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攻防指南
定价:14.00元
作者:臧如意,王国栋,李燕贵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5082025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目前海内外出版的象棋书籍,可谓多如繁星,但如何帮助有水平的读者系统提高的棋谱尚不多见。我们不揣冒昧,编写了这本《象棋攻防指南》。在编写体裁上,我们尝试以作者本身的实战经历及北京队研究室的部分研究课题为主线,向读者介绍在初级水平的基础上向更高级水平迈进的过程,因此它可以说是《象棋入门》的续篇。其中,布局研究更专、更切合实战,中局部分融汇了许多战术精华,残局研究用了大量基础知识作后盾,全局分析更详尽、更具战略高度和战术技巧。
内容提要
象棋是深受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项目。为满足读者在掌握初级知识以后迅速提高象棋整体水平的需要,作者以其多年实战的经历编写了本书。全书分布局研究、中局战术、残局选萃、对局述评等四章,并附有图谱。通过大量的战例和范例,深入探讨了攻防技术、战术组合及运子技巧,内容全面,文字简练,分析精到,是广大象棋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目录
章 布局研究 节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横车(甲) 第二节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横车(乙) 第三节 高左炮对左马盘河 第四节 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第五节 五九炮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第六节 中炮七路马对左三步虎(甲) 第七节 中炮七路马对左三步虎(乙) 第八节 五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左象 第九节 顺炮直车对缓开车 第十节 顺炮直车进三兵里马对进边马 第十一节 五六炮直车对顺炮横车(甲) 第十二节 五六炮直车对顺炮横车(乙) 第十三节 中炮对左炮封车转列炮局 第十四节 五七炮对屏风马 第十五节 中炮过河车里马对屏风马两头蛇第二章 中局战术 局 弃马夺先 强辟通途 第2局 运子有方 多兵成势 第3局 弃车精妙 猛攻入局 第4局 捉象妙手 杀象俗手 第5局 巧运边炮 底线突破 第6局 炮兵逞威 车到功成 第7局 马炮合击 一气呵成 第8局 篡位妙手 进马失算 第9局 炮马相兑 得象制胜 0局 妙手兑马 争先扩势 1局 万般无奈 暗祭飞刀 2局 多子失势 车炮联攻 3局 贪攻忘守 欲速不达 4局 双车插肋 左右夹击 5局 三子联攻 妙着取胜 6局 进马攻车 反处下风 7局 弃炮轰象 奠定胜局 8局 大胆弃子 妙手成杀 9局 贪食致败 弃兵夺功 第20局 退相精妙 弃车催杀 第21局 弃马夺势 四子联攻第三章 残局选萃 节 兵 类 第二节 马兵类 第三节 炮兵类 第四节 马炮类 第五节 马炮兵类 第六节 双炮兵类 第七节 马双炮类 第八节 双马双炮类 第九节 单车类 第十节 车兵类 第十一节 车炮类 第十二节 车炮兵类 第十三节 车马兵类 第十四节 车马炮类 第十五节 车双马炮类 第十六节 双车炮类 第十七节 双车马兵类 第十八节 双车马炮类第四章 对局述评 一、广东杨官磷(先负)北京臧如意 中炮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 二、湖北李义庭(先和)北京臧如意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三、北京臧如意(先胜)广东蔡福如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四、辽宁孟立国(先负)北京臧如意 进兵对卒底炮 五、北京臧如意(先负)北京王国栋 中炮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 六、安徽丁晓峰(先和)北京王国栋 顺炮直车对横车 七、北京臧如意(先和)上海胡荣华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八、北京王国栋(先负)北京臧如意 中炮对后补列炮 九、北京殷广顺(先负)北京王国栋 过宫炮对单提马 十、北京臧如意(先胜)北京付光明 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 十一、湖北柳大华(先和)北京臧如意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高车保马 十二、江苏言穆江(先负)北京臧如意 中炮进七兵对左炮封车 十三、湖北柳大华(先和)北京王国栋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高车保马 十四、北京王国栋(先胜)黑龙江张影富 五七炮对屏风马 十五、广东杨官璘(先胜)北京臧如意 五八炮对屏风马 十六、北京臧如意(先胜)河北李来群 五七炮进三兵对屏风马 十七、北京臧如意(先胜)上海林宏敏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十八、河北李来群(先和)北京臧如意 进兵对起马 十九、上海林宏敏(先负)北京臧如意 飞相局对左过宫炮 二十、上海胡荣华(先胜)北京臧如意 进兵对飞象 二十一、北京臧如意(先胜)沈阳赵庆阁 中炮横车对屏风马 二十二、北京臧如意(先和)江苏徐天红 进兵对卒底炮 二十三、广东许银川(先和)北京臧如意 顺炮直车对横车 二十四、黑龙江张晓平(先负)北京臧如意 飞相局对左炮过宫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提及这本书在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介绍方面的独到之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下”的指南,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棋道史。作者在讲解一些源远流长的经典阵型时,会穿插介绍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不同流派之间的观点差异。这种宏大的叙事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项古老技艺的理解,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每一个定式,背后都蕴含着数代棋手的智慧结晶与经验积累。当我理解了这些招法背后的文化重量时,我在对待棋局时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少了一些急躁,多了一份敬畏。这本书成功地将枯燥的技术指导,提升到了一种人文和历史的层面,使得阅读过程本身成为了一种享受,这也是我极力向所有爱好者推荐它的核心原因。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沉浸在这本书里,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讲解逻辑之严密与行文风格的谦逊平和。他似乎深谙棋道中“润物细无声”的真谛,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以一种老友般亲切的口吻,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理解棋局背后的哲学思辨。尤其是在探讨“控局”这一宏大概念时,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比喻,将抽象的战略意图具象化。比如他将中盘的走子比作是建筑师在打地基,强调了每一步看似微小的调整,对未来整个棋局态势的影响。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这个常常在实战中感到“迷茫”的棋手,找到了新的思考角度。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棋艺指导,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理性决策和长期规划的思维训练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案例分析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它收录的对局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招法,而是对每一手关键棋步背后的“为什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辩证。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弃子取势”那一章节的处理,他没有将弃子美化成某种高深的艺术,而是非常现实地分析了风险与回报的权衡区间。通过对比几个不同水平棋手在类似局面下的选择,作者清晰地揭示了“时机”在战术执行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尝试着将书中的几个关键布局,在模拟对弈中复现,发现只要遵循作者提供的原则性指导,即使面对比我水平高的对手,也能显著提高自己的胜率。这种实战导向的深度解析,远比那些只教你几招固定套路的“速成秘籍”要来得实在和可靠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看就是那种沉淀了岁月和智慧的棋谱。我本来对这种经典的棋类书籍有些望而却步,总觉得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但翻开内页后,我彻底放下了心。排版布局非常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距也拉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插图和棋局推演图,线条清晰,标记明确,完全没有那种廉价印刷品的粗糙感。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经典残局时的那种细致入微的图示,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而且,这本书的纸张质感摸起来很舒服,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而实在的感觉,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深厚内容。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每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目录结构设计得极具条理性,这对于一本内容庞杂的专业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它清晰地划分了“基础理论构建”、“中局战术演练”和“复杂残局处理”三大模块,这种递进式的结构安排,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学习。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利用空闲时间,直接翻到特定章节进行查阅,比如当我每次输棋后,都会去翻阅关于“出棋速度与效率”的章节,作者在这里提供的框架性思维,能帮助我迅速定位问题所在。此外,书后的附录部分,还贴心地整理了一份关键术语解释清单,这对于巩固新学的概念非常有帮助,体现了编者对读者学习路径的充分关怀,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效率和掌控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