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反对爱情: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儿(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
定价:29.80元
作者:劳拉·吉普妮斯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477017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挑战社会伦理底线的惊世骇俗之作。
有外遇的人,请全部起立。幻想过外遇但还没付诸实行的,也请起立。扮演第三者还有被戴绿帽的老公、忍气吞声的老婆,也请起立。还有谁是坐着的吗?
婚姻这个当代*重要的爱情制度,产品不良率(离婚率)已经高达50%,但从来没有人怪罪婚姻的生产流程有问题:恋人们照样失控地奔向礼堂,毫不在乎自己有一半机率成为爱情的瑕疵品。
让我们大胆想象一种可能性:离婚人数之所以暴增,会不会因为婚姻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个年代,就像“室内电话”无法满足现代人随时需要沟通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手机”一样?
“伴我一生”,“忠贞不渝”这种持续了三百多年的爱情观,已经是众人臣服的**党,在它之前人人软脚,没人敢反抗。
美国*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劳拉吉普妮斯重磅巨著大陆面世。这位呛辣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决心站出来对抗,企图推翻爱情的模式。她希望用*激烈的方式,将你从爱情的温柔乡里震出。所以阅读前请系好安全带,免得你脆弱的感情就此碎尸万段。
婚姻,其实是一个统治阴谋……跟吉普妮斯比,李银河都OUT了!欢迎拍砖!欢迎吐口水!
作者犀利地批判了人类对婚姻制度的迷恋式顺从,直指两性情感*不堪目睹现实面。
挑战人类一夫一妻的“专偶制”伦理底线,质疑婚姻制度的合理性。是迄今为止,全球**一本质疑婚姻制度和爱情的两性情感之书。
我们选择适合的伴侣,精密地计算他们的资产,仔细地衡量每个可能人选在市场上的价值,刮除浪漫的假面,我们都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手上拿着小型计算器、卡尺和放大镜。现代爱情真正的蜕变,在于衡量配偶物质资产与社会资产,已内化到爱情心理与欲望的潜意识结构里。
如果伴侣只是彼此的监狱、如果爱的功利目的与爱的理想背离,如果婚姻——我们遵循维系的习俗——为使爱情保持忠贞的制度变成忠贞的**破坏者时,我们还要不要爱下去?
内容提要
对大多数当代人来说,偶尔打打野味,与全心拥戴一夫一妻制,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冲突。衡量配偶物质资产与社会资产已内化到爱情心理与欲望的潜意识结构里,当“伴我一生”,“忠贞不渝”等支撑爱情的柱石一根根坍塌时,婚姻还会是爱情的梦想吗?劳拉·吉普妮斯深入考察了现代人心灵的困境与欲望,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讨论婚姻制度和爱情教条之疑惑,其观点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恐有将你从爱情的温柔乡里震出之虞,所以阅读前请系好安全带,免得你脆弱的感情就此碎尸万段。
目录
读前须知/1
绪论:我刚好遇到了/4
章 爱的劳动
爱情一定要“努力”维持 /18
爱情的低工作时数 / 20
我们自己选择了爱情?/25
爱情政权的维和部队 / 34
和谐社会需要的爱情关系/ 39
:小小的乌托邦世界/46
论辩与悲歌 /53
第二章 家庭集中营
现代爱情的特点/67
亲密关系的种种辅助维生系统/74
伴侣错综复杂的需求/81
爱情的文法课课程/93
“不可以”列表/96
通俗文化中的“反”爱情 /109
第三章 爱的艺术
偷来的时光:的时光 /129
也是艺术/134
当第三者踏进家门/139
就算配偶不在场/141
关于欺/148
捉奸在床/158
改变与反对改变/161
第四章 追求幸福
在压抑和解放间挣扎的我们/173
还有谁支持婚姻制度/176
公众人物的私生活/183
配偶风格/188
“我愿意效忠”国家?/198
反对爱情的寓言/217
爱与工作/224
爱情VS反对爱情/232
作者介绍
劳拉·吉普妮斯(Laura Kipnis)
美国西北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教授,也是文化及媒体批评家,谈论领域包括性别议题和当代文化。曾于2007年来台参加第七届“性/别政治”超薄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的题目是“无价”。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那些在婚姻中看似“犯错”的人,并非都是因为一时冲动或者道德败坏。书中对“外遇者”的描绘,褪去了道德审判的色彩,更多的是从心理、情感、甚至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去剖析。这让我开始理解,很多时候,外遇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个人需求未被满足,或者是在婚姻关系中长期被忽视的情感空缺。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案例,伴侣一方在婚姻中感受到了长期的压抑和不被理解,为了寻求一丝喘息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才会在婚姻之外寻找慰藉。这并不是在为出轨开脱,而是让我看到了人性复杂的另一面,看到了婚姻并非只有黑白分明,而是充斥着各种灰色地带。我开始思考,如果我们能够更早地察觉到婚姻中的危机信号,更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彼此的情感需求,是不是就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宽容、更理解的视角去看待婚姻中的“不完美”,也促使我去反思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处理方式,是否过于理想化,或者过于苛责。