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40周孕期全程手册(升级版)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徐蕴华 | 页数: | 256 |
| : | 26.8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 ISBN号: | 9787501949144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 出版社: | 轻工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积累三十余年妇产科经验的专家为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的孕
期指导,伴随准妈妈从妊娠**周到*后一周。提供*新的孕产信息,告
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妈的日常饮食营养、在生活
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
一切。配以插图详解,倡导一种明智和负责的态度,以帮助初为父母者学
习。伴随准妈妈一起走过难忘的日日夜夜,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妊娠期。
精 彩 页: 为人父母真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些不曾亲身经历的人永远都无法体会
其中的乐趣。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其中的辛苦同样
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像!
当你开始觉得二人世界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如果有个孩子能围绕在身
边一定充满幸福感;那么你需要知道,在孕育一个小生命之前,到底应该
怎么做。
这时,你需要从心理、生理和物质等各方面做好准备,从现在起你将
经历生命中*大的变化,从现在开始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你将成为
一个孩子的妈妈。做好准备了吗?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专业建议
过去,大家都只强调怀孕期间的身心健康。现在,大多数医生则认为
,要维持整个孕期的健康,就应该不只看真正怀孕的这9个月。据世界卫生
组织报告抽检结果表明,即使在孕妇各种检查、诊断结果均为正常的情况
下,仍有2%的胎儿出生后,会出现某些方面的异常。因此,对于准备怀孕
的女性来说,如何在怀孕前做有计划的优生怀孕,实在是一个不得不引起
重视的问题。所以,完整的怀孕期间,应该扩充到12个月,其中包括至少3
个月的怀孕准备期。在这个准备怀孕的期间内,将自己的身心健康维持在
**状态,对你未来有一个健康顺利的怀孕过程,以及孕育一个健康的宝
宝来说,**助益良多。
P10-11 作者简介: 徐蕴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市医疗事故评审专家
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妇女健康项目专家
卫生部开展的“母乳喂养和创建爱婴医院”部级专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顾问专家
1964年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师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际知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
4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线工作,在处理各种高危妊娠,包括多种内外科合并征.产科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抢救方面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抢救无数的危重母婴,深受国内外患者的信赖。
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妇女医院进修高危妊娠;199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国际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爱婴医院和母乳喂养专题培训。
任联合国项目专家以及***项目专家的同时,赴各有关地区,调研妇女健康状况:检查、指导、验收省.市级医院关于母乳喂养和创建爱婴医院的执行情况;负责编写生命知识培训教材及女童问题培训教材,并赴全国有关地区进行教材预试验、试讲、改进、定稿,并沿用至今。 目录: 一、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
怀孕第1周:准爸妈资格考试
怀孕第2周:今天是不是好日子
二、一颗小小苹果核(孕早期)
怀孕第3周:一粒种子的诞生
怀孕第4周: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怀孕第5周:叶酸虽小别忘补
怀孕第6周:宝宝开始心跳了
怀孕第7周:呕吐恶心,准妈妈难过的日子开始了
怀孕第8周:**次活动
怀孕第9周:胚芽期的结束
怀孕第10周:度过流产危险期
怀孕第11周:快速奔跑的小马
怀孕第12周:水上芭蕾舞蹈家
怀孕第13周:一只粉红的小桃子
怀孕第14周:开始皱眉做鬼脸了
三、吃手翻跟头,我都会了!(孕中期)
怀孕第15周:唐氏筛查,甜蜜的"恐慌"
怀孕第16周:不停地打嗝
怀孕第17周:发现好玩具--脐带
怀孕第18周:胃口大开一吃原来可以这么肆无忌惮
怀孕第19周: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怀孕第20周:穿上孕妇装,参加培训班
怀孕第21周:胎教开始
怀孕第22周:宝宝长出指甲了
怀孕第23周:皱巴巴的小老头
怀孕第25周:大脑的发育高峰期
怀孕第26周:睁开眼睛看"世界"
四、一个真正的小人儿(孕晚期)
怀孕第27周:长出柔软细密的头发
怀孕第28周:做个好梦吧,小宝贝
怀孕第29周:远离妊娠高血压
怀孕第30周:行动吃力、呼吸困难--艰难的时刻
怀孕第31周:宝宝的房子变小了
