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正版】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朱锦清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官方正版】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朱锦清 清华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有企业改革
  • 法律
  • 朱锦清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经济法
  • 公司法
  • 改革研究
  • 政策
  • 法律调整
  • 国有企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和谐万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41611
商品编码:28659109384
丛书名: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出版时间:2013-11-01

具体描述

全国包邮活动日期:2018-05-24 18:24 - 2019-03-31 18:24
单笔订单满39包邮( 不包邮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海外 )

基本信息

书名: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38元

作者:朱锦清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302341611

字数:272000

页码:2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从法学的角度描述、分析和总结了国有企业30多年的改革历程,如实反映了我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艰难转型。作者综合运用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将改革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阐述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书中语言平实流畅,时有一泻千里之感,在当今国内出版的法学著作中殊为少见。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朱锦清,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执教数年,为系里开创了“农业法”课程;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密西根、耶鲁、纽约四所大学的法学院学习,取得多个学位;学习期间的4个暑假以暑期律师身份在丹佛、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多家跨国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公司与诉讼实践,学习结束后又在联邦地区法院担任法官文书,接着在华尔街律师事务所Sullivan&Cromwell的公司部当律师;1996年2月被纽约州法院正式接纳为该州律师,而后任美国全国律师协会官员;1997年回国后在浙江工商大学任教至今,著有《证券法学》一书。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作者: 朱锦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与发展始终是国家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等方面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而这些变革的背后,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撑与调整。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探讨法律在推动和规范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为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逻辑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 第一章: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背景与动因 本章将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并分析每一次改革浪潮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重点将探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国有企业法律体系提出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法律调整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法律的特点,并阐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法律如何从束缚转向解放,从管制转向服务,为国有企业注入市场活力。 1.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法律控制 国家所有制的确立与法律体现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法律地位与管理模式 指令性计划与法律的强制性 1.2 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法律调整的初步探索 企业自主权扩大的法律保障 合同制、租赁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法律化 初步引入市场经济的法律信号 1.3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国有企业法律体系的重塑 《公司法》的颁布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法律基础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市场化改革对法律提出的新要求 1.4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动因与法律的响应 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内在需求 公平竞争、打破垄断的社会期望 依法治国与完善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 第二章: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法律调整 产权是企业改革的核心。本章将深入分析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国有资产的界定、权属的确认、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法律构建,以及公司制改造的法律路径。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在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国有资产配置。 2.1 国有资产的法律界定与所有权确认 《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有资产的定义与范围 国有资产的权属确认与登记制度 国有资产的法律保护与禁止行为 2.2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法律路径 公司制改造的法律要件与程序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在国有企业中的适用 股权结构设计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构建 国有股权管理的法律规定 2.3 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法律框架 吸引非公有资本的法律途径(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法律形式与风险防范 战略投资者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保障 2.4 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法律制度 出资人职责的法律界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产的评估、划转、转让等法律环节 第三章: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构建 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现代化的关键。本章将聚焦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建构,分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在法律上的权责划分,以及股东会(或出资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法律设计,实现权责明确、制衡有效、科学决策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 3.1 股东会(出资人)的法律地位与职责 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法律代表与职能 股东会(出资人)的决策权与监督权 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律约束 3.2 董事会的法律构建与权责 董事的选聘、产生与法律责任 董事会决策机制与议事规则的法律要求 独立董事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与法律保障 对董事会行为的法律监督 3.3 监事会的法律职能与独立性 监事会的设立与组成法律规定 监事会的监督范围与法律手段 保障监事会独立性的法律措施 对监事会工作的法律评价 3.4 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与责任 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与考核法律制度 经理层职责的法律界定与决策权限 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 与董事会、监事会的法律关系 3.5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法律保障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律要求 风险预警与防范的法律机制 对公司内部重大决策的法律审查 第四章: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法律调整 市场化运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本章将分析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营机制的法律调整,包括劳动用工、薪酬激励、市场化选人用人、以及破产重整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模式。 4.1 劳动用工与社会保障的法律调整 《劳动合同法》在国有企业中的适用 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的法律构建 社会保险与福利的法律保障 职业年金、补充保险等法律性探索 4.2 市场化选人用人与激励机制的法律设计 高管人员的契约化管理与绩效考核法律制度 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法律合规性 打破身份限制,实现能上能下的法律保障 4.3 国有企业破产与重组的法律程序 《企业破产法》在国有企业中的适用 国有企业破产的法律特殊性与风险处理 依法进行破产重整与清算的法律程序 职工权益在破产程序中的法律保障 4.4 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与法律规制 公平竞争原则与反垄断法的适用 国有企业在政府采购、项目审批中的法律地位 对外投资与合资合作的法律风险防范 第五章: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合规经营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复杂的法律风险。本章将重点探讨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策略。我们将强调合规经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5.1 国有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类型 产权不清、资产流失风险 合同违约、侵权风险 财务造假、内幕交易风险 劳动争议、劳务纠纷风险 行政处罚、刑事法律风险 5.2 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权责 加强法律培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 完善内部审计与风险审查机制 聘请外部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支持 5.3 合规经营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视角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抵制违法违规行为 履行公平竞争义务,维护市场秩序 保障职工权益,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法律要求 5.4 法律合规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保障改革顺利进行,避免法律纠纷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赢得社会认可 结论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法律的调整与完善是贯穿其中的重要脉络。本书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法律调整的系统梳理,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法律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法律体系仍将面临新的挑战,并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严谨而厚重的气息,墨绿色的封底搭配烫金的书名,一看就知道是经过认真打磨的学术著作。我当初之所以被它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清华大学出版社”这几个字,它本身就代表着学术的严谨和内容的深度。我本身就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治理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影响我们社会经济结构重大变革的议题。国有企业改革,这四个字触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调整,更关乎国家战略、社会公平以及无数从业者的命运。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立刻联想到了一些关于所有制改革、市场化进程、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变的讨论。我预想这本书会深入剖析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难题,例如,在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股权多元化、以及民营资本参与等方面,究竟需要哪些法律框架来支撑和规范?改革过程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都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而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从法律角度切入的视角,让我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清晰的解答和深刻的洞见。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国内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国有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领域往往涉及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战略,其改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不言而喻。因此,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论述在这些特殊行业中,法律调整是如何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推动企业实现市场化运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想象一下,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对外合作等方面,法律条款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负面清单、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保持国有企业战略地位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其内在活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这种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探讨如何在法律层面为这些关键产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并为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法律上的指引和保障,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评分

