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 辜志烽 等

电工电子技术 辜志烽 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辜志烽 等 著
图书标签:
  • 电工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电气工程
  • 基础教程
  • 辜志烽
  • 高等教育
  • 教材
  • 职业教育
  • 电子电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59271
商品编码:2935128020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工电子技术

定价:39.00元

作者:辜志烽 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1152592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本书和《电工电子技术(电子学)》合并成《电工电子技术》,并进行完善、补充、整理及部分内容的删减,使内容结构更加合理完善,从而更加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应用。

内容提要


本书是针对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教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重点包括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相关专业的一般岗位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际需要方面。
本书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内容编排连贯,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减少不必要的数学推导和计算,各章均有小结及习题,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使用。

目录


章 直流电路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1.1.3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 1.2.1 欧姆定律 1.2.2 基尔霍夫定律 1.3 电阻及电源的等效变换 1.3.1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3.2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等效变换 1.4 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1.4.1 简单电路与复杂电路 1.4.2 支路电流法 1.4.3 叠加原理 1.4.4 戴维南定理 1.5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1.5.1 电位的概念 1.5.2 电位的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2.1.1 正弦交流电的特征参数 2.1.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2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2.2.1 电阻元件 2.2.2 电感元件 2.2.3 电容元件 2.3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2.3.1 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2.3.2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2.3.3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2.4 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2.4.1 RLC串联电路 2.4.2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2.4.3 电路的谐振 2.4.4 功率因数的提高 2.5 三相交流电路 2.5.1 三相交流电源 2.5.2 三相负载的连接 2.5.3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章小结 习题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换路定律 3.1.1 电感电路的换路定律 3.1.2 电容电路的换路定律 3.1.3 初始值的确定 3.2 RC电路的暂态过程 3.2.1 RC电路的充电过程 3.2.2 RC电路的放电过程 3.2.3 RC电路的时间常数 3.3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3.1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3.2 三要素法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第4章 磁路与变压器 4.1 磁路 4.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4.1.2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4.1.3 磁路及基本定律 4.1.4 交流铁芯线圈 4.1.5 电磁铁和磁屏蔽 4.2 变压器 4.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4.2.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4.2.3 变压器的额定值 4.2.4 三相变压器 本章小结 习题第5章 交流电动机 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5.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 5.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 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 5.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2.3 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 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5.3.1 机械特性 5.3.2 过载能力和起动能力 5.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5.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5.4.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 5.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5.4.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5.5 单相异步电动机 5.5.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5.2 单相电容式异步电动机 5.6 安全用电 5.6.1 触电 5.6.2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5.6.3 安全用电 本章小结 习题第6章 常用低压电器及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6.1 常用低压电器 6.1.1 熔断器 6.1.2 刀开关 6.1.3 断路器 6.1.4 接触器 6.1.5 继电器 6.1.6 主令电器 6.2 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6.2.1 电动机的直接起动,点动控制电路 6.2.2 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6.2.3 两台电动机的联锁控制电路 6.2.4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6.2.5 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第7章 半导体器件 7.1 半导体基本知识 7.1.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7.1.2 PN结及其单相导电特性 7.2 半导体二极管 7.2.1 二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7.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7.2.3 二极管的参数及电路应用 7.2.4 特殊用途的二极管 7.3 半导体三极管 7.3.1 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 7.3.2 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和放大电路 7.3.3 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7.3.4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及其简易测试 7.4 场效应晶体管简介 7.4.1 结型场效应管 7.4.2 绝缘栅场效应管 7.4.3 场效应管使用的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习题第8章 放大电路基础 8.1 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8.1.1 放大电路的组成 8.1.2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8.2 放大电路分析 8.2.1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8.2.2 近似估算静态工作点 8.2.3 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动态性能指标 8.2.4 图解分析法 8.3 工作点稳定的偏置放大电路 8.3.1 影响工作点稳定的主要因素 8.3.2 射极偏置电路 8.4 多级放大电路 8.4.1 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 8.4.2 多级放大电路的计算 8.5 直流放大电路 8.5.1 前级与后级静态工作点的相互影响 8.5.2 零点漂移 8.6 负反馈放大电路 8.