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刑事辩护实务操作技能与执业风险防范(第三版) | 作者 | 徐宗新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ISBN | 9787519719746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字数 | 388000 | 页码 | 378 |
| 版次 | 3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刑事辩护实务操作技能与执业风险防范(第三版)》精华的部分是将刑事辩护每一步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升为指引,通过问题解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解读刑辩实务技能及执业风险,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同时,结合刑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陆续颁布的法律规范中有关刑辩的规定,提出了解决办法,提炼出操作技能,并充分提示存在的执业风险。 本书第三版结合新修订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对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补充了一些新案例,对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新技能进行了探索。同时将近年来笔者在各地讲课中听众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整理成《刑辩百问》作为附录。这些问题都是在刑辩工作常遇到的问题、难题,极具实用性。 |
| 作者简介 | |
| 徐宗新,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浙江大学法律硕士,靖霖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合伙人会议主席。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律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杭州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被聘为浙江省公安厅专家咨询委员、特邀监督员,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监督员,浙江省政法委特邀督査员,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律师学院刑辩分院执行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特聘教授、刑事辩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曾在国家检察机关工作,历任起诉科副科长、 办公室(研究室)主任,曾获浙江省公诉人比赛团体冠军,个人立二等功;2001年转岗从事律师工作,历任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部主任、所副主任、管理合伙人。2009年10月,发起创办专门从事刑事业务的靖霖律师事务所,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合伙人会议主席。 徐宗新从事律师工作以来,致力于发展刑事业务,十余年来,先后办理了千余件刑事案件及刑事法律服务项目,其中不乏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高级别领导干部案件、疑难复杂案件等。办案讲求'专业服人,诚信待人,尽职敬业',辩护意见采纳率较高,一部分案件得到无罪、罪轻处理。积极开展法学理论和诉讼实务的研究,撰写并发表十余篇刑事论文,编著出版《定罪量刑指南》、《浙江省经典刑事案例选》、《辩护人认为》(辑)(第二辑)、《刑事辩护的专家经验》等专业书籍,刑法理论造诣较深,刑事办案经验丰富,刑辩研究成果颇丰。 |
| 目录 | |
| 章基本原则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讲,最初翻阅此书时,我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或理论化,毕竟法律实务是不断发展的。然而,这本书的更新和修订显然紧跟了最新的司法实践动态。书中对于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认证、跨区域辩护的协调机制等前沿问题的探讨,展现出作者持续学习和拥抱变化的专业精神。文字风格上,它摒弃了晦涩的学术腔调,采用了清晰、精确且富有逻辑性的语言,使得复杂的法律程序和辩护策略得以有效分解和理解。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停下来,对照自己手中的案例进行复盘和思考,发现许多过去处理不甚理想的地方,在参考了书中的建议后,立刻找到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供检验和修正自身执业流程的“高级模板”。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结构之严谨与内容之全面,它几乎覆盖了刑事辩护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从会见在押人员的首次接触,到侦查阶段的初步介入,再到审判阶段的层层推进,作者都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它不回避实践中的复杂性与灰色地带,而是坦诚地剖析了律师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权力制约、信息不对等以及人际沟通障碍。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心理博弈”的章节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不仅讲授了法律技巧,更触及了与公检法人员打交道的“软实力”培养,这在纯粹的法律教科书中是极少提及的。这种将法律技术与人情世故巧妙结合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显得格外“接地气”,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一位资深前辈在耳边娓娓道来的经验之谈,干货满满,令人茅塞顿开。
评分这是一本能让人坐得住、读得进,并且愿意反复翻阅的专业书籍。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局限于“术”的层面,更注重“道”的构建。那些关于如何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媒体关系、甚至如何管理个人执业压力等“软技能”的探讨,对于身处高压环境下的刑事律师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条实体法条文。作者用朴实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刑事辩护这一职业的艰辛与光荣,提醒我们在追求胜诉的同时,更要珍视自己的执业生命线。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套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职业责任书,它激励着我们以更专业、更审慎、更具人文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个生命。
评分这本关于刑事辩护实务操作技能与执业风险防范的书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了律师在刑事案件代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应对策略。作者显然是深谙庭审艺术与法律实务的行家,书中对于证据的收集、质证技巧的阐述,细致入微,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法庭上的唇枪舌战。尤其是一些关于如何有效对抗控方叙事、构建有利于己方的案件逻辑的论述,更是充满了实战智慧,绝非纸上谈兵的理论空谈。我特别欣赏其中对辩护策略的深度剖析,它不仅仅停留在“应该怎么做”的层面,更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的内在逻辑和潜在后果。对于初入行的年轻律师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实战指南”;而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将,其中的风险防范章节也提供了及时而必要的警醒,帮助我们不断校准自己的执业航向,避免因细节疏漏而陷入职业困境。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感受到作者在传授技巧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对法律人职业操守的坚守与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一本普通的业务手册。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刑事辩护律师”的心灵成长记录。作者在探讨辩护技巧的同时,反复强调了职业道德的底线与不可逾越的红线。那种对“风险防范”的系统性梳理,不仅仅是列举了常见的违规情形,更是深入剖析了引发这些风险的深层心理动因和环境压力。例如,书中对于律师执业中如何平衡“维护当事人利益”与“遵守职业规范”这一永恒张力点的讨论,发人深省。它没有给出简单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审慎的价值权衡,培养出高度的自我约束力和风险预判能力。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比单纯的条文宣讲更具教育意义,它培养的是律师的职业良知和长远的执业韧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