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外服装史(第二版)
ISBN:9787566913562
作者:贾玺增
定价:89.00
出版日期:2018年03月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二章 1 万—5 千年前服装 .............................5
第一节 石头美感........................................5
第二节 以齿饰..........................................7
第三节 以骨制器........................................9
第四节 衣毛冒皮........................................11
第五节 通天羽冠........................................14
第三章 5 千年前—公元前 2 世纪服装 ....................17
第一节 中国:夏商周....................................17
第四章 公元前 2—4 世纪服装 ...........................81
第一节 中国:汉代、魏晋南北朝..........................81
第二节 西方:罗马.....................................104
第五章 公元 5—10 世纪................................116
第一节 中国:隋唐.................................... 116
第二节 西方:拜占庭、日耳曼人.........................132
第六章 公元 11—13 世纪 ..............................145
第一节 中国:宋代.....................................145
第二节 西方:罗马式时代...............................164
第七章 公元 13—15 世纪服装 ..........................170
第一节 元朝...........................................170
第二节 西方:哥特式时代...............................182
第八章 公元 14—17 世纪服装 ......................... 191
第一节 中国:明代.................................... 191
第二节 西方:文艺复兴.................................210
第九章 公元 17—19 世纪 ............................. 219
第一节 中国:清代.....................................219
第二节 西方:巴洛克、洛可可等........................ 243
第十章 公元 20—21 世纪服装 ..........................276
第一节 中国服装...................................... 276
第二节 西方服装...................................... 288
参考文献 .............................................318
后 记 ................................................320
内容简介:
《中外服装史》(第二版)是一部从服装历史发展入手,以大量考古实物资料为基础,详细解读中外服装发展脉络,对比展示服装款式、裁剪结构、工艺细节,海量举例名师大牌历史元素时装设计成功案例,分析历史素材时装转化的技巧与路径,将服装理论与时装设计有效结合的专业理论书籍。本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服装史学者贾玺增博士集中多年学术研究成果和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心得的精心之作,旨在在中外服装史与时装设计之间搭建桥梁,对学习服装史、理解时尚流行,以及有效利用中外服装史元素,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地进行时装设计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介绍:
贾玺增,博士,中国古代纺织与服饰史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院教师,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吐蕃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首服史研究”、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南京织金锦(真金线)南京织金锦传承与制作技艺研究”、参与完成中国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研究”、教育部项目“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职业服装设计规划与研究”;出版专著“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服饰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季花与节令物:中国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美服装》和《中国美首饰》(湖北美术出版社)、合著《粉黛罗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曾在《紫禁城》《敦煌研究》《美术观察》《装饰》《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陆川导演《王的盛宴》、台湾汉唐乐府南管古典乐舞团《殷商王•后》、国家大剧院阿根廷导演乌戈•德•安纳《牡丹亭》、中宣部重点项目《中国故事—中华文明5000年》等电影、歌舞剧、记录片服装顾问,北京盛锡福“中国冠帽博物馆”、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男装博物馆”等学术顾问,参与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输司机制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制服、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参会服装等设计项目。
关于广告词(极限词)等说明
本店高级广告词仅在本店范围内对比,如“适合”意思是本店内适合。
价格说明
价格/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此价格是该商品在本店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该价格有可能从未实现过销售,仅作为促销价的折扣依据或降价金额的计算依据。促销价:此价格为该商品的实际售价,即您在决定购买时需要支付的实际价格。
购书须知:
1.质量:本店所售图书均为东华大学出版社全新正版图书,绝非盗版,请放心购买。
