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宇宙的奥秘
定价:38.80元
作者:科普世界>编委会
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380257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人类对宇宙的懵懂猜想
“宇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2
地心说的宇宙观是怎样的?/ 13
日心说是怎样解释宇宙的?/ 15
伽利略对认识宇宙有什么贡献?/ 17
太阳系的概念是由谁提出来的?/ 18
谁被誉为“天空立法者”?/ 21
发现一个秩序宇宙
现代宇宙研究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24
相对论是一种什么理论?/ 26
爱因斯坦是怎样解释弯曲时空的?/ 28
什么是时空观?/ 29
弦理论是从什么尺度来解释宇宙的?/ 30
四维时空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维?/ 32
宇宙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 / 33
天体在演化过程中留下了什么信息?/ 34
宇宙初是什么样子的?/ 36
宇宙的年龄是怎样被计算出来的?/ 39
宇宙研究有几种经典模型?/ 40
为什么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 41
哪种物理现象可以证明宇宙正在膨胀?/ 43
大尺度结构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44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大天体是什么?/ 47
什么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 48
今天的宇宙是人类的一次选择?/ 50
真空也是一种“力”?/ 51
上帝放在宇宙间的使者是谁?/ 53
宇宙终回到自己的起点?/ 54
谁编写了天体的“吉尼斯纪录”?/ 56
什么力量在掌控着今天的宇宙?/ 58
广义相对论的空间几何是什么?/ 59
为什么宇宙有限无边?/ 61
什么叫测地线?/ 62
宇宙家族
什么是天体?/ 64
宇宙早期的星系长什么样?/ 65
宇宙中好的计时器是什么?/ 66
人类通过什么去获得宇宙存在高级生命的信息?/ 68
星云喜欢与恒星玩角色互换?/ 69
发射星云是被动发光?/ 70
反射星云为什么是蓝色的?/ 71
暗星云是星云中的隐士?/ 72
什么是星系?/ 73
星系是怎样演化的?/ 74
谁是早为星系分类的人?/ 75
银河系多大了?/ 77
银河系长什么样?/ 78
我们的太阳系里都有什么?/ 80
什么叫恒星?/ 81
恒星演化过程是怎样测定的?/ 82
恒星是怎样诞生的?/ 83
恒星中年时期是什么样的?/ 83
恒星成熟时期什么样?/ 85
恒星老年时什么样子?/ 86
矮星、、超是三兄弟?/ 87
什么是行星?/ 88
原行星是行星的胚胎期?/ 90
矮行星是一个不确定的名字?/ 91
矮行星家族中的成员都有谁?/ 92
主要成分是冰的有哪些?/ 95
彗星的大尾巴是怎么来的?/ 96
彗星的故乡在哪里?/ 97
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流星?/ 99
为什么星星有不同的颜色?/ 101
为什么天上会出现新星?/ 102
太阳系家族谱
谁是太阳系中的老大哥?/ 105
太阳由哪些物质构成?/ 106
太阳也有大气层?/ 108
日冕是什么现象?/ 109
什么是太阳黑子?/ 111
什么是太阳耀斑?/ 112
什么是磁暴?/ 114
什么是太阳风?/ 115
水星为什么拖着长长的尾巴?/ 116
金星是颗叛逆的行星?/ 118
地球是拥有生命的星球?/ 119
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 121
木星是自己四大卫星的守护神?/ 122
为什么土星会拥有一个漂亮的环?/ 123
天王星躺着前行?/ 124
海王星是被预测出来的?/ 126
天王星和海王星是什么颜色的?/ 127
木星是个小太阳系?/ 129
小行星带对于太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129
你知道什么是磁星吗?/ 130
河外星系
仙女座可能与银河系联姻?/ 134
猎犬座可能存在着一个高级文明?/ 136
麦哲伦星系陪伴着银河系?/ 138
宇宙中的隐士
黑洞是个“大胃王”?/ 142
白洞是被假想出来的?/ 145
虫洞可以让人乾坤大挪移?/ 146
探索宇宙奥秘的工具
人类用什么记录恒星的生命轨迹?/ 148
星星的明暗分等级?/ 150
宇宙中的一切都存在引力?/ 151
如何测定天体的准确位置?/ 15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上帝透露给人类的线索?/ 153
引力坍缩是宇宙的吸星大法?/ 155
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球体?/ 156
星系间的距离是怎样测定的?/ 157
红移现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58
两颗恒星手拉手散步?/ 160
宇宙间的快速度用什么来测定?/ 161
宇宙天体为什么都是球状的?/ 162
宇宙物质排列如弦线一样?/ 163
无线电波可以让我们了解遥远的太空世界?/ 165
红外线是怎样被用来研究天体的?/ 166
通过紫外线如何获取天体信息?/ 168
X射线对研究天文学有什么意义?/ 170
电磁辐射对于研究宇宙有什么意义?/ 171
人类目前所知有几种作用力?/ 173
具穿透力的粒子是什么?/ 175
光谱分类对了解宇宙有什么重要意义?/ 176
宇宙速度是什么意思?/ 179
天文与地理
太阳什么时间离赤道远?/ 182
潮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83
太阳、月亮与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185
极昼与极夜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186
为什么月亮朝着地球那一面是不变的?/ 186
为什么地球会绕轴自转?/ 187
人类通过什么方法去找到行星?/ 188
轨道周期是怎么回事?/ 189
作者介绍
多年致力于对中国科普图书的研发与推广,对大千世界的每一种现象都以理性的视角来审视,通过表象看其本质。无论是人文与自然科学都悉数搜罗编写成书呈现给读者。已经出版的图书有:《视觉天下书系》《百科知识书系》《探索发现书系》还有一些中医养生类书系。
文摘
序言
当我翻开《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由星辰、星系、黑洞和时间构成的宏大舞台。我一直以来都对宇宙充满了敬畏,但知识的匮乏总让我觉得隔了一层。这本书,它就像一位资深的“导游”,带着我深入探索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星际旅行”的章节。虽然目前星际旅行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书中详细分析了人类目前在星际旅行方面面临的挑战,比如巨大的能量需求、超光速旅行的可能性以及长时间的航行对宇航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当我读到关于“曲速引擎”和“虫洞旅行”的理论猜想时,我仿佛看到了未来人类文明的无限可能。书中还对“宇宙大统一理论”进行了探讨,试图将目前已知的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统一起来。这就像是在寻找宇宙的“终极公式”,让我对物理学的宏伟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将这些抽象的概念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能够理解科学家们为了寻找这个统一理论所付出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难。