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袁了凡
译者
外文书名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8月30日
页数 120
字数 100千
印刷时间
开本 32开
纸张 瑞典轻型
版次 1-1
ISBN 9787551815116
内容简介(产品描述):
费勇教授评价袁了凡的《了凡四训》:
“因为是写给后代,就格外诚恳,拼着一切法子想把自己毕生的经验教训、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给孩子,希望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
曾国藩读后,感念书中“种种,譬如生”之言,为自己改号“涤生”,并且要求曾氏子侄必读此书;胡适奉此书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民国四大高僧”中的印光、弘一师徒提倡诵读;日本阳明学家安冈正笃认为本书是“人生所能动的伟大学问”,建议天皇及首相视之为“治国宝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自称从本书中得到人生顿悟。
编辑推荐
l 《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精心翻译并作序
l 译文优美,原文勘校严格
l 作者为明代思想大家,文脉贯通儒释道
l 以身经历为鉴,讲授“命由我作”的积极人生观
封面为名贵浅草本色纸,内文用进口轻型环保纸,典藏级精美装帧
名人推荐
“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
——印光法师
“有一本书要看300遍以上,那就是《了凡四训》……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我非常爱好这本书,常常读诵,也讲过不少遍。”
——净空法师
“我是严格按照《了凡四训》《菜根谭》以及佛教的六波罗蜜进行修行和从事商业管理的。”
——稻盛和夫
“以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
——香港中华道德学会
作者简介
作者
袁了凡(1533— 1606)
初名表,后改名黄,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明代思想家,著作涉及农业、历法、军事、音乐、几何、佛学等诸多领域。
译者(如有)
费勇,学者、作家,1965年生于浙江,15岁考入高校,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昊达文化创始人、昊达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并兼任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作品有《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等生活方式相关著作,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网年度畅销书榜等多种榜单。
目录(如有)
译序
译文:
立命之学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
原文:
立命之学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
序言(如有)
一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经商。经过原始积累,到90年代,富了,但,好像变得比以前更不安了。每年要花十几万请风水师啊命理师啊,帮他摆布家具,还要放生、拜神,诸如此类,说是可以趋吉。我忍不住批评了他的做法,并用事例说明很多的风水师、命理师不过是深谙人性弱点的骗子。朋友笑笑,说他其实也不完全信,不过是买一个心安。
我这位朋友,不过是无数普通中国人中的一员。千百年来,中国人关心的人生问题,是这样两个切身的功利问题:一个是如何保平安,一个是如何获得功名利禄。但耐人寻味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既不会深入到生死、真理这样的层面,也不会深入到制度、道德等社会层面,而是把它们看作个人问题,是需要自己找到解决方法的问题。
而大多数人找到的方法就是归在神、佛、仙、命理、风水等名下简单的形式主义的方式。而且非常功利,画个符,就要马上驱邪;念个咒,股票就要立刻上涨。抄了一遍心经,恨不得癌细胞即刻消失。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就是不灵。中国人经常说的,是这个庙或这个命理师,灵不灵。灵还是不灵,是很多中国人选择信仰的一个标准。不幸,这个灵还是不灵,又非常主观。所以,所谓的灵,往往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自欺欺人。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1583年到达中国肇庆,一直到1610年在北京去世。他在《中国札记》这本书里谈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说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信风水,“一本黄历上写着每个日子适合做什么”,“非常荒唐,而这群骗子居然能够骗到皇帝和平民”。在他看来,这些看风水算卦的骗子是中国的大害虫。
利玛窦犀利地指出了中国人信仰体系里的一个层面:总是想着要通过命理风水、求神拜佛之类达成趋吉的目的,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21世纪的,这种极其功利的近乎巫术崇拜的迷信,仍然是一个广泛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官员、平民、富豪、穷人当中。但是,如果观照大的历史、文化背景,简单地说中国人只有迷信,也并不公允。
了凡四训》显示了中国人信仰体系里的另一个层面:透过自我修行创建良好的生活。这本书的作者袁了凡生于1533年,逝于1606年,和利玛窦生活在大明王朝的同一个时期,但彼此大约并不知晓,利玛窦一定没有读过《了凡四训》。如果读到了,也许对于中国人的信仰会有更全面的认知。在中国,固然有人迷信,但也有不少通达的人对于人生有独到的思考。《了凡四训》的价值,正在于把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与命理风水相融汇,了迷信的层面,变成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生活哲学。
二
《了凡四训》回答的,正是中国人关心的两个问题:如何保平安?如何获取功名利禄?或者更简单地合并成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首先试图矫正中国人两个普遍的习惯:一是习惯于“命中注定”“听天由命”;二是当对命运有所不满的时候,习惯于向外求,向命理求,向风水求,向神灵求。
袁了凡说他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孔先生,把他的命运算得清清楚楚,而且在多年里逐一应验。袁了凡因此心如止水,觉得命运既然已经天注定,那何必再努力什么呢。直到有,偶然遇到云谷禅师,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云谷禅师向袁了凡讲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的层面上找寻,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义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贵其实也是如此。我们既可以向内求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求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改变命运呢?云谷禅师说:“要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从现在开始,你要不断扩大充实自我的德性,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而且是默默做好事,积累阴德。这些自己所造的福德,哪有享受不到的道理?”