我刚开始接触到这本书,就对它所探讨的“法律调整”这个核心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国有企业改革更多的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层面的议题,似乎与“法律”这个词的关联度不是那么直接。但转念一想,任何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变革,背后必然有深厚的法律支撑或阻碍。比如,在涉及国有资产的划转、重组、兼并等方面,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程序和规则,很容易产生纠纷,甚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又想到,在很多西方国家,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运营,都有非常成熟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那么,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又是如何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法律体系的呢?我想这本书应该会深入剖析那些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性的法律案例,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法律是如何扮演关键角色的。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思考。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撑,其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经济运行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既是改革的“压舱石”,也是改革的“助推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破传统体制的藩篱,为国有企业注入市场活力,同时又要确保改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本书的标题,恰好点出了我一直以来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保持国有企业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让它们在市场经济中更具竞争力?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探讨如何通过修改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以及规范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关系。我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国有企业法律调整体系的深刻见解。

评分

我平时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结构性问题比较感兴趣,而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其中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之一。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效率、公平、以及权力与资本关系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法律如何能够有效约束权力,防止寻租行为,保障公平竞争?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创新和效率提升?我又想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遵守国际规则,保障自身利益?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跨国并购、境外投资、以及国际仲裁等方面的法律问题?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在法律层面,构建一个既能促进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又能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并且能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现代化法律调整框架的深入分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