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不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费心督促孩子写作业,不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其吃饭时想方设法纠正孩子的偏食行为,不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毫不夸张地说,好习惯,是我们送给孩子的*好礼物。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如橡树那样忠诚而牢固,为孩子的未来生活保驾护航。而坏习惯同样顽固,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会严重阻碍到孩子的成才。因此,家长们要细心观察,尽可能在坏习惯初露苗头时将其扼杀。针对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孩子,家长们更要引起重视,坏习惯的改变有赖于好习惯的建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
孩子养成的坏习惯时间越长,改变起来就越困难,家长们对此要有耐心。只有长期坚持,才能陪着孩子改掉原来的坏习惯,建立起一种健康的好习惯来。相信在本书的指导下,广大家长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全面养成好习惯,*终成为人中龙凤。
章 生活习惯培养:你的孩子会生活吗 /001
千万不要以为生活习惯不重要,如今有些孩子进入大学了都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身为父母,我们无法照顾孩子一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重中之重。
个人清洁要做好,干干净净每一天 / 003
规律地作息才有旺盛的精力 / 005
不挑食,五谷杂粮都要吃 / 007
让孩子养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 / 009
节约,不浪费永远都是一种美德 / 011
你的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吗 / 014
第二章 学习习惯培养:兴趣是孩子的老师 / 017
中国人历来都很重视子女的学业教育,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但优异的学习成绩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重视孩子的学习兴趣 / 019
你的孩子能每天自觉完成作业吗 / 021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023
鼓励、支持孩子在学习中去探索 / 026
阅读改变人生:培养孩子读书习惯 / 02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要勤奋 / 030
不读死书,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习惯 / 032
张弛有道:会玩也是一种智慧 / 035
第三章 独立习惯培养: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 039
不管你的孩子多么幼小,他们总会慢慢脱离父母,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给孩子深沉的爱不是毫无原则地为他们遮风挡雨,而是帮助他们慢慢学会独立。
不要大包大揽,请相信孩子能做好 / 041
让孩子养成独自入睡的好习惯 / 043
独立性引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045
如何教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 047
你的孩子能独立照顾好自己吗 / 050
父母怎样应对孩子的极度依赖 / 052
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 / 054
父母放手,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 056
第四章 思考习惯培养: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 061
生活中处处都有缺乏主见的人,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凡事都是人云亦云,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思想缺乏独立和深度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吧!
请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 / 063
多反问,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 / 065
如何培养孩子喜欢思考的好习惯 / 067
思维游戏: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070
鼓励孩子多动脑筋、多思考 / 072
孩子人云亦云,父母应该怎么办 / 074
第五章 惜时习惯培养:让孩子从此告别拖延 /077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时光又是多么易逝。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时间的宝贵,惜时教育应该从孩子幼时开始。
你的孩子有时间观念吗 / 079
培养惜时观念要从钟表计划开始 / 081
“一寸光阴一寸金”,进行时间教育 / 083
制订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 / 085
重视时间,做事自然能高效率 / 087
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 089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法 / 091
第六章 自控习惯培养:孩子自律才不会误入歧途 / 095
身为父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孩子玩物丧志,孩子误入歧途,孩子染上不良习惯……其实,只要孩子养成了自控自律的好习惯,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父母不“他控”,孩子才能“自控” / 097
赏罚分明,让孩子搞清楚规则 / 099
孩子能约束自己,才能拒绝诱惑 / 101
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 / 103
放手才能让孩子管好自己的言行 / 105
自控力训练:让孩子远离拖延症 / 108
让孩子管好自己的“省心”教育法 / 110
第七章 品德习惯培养:做人是孩子一辈子的事 / 113
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孩子品德高尚,自然能够受人尊敬,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接纳,从而拥有更灿烂的人生、更平坦的未来。
感恩品质:言传身教的教育有效 / 115
诚实品质:不撒谎才是好孩子 / 117
诚信品质:做人要言而有信 / 119
自尊品质:请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 121
同情品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 123
爱心品质:带孩子去参加慈善活动 / 126
谦虚品质:懂得低头才能站得更高 / 128
善良品质: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 130
第八章 礼貌习惯培养:文明礼貌的孩子更受欢迎 / 133
见到师长主动问好,对待同学伙伴热情友善……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文明礼貌是孩子的社交“名片”,写好这张“名片”才会更受欢迎。
培养孩子礼貌问候的好习惯 / 135
你的孩子穿着大方得体吗 / 137
说话的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 / 139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 142
教孩子快速记住他人名字 / 144
保持微笑,也是一种修养 / 146
告诫孩子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 148
第九章 交往习惯培养:独木难成林,鼓励孩子 / 151
在这个讲求团队、合作的时代,社交能力的强弱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鼓励孩子吧。
倾听是效的交际方法 / 153
引导孩子合理处理社交中的矛盾 / 155
培养孩子广交益友的意识 / 157
你的孩子懂得与人分享吗 / 159
宽容友善,自然朋友遍天下 / 161
让孩子养成主动广泛交往的习惯 / 163
告诉孩子如何应对被欺负 / 166
与异性相处:孩子的B修课程 / 168
第十章 理财习惯培养:让孩子富裕一生的秘诀 / 171
留给孩子的财富不是金山银山,而是良好的理财习惯及投资的头脑。培养孩子的财商,从“零花钱”开始。
你的孩子有理财意识吗 / 173
好孩子B须会理财、善理财 / 175
让孩子学会比价和记账 / 177
家庭理财:的教育是熏陶 / 180
勤俭节约: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 182
教孩子成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 184
投资与风险:培养孩子的风险意识 / 186
第十一章 健康习惯培养:送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 189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所有成就的前提,身为父母,我们不要光顾着督促孩子进步,却忽视了对他们健康习惯的培养。
