.3.1 监督分类方法 7.3.2 非监督分类方法 7.3.3 决策树分类方法 7.3.4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7.4 多时相CCD数据火烧迹地制图 7.4.1 卫星数据 7.4.2 方法 7.4.3 结果及精度评价 7.5 单时相CCD和IRS数据结合火烧迹地制图 7.5.1 卫星数据 7.5.2 数据处理 7.5.3 方法 7.5.4 结果及精度验证 参考文献第8章 森林燃烧受害程度监测 8.1 技术原理 8.2 评价指标 8.3 评价方法 8.4 应用实例 8.4.1 环境减灾卫星数据 8.4.2 高分一号卫星数据 8.4.3 Landsat-TM8卫星数据 参考文献第9章 森林燃烧生物量估算 9.1 研究现状 9.2 估算方法 9.2.1 基于可燃物载量的估算方法 9.2.2 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的估算方法 9.2.3 基于FRP幂函数分布特性估算 9.3 应用实例 9.3.1 卫星数据 9.3.2 数据处理 9.3.3 FRP分布规律分析 9.3.4 幂参数m估算 9.3.5 火灾持续时间d修正 9.3.6 燃烧生物量估测结果 9.3.7 估测结果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林火卫星遥感监测 覃先林》这本书在数据产品与应用价值方面,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林火遥感监测的原始数据,还重点阐述了如何将这些原始数据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产品。我了解到,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可以生成多种类型的林火监测产品,例如即时火点报告、火灾过火面积图、火灾风险等级图、火灾监测热点图等。这些产品在林业部门的火灾预警、巡护、扑救决策、火灾风险评估以及森林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生动地展示了这些数据产品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被有效利用,例如如何通过实时火点监测,指导消防人员快速到达火场;如何通过过火面积统计,评估火灾造成的生态损失;如何通过火灾风险区划,优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布局。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长期火灾监测数据在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评估火灾对生物多样性、土壤侵蚀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评分《林火卫星遥感监测 覃先林》这本书的内容深度与广度兼备,尤其是在技术方法更新迭代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前沿的视角。书中不仅仅回顾了经典的林火遥感监测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前瞻性地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技术手段和研究热点。我对书中关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林火探测、分类、蔓延模拟中的应用部分给予了高度评价。作者详细讲解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模型在图像识别、时序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减少误报和漏报。此外,书中还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例如如何结合光学、热红外、微波以及雷达数据,以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火灾信息。对于“数字地球”和“智慧林业”等概念的兴起,书中也进行了呼应,探讨了如何将林火遥感监测纳入更宏观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实现林火信息的共享和智能化管理。
评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林火卫星遥感监测 覃先林》这本书在数据质量控制与不确定性分析方面,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任何遥感监测结果都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准确评估和量化这些不确定性,对于指导决策至关重要。书中详细讲解了影响林火遥感监测结果精度的各种因素,包括传感器本身的误差、大气效应、地形起伏、地物背景的复杂性、以及算法本身的局限性等。作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对遥感数据进行质量评估,例如对影像的信噪比、像元质量掩膜等进行分析。在火点探测和过火面积提取方面,书中提供了多种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如基于概率的模型、置信区间的计算等,并解释了这些不确定性信息如何被纳入到火灾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系统中。这种对数据质量和不确定性的高度重视,使得书中提供的方法和结论更具可信度和实用性。
评分这本书的第二个突出亮点在于其对林火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详尽介绍。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提供了大量实操性的指导。例如,在数据预处理环节,作者详细讲解了影像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关键步骤,并对比了不同软件(如ENVI、ERDAS、ArcGIS)在这些操作中的优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在提高林火信息提取精度方面的应用探讨,以及时序分析方法如何捕捉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的全过程。在火灾探测与提取方面,书中深入分析了不同地物类型(如森林、草地、裸地)在不同遥感波段下的光谱响应特征,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区分火点、火烧迹地与背景地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热异常探测部分,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红外波段探测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并介绍了多种热异常检测算法,包括点探测、区域探测以及与地表温度数据结合的应用。此外,书中还对火灾范围的精确划分、火灾蔓延速率的估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都是进行火灾应急响应和灾后评估的关键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第三个核心价值在于它对卫星遥感技术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应用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林火的发生与蔓延受到地形、植被类型、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书中详细分析了在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以及草原等不同生态系统中,卫星遥感监测林火时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采取的特殊策略。例如,在植被茂密的地区,遥感信号容易受到植被冠层的遮挡,如何克服这一困难,获取准确的火灾信息,书中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同时,书中也探讨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地表裸露程度高,遥感监测火灾相对容易,但如何准确区分自然火点和人为活动引起的火点,以及如何监测地表植被的枯死和火灾风险,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介绍,而是将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能够指导读者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林火遥感监测。
评分这本书在可操作性方面,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虽然它是一本偏学术的书籍,但书中对于具体操作流程的描述,使得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例如,在介绍数据预处理部分,书中会涉及到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和软件操作,但作者都进行了清晰的解释和说明,并通过图例辅助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野外验证”部分的论述,强调了野外实地调查与遥感数据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野外验证的策略和方法。书中还对一些常用的开源遥感处理软件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相关的参考资料,这对于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读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实践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对于林火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在最后部分,对全球范围内林火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例如,书中提到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林火的智能化、自动化监测;如何发展更高分辨率、更快速响应的卫星遥感技术,以提高火灾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度;以及如何将林火监测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更广泛的议题相结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我对书中关于“全球林火监测网络”的构想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代表着未来林火监测合作与信息共享的重要方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林火遥感监测领域的广阔前景,也激励着我继续关注和学习这个领域的最新发展。
评分作为一名对森林火灾监测领域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偶然间得知了《林火卫星遥感监测 覃先林》这本书,便迫不及待地购入并仔细研读。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学术严谨性与实践应用性的完美结合。从章节的设置来看,作者显然对卫星遥感技术在林火监测中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以及未来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开篇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的原理,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等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如何捕捉火灾信号,以及不同卫星平台(如MODIS、Landsat、Sentinel等)的特点和优势。我对其中关于火灾前兆的遥感探测技术特别感兴趣,比如如何通过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异常、湿度变化等信息提前预警火灾风险。书中的图文并茂,大量的示意图和实地案例分析,让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在介绍不同火灾类型的卫星识别算法时,作者不仅列举了经典的算法模型,还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物理机制和数学原理,例如基于阈值法、面向对象分析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林火提取中的应用。这些内容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林火遥感监测的认知边界,让我看到了这项技术在防患于未燃、降低火灾损失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最后,我想说,《林火卫星遥感监测 覃先林》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技术手册,更是一部思想的启迪之作。书中不仅仅罗列了技术方法和应用案例,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度责任感。书中对一些历史上的重大林火事件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当时的技术手段和应对策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使得读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林火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书中的一些讨论,例如关于遥感数据共享、国际合作在林火监测中的作用,也引发了我对于科技伦理和全球化合作的思考。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学术性、实践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林火监测、卫星遥感、以及环境保护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林火卫星遥感监测 覃先林》一书在对林火监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书中大量的彩色卫星影像图、火点分布图、过火区域图、火灾风险图等,直观地展示了林火监测的结果。这些可视化图件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也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传达效果。我了解到,有效的可视化能够帮助决策者快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火灾态势,从而做出更及时的响应。书中对不同类型可视化图件的制作方法和原则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受众和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展示方式。例如,在应急响应阶段,需要清晰、简洁的实时火点图;而在长期风险评估阶段,则需要更详细、更复杂的风险等级区划图。这种对可视化艺术的关注,使得书中内容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