我还非常喜欢书中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详细叙述。从宇宙诞生之初的一点奇点,到如今千姿百态的宇宙,这本书详细描绘了宇宙经历的各个重要阶段,比如暴胀时期、再结合时期、第一代恒星的形成等等。当我读到早期宇宙中,各种粒子如何碰撞、结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时,我感到无比震撼。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科普,更是在引导我进行深度思考,让我对宇宙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评分当我翻开《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简直就像一本宇宙的“百科全书”,而且是那种你会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的、引人入胜的百科全书。我一直对星空充满向往,但很多科普读物要么过于枯燥,要么过于专业,让我望而却步。而这本书,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在宇宙的各个角落穿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星系演化的那部分内容。你知道吗?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宇宙的大染缸里和其他星系有过无数次的“亲密接触”,甚至碰撞、合并。书里详细描绘了不同类型星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早期混沌的星云,到如今形态各异的盘状星系、椭圆星系,甚至那些奇形怪状的碎裂星系,都仿佛在我眼前一一上演。书中还探讨了黑洞的神秘世界,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它们吞噬一切的强大引力,更是从不同角度去解读黑洞的形成机制、事件视界以及霍金辐射理论。我甚至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接近黑洞,会发生什么?是时空扭曲,还是瞬间被撕裂?这种脑海中的想象,在读到相关内容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另外,书中对于宇宙中的极端天体,比如中子星和脉冲星的描述,也让我感到无比震撼。这些密度极高、自转极快的“天体工程师”,它们在宇宙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的诞生过程又是多么的惊心动魄?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详实的论据,将这些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甚至在读完这些章节后,会情不自禁地仰望星空,想象着那些遥远天体正在经历的壮丽景象。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教授我知识,更是在点燃我内心的好奇之火,让我对这个充满未知的宇宙,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当我翻开《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在星辰大海中遨游的“探险家”。我一直对宇宙充满了遐想,但总是觉得知识不够,难以深入。这本书,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引了探索宇宙的道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宇宙的极端环境”的描述。在宇宙中,存在着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极端环境,比如极度高温的恒星表面、极度低温的星际空间,以及被强大引力扭曲的时空。当我读到关于“超新星爆发”的壮丽景象时,我仿佛看到了恒星生命走到尽头时的辉煌。书中还对“引力透镜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当我读到,遥远天体的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时,会被弯曲,形成放大和扭曲的图像,这就像是宇宙中的“天然放大镜”,让我能够看到更遥远的宇宙时空。这种巧妙的自然现象,让我对宇宙的运作规律充满了敬畏。我还非常喜欢书中关于“宇宙中的生命之谜”的探讨。地球上的生命是独特的吗?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形式的生命?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列举了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各种条件,比如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以及恒星的稳定性。当我读到那些已经被发现的、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时,我感到无比激动,仿佛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无限可能。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在激发我的想象力,让我对宇宙的探索充满了更深层次的向往,也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我必须得说,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宇宙的认知,也重新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心。在我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宇宙无非就是一些遥远的星星和行星,再加上一些听起来就很玄乎的黑洞、星云什么的。但这本书,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步地把我带进了浩瀚无垠的宇宙图景中。我记得有一章节,详细阐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有个大爆炸”,而是从能量的初始状态,到夸克、电子等基本粒子的形成,再到原子核的合成,甚至连早期宇宙的温度变化都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宇宙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书中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宇宙是空荡荡的,但作者却告诉我,我们所见的物质只占宇宙总量的不到5%,剩下的绝大部分,是由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的。它们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宇宙的演化,影响着星系的形成和运动。这种“看不见”的力量,给我一种深深的敬畏感,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而且,书中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奇特的宇宙现象,比如红移现象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名词,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它们的科学原理和重要意义。