云谷禅师又拿出一本功过簿给袁了凡,让他每天有所反省,把自己做的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他教袁了凡念“准提咒”,说如果念到烂熟于心的地步,就会有强大的感应。
于是,袁了凡按照云谷禅师的说法,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没过多久,他的命运就发生了变化。这本《了凡四训》,是他写给自己儿子的。在这本书里,袁了凡通过自身经历,讲述了命运可以透过修行改变,透过什么修行改变呢?透过持续不断地做好事来改变。
持续不断地做好事,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说法在理论上并没有多大的创意,我们在佛教、儒家、基督教的典籍里,很容易找到类似说法。但是放在中国社会,袁了凡彰显了特别的价值,价值在于他把这个说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在世俗生活层面,袁了凡是了不起的,因为他矫正了中国人日常生活里普遍存在的对命理风水的迷信,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自己命运自己掌握的人生态度。
当人们普遍地向神佛、风水寻求帮助的时候,袁了凡极力向人们证明,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我们想要财富,想要名望,那就修炼成与财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态、思想、品德和能力。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保佑我们,除了我们自己的所想所为。平安,源于内心。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哲学,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追求速度的时代,这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是急于求成,总觉得别人进步比我快,心里非常浮躁。这本书却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往往是内敛的、需要时间的积累。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真诚,没有故作高深,完全是用心在和你交流。我特别喜欢它对“知行合一”的现代诠释,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到每一天如何去观察自己的言行,如何去修正偏差。读完之后,我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标签和成就,而是更专注于打磨自己的内在品格。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身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改进的工具和方向。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想要珍藏的欲望,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对“格局”的构建。它不是教你如何赢在起跑线上,而是教你如何在漫长的人生跑道上保持不败之地。书中的许多段落,我甚至会反复阅读好几遍,因为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它没有给我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思考框架,让我能够自己去分析、去判断我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选择。我以前总是在外界的评价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向内求索,去确认自我价值的基石。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挫折与失败的那一部分,非常治愈人心,它把“失败”重新定义为“必须经历的教育”,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彻底解放了我的心理负担。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案头,时常翻阅,并与自己进行深度对话的珍藏之作。
评分哇,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知的一扇窗,读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被重新塑造了一遍。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生活化地融入了智慧的精髓。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人生哲理时所用的那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像是长辈在耳边轻声点拨,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却字字珠玑。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日常琐事中的心态调整那部分,我以前总是在细节上纠结,弄得自己筋疲力尽,但读了之后,我开始学着用一种更宏观、更超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书里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感觉那些过去困扰我很久的心结,一下子都有了疏导的出口。它真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指导我如何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我感觉自己对待工作、对待家人,甚至对待自己的态度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这是一种非常踏实的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优雅与力量的结合。它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犀利。我很少看到一本书能把深刻的哲理阐述得如此清晰有力,读起来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作者在论述复杂的人性或规律时,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让人瞬间就能理解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专注”的论述,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浪费在了不重要的事情上,这本书像一个强有力的过滤器,帮我过滤掉了生活中的噪音。现在,当我面对选择困难时,我不再那么迷茫,我会下意识地对照书中的智慧去权衡利弊。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复合型的,它不仅充实了我的思想,也陶冶了我的情操,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具影响力的心灵导师类书籍,没有之一。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真正做到了跨越时代的对话。我原本以为这可能是一本老生常谈的励志读物,但翻开之后才发现,作者巧妙地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人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无缝对接。那种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精准地捕捉到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感和迷茫感。比如,书中提到关于“自律”的论述,它没有采用高大全的口号,而是从一个个微小的生活习惯切入,教会我们如何构建一个稳固的内心秩序。我尝试着去实践书里提出的几个小习惯,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立竿见影,那种由内而外的掌控感,是任何外部的成功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但又舍不得太快,想细细品味每一个字背后的深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