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书籍
| 书 名: | 【正版】遇见你的幸福心灵:追求美好生活的100个思考|1347946 |
| 图书定价: | 39元 |
| 作 者: | (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4/1/1 0:00:00 |
| ISBN 号: | 9787111450740 |
| 开 本: | 16开 |
| 页 数: | 283 |
| 版 次: | 1-1 |
|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世界上论文被引用多的心理学家之一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 密歇根大学高教学奖项“金苹果奖”的获得者 牛津大学出版社积极心理学手册丛书总编辑 《积栅山理学》杂志顾问编委 国际积极心理学会秘书长克里斯托弗·彼得森以在乐观、品德和幸福感等领域的研究而闻名学术界。彼得森教授于2012年逝世。 |
| 是什么令生活有价值?我们该如何追求美好生活?当我们想到心理学时,一般都会想到它专攻的一个领域,即认识和治疗生活中的黑暗面,如成瘾、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其实,心理学还有一个领域是研究光明面的,它会思考一些乐观的问题,比如,如何令生活有价值?我们该如何追求美好生活?这个领域就叫做积极心理学。 在《遇见你的幸福心灵:追求美好生活的100个思考》中,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为我们带来了他在这个领域所作的诸多探索,以及与在生活中产生的100个短小精悍的思考。这位集幽默、热情和智慧于一身的大师,向读者生动地介绍了心理学积极的一面。积极的情绪和幸福感、坚强的性格、乐观主义、与他人的良好关系,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无论是谁,无论在哪儿,我们如何才能在家庭、职场、学校和运动场中追求美好的生活?看看这些标题,“现在你可以吻新娘了……想在麦当劳举行婚礼吗”或者“你怎么知道法国人就很幸福”,你就知道,彼得森是多么用心地对生活进行了思考,让我们与大师一道,在生活中遇见自己幸福的心灵。 |
《遇见你的幸福心灵:追求美好生活的100个思考》 前言 第1章 积极心理学与美好生活 // 1 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目的 // 2 2 解析积极心理学 // 5 3 美国人如何利用时间 // 7 4 指责科学还是指责受害者:第三种选择 // 10 5 完美的人 // 14 6 不幸福的未来 // 16 7 积极心理学和扯淡 // 18 8 积极心理学的不良朋友 // 20 9 驳斥对积极心理学的非议 // 22 10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科学理论与实践 // 28 第2章 积极情绪与经历 // 31 11 洗澡时你会想什么 // 32 12 是品味,还是压抑积极情绪 // 33 13 生活中谁容易获得快乐 // 35 14 快餐与浮躁 // 38 15 热情与积极心理学 // 39 16 恐惧症的积极对等 // 43 17 和丹尼尔·卡尼曼在一起的周日下午 // 46 18 金钱与幸福 // 49 19 快乐有代价吗(一) // 52 20 快乐有代价吗(二) // 54 21 遗传力与幸福感 // 56 22 微笑与长寿:游戏面和生活面 // 59 23 幸福离群 // 61 第3章 积极的品质和才能 // 67 24 后一课——积极心理学的个案研究 // 69 25 乐观主义正在危害美国吗 // 71 26 乐观潜入地下 // 74 27 好希望,坏希望 // 76 28 优点还是缺点 // 78 29 性格很性感 // 80 30 人无完人 // 82 31 我们居住在哪里有关系吗 // 85 32 复原力 // 87 33 培养伟大精神 // 90 34 大卫和歌利亚以及好生活 // 93 35 史蒂夫·乔布斯:成就美好生活的几堂课 // 96 36 你近为自己做了什么 // 98 第4章 积极关系 // 101 37 他人对我们很重要:两个事例 // 102 38 感恩:让他人知道自己很重要对我们有益 // 104 39 性别与友谊:一篇书评 // 106 40 眼泪和睾酮 // 108 41 应对失恋的痛苦:一些基于实验的建议 // 110 42 幸福、高谈阔论与家长里短 // 113 43 拥有一个朋友,成为他人的朋友 // 115 44 孩子们的选择正确 // 117 45 幸福可以传染 // 119 第5章 使能机构:家庭 // 123 46 书籍的重要性 // 124 47 现在你可以吻新娘了……想在麦当劳举行婚礼吗 // 126 48 从此幸福地生活 // 128 49 父亲有什么好的呢 // 130 第6章 使能机构:职场 // 135 50 领导风格和员工的幸福 // 136 51 做正确的事情 // 138 52 积极心理学与混蛋 // 140 53 积极心理学与失业问题 // 145 第7章 使能机构:学校 // 149 54 你会把毛绒动物玩偶带到大学吗 // 150 55 用金钱激励学生取得好成绩 // 151 56 在整个大学校园教授积极心理学 // 153 57 “和平工作团”50周年庆典 // 156 58 借用商业计划,做正确的事情 // 159 59 与奥巴马总统共度的一个周六上午 // 162 第8章 使能机构:运动场 // 165 60 当失败不叫失败 // 166 61 我喜爱NFL,可是…… // 169 62 运动与人生中的常胜状态:不仅仅发生在男人身上 // 171 63 布雷特·法弗与卡尔·瑞普金 // 175 64 团队运动、幸福与健康 // 177 65 球队的庆典与球场表现 // 179 66 NBA决赛:佳球队获胜了吗 // 181 第9章 使能机构:地理位置 // 185 67 地理位置和幸福 // 186 68 幸福的地方:幸福的州 // 190 69 幸福的地方也令人致命?——美国各个州和城市的自杀率 // 193 70 测量一个国家的幸福感 // 196 71 你怎么知道法国人就很幸福 // 198 72 国民幸福总值 // 200 73 积极心理学与中国 // 202 74 评估国家的幸福 // 206 75 快乐空间:第三空间 // 207 第10章 针砭时弊 // 211 76 你是不是高兴过头了 // 212 77 美国特有的浓厚口音 // 214 78 还有人写信吗 // 215 79 你无法品尝营养 // 218 80 我憎恨电子邮件 // 221 81 技术与幸福:一篇书评 // 223 82 请别动我的大脑 // 227 83 首先,在盒子里面思考 // 228 84 一切本如此 // 230 85 升调发言 // 232 86 幸灾乐祸:体育运动及其他 // 234 87 遗愿清单和积极心理学 // 236 第11章 追求美好生活 // 239 88 日子难捱——生命短暂 // 240 89 我决心认真看待本杰明·富兰克林 // 242 90 如何微笑 // 245 91 如何谈话 // 247 92 抢对银行 // 250 93 生存的意义与死亡 // 252 94 密歇根大学的松鼠 // 254 95 不说“但是”的一天 // 256 96 迷失于建筑物……以及生活中 // 258 97 通过心理减法致谢 // 261 98 你的衣橱里有些什么 // 262 99 美好生活:目的和手段 // 264 100 没有坏牌 // 267 参考文献 // 272 |