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8.6.2 负反馈的四种基本方式 8.6.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8.7 集成运算放大器 8.7.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8.7.2 差分放大电路 8.7.3 反相放大器和同相放大器 8.7.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 8.8 功率放大电路 8.8.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8.8.2 功率放大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和正弦振荡电路 9.1 直流稳压电源 9.1.1 整流电路 9.1.2 滤波电路 9.1.3 稳压电路 9.2 正弦振荡电路 9.2.1 正弦振荡电路的基本知识 9.2.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0章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10.1 数字电路基础 10.1.1 数制与编码 10.1.2 逻辑代数 10.2 门电路 10.2.1 基本逻辑门电路 10.2.2 集成门电路 10.3 组合逻辑电路 10.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0.3.2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10.3.3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本章小结 习题1章 时序逻辑电路 11.1 触发器 11.1.1 RS触发器 11.1.2 同步D触发器 11.1.3 JK触发器 11.1.4 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 11.2 计数器 11.2.1 异步计数器 11.2.2 同步计数器 11.3 寄存器 11.3.1 基本寄存器 11.3.2 移位寄存器 11.4 定时器 11.4.1 电路组成 11.4.2 工作原理 本章小结 习题2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 12.1 数/模转换器DAC 12.1.1 T形电阻网络DAC 12.1.2 倒T形电阻网络DAC 12.2 模/数转换器ADC 12.2.1 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 12.2.2 并行比较型ADC 12.2.3 逐位比较型ADC 本章小结 习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电路原理与实践》 书籍简介 《电路原理与实践》是一本系统介绍电路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的书籍。全书共分为十六章,从最基础的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入手,逐步深入到交流电路、非线性电路、瞬态响应分析、二端口网络、耦合电路、滤波器、信号与系统、数电基础以及半导体器件应用等核心内容,旨在为读者构建坚实的电路知识体系,并培养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本书理论讲解深入浅出,例题解析详细,习题设计由易到难,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力求让读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悟电路设计与分析的精髓。 第一章 电路基础 本章是全书的基石,将带您走进电的世界。首先,我们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的组成、通路、短路和断路等基本术语,帮助您理解电路是如何工作的。接着,重点阐述电压、电流、电阻、电导等基本电学量及其单位,并详细讲解欧姆定律,这是分析直流电路的根本法则。然后,我们将深入学习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这是分析复杂电路的两个强大工具,通过大量的例题,演示如何运用这两个定律求解电路中的未知量。此外,本章还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电路模型,如线性电阻模型,以及一些基本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直流电路分析 在掌握了基本的电路定律后,本章将聚焦于直流电路的分析。我们将系统介绍各种电阻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并推导相应的等效电阻计算公式,使读者能够简化复杂的电阻网络。随后,将重点讲解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这两种是分析任意直流电路的通用方法,通过具体算例,让读者熟练掌握它们的运用步骤和技巧。此外,本章还将介绍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这两种等效变换定理能够极大地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过程,尤其适用于计算电路中某一部分的等效特性。最后,将涉及一些直流电源的内阻和端电压特性,以及简单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理解实际电源和稳压器件打下基础。 第三章 交流电路基础 本章将引导读者进入更为广阔的交流电路领域。我们将介绍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包括周期、频率、角频率、初相位等,并讲解如何用相量来表示交流信号。电阻、电感、电容这三种基本交流元件的阻抗特性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将详细分析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行为,并引入感抗和容抗的概念。功率是交流电路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将区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并讲解功率因数的重要性及其改善方法。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交流电路中同样适用,但需要用复数进行运算,本书将通过详细的例题指导读者掌握相量法分析交流电路。 第四章 交流电路分析 在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后,本章将进一步深化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我们将复习并扩展相量法,重点讲解串联、并联和混联交流电路的分析,以及如何利用阻抗和导纳进行计算。谐振是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章将详细讨论RLC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特点以及应用,例如在选频电路中的作用。三相交流电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本章将介绍三相电源的连接方式(星形和三角形)以及三相负载的连接,并推导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让读者理解三相电路的平衡与不平衡特性。最后,将介绍交流电路的瞬态响应,即电路在开关动作后,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后续的动态电路分析打下基础。 第五章 暂态分析 本章将深入探讨电路的动态行为,即暂态分析。我们将首先介绍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理解它们在理解电路动态特性中的作用。RL一阶电路和RC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我们将推导它们的微分方程,并求解一阶电路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分析时间常数的影响。RLC二阶电路比一阶电路更为复杂,本章将分析其暂态响应的各种情况,包括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并讲解阻尼系数和固有振荡角频率的概念。掌握暂态分析对于理解电路的开关特性、滤波特性以及控制系统中的动态响应至关重要。 第六章 耦合电路与变压器 本章将重点研究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特别是理想变压器。我们将介绍互感和漏感的概念,理解耦合电感是如何影响电路的。理想变压器的原理是本章的核心,我们将详细推导其变压比、变流比和阻抗变换关系,并通过实例展示变压器在升压、降压以及阻抗匹配等方面的应用。漏感和分布参数对实际变压器特性的影响也将被提及。此外,本章还将涉及互感耦合和电容耦合等概念,为理解更复杂的耦合电路打下基础。 第七章 非线性电路基础 本章将突破线性电路的限制,进入非线性电路的世界。我们将介绍非线性元件的基本特性,如二极管和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曲线。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与线性电路有所不同,本章将介绍分段线性法和图解法等近似分析方法,用于求解非线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二极管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元件,本章将详细讨论其单向导电性和整流特性,并介绍半波整流、全波整流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及分析。此外,还将初步介绍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为后续的数字电路和放大电路打下基础。 第八章 二端口网络 本章将引入二端口网络的概念,这是一种分析复杂电路的强大工具,尤其适用于处理含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的电路。