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清白旧家风:家训小品赏读 闲雅小品丛书
:25.00元
作者:曹亚瑟,朱晓剑 注评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8743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
“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明代小品文家华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图景,而他就在这闲花、闲鸟的陪伴下,随兴抽检,随意摘录,编选了一本小品文集,自谓“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内容提要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些古老的家训,是祖辈的人生智慧,对于我们,是一份约定,也是一种力量。
在这本家训小品中,就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大致分为四个章节。其一是志存高远,着重谈教育孩子有志向有才能,这事关一个人的未来人生格局,古今成大事者常常是有大格局大境界。其二是德善传家。德善是做人的根本。做事首先存良善之心,一旦突破了德善的底线,就有可能使人生走向反面。其三是大家风范。范是通常所说的“范儿”,风范也即风骨,人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于其做事有风范,坚持正确的道路和理念。其四是学海无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不断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⑤,教其鲜卑⑥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颜氏家训》
目录
卷一 志存高远
姬旦 诫伯禽
《史记》 命子迁
东方朔 诫子书
诸葛亮 诫子书
诫外甥书
嵇康 家诫
《新唐书》 训诸子
《宋史》 训诸子
谢良佐遗训
胡安国与子寅书
王阳明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杨继盛谕应尾、应箕两儿(节选)
高攀龙家训(节选)
沈守正示儿
王夫之示子侄
…………
卷二 德善传家
徐勉 诫子崧(节选)
颜之推 教子(节选)
《南史》 戒子廉、子恪等
《袁氏世范》 答子问
《隋书》谓子言
《戒子通录》戒皇属
柳玭 戒子弟
王旦 戒子弟
包拯 家训
欧阳修 与十二侄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司马光教子以义方
范纯仁 戒子弟言
张履祥示儿
郑板桥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节选)
纪昀 寄内子
林则徐 训次儿聪彝
…………
卷三 大家风范
《三国志》 教子避嫌
《晋书》戒皇甫谧
封鲊教子
朱仁轨 诲弟子言
《新唐书》 教子学古今家诫
以古为镜
元稹 诲侄等书
《戒子通录》 戒公主
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
朱熹 与长子受之(节选)
袁采 父母多爱幼子
家颐 教子语
霍韬 家训(节选)
庞尚鹏以礼待下
李诩 示儿书
…………
卷四 学海无涯
王修 诫子书
王褒 幼训(节选)
萧纲 戒当阳公大心书
《金史》 与王若虚论文
张居正 示季子懋修书
欧阳修 诲学说
李诩 训子语
爱新觉罗·玄烨 庭训格言(节选)
郑燮再谕麟儿
方苞 壬子七月示道希
彭端淑 为学一首示子侄
蒋士铨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左宗棠 致霖儿
…………
作者介绍
朱晓剑,专栏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阅读协会副秘书长。出版有《写在书边上》《舌尖》《书式生活》《杯酒慰风尘》《漫游者行记》《书店病人》等著作。
朱晓剑的生活与书息息相关。藏书、书房、书店、书作、书人、书事,在他的日子里有着别样的风情。这些与书有关的雅事将日子撑得满满的,却并不拥挤杂乱,还透着一股特有的成都休闲味,在缓慢悠然中尽显读书人的从容。
朱晓剑在成都生活近20年,对成都生活的熟稔自不待言,由于他对图书信息的熟悉,加上酷爱阅读,常常逛成都的大小书店,说起成都的书店,真是如数家珍,还专门编制了成都书店文化地图。的书店达人钟芳玲就笑称他是成都的“书童”。
文摘
序言
翻开这本《闲雅小品丛书》的《清白旧家风:家训小品赏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淡雅的封面设计,一种沉静而温润的气质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古老书房。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温度的读物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闲雅”二字的全部想象。它不是那种需要费尽心思去啃读的学术专著,也不是哗众取宠的畅销读物,它更像是一位温厚的长者,用最平和的语调,讲述着那些关于“家风”的智慧。 我尤其喜欢它对家训的解读方式,不是生硬的条文罗列,而是融入了生动的故事和细腻的感悟。书中的每一篇小品,都像一颗颗打磨过的珍珠,折射出不同年代、不同家庭的光芒。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年代的文人雅士,在灯下亲手书写家训,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也饱含着他们对道德操守的坚守。这些家训,不仅仅是规矩,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言行,思考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智慧融入现代的生活,如何才能让“清白旧家风”的精神在当下得到传承和发扬。
评分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让人心生宁静。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将我从日常的琐碎和喧嚣中暂时抽离出来。它并非是那种强行灌输的“成功学”或者“育儿经”,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感受、去体会。书中的一些小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回味无穷。我常常会在读完一个故事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那个画面,感受主人公的情感,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共鸣。 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温情,他并没有刻意去渲染历史的沧桑,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那些关于家训的鲜活图景。读到那些关于孝道、关于诚信、关于勤俭的片段时,我总会想起自己的长辈,想起他们曾经的教诲。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一种对精神传承的致敬。我发现,原来那些看似朴素的家训,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穿越岁月,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评分我一直认为,家风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本书,正是对这一主题的绝佳诠释。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论书籍,让人望而却步,而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将深刻的家训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喜欢它那种“小品”的体裁,字数不多,但每一篇都言简意赅,却又意蕴深长。这让我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轻松地阅读,并从中汲取养分。 书中的例子非常贴切,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比如“毋以善小而不为”、“业精于勤荒于嬉”等等。这些家训,虽然我们可能耳熟能详,但通过作者的解读,我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髓。他会结合历史典故,讲述这些家训的由来,也会分享一些现代的案例,说明这些家训在当下的意义。这使得家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训,而是成为了可以触碰、可以实践的生活指南。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对“家风”这个词,有一种模糊的概念。总觉得它离我很遥远,似乎是达官显贵或者名门望族的专属。然而,当我读完这本《清白旧家风:家训小品赏读》后,我才发现,家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言传身教的传承。书中的许多小品,都从最平凡的生活细节入手,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如何互相影响,如何传承着或好或坏的家风。 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句句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他所描绘的那些普通家庭,也让我倍感亲切。我能从那些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家庭的过往。这让我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家风,才能够孕育出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而我又该如何去塑造和传承我自己的家风?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我与家风之间的联系。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的整体感觉,那种“闲雅”的调调,恰好是我所追求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忽略了那些慢下来的时光。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暂时放下烦恼,沉浸在那些关于家风的美好故事中。它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能够深深地触动人心。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家训时的视角。他并没有停留在对家训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深入挖掘了家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每一个小品,都像一次心灵的对话,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悟。我常常会在读完一个小品后,花很长时间去品味其中的意味,就像品一杯香茗,越品越有味道。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家风的书,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安顿心灵,如何安享人生的智慧之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