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幸福密码
定价:35.0元
作者:陶小艾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551035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十年万本童书!
她只从中选择 200余本,涵盖27大主题
更有效的绘本阅读法,更了解小绘本的大功效
帮宝贝疏导情绪
帮宝贝克服恐惧
让宝贝学会信任
让宝贝学会做自己
培养孩子想象力
让孩子学会表达
让孩子从此无条件爱上阅读!
内容提要
200余本、27大主题
为孩子挑绘本、让孩子爱阅读不再是难事!
作为一位知名的亲子阅读推广者,陶小艾在十年绘本阅读时间里,读了近万余本童书,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妈妈,她也深知为孩子挑选好的绘本,带领他们一起阅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小艾妈妈以十年阅读的功底,分享了200余本对孩子成长极具裨益、对家长自我提升有所帮助的经典绘本。
通过4章27个主题,陶小艾讲述了带领孩子走进美好的绘本世界之前,家长需要做的各种准备;绘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辅助作用;如何针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选择绘本;如何营造合适的阅读环境和正确的阅读方式。让你和孩子能一起玩转阅读,享受幸福的阅读时光。
目录
作者介绍
陶小艾
知名亲子阅读推广人、芭拉乌拉高级星阅讲师、爱贝乐创始人。
作为亲子阅读先行者,她在亲子绘本阅读领域颇具名气,深受广大家长信赖与喜爱,并在微信电台荔枝电台上创建了陶小艾亲子阅读频道。
文摘
读绘本,帮助宝宝疏导情绪
你是否曾面对一个咆哮得犹如小狮子的孩子?你是否遇到过因为生气大哭大闹的孩子?你是否遇到过愤怒得想要离家出走的孩子?你是否又遇到过气愤得想要死掉的孩子?这些我都曾遇到过。我的儿子,在身体茁壮成长的同时,内心那个小孩子也在一天天地成长。只是,有些时候他真的是很生气,很愤怒,如果我们再加以限制,那他会更加地不可控制,这样的限制,也在阻碍他的内心成长。其实生命无论多小,只要不被强制性地驯化,让他们可以自然地去领悟内心情绪的变化,也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更加懂得自爱、爱别人和被爱。
写到这里,我想到儿子和我的一次对话。一个即将五岁的孩子,虽然不能完全清晰地表达他的情绪,但是作为他的妈妈,以对他的相当的了解,我会洞悉他的内心。
“妈妈,我说过,今天不想穿这件衣服上学,我昨天就告诉你了,我要穿那件带数字的衣服。”儿子有些不开心。
OK,我明白了,虽然我知道他说的他要穿带数字的那件衣服并不是前一天的事情,而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我明白,在这一刻,他的情绪有波动。因为那天是星期一,每到周一,他都会不愿意起床上幼儿园,我也尽量让他慢慢懂得并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周一我一般会给他留出比平常多一点时间耍赖,留出一点时间处理他自己的情绪。
我给他找他的带数字的衣服时,他有些哼哼,但是当我找来时,他不说什么了,把衣服穿好。接着他对我说:“妈妈,你惹我生气了。我不上幼儿园了。”
我答:“妈妈知道了。生气对身体不好,以后我们不能总生气。时间像流水一样,流走就没有了,我们不能让时间悄悄溜走。”这个时候,不适合与他理论。
接着我让他洗漱,我也和他一起。往常,我们经常用一个刷牙杯子,他喜欢我俩用一个。今天他说:“妈妈,我昨天就说不让你用了,你还用。我不高兴了。”说完,气呼呼地走了。我一边偷偷地看他一眼,一边对他说:“你不喜欢妈妈和你用一个杯子了?我的孩子长大了?那妈妈以后就用回自己的杯子了。”
他在玩具架旁一边看玩具,一边说:“这是今天我第二次生气了。我不上幼儿园了。”
然后他回来继续跟我刷牙。没过一会儿,又跟我说我让他第三次生气了,依旧是不上幼儿园,到后,他找不到第四次生气的理由,乖乖地和我去幼儿园了。
因为明白孩子不良情绪的起因,也因为懂得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是需要时间的,我会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理清自己的情绪,相信孩子,他懂得。就比如我刚刚说的情况其实就是他在找茬,如果我们成人中招了,那会是一场大爆发。
据儿童教育学新研究: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长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经常出现并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为人父母,要关注孩子情绪,并适时让孩子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共处,哪怕这样的情绪不是快乐、幸福的,而是愤怒的、忧伤的。没有关系,只有经历不同情绪的体验与梳理,才会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用高大上的说法,就是让孩子拥有高情商。
我们来看看这本我特别喜欢的《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绘本中的菲菲。读这本绘本时,我家孩子还很小,只有两岁多,但他也会有各种情绪,比如不开心时会大哭,比如某些东西不让他碰时会不高兴。次读完这本书时,我就特别想把这本书送给家长们看看,虽然画面没有多少文字,虽然故事情节特别简单,但是真是一本让家长警醒的书。当菲菲玩得正高兴时,一句“该我玩了”,她的姐姐一把抓住了大猩猩,菲菲说“不行”,但是妈妈说:“行,菲菲,是该她玩了。”姐姐用力夺走了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大卡车上。哼!这下菲菲可气极了。生气的菲菲会做什么呢?她像所有的孩子一样,踢打,尖叫,想要把所有的东西砸掉。你的身边会有很多菲菲,但是你很少见过菲菲那样的父母。他们并没有阻碍孩子情绪发泄,既没有大声地呵斥孩子,也没有责骂孩子。
菲菲并没有觉得那样就够了,她发出火焰一样的咆哮,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我读到这里时,都能感觉到快要燃烧的菲菲,就如那个成语一样,怒火中烧。真的承受不住时,菲菲跑了出去,她一直跑啊跑啊,她借由跑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就这样一直跑,直到跑不动了。但是还不够,她哭了一会儿。她在哭时,我都想要落泪,几次想到那个曾经愤怒得想要发火的自己。这一刻的哭泣,是的释放也是接纳自己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是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纳当下的自己的。哭完后的菲菲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事物了,她看看石头,看看大树,又看看羊齿草,她还听见了鸟叫。菲菲来到了老榉树下,她爬了上去。下一页,连画面也变得清新。她感觉到了微风轻拂着头发,她看着流水和浪花。这个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
