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正版】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朱锦清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官方正版】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朱锦清 清华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有企业改革
  • 法律
  • 经济法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朱锦清
  • 改革
  • 企业法
  • 公司法
  • 管理
  • 政策
  • 法律调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和谐万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41611
商品编码:28657161089
丛书名: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出版时间:2013-11-01

具体描述

全国包邮活动日期:2018-05-24 18:24 - 2019-03-31 18:24
单笔订单满39包邮( 不包邮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海外 )

基本信息

书名: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38元

作者:朱锦清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302341611

字数:272000

页码:2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从法学的角度描述、分析和总结了国有企业30多年的改革历程,如实反映了我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艰难转型。作者综合运用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将改革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阐述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书中语言平实流畅,时有一泻千里之感,在当今国内出版的法学著作中殊为少见。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朱锦清,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执教数年,为系里开创了“农业法”课程;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密西根、耶鲁、纽约四所大学的法学院学习,取得多个学位;学习期间的4个暑假以暑期律师身份在丹佛、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多家跨国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公司与诉讼实践,学习结束后又在联邦地区法院担任法官文书,接着在华尔街律师事务所Sullivan&Cromwell的公司部当律师;1996年2月被纽约州法院正式接纳为该州律师,而后任美国全国律师协会官员;1997年回国后在浙江工商大学任教至今,著有《证券法学》一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法律调整与制度创新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与发展始终是国家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从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体制,逐步走向市场化、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法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改革提供了合法性框架,更指引着改革的方向,规范着改革的行为,保障着改革的成果。本书将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探讨法律调整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进行前瞻性思考。 第一章: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基础与演进 本章将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演进。我们将审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在法律层面如何界定国有企业的性质、权利与义务,如何通过立法调整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以及产权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法律框架 初步建立的法律体系如何保障国家对工业的控制与管理。 早期关于企业性质、所有权和管理权的法律规定。 改革开放的启动与深化:初步的市场化改革的法律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其意义。 企业自主权下放的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司制改革与法律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与实施,对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出台,标志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 破产、兼并等法律制度在国有企业重组中的应用。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法治要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法治要求。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对法律调整的呼应。 第二章:国有企业法律调整的关键领域与核心问题 本章将深入剖析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法律调整所涉及的关键领域,并对其中存在的复杂和核心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国有产权的界定与流转:法律如何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产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国有资产的登记、评估、转让、收益分配等环节的法律规定。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机制与监管。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权制度创新与法律挑战。 企业治理结构的法律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治理 《公司法》框架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主体及其权责的法律规定。 国有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中的特殊性与法律考量。 落实董事会、经理层职责,健全市场化选聘、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法律保障。 董事会成员的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的法律内涵。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法律设计:激发活力与防范风险 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制度的法律框架。 经营者薪酬的法律监管与企业效益挂钩的原则。 防止利益输送、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制。 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制和问责制的法律保障。 劳动关系与社会责任的法律调整:构建和谐的用工关系 《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国有企业用工行为中的作用。 企业职工的权益保障,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 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经济主体,其社会责任的法律要求与实践。 企业破产、重组过程中职工安置的法律规定。 国有企业监管与法律监督:确保合规经营与防止腐败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与职责。 审计、监察、巡视等法律监督机制在国有企业中的运用。 反腐败法律法规对国有企业运营的约束。 外部法律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第三章:国有企业法律调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 本章将深入探讨当前国有企业法律调整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与协调性问题 部分法律法规未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不同法律法规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与不协调。 如何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与完善。 法律执行的有效性与刚性问题 法律在实践中执行不力,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如何加强法律执行力度,确保法律的权威性。 健全对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层障碍与法律解决方案 如何进一步明晰国有产权,防止内部人控制。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何妥善处理不同所有制股东的权利义务。 完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法律机制。 公司治理的“中国特色”与现代治理的融合 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司治理模式。 加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同时确保公司运作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健全外部董事制度,强化董事会对股东负责的意识。 法治思维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渗透 提升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 将法律风险防范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和决策过程。 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国际视野下的国有企业法律调整 借鉴国际先进的国有企业管理和法律监管经验。 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如何运用法律工具维护企业利益。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的法律策略。 第四章:国有企业法律调整的制度创新展望 本章将着眼于未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进行前瞻性探讨,并重点关注法律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法律保障 进一步明确出资人职责,强化国有资本的战略性、流动性。 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法律框架。 探索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法律模式。 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的法律支持 鼓励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支持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竞争性领域,推动企业优胜劣汰。 加强对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的法律监管。 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机制改革的法律驱动 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优化薪酬激励制度。 推动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公平竞争,接受市场检验。 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探索知识产权激励与收益分配的法律机制。 构建更加完善的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法律体系 强化合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 加大对国有企业重大风险的法律预警和管控。 提升国有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强化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法治保障与社会监督 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每一步都符合法律规定。 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参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监督。 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法律经验,为未来的法律完善提供实践基础。 结论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艰巨任务,而法律调整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书希望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法律调整的深入剖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理解法律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并为未来的制度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考。唯有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法律执行,才能真正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和制度变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在进行,而法律的调整一直是伴随和引导这一进程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出不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调整是如何进行的。例如,早期改革中关于企业自主权、产权界定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及后期关于公司治理、市场竞争、公平交易等方面的法律建设。如果书中能够对这些法律调整的逻辑、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进行深入的分析,那对我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逻辑将有极大的帮助。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典型的案例研究,通过具体的法律实践来印证理论的观点。

评分

我是一名在大型国企基层工作的普通员工,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的,但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改革对我们每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机会,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企业正在经历的变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看似高深的法律概念,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改革,这些改革又会如何影响我们。比如,关于股权多元化、董事会制度的建设,以及员工权益的保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但又不太清楚的概念。如果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这些法律层面的变化,并解释它们背后的逻辑,那将非常有意义。我期待着它能成为我理解企业发展方向、更好地适应改革的一个窗口。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可能过于理论化,对于像我这样更偏向实践操作的读者来说,会不会有些难以消化。但当我翻开目录,看到那些具体的法律条文分析、案例研究以及对政策演变脉络的梳理时,我的疑虑便烟消云散了。这本书似乎并没有止步于宏观的理论框架,而是深入到了改革实践的细节之中,这让我感到非常欣喜。特别是“法律调整”这个关键词,预示着本书将从法律的视角,剖析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立法、修法等手段来应对。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改革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的辨析,例如产权界定、公司治理、劳动关系、破产清算等等。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法律适用指南,或者对一些疑难案例进行深入的解读,那对我来说将是莫大的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研究者,我对于任何能够深入剖析改革关键节点和驱动因素的著作都充满期待。朱锦清教授这本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法律调整的书,无疑触及了改革进程中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之一。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我特别关注本书是否能够梳理清楚改革进程中,法律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哪些法律的修改推动了改革的深入,又有哪些法律的滞后阻碍了改革的步伐。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不同法律调整模式的优劣,例如是侧重于行政命令,还是更依赖于市场规则和法律裁决。对于国有资本的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问题,如果本书能提供基于法律视角的深刻见解,那将极具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厚重的学术气息,"【官方正版】"几个字更是让人对内容的权威性多了几分期待。我之所以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一直对国有企业改革这个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优化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朱锦清教授的名字,也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学术视野中,他在此领域的深耕和洞见,早就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我个人认为,对于任何关心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读者来说,这都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从内容上看,我相信它会涵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法律难题,并可能提出一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这正是我所急切需要了解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