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的问题
定价:38.00元
作者:胡家奇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8110247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很有可能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书。
囊括人类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阐扬人类理想社会的时代宣言。
举生存危机以警世,以拯救人类为圣责。
关乎每个人的存亡,关乎每个家的福祸,关乎每个国的盛衰,关乎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本书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全书论证系统、严密,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堪称一部中式风格的普及版、浓缩型的百科全书。
本书仿佛具有强大的磁场……如果说本书深深吸引读者的是那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百科知识的“珍珠项链”,那么深深打动读者的则是浸润字里行间的那以关注人类命运为己任的无比崇高和神圣的使命感。
——高级记者、知名出版人刘霆昭
内容提要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能力越强,毁灭人类的威力也就越大,这种威力终将可以灭绝人类。因此,没有什么问题比避免人类的灭绝更重要的了。不仅如此,人们生活在一个竞争压力极大、贫富差距悬殊、安全系数极差的环境中,在物质财富相当丰富的今天,人类的普遍幸福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还不如旧石器时代刚走出山洞的古人。
书中通过全面系统的缜密论证,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整体的方向性错误,已经到了必须认真审视、科学调整和果断行动的时候。书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全书论证系统、严密,且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在尝试解构“认知偏差”和“人类局限性”的那几部分内容。那部分文字读起来有一种奇异的、略带自嘲的幽默感。他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来审视人类的种种谬误,而是将自己也纳入到这个“被局限的物种”之中,用一种非常坦诚的态度,剖析我们大脑中那些根深蒂固的逻辑陷阱。这种“一起犯错”的姿态,极大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在其他探讨类似主题的书籍中,我常常会感到一种被说教的压力,仿佛作者在指责我的思维不够缜密。但《大的问题》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它更像是一种温和的引导,引导你去识别自己的盲点。这使得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不再是一种痛苦的自我批评,而变成了一种轻松的探索——“原来我一直这样想问题啊,有趣!”正是这种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那些原本可能引发抵触情绪的批判性思考,变得更容易被接受和内化。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书的时候,我对东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学术类书籍抱有一种审慎的期待,毕竟出版社的背景往往会给内容定下一个大致的基调。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恰恰在于它突破了地域或学院派的固有束缚,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全球视野和跨学科的融会贯通。我发现作者在阐述一些关于“道德困境”的章节时,引用的案例不仅包括了西方经典伦理学家的思考,还穿插了大量东方思想的智慧,甚至是当代前沿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这种兼容并蓄的格局,让这本书的讨论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水平。它不像某些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书籍那样视野受限,而是真正地在探寻人类知识边界上那些最核心、最本质的矛盾点。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自身世界观的契机。我常常在读完一章后停下来,不是为了消化生涩的术语,而是为了对照自己过去基于经验形成的某些“常识”,看看它们在更宏大的逻辑框架下是否依然站得住脚。这种颠覆性的启发,是阅读一本真正优秀书籍的标志,它不只是让你知道更多,而是让你学会用新的方式去看待已知的一切。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心智上的拉伸感”。就像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智力体操训练,结束后虽然感到略微疲惫,但思维的敏锐度和延展性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不是那种读完后合上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消遣读物,而是那种会在你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跳出来,影响你决策和判断的作品。比如,当我在处理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时,可能会突然想起书中关于“视角转换”的论述;或者在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新闻事件时,会下意识地运用书中提供的分析框架去剥离表象。这种知识的“渗透性”和“实用性”是衡量一本非虚构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大的问题》成功地将形而上的探讨,转化为了形而下的思维工具箱。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但它赋予了读者更强大的提问能力和更坚韧的探寻欲望,这份收获,远超乎我对一本“谈论大问题”的书的最初预期。
评分这本《大的问题》光是书名就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翻开一探究竟。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深奥晦涩的哲学著作,毕竟涉及到“大问题”,总少不了那些绕来绕去、让人望而生畏的理论。然而,读进去之后才发现,作者的处理方式实在是太妙了。他并没有选择高高在上地陈述结论,而是采用了一种近乎“陪伴式”的叙事,仿佛你不是在阅读一本严肃的学术专著,而是在和一个非常博学、但又极其接地气的朋友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深度对话。书中的很多议题,比如“我们如何定义真实?”或者“意义的源头究竟在哪里?”乍听起来宏大得有些虚无缥缈,但作者总能巧妙地将其与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间联系起来。比如,他会用一次通勤的经历来探讨时间的主观性,或者通过超市里做选择的场景来解构自由意志的困境。这种由小见大的叙事技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原本只能在象牙塔里讨论的议题,变得可以被普通人触摸和思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谦逊与开放,他从不急于给你一个定论,而是耐心地为你铺陈出不同的论证路径,最终让你自己做出判断。这种互动性,让阅读过程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变成了一场主动的思维探险,非常过瘾。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值得单独拿出来称赞一番。在这个信息碎片化、追求速食的时代,一本实体书能做到如此用心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内页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那些复杂的概念在视觉上得到了足够的呼吸空间,眼睛不会感到疲劳。更绝妙的是,每当文章讨论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或者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悖论时,文字的密度会有一个微妙的变化,仿佛作者在提醒你:“嘿,慢点,这里需要你集中注意力了。”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有较高要求的人,很多时候,一本内容再好的书,如果排版让人倍感压抑,阅读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但《大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处理得非常成熟。它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社在制作流程上的严谨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在组织其复杂思想结构时的清晰脉络——纸质的物理形态,完美地支撑起了其抽象的精神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