怀孕第32周:宝宝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怀孕第33周:圆润可爱的小宝贝
怀孕第34周:做好准备,头朝下
怀孕第35周:忐忑不安的时期
怀孕第36周:宝宝的小家还安全吗
怀孕第37周:充分休息,迎接随时可能来临的见面
怀孕第38周:准妈咪待产物品全攻略
怀孕第39周:了解分娩知识
怀孕第40周:天使降临
附:新生宝宝测评标准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40周孕期全程手册(3年 升级版)送:孕妈咪10月怀胎大事录》内容的图书简介,大约1500字: --- 《时间的褶皱:跨越世纪的家族史诗》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部寻常的历史著作,而是一部深植于时间土壤,横跨四个世纪的家族编年史。它以虚构的“莫里森家族”为轴心,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家族成员的个人叙事、书信往来、日记片段以及历史文献的碎片化重构,试图描绘出人类社会在剧烈变革中的个体命运轨迹。故事始于17世纪末英格兰的宁静乡村,终于21世纪初一座高速运转的国际都市,展现了从工业革命的曙光到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一个家族如何应对战争、瘟疫、技术革新、意识形态冲突乃至情感迷惘。 第一部分:土地与信仰(1685-1840) 故事的开端,聚焦于约瑟夫·莫里森,一位坚守传统信仰的羊毛商。他的生活被严格的季节更替和地域限制所定义。在这一部分,叙事侧重于缓慢的、几乎凝固的生活节奏。读者将跟随约瑟夫的视角,体验农耕社会的艰辛与邻里间的紧密联系。章节中穿插了对十七世纪末政治动荡的侧面描写,例如“光荣革命”对地方权力结构的影响,但重点始终放在个体对信仰的坚守与对土地的依恋。 随着时间的推移,约瑟夫的孙辈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托马斯·莫里森,一位富有远见的年轻人,离开了田园,前往新兴的曼彻斯特。此处场景陡然转换,从泥土的芬芳转向煤烟的呛鼻。托马斯参与了早期的纺织厂建设,书中细致描绘了工厂的运作模式、童工的悲惨处境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困境。这一时期的信件往来,揭示了传统家庭价值观与新兴资本逻辑之间的张力。例如,一封来自托马斯的妹妹艾米莉的信中,她对城市生活“永无止境的喧嚣”表示了深深的不适,这为后文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铁轨与硝烟(1841-1945) 莫里森家族的第三代人,见证了全球化的早期形态。家族成员开始大规模迁徙。詹姆斯·莫里森,一个具有探险精神的工程师,响应“新世界”的召唤,跨越大西洋,参与了美国西部的铁路建设。他的日记是本书中最具画面感的部分,记录了荒野的壮丽、原住民文化的消逝以及工程的巨大风险。读者可以从中窥见美国边疆拓荒史中被主流历史忽略的细节——技术人员的日常焦虑、后勤保障的脆弱性,以及对“进步”的复杂情感。 紧接着,世界被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家族成员被卷入不同的战线。弗雷德里克,一位在西线服役的德国裔莫里森,他的战壕日记是关于战争心理学极佳的文本。它没有宏大的战略叙事,而是聚焦于士兵在泥泞、恐惧与非人化环境下的精神挣扎。另一条线索则聚焦于后方的女性角色——伊迪丝,她留守在伦敦,目睹了“闪电战”的残酷,并在有限的资源下维持着家族在战时的生存。这一部分是对“大历史”如何碾压个体生命的深刻反思。 第三部分:霓虹与编码(1946-2010) 战后重建时期,莫里森家族的重心转移到了知识与信息领域。这一代的叙事风格变得更加内省和碎片化。理查德·莫里森,一位战后出生的物理学家,他的故事线索穿梭于冷战时期的学术界。书中通过他与同事的学术辩论记录,探讨了科学伦理的边界,特别是围绕核物理和早期计算机技术的争议。他象征着家族对理性秩序的追求,但也深陷于那个时代特有的偏执与怀疑之中。 与此同时,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年轻一代,卡拉·莫里森,则代表了文化与社会的反叛。她拒绝了父辈建立的稳定结构,投身于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和艺术探索。卡拉的经历通过她留下的未发表的诗歌和大量的手写信件展现出来。这些文本充满了对社会正义的呐喊、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个人身份认同的焦虑。她与理性主义的理查德之间的观念冲突,构成了家族内部的“代沟”核心。 尾声:数据的回响(2011至今) 故事的最后部分,时间线收束于当代。通过家族中最后一位主角,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亚历克斯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数字化的世界。亚历克斯的工作是维护庞大的全球数据网络,他的生活几乎完全在虚拟空间中展开。书中通过他的视角,探讨了“连接”的悖论——前人耗尽一生追求更快的交通工具与更广阔的疆域,而亚历克斯在瞬间可以抵达任何角落,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疏离。 本书最后几页,采用了类似“故障艺术”的排版,将不同时代成员的对话片段并置:约瑟夫对土地的依恋,托马斯对工厂效率的执着,詹姆斯的荒野探索,以及亚历克斯对算法的依赖。这种并置揭示了一个主题:尽管技术和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对归属感、意义和超越的渴望,却以不同的形式,在每一个莫里森的生命中不断重复。 整体特色 《时间的褶皱》并非简单地串联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家族的“情感基因”来观察历史。作者采用的叙事手法极为复杂,融合了历史档案、私人信件、虚构的学术论文节选和第一人称回忆录的风格。它邀请读者扮演一个历史的侦探,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叙事碎片中,拼凑出一个关于人类坚持、适应与最终遗忘的宏大图景。本书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如何重塑亲密关系,以及记忆如何在快速流逝的时代中变得脆弱和不可靠。它是一部关于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的,充满温度与思辨的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