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灾害篇——探索自然丛书
定价:25.00元
作者:《探索自然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100546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而其表现形式也有两种,即自然态灾害和人为态灾害。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产生的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干旱、洪水、泥石流;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产生的而且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则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而把由自然变异所引起的但却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则称之为自然人为灾害,如太阳活动峰年发生的传染病大流行;把由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则称之为人为自然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造成人员伤亡和国家、集体及个人的财产损失。当今社会,如城市建筑、交通和能源设施、工厂和科研单位都是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些人造物一旦遭到自然灾害损坏,就会处于失控状态,将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破坏甚至于毁灭性的打击。水源、电力、交通、能源等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还会造成整个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的瘫痪。因此,由结构、系统遭破坏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要比直接经济损失大得多。
目录
章 地质灾害
1. 难以降伏的“杀手”——地震
2. 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土地的水土流失
3. 土石块体运动造成的灾害——滑坡
4. 由火山引发的灾害
5. 夹杂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泥石流
6. 因地下水诱发的地质灾害
第二章 气象灾害
1.旱灾和水资源匮乏
2.“白色”灾害——霜冻
3.天降之冰——雹灾
4.比喻成猛兽的洪水灾害
5.由雷电引发的灾害
6.引发水灾的暴雨
7.威胁牧区的雪暴
8.“白色死神”——雪崩
9.“黑色风暴”——沙尘暴
10.既令人恐惧又不可没有的台风
第三章 海洋灾害
1.可怕的咆哮——海啸
2.与台风结伴的风暴潮
3.海冰灾害
4.“温柔的圣婴”——厄尔尼诺
第四章 生物灾害
1.病毒的肆虐史
2.流行性感冒
3.生物界的“非法移民”——异种生物入侵
第五章 环境灾害
1.现代“女娲补天”——防止大气臭气氧层破坏
2.大自然对人类“报复”之一——赤潮
3.大自然对人类“报复”之二——大气污染
4.大自然对人类“报复”之三——水体污染
5.大自然对人类“报复”之四——酸雨
6.大自然对人类“报复”之五——土地沙漠化
7.谈核色变的核污染
8.“温室效应”下的气候变化
9.生物多样性变化
第六章 来自太空的灾害
第七章 探索中的灾害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有一段时间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探索自然丛书》这个系列并没有特别的期待,总觉得这类科普读物,无非就是文字配图片,讲讲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现象。但《灾害篇》这本书,却给了我不少惊喜。它的内容并非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灾害的表面描述,而是深入到了灾害的成因、发展过程、以及它对我们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类型灾害的细致剖析,比如地震,它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板块运动会引发地震,而是进一步解释了断层类型、地震波的传播方式,甚至还涉及到了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措施,虽然是科普,但里面的信息量和严谨性,让我觉得像是上了堂生动的地理课和地质课。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表达方式非常吸引人。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科学原理。读到关于火山爆发的部分,我仿佛能感受到熔岩滚滚而下的炙热,能听到火山喷发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它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事件的案例,比如庞贝古城的毁灭,通过这些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故事,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伟力的同时,也对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和坚韧产生共鸣。我常常在读到某个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时,不自觉地会停下来,反复回味作者的描述,然后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一幅幅壮阔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
评分《灾害篇》这本书在知识的广度上也做得相当出色。除了我们常说的地震、火山、洪水、台风这些“大块头”的自然灾害,它还涉及了一些相对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具有毁灭性的灾害,比如泥石流、滑坡、海啸,甚至是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极寒。它还对这些灾害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比如森林火灾可能引发滑坡,强降雨可能导致洪水和泥石流。这种全方位的视角,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记忆碎片,而是一个 interconnected 的复杂系统。
评分我非常赞赏这本书在科学严谨性方面所做的努力。虽然它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但它并没有为了追求通俗易懂而牺牲科学的准确性。书中引用的数据、图表、以及对科学概念的解释,都经过了严谨的考证。每次提到某种灾害的成因,作者都会引用相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并且标注了出处,这让作为读者的我感到非常安心,知道自己获取的是可靠的知识。甚至在描述一些争议性的话题时,它也能做到客观公正,呈现不同的科学观点。
评分这本书的可读性绝对是它的一大亮点。作者在叙事方式上非常有技巧,常常会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切入,然后引出相关的科学知识。比如在讲海啸时,它会先描述一次真实的海啸事件,讲述它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巨大伤痛,然后才开始解释海啸的形成机制和传播方式。这种“故事先行”的叙述方式,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知识。而且,书中穿插的图片也非常精美,质量很高,它们不仅是文字的补充,更是能够直观地展现灾害的威力,让读者对书中的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评分《灾害篇》在对自然灾害的“人文关怀”层面做得尤为突出。它不仅仅是在陈述科学事实,更是在引导读者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书中并没有将自然灾害仅仅视为一种纯粹的“破坏”,而是探讨了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改变,从而加剧或诱发某些灾害。这种思考角度,促使我反思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了过度的压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它让我意识到,了解灾害,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它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种灾害罗列出来,而是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将不同类型的灾害进行归类和阐述。比如,它会将与地质活动相关的灾害放在一起讲,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归为另一类。这种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的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循序渐进,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而且,每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都衔接得很好,不会给人一种突兀感,整体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在描述每一个灾害时,它都会提到一些具体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例如,在讲到洪水时,它不仅描述了洪水的形成和危害,还会提到洪水过后留下的淤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甚至是人们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艰辛。这些细致的描写,让书中的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仿佛置身其中,亲身感受到了灾害的威力。
评分《灾害篇》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难得的优点,那就是它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并没有一味地渲染灾害的恐怖和无常,而是通过介绍科学家们在研究和应对灾害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普通人在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来鼓励读者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它让我明白,即使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依然可以通过学习、合作和创新来减轻灾害的损失,并从中汲取教训,更好地生存下去。
评分作为一本《探索自然丛书》中的一员,《灾害篇》很好地继承了该系列一贯的严谨风格和科普精神。它让我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也对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的智慧感到自豪。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即使是对于自然科学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够轻松阅读。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被作者的真诚所打动,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执着。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它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启迪心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