我甚至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时间是不是真的永恒不变?这些哲学层面的问题,也在这本科普书中得到了启发性的探讨。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存在,也让我对未来的探索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评分《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在我手里,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场关于宇宙的“深度冥想”。我一直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那些科学术语过于遥远,难以理解。这本书,它就像一位慈祥的智者,用最平实的语言,为我揭示了宇宙的秘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宇宙的膨胀和收缩”的讨论。我一直以为宇宙是静止不变的,但这本书告诉我,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而且这种膨胀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这让我开始思考,宇宙的最终命运会是什么?是会永远膨胀下去,最终走向“热寂”?还是会有一天开始收缩,最终回到一个奇点?书中对这些可能性的探讨,让我对宇宙的未来充满了想象。我还非常喜欢书中关于“系外生命的可能性”的章节。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形式的生命?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列举了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各种条件,比如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以及恒星的稳定性。当我读到那些已经发现的、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时,我感到无比激动,仿佛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无限可能。书中对“黑洞的奥秘”的探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黑洞不仅仅是宇宙中的“吞噬者”,它还可能隐藏着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终极秘密。当我读到关于“黑洞的视界”和“奇点”的概念时,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敬畏。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在点燃我内心的求知欲,让我对宇宙的探索充满了更深层次的向往。
评分当我拿起《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时,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初到异域的旅人,而这本书,则是我的“探险地图”。我一直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向往,但总觉得那些专业的科普知识难以企及。这本书,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为我指引了清晰的航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的详细描绘。你知道吗?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宇宙的大染缸里和其他星系有过无数次的“亲密接触”,甚至碰撞、合并。书里详细描绘了不同类型星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早期混沌的星云,到如今形态各异的盘状星系、椭圆星系,甚至那些奇形怪状的碎裂星系,都仿佛在我眼前一一上演。书中还探讨了“黑洞的奥秘”,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它们吞噬一切的强大引力,更是从不同角度去解读黑洞的形成机制、事件视界以及霍金辐射理论。我甚至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接近黑洞,会发生什么?是时空扭曲,还是瞬间被撕裂?这种脑海中的想象,在读到相关内容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另外,书中对于宇宙中的极端天体,比如中子星和脉冲星的描述,也让我感到无比震撼。这些密度极高、自转极快的“天体工程师”,它们在宇宙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的诞生过程又是多么的惊心动魄?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详实的论据,将这些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甚至在读完这些章节后,会情不自禁地仰望星空,想象着那些遥远天体正在经历的壮丽景象。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教授我知识,更是在点燃我内心的好奇之火,让我对这个充满未知的宇宙,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在我手中仿佛变成了一张通往宇宙深处的“船票”。我一直以来,都对宇宙中那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充满了疑问,但总是在网上看到碎片化的信息,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这本书,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航员”,为我指引了清晰的航线。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讨论印象深刻。相对论的概念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难点,但作者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高速运动的飞船和静止的观察者之间的时差,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当我读到,如果一个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回来后会发现地球上的亲人已经老去,这种时间上的差异,让我对时间的本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书中关于“量子纠缠”的描写,更是让我大呼过瘾。在宏观宇宙中,我们熟悉的物理定律似乎都适用的,但一旦进入微观的量子世界,一切都变得“怪异”起来。量子纠缠,两个粒子之间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瞬间产生关联,这简直就像宇宙中的“心灵感应”。作者用清晰的逻辑和恰当的比喻,将这个复杂的概念讲解得引人入胜,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的微观世界。我还非常喜欢书中对“宇宙生命论”的探讨。地球上的生命是偶然还是必然?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形式的生命?这本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通过列举宇宙中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以及恒星的稳定性,让我对地外生命的存在充满了期待。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在激发我的想象力,让我对宇宙的探索充满了更深层次的向往。