2.库存:本店全部图书均在实体店与网店上同时销售,流动量大,购买前请与客服联系,以确保有货。
3.种类:如您所购图书暂时无法从网店里找到,请咨询客服人员。
4.发票:
(1)本店可提供正规机打发票,按照订单支付金额实开。
(2)本店系统默认为不开发票,如需发票,请在订单留言中说明,并写明发票抬头。开票金额不包含所使用的天猫积分(即“商品总价格”-“所用消费积分的金额”实开。)
5.售后服务:
(1)本店所售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及时与客服联系协商解决,不支持因内容不适合等理由退换货。
(2)您在收货时请在快递人员面前检查图书,如因运输问题造成的损坏,请拒收并与客服联系说明情况。
这本书的讲述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它不像某些学院派著作那样高高在上,反而充满了对人类创造力的赞叹和对历史变迁的关怀。它的叙述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快慢结合,该详略得当。比如,在描述一些关键性的服饰变革时期,如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盛行,作者会用比较细腻的笔触描绘其繁琐的结构、奢靡的用料,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香粉的味道;而在谈及变革的萌芽时,叙述又会变得紧凑有力,直击要害。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非主流”服饰现象的关注,它没有把目光仅仅锁定在宫廷和贵族的身上,而是也深入到了平民阶层的日常装束,这使得整个服饰图景更加立体和真实。通过这本书,我清晰地认识到,每一次服装的更迭,都不是孤立的时尚选择,而是社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这个认识的提升,对我个人理解文化现象都有很大启发。
评分我购买这本【多本低折扣】中外服装史(第二版)主要是冲着它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去的,东华大学出版社的背景本身就让人有信心。实际阅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知识的密度和广度的完美平衡。它不像我以前读过的某些“大部头”历史书,读完一章后需要花时间整理思绪,这本则像是一张组织严密的地图,指引你清晰地穿越不同的历史节点。无论是对某一特定服饰单品(比如某个时代的领饰或袖型)的深入解析,还是对东西方服饰在特定历史时期(比如丝绸之路影响下)的互动描绘,都做到了细致入微又不失宏大视野。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它不仅是一本历史教材,更是一部充满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深度的文化读物,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人类文明如何通过身体和服饰来表达自身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个对设计行业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参考书。市面上很多服装史的书籍要么过于侧重某一个地域,要么就是过于偏重服饰的结构技术层面,缺乏对时代精神的捕捉。而这本著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成功地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与微观的服饰细节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例如,在论述近现代服装的工业化进程时,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机器的发明上,而是探讨了工业化如何影响了不同阶层获取服装的能力,进而如何重塑了社会等级的视觉表达。这种思考的深度,让我对服装史的学习不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开始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扎实,引用的史料翔实可靠,给人一种极强的信服感,绝对是案头常备的工具书,随时都可以翻阅,从中汲取新的灵感和知识点。
评分这本关于世界与中国服装史的著作,真的算得上是一部宝库。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研读它,尤其对其中关于中西方服饰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融与碰撞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在梳理脉络时,不仅仅是罗列史实,更是深入剖析了服装作为一种社会符号、一种审美载体,是如何反映当时的政治气候、经济水平乃至哲学思想的。比如,书中对唐代服饰的恢弘大气与宋代服饰的内敛精致的对比分析,就极具洞察力。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的结构变化,如何从繁复的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向强调人体曲线美,那种文字的张力,仿佛能让人亲眼目睹那个时代审美趣味的巨大转向。而且,配图的选择和讲解也十分到位,很多细节图的放大和对比,使得即便是对服装史略有涉猎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资深教授在用生动的语言与你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对“美”的变迁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我最初拿到这本书时,还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阅读起来会像啃石头一样费劲,毕竟“第二版”通常意味着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会非常高。然而,实际的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编辑的排版功不可没,那种适度的留白和清晰的字体选择,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历史演变时,总能找到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切入点。比如,谈到某一朝代的常服制度时,它会穿插一些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生活片段,让那些古代的衣料、剪裁不再是冰冷的文字符号,而是与当时人们的呼吸和心跳联系在一起。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讨论跨文化传播时所持的开放态度,没有陷入简单的褒贬,而是客观地展示了文化流动带来的创造力。读完后,我对“时尚”这个词的理解也被拓宽了,它不再只是T台上的昙花一现,而是几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厚重底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