这本书我一直放在书架上,最近终于静下心来翻了翻。不得不说,它带来的感受比我想象的要深刻许多。刚开始翻开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一本市面上常见的“心灵鸡汤”类读物,大概就是讲一些人生道理,鼓励大家积极向上。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更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触动你内心深处那些被生活尘埃蒙蔽的角落。书中很多观点都非常接地气,不会显得空洞或遥不可及。它会让你反思自己日常的一些习惯、一些想法,以及对待生活和身边人的态度。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放下”的部分,我一直是个容易纠结的人,很多事情都耿耿于怀,这本书让我明白,有些时候,放下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它提醒我,与其在过去的事情里反复折磨自己,不如把精力放在当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当然,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立刻就能焕然一新的“神书”,更像是一盏柔和的灯,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引一点方向,让你在黑暗中找到一丝温暖。这种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影响,反而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和持久。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抱有很大的期待,毕竟书名里“追求美好生活”几个字就足够吸引人了。我当时的想法是,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实用的方法论,或者是一些能够立刻改变现状的建议。读了几章之后,我发现它更侧重于内在的探索,而不是外在的技巧。书中的很多篇章都像是在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对话,去审视自己的价值观、目标,以及那些真正让你快乐的事情。我曾经一度陷入了“内卷”的泥潭,总觉得自己不够好,需要不断地去拼搏,去证明自己。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所追求的“好”到底是什么?是别人的认可,还是内心的平静?它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它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框架,让我能够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探讨,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开心”,而是深入分析了情绪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以更健康的方式去应对负面情绪。这种细腻的剖析让我觉得,作者非常理解读者在生活中的挣扎,并且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种宁静和力量的结合。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被各种焦虑裹挟,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好好地看看自己。这本书就像一个避风港,让我有机会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它里面的很多思考,都不是那种大道理,而是很贴近生活的感悟。比如,它会谈到如何从微小的日常细节中发现幸福,如何去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我曾经以为,幸福是很遥远的东西,需要很大的成就才能获得。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幸福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它。它也给了我一种内在的力量,让我觉得自己不再那么脆弱。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打倒,而是能够多一份从容,多一份坚持。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改变并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要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最根本、最持久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好的书籍,能够让你在合上书本之后,依然在思考,依然在回味。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的存在。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它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能够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你的内心。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自我接纳”的篇章。在这个社会,我们总是被各种标准所束缚,总觉得自己不够完美,需要去迎合别人。这本书却告诉我们,不完美也是一种美,重要的是爱自己、接纳自己。这个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试着不再苛责自己,不再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误而否定自己。它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不再仅仅追求那些表面的成功,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充实和满足。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他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方式让我觉得非常舒服,也很有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露痕迹”。它没有试图用激烈的语言来改变你,也没有给你制定什么“人生攻略”。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真实的模样,然后引导你去思考,去调整。我一直是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人,但有时候也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它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去探索那些能够让你感到真正快乐的事情。它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你去独立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人际关系”的探讨。它不像一些书那样,教你如何去“控制”别人,而是强调真诚、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这些朴素的道理,在快餐式的社交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但我的内心却多了一份平静,少了一份浮躁。我开始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爱自己和爱别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