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用惯用语词典
定价:18.00元
作者:温端政,沈慧云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1268600
字数:342000
页码:28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词典为“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之一,选收现代汉语中通用的惯用语近三千条,供具有初、中等文化程序的读者使用。
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首字声母、韵母相同的,按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首字同音的,按笔画数排列。
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每个条目注音。
一律使用规范字形,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印的《简化汉字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先解释条目中的疑难字、词,再解释条目的字面义。不止一个义项的,分项说明。在解释字面义的基础上,重点解释条目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释义之后配有例句,辅助说明条目的语义和用法。副条也出例句。每个度项至少举一例,例句不止一个的,中间用竖线隔开。例句都选自式正的出版物。有语源的可列出语源,但本词典不以溯源为主。自编的例句,作为补充,若引例已能体现条目的语义和用法,就不再自编例句。
省略例句中与理解条目无关的文字,省略的部分用省略号表示,为使句句语义贯通而增补的文字用括号表示。
词条有异形,且都通用的,选择通行面更大的作主条,另外的作副条。副条以“也作”形式出现,不注音不释义。副条首字与主条不同的,另出条、注音,但不释义不举例,注明见主条。
对条目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加以提示。
为便于检索,正文前有《词目首字音序索引》和《词目笔画索引》。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它对于日常交流和专业写作的帮助是立竿见影的。我曾遇到过一个棘手的翻译任务,需要用非常地道的中文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绪,我翻阅了手头好几本资料都找不到贴切的表达。最终在这本词典里,通过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短语的延伸解释,我找到了那个“点睛之笔”。它所提供的例句和情景模拟,非常贴近当代生活和职场环境,而不是那种陈旧的、脱离现实的古板例子。这种与时俱进的选材和编排,让它摆脱了许多传统工具书的僵硬感。它更像是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导师,随时准备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最精准、最恰当的语言武器。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收录了多少生僻的词汇,而在于它能高效地解决你在语言表达上的“燃眉之急”。
评分从一个资深“书虫”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纵深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惯用语更是历史沉淀的精华。我欣喜地发现,在很多条目的解析中,不仅仅是给出了现代的解释,还隐晦地提及了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或者文化背景,虽然可能不是大段的考据,但这种点到为止的文化提示,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它让我意识到,掌握这些表达,不仅仅是掌握了词汇,更是对中华文化脉络的一种温和触摸。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方式,比生硬的说教要高明得多。它激发了我进一步去探究这些惯用语来源的兴趣,让查阅工具书的过程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文化探索之旅,这对于保持学习的热情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和科学。我过去也参考过不少类似的语言工具书,但常常在查找特定表达时感到迷茫,不是分类过于宽泛,就是索引系统不够细致。然而,这本词典在编纂上展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它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词语,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惯用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和文化内涵。我注意到它在解释一些看似相近的表达时,会辅以大量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语言的精髓至关重要。比如,某些成语和俗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限制,这本书都做了清晰的界定,这极大地避免了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的尴尬。这种深度的剖析,远超出了“知其义”的层面,真正达到了“知其用”的境界。对于语文学习者或者文字工作者而言,这种体系化的知识构建,是建立扎实语言基础的强大助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而又不失雅致的色调,拿在手里分量十足,立刻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内页的纸张质感也极佳,印刷清晰度更是无可挑剔,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考量,每一条词条的结构都经过精心布局,无论是词条的序号、释义的层次,还是例句的引用方式,都做到了既规范又易于检索。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在当下的出版物中实属难得。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信息量而牺牲了阅读的舒适性,但这本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学习和查阅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翻阅时,那种油墨的淡淡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息,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更加注重书籍本身的年代。对于一个把书本当作精神伴侣的读者来说,这种物理层面的优质体验,是评价一本工具书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
评分与其他工具书相比,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展现出一种令人赞叹的“人情味”。我指的是那种编纂者真正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细致入微。例如,一些容易混淆的表达,作者会设置专门的“辨析”栏目,用非常简洁明了的对比表格来区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认知负荷。又比如,某些惯用语可能存在不同的读音或略微不同的写法,它都会在脚注或旁侧给出清晰的说明,避免了使用者在查阅后依然心存疑惑的尴尬。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关注,让它在众多冰冷的参考资料中脱颖而出。它不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而是充满了对学习者友好态度的精心打磨,让人感觉作者是真心希望读者能够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仅仅完成一个编写任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