我们将介绍二端口网络的定义和分类,并讲解几种重要的参数描述,包括阻抗参数(z参数)、导纳参数(y参数)、混合参数(h参数)和传输参数(ABCD参数)。这些参数能够简洁地描述二端口网络的内外特性,并简化级联网络的分析。本章还将讨论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和端口匹配问题,对于理解放大器、滤波器等集成电路模块的设计至关重要。 第九章 滤波器 滤波器是电子电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章将系统介绍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我们将区分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并讲解它们在频域上的特性,包括通带、阻带和截止频率。本章将介绍几种经典的滤波器设计方法,包括集总参数滤波器(如RLC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利用运放等有源器件)。我们将分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探讨滤波器在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第十章 信号与系统 本章将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电路,将其视为一个信号处理系统。我们将介绍各种典型的信号类型,包括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冲激信号等,并讲解信号的频谱分析,特别是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系统响应是本章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我们将介绍系统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并讲解卷积积分在求解系统输出信号中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理解信号在电路中是如何传播和处理的,以及系统特性如何影响信号。 第十一章 数电基础 本章将进入数字电子技术的世界,为理解现代电子设备奠定基础。我们将介绍二进制数及其运算,包括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基本逻辑门电路。布尔代数是数字电路设计的理论基础,本章将介绍布尔代数的化简方法,如卡诺图法。我们还将介绍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如编码器、译码器、触发器和计数器等。 第十二章 半导体器件 本章将深入剖析半导体器件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将介绍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并详细讲解二极管的各种类型,如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然后,我们将重点研究双极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这些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电路的基础,理解它们的特性对于设计和分析各种电子电路至关重要。 第十三章 放大电路基础 本章将聚焦于电子电路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放大。我们将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甲类、乙类、丙类)和关键参数,如电压增益、电流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我们将分析几种基本的放大电路组态,如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并讲解它们的特性差异。此外,本章还将介绍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为理解更复杂的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打下基础。 第十四章 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能够产生周期性的电信号,在通信、测量和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将介绍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即利用正反馈和放大作用来产生持续的振荡。我们将重点讲解LC正弦振荡电路(如哈特莱振荡器、科勒皮兹振荡器)和RC振荡电路(如移相振荡器、桥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此外,还将介绍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高稳定度特性,并讨论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输出波形。 第十五章 运放电路 运算放大器(Op-amp)是集成电路领域中最强大的通用器件之一,本章将对其进行系统介绍。我们将讲解理想运放的基本模型和主要特性,并介绍几种经典的运放基本应用电路,如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和微分器。这些基本电路是构建更复杂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的基础。本章还将讨论运放的非理想特性,如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和有限的开环增益,并分析它们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第十六章 脉冲电路与波形发生器 本章将关注非正弦波信号的处理和产生。我们将介绍脉冲信号的特性,如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脉冲宽度和占空比。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是几种重要的脉冲电路,本章将详细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此外,我们还将介绍锯齿波、方波等典型波形的产生电路,为理解数字系统中的时钟信号和信号生成技术提供基础。 《电路原理与实践》力求成为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应用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教材,适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电路的奥秘,并具备独立设计和分析各类电子电路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扎实,一看就知道是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质量也很好,那种略带粗糙但又不失质感的触感,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代图书馆里那些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挑灯夜读的经典教材。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逻辑性,从最基础的电路定律讲起,逐步深入到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再到复杂的集成电路应用,整个知识体系构建得如同精密的电子设备,环环相扣,没有一丝多余的冗余。即便是初学者,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去啃读,也能感受到作者试图引导读者建立完整认知图谱的匠心。书中配图的清晰度和专业度也值得称赞,那些晦涩难懂的波形图和结构示意图,经过细致的标注和排版,变得直观易懂许多,这对于理解抽象的电磁场和电子元件特性至关重要。我花了几天时间大致浏览了一遍目录和前几章,发现它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能满足理论研究的需求,也能为实际的电路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本教材的编排方式,让人感觉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对待教学极其认真的工程师或教授,他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和传道者,让人油然而生出一种信赖感,期待接下来的深入阅读。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厚厚的《电工电子技术》主要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原本没抱太大期望,觉得无非又是那些老生常谈的公式堆砌。然而,翻开内页后,我的看法有了显著的转变。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注重“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什么”。比如在解释晶体管反向饱和电流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一个公式然后结束,而是花费了大篇幅去追溯其物理根源,从载流子迁移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探究本质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满足了我作为一名求知欲较强学生的心理需求。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语言组织非常精炼,没有过多花哨的辞藻,每一个句子都像电流一样精准地导向核心概念。此外,书后附带的习题设计也非常巧妙,它们并非简单的计算题,很多都融入了实际的工程背景,要求读者在解答时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思考。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是教科书,更像是一本优秀的工程思维训练手册。我感觉自己正在被训练着像一个真正的电子工程师那样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应试”的层面。