良好睡眠习惯,精力更旺盛 / 191
培养孩子长期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 193
饮食习惯很重要,膳食均衡疾病少 / 195
减压有方法,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 198
引导孩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200
让孩子养成及时就医的习惯 / 202
掌握健康常识,孩子才能更健康 / 204
第十二章 乐观习惯培养:莫怕挫折,没有什么不能战胜 / 209
人生就犹如河流,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岛屿和暗礁。只有教会孩子乐观,他们才不会被挫折和困难轻易打倒,才能屡败屡胜,成功迎接雨后的彩虹。
不抱怨的孩子会更快乐 / 211
挫折不可怕,鼓励孩子战胜它 / 213
引导孩子找到生活的乐趣 / 215
培养孩子自信、坚毅的好品格 / 217
降低期望让孩子成为乐天派 / 220
引导孩子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 222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最近育儿生涯里的一道曙光。我一直觉得,养育孩子,与其说是教会他们知识,不如说是帮助他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但现实中,我们常常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泥潭,孩子不听话就生气,学习不好就焦虑,却很少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之道。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且可操作的视角。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几条“规定”,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习惯养成的心理机制,以及家长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榜样力量”和“正面强化”的章节,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自身的行为比我们说的话更有说服力。书中也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场景模拟和应对策略,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如何培养阅读兴趣,甚至是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爆发。这些建议都非常贴近生活,很容易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救火队员”,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具策略性和耐心的“园丁”,知道如何去播种,如何去浇灌,去耐心等待花开。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好习惯”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以为,好习惯就是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比如早睡早起、认真学习、礼貌待人等等。但这本书的解读要深邃得多。它告诉我,真正的“好习惯”,是那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并且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模式。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规矩,更是内在的驱动力。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探讨了“内在动机”的重要性,这对我触动很大。我过去常常过于强调外部的奖励和惩罚,但现在意识到,只有当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某件事,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时,这个习惯才能真正地扎根。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行为特点进行剖析,让我能更精准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方式。例如,在处理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上,书中的建议不再是简单的催促,而是引导孩子去发现其中的乐趣,或者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提高效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比我以往的“命令式”教育有效得多。
评分作为一个焦虑的家长,我一直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总是让我夜不能寐,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方法不对。这本书就像是一场及时的“心灵按摩”,让我看到了希望,也找到了方向。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冰冷的理论,更多的是充满温度的分享和感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接纳不完美”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不是需要被“修理”的次品,而是需要被理解和支持的独特个体。书中的许多观点,比如“允许孩子犯错”,以及“鼓励孩子探索”,都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教条。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过于害怕孩子跌倒,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成长空间。这本书教我如何放手,但又不失引导,如何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支持,而不是包办代替。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育儿不再是一场充满压力的“战斗”,而是一段充满惊喜和成长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都非常人性化。它不是一本让你一口气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更像一本可以随时翻阅、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具体指导的“工具书”。作者将“习惯”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单元,从宏观的家庭氛围营造,到微观的日常互动技巧,都有详细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微习惯”的理念,它让我意识到,改变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往往就藏在那些细微之处。比如,书中提到了如何通过“微奖励”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让我不再因为无法提供昂贵的奖励而感到束手无策。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问答环节,这些内容都非常接地气,能够帮助我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行动。我经常会在孩子出现某种行为问题时,翻到书中的相关章节,找到解决思路。这本书真的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育儿顾问,随时在我身边给予我支持和启发。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育儿技巧的提升,更是对自身成长的一次深刻反思。我曾以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完全是孩子的事情,而我只需要负责监督和指导。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孩子的好习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来源于家庭整体的氛围。书中关于“父母自我成长”的章节,让我意识到,与其一味地去改变孩子,不如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自己的情绪管理,以及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良习惯,其实是我们成人不良习惯的折射。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不再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将他们看作家庭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调整家庭的互动模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我发现孩子身上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以己推人”的育儿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我感到轻松和有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