接着菲菲回到了家,温暖的爱在等待她,如果她没有处理好情绪,她发现不了家里的温暖和爱。
情绪不稳定时,就如火焰,烧了别人,同样也烧了自己。只有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回应自己的内心,在和自己情绪的对视中、共处中,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当下的情绪,试着找到合适的途径疏解释放,后放下。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对于爱与尊重的理解,也会如流水一般流进孩子的身体中,并且成为孩子的一部分。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重新定义了“成功阅读”的标准。它不再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而是看孩子是否通过阅读,建立了更强大的同理心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想象力的拓宽”所花费的笔墨。书中提到,阅读是孩子在脑海中搭建“第二世界”的过程,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且不受限制的。为了佐证这一点,作者引用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文化案例,将经典文学与现代儿童的兴趣点进行了跨界连接。读完之后,我不再焦虑于孩子是否读完了某本“名著”,而是更关注他/她是否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周遭的世界产生了新的好奇和质疑。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成为孩子阅读旅程中那个充满耐心、理解和欣赏的“同路人”,而不是一个急于下结论的“评判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封面色彩明亮,字体排版既现代又带着一丝怀旧的温馨感,一下子就让人觉得里面藏着某种能触动人心的智慧。我本来只是随便翻翻,没想到里面的内容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娓娓道来,分享着他/她是如何在日常的琐碎中发现阅读的魔力。尤其是对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兴趣培养的细微观察,简直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比如书中提到如何利用孩子对恐龙或太空的狂热,巧妙地引导他们接触更深层次的科普读物,这个方法我回家就试了,效果出奇地好。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化的阅读清单,而在于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和理解我的孩子,从而因材施教。书中的案例选取得非常贴切,很多场景我都似曾相识,这大大增强了我的代入感和信任感。
评分从文字的质感上来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作者似乎非常善于运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即使在深夜阅读也不会感到困倦。我尤其注意到了书中对“沉默的力量”的描述。在很多亲子阅读的场景中,我们总是急于提问,急于测试孩子是否理解了内容。但这本书却非常温柔地提醒我们,有时候,放下提问,只是安静地陪着孩子一起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那种无声的陪伴才是最深层的滋养。这种对“慢”和“静”的推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反思,我们是不是因为太渴望看到“成果”,反而扼杀了阅读本该带来的宁静与自由?
评分读完前几章,我最大的感受是豁然开朗,原来我们过去对“阅读启蒙”的理解可能过于功利化了。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似乎在强调“体验”和“情感联结”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追求识字量或者阅读速度。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些阅读带来的“小确幸”瞬间,比如孩子第一次因为书中的情节而发出会心的笑声,或者在睡前故事中找到安全感的依恋。这种细腻的情感捕捉,让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累,反而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谈论亲子共读时所采用的语气,它不带有任何指责或焦虑,更多的是一种鼓励和陪伴的力量。书中介绍的那些“不插电”的阅读活动,比如自制故事卡片或者角色扮演游戏,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却充满了创造性,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总觉得阅读需要昂贵工具的刻板印象。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性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很多育儿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一堆空泛的口号,读完不知所措。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阐述阅读心理学原理时,总能立刻接上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怎么办”。例如,当讨论到“阅读倦怠期”时,作者没有简单地建议“多鼓励”,而是提供了一套详细的“兴趣重启方案”,包括如何调整家里的光线、如何改变阅读时间的固定模式,甚至是如何暂时“引入”一些非传统文本(比如漫画或食谱)作为过渡。这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让我感觉自己拿到了一份非常专业的“家庭阅读教练手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为孩子搭建阅读的‘物质场域’”的章节,它提醒了我,环境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