评分

我最近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型物联网项目,但在电源管理和信号处理模块上遇到了瓶颈。我的上一本参考书,讲那些概念总是绕弯子,一个简单的运算放大器应用都要讲上十页,让人抓狂。对比之下,这本新购入的《电工电子技术》简直是及时雨。它的优势在于其极强的工具书属性。我直接翻到关于滤波电路和电源稳压器的章节,发现讲解直接切入要害,用最简洁的数学模型和电路图,把巴特沃斯滤波、切比雪夫滤波的特性差异和适用场景讲得一清二楚。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特定元件(比如MOSFET)时,会用一个“工程注意事项”的小栏目来总结实际应用中需要规避的陷阱,比如结温限制、栅极驱动延迟等,这些内容在很多理论教材里是被完全忽略的。对于一个迫切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者来说,这些“经验之谈”的价值远超那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你身边,用最务实的口吻告诉你“做这个的时候要注意这个坑”,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只谈理论完美。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编排,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这在技术书籍中是比较难得的。起初,它用比较大的篇幅勾勒了整个电子系统的基本框架,比如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让读者先建立起一个对“电”的整体感知。然后,作者才开始拆解到具体的晶体管、二极管等基础单元。这种自上而下的学习路径,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这门学科时的心理门槛。我之前尝试过一些教材,上来就是大量的拉普拉斯变换和复杂的复数分析,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不同,它似乎更偏向于一种“工程直觉”的培养。即便是涉及到高深的理论推导,作者也会在旁边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辅助说明,比如将电容的阻抗比作“对快速变化的信号的抵抗力”,这种类比非常巧妙。这种兼顾严谨性和易懂性的努力,使得它在作为工具书之余,也成功地成为了自学者的良师益友。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很少出现那种“读不懂,得回去查上本书”的窘境。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读者,拿到一本新书时,常常会关注它的索引和术语表质量。在这方面,《电工电子技术》的表现相当出色。索引的覆盖面非常广,无论是基础概念还是特定器件的型号,基本都能快速定位到对应的页码,这在需要快速查阅资料时,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更值得称赞的是,书后附带的术语对照表,不仅给出了中文定义,还清晰地列出了对应的英文专业术语及其缩写,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阅读国际前沿文献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全书的排版采用了大量的双栏和加粗重点强调的方式,使得关键公式和定义在密集的文字中依然能跳脱出来,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有效地减轻了视觉疲劳。整本书散发着一种沉稳、可靠的气息,它不是一本追求新奇、赶时髦的读物,而是一部旨在成为读者案头常备、经久不衰的“技术基石”的著作,看得出编辑和作者在细节打磨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