评分我得承认,在读《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宇宙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中学课本的水平。知道有太阳系,有行星,有恒星,但更深层次的东西,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我这样“宇宙小白”量身定做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系外行星的章节。我一直很想知道,除了地球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星球也孕育着生命?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发现系外行星的方法,比如凌星法、视向速度法,甚至连那些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排除干扰,找到真正系外行星的“侦探”过程都讲得十分有趣。当我读到那些已经被发现的、可能存在液态水的“类地行星”时,我的内心真是无比激动,仿佛看到了未来人类移民的可能性。书中对于宇宙尺度的描述,也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们经常说“光年”,但光年到底有多远?当书中用具体数字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光年的概念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宇宙的浩瀚。一个光年,相当于9.46万亿公里,这仅仅是光在一年的时间里行走的距离。而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系?每个星系又有多少颗恒星?当我把这些数字串联起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大脑都要“宕机”了。这本书还探讨了宇宙的未来,包括大撕裂、大挤压和热寂等各种可能的结局。虽然这些结局听起来有些悲观,但作者用非常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让我对宇宙的演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甚至会思考,如果宇宙最终会走向寂灭,那么我们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获。它让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的接收者,更是一个思考者。
评分《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对我而言,简直就像是一扇打开宇宙奥秘之门的钥匙。我一直对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充满好奇,但很多科普读物要么过于艰深,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满足我深入探索的欲望。这本书,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宇宙考古学家”,为我揭示了宇宙深处的秘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宇宙的尺度和距离”的讲解。我一直对“光年”这个概念感到模糊,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以光速旅行一年才能到达的距离”,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距离进行对比,让我瞬间理解了宇宙的宏大。当我读到,即使以目前人类最快的速度,到达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数万年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宇宙的渺小和人类的孤独。书中还对“宇宙中的元素起源”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我们所熟知的氢、氦等元素,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形成的?而像碳、氧、铁等更重的元素,又是如何在大质量恒星的内部产生的?当我读到,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原子,都曾经是宇宙早期物质的一部分,这种“宇宙尘埃”的联结感,让我对生命和宇宙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感悟。我还非常喜欢书中对“宇宙望远镜的进化史”的介绍。从早期的地面望远镜,到如今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再到未来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关于宇宙的奥秘。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在激发我探索宇宙的热情,让我对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智慧充满了敬佩。
评分阅读《宇宙的奥秘 科普世界》这本书,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宇宙“探险”。我一直对宇宙中各种奇特现象感到好奇,但很多科普资料要么过于晦涩,要么过于零散。这本书,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将宇宙的复杂构造打磨得细腻而富有层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引力波”的章节。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引力波是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言,但它究竟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我却一无所知。书中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将引力波描述成宇宙中的“涟漪”,当巨大的天体发生剧烈运动时,就会产生这种时空的扰动。当我读到科学家们如何探测到引力波,以及引力波探测为我们揭示了哪些关于宇宙的信息时,我感到由衷的惊叹。这不仅仅是科学的进步,更是人类认识宇宙能力的一次飞跃。书中对于“虫洞”和“时空折叠”的探讨,更是充满了想象力。虽然这些概念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视为科幻,而是从相对论的角度去分析它们的可能性,并将其与宇宙的奥秘紧密联系起来。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宇宙是否存在我们目前无法理解的维度和通道?这种探索未知、挑战认知的精神,正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而且,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星系碰撞和合并事件,比如“星系吞噬”。当我读到较小的星系如何被更大的星系“撕裂”并最终合并时,我仿佛看到了宇宙尺度下的“生存法则”。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对宇宙的动态和演化有了更深的感悟。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关于宇宙的知识,更是一种关于探索、关于好奇、关于对未知的敬畏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