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让我不再将婚姻简单地视为责任和义务,而是更看重其中情感的流动和个体的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枯燥的理论分析,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将一个个“外遇者”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有的是令人唏嘘的,有的是令人愤怒的,但更多的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在婚姻边缘挣扎的灵魂,他们可能曾经深爱过,也可能曾经有过美好的憧憬,但最终,他们还是走向了“背叛”的道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为什么“外遇”会成为一个如此普遍且难以根除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更是深植于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产物。我开始关注到,那些外遇者背后,往往有着未被满足的生理或心理需求,有着在婚姻中感受到的孤独和隔阂,甚至有着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无声的抗议。这种从“人”的角度出发的理解,让我对那些曾经被我视为“负心汉”或“水性杨花”的人,产生了一种新的同情和审视。它让我明白,婚姻的维系,需要的不只是忠诚,更需要深刻的理解、持续的沟通和不断的自我成长。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冷峻的社会观察家,它毫不留情地撕开了婚姻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背后精心编织的利益和权力关系。我曾以为,婚姻是两个独立个体因为爱而结合的纯粹形式,但这本书告诉我,婚姻的本质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现实得多。它揭示了,在婚姻的契约背后,往往隐藏着经济的捆绑、家庭的压力、社会地位的维系,甚至是“传宗接代”的责任。而“爱情”本身,或许只是这场“交易”中最容易被利用和消耗的筹码。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在婚姻中感受不到幸福,却又迟迟不愿离开,那是因为他们被困在了这张由现实利益构成的网中,离开的代价过高。书中对外遇者的分析,也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出轨并非仅仅是情感上的背叛,也可能是一种对现有婚姻模式的“反抗”,是对被压抑的自我表达的一种极端方式。这种观点非常颠覆,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婚姻观念。它让我觉得,我们或许都被“浪漫化”的婚姻故事蒙蔽了双眼,而忽略了婚姻最真实、最世俗的一面。
评分“反对爱情: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儿”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具挑衅性,它预示着这本书将挑战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固有认知。我带着一丝好奇,也带着一丝戒备翻开了它。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并没有预设任何道德立场,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观察者的姿态,去剖析那些“出轨”现象背后隐藏的动机和逻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爱情的理解过于理想化,认为只要有爱,婚姻就能一切顺利。然而,现实是,婚姻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它需要双方不断地付出、调整和沟通。那些外遇者,或许正是因为在婚姻中感受到了失衡,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满足,才会在外部寻找出口。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停止对“完美爱情”的盲目追求,而是更加务实地去经营和理解婚姻?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反对爱情”的书,而是一本让你更深刻地理解爱情和婚姻本质的书,它让你明白,真正的“爱”,或许就隐藏在那些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之中,隐藏在那些我们曾经试图回避的“阴谋”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把婚姻这个看似温馨的港湾,赤裸裸地暴露在了冰冷现实的风暴中。我原本以为,婚姻不过是两个人心甘情愿的携手同行,是岁月沉淀下的相濡以沫,是柴米油盐中的细水长流。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惊觉,原来在婚姻的围墙之内,潜藏着那么多我从未想象过的暗流涌动。那些曾经在我眼中“完美”的伴侣,一旦触及“外遇”这个敏感词,仿佛就剥下了伪装,露出最真实的模样。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像一把锐利的解剖刀,将婚姻关系中的裂痕、猜忌、甚至是欺骗,一点点地剖析开来。我开始反思,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约定俗成”,是否真的是为了幸福而存在?还是说,我们被社会、被传统,甚至是被我们自己,悄悄地塞进了一个名为“婚姻”的牢笼,而我们却还在为这个牢笼高歌赞美?这本书挑战了我对婚姻最基本的认知,让我开始质疑,是不是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本身就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集体误导”?我甚至开始怀疑,所谓的“忠诚”和“承诺”,在强大的欲望面前,究竟有多大的分量?这种颠覆性的思考,让我既感到不安,又有一种解脱感,仿佛终于可以摆脱那些虚假的期待,去审视更真实的自我和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