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落叶半床书:书香小品赏读 闲雅小品丛书
:29.00元
作者:曹亚瑟,苗怀明 注评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8744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
“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明代小品文家华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图景,而他就在这闲花、闲鸟的陪伴下,随兴抽检,随意摘录,编选了一本小品文集,自谓“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内容提要
本书从古代各类典籍中选收与书籍有关的小品文一百余篇,一方面为大家提供一部优美风趣、可读性较强的书香小品集,另一方面也是在介绍古代与书有关的人与事。全书以类编排,根据内容分为四卷:卷一为名为著书之难,主要谈著述、校勘、批点等话题;卷二名为读书之乐,主要谈与读书相关的故事和感悟;卷三名为藏书之苦,主要谈古人在藏书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卷四名为好书之癖,主要谈书的功用、掌故等。
这些文章的作者或为著书者,或为收藏家,这种身份又为这类文章注入了很多情感色彩,情感真挚、坦诚,严肃而不失灵动,厚重而不失情趣。话题虽是书籍,但远可观历代兴亡,近可知人世沉浮。王士禛翻阅早年读过的旧书,“怃然如遇贫交于契阔死生之后,其悲愉感慨有出于寻常相万者”,这种复杂的情感多数读书人都有。由书籍这个特殊的视角,也是可以看出世间百态的。
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快乐事也。然亦有时有处,有情有景,不可不知也。
——黄图珌《诗书》
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
目录
卷一著书之难
曹丕 与王朗书
沈括 校书如扫尘
苏轼 以意改书
费衮 著书称谓
费衮 蔡絛著书
陈宏绪 与张天生
顾炎武 著书之难
雁宕山樵 《水浒后传》序
余怀 《板桥杂记》自序
蒲松龄 聊斋自志
纪昀 《滦阳续录》自序
蔡澄 朱彝尊刻书
张之洞 劝刻书说
徐珂 顾涧薲喜校书
………………
卷二读书之乐
王嘉 贾逵舌耕
刘义庆 奴婢读书
欧阳修 三上
王安石 答曾子固书
苏轼 记六一语
黄庭坚 与王子予书
费衮 司马温公读书法
陈鹄 东坡抄《汉书》
朱熹 答吕子约
周密 读书声
张居正 竟日观书
卢维祯 诸生论读书
孙枝蔚 示儿燕
黄图珌 诗书
赵翼 皇子读书
阮葵生 读书强记法
…………
卷三 藏书之苦
王嘉 曹曾石仓藏书
庾信 汉武帝聚书赞
沈括 馆阁藏书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辙 藏书室记
叶梦得 余家藏旧书
陆游 书巢记
周煇 藏书
刘克庄 味书阁记
…………
卷四好书之癖
刘义庆 郝隆晒书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自序
道山先生 书换铜器
洪迈 书籍之厄
陆游 教官改题
周辉 借书
刘祁 借书不还亦一痴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徐咸 景清借书
归有光 书斋铭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讲,我对于《落叶半床书:书香小品赏读 闲雅小品丛书》的期望值并不高,我一直觉得“小品”这个词,很容易沦为辞藻的堆砌,内容却空洞乏味。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厚重感”,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哗众取宠的段落,也没有华而不实的修辞,而是用一种极其克制而精准的语言,去触碰那些关乎人生、关乎情感的本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记忆”的描绘。它没有大张旗鼓地煽情,而是通过一些细枝末节,一些被时间染色的片段,来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回忆。读到那些关于童年、关于往事的文字,我仿佛也回到了那些青涩的岁月,那些纯真的时光,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书中的“情怀”表达,也显得尤为难得。它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矫情,而是源自对生活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一种淡淡的、内敛的忧伤,夹杂着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这种“情怀”,不是为了感动谁,而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更具感染力。我还注意到,书中对“美”的追求,体现在了方方面面。无论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还是对人文情怀的捕捉,都透露着一种对精致、对和谐的向往。这种对美的执着,贯穿了整本书,让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闲雅”,并非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能够以一种平和而精致的态度,去生活,去感受。这本书,就像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更真实的自己,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闪光的美好。
评分我本是带着一种略显挑剔的眼光来审视这本《落叶半床书:书香小品赏读 闲雅小品丛书》的,毕竟“闲雅小品”这个标签,有时容易让人联想到空洞的辞藻和矫揉造作的笔调。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实在感,打破了我的预设。它没有卖弄学问,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以一种极其生活化的视角,去探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精神内核的种种。例如,书中对“独处”的描摹,并非简单地赞美孤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喧嚣之外,如何通过与自我的对话,获得内心的丰盈与独立。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引,穿插古今的典故,使得“独处”的境界,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哲学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器物”的解读,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物件,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承载着记忆、情感与时光的载体。从一张泛黄的书桌,到一把古朴的茶壶,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种对物的“情结”,让阅读的体验变得异常丰富,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曾经拥有和使用它们的人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书中对于“味蕾”的描绘,同样妙不可言,那些寻常的家常菜,在作者的笔下,却散发着独特的醇厚与温情,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温馨画面,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那些年味十足的岁月。这种对日常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表达,正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它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闲雅”,并非是脱离尘世的清高,而是能在平凡生活中,品出不凡的滋味。
评分不得不承认,我是被《落叶半床书:书香小品赏读 闲雅小品丛书》那极具诗意的书名所吸引,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斥着华丽辞藻的散文集,讲述一些脱离现实的浪漫情怀。但当真正翻阅后,我才发现,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更为内敛、更为深刻的“闲雅”。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赏读”,不如说是“品鉴”,作者的笔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品茶师,将生活中的各种滋味,细细地勾勒出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也能品尝到其中的甘苦与回甘。尤其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对“季节”的感知。它并非简单地描述春夏秋冬的景物变化,而是将季节的更迭,与人的心境、生活的节奏巧妙地联系起来。例如,描写秋日的萧瑟,并不单单是描绘落叶和寒风,而是借此来触及人生中那些不可避免的告别与沉淀,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的写法,使得文章充满了哲思的厚度。书中对“阅读”本身的探讨,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不是泛泛而谈读书的好处,而是深入到阅读的本质,去探寻文字如何触动我们的灵魂,如何成为我们抵御现实压力的精神庇护所。作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本书,每一段文字,这种对知识与精神的敬畏之心,在当下显得尤为可贵。而书中对于“生活中的小确幸”的记录,更是如同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那些被我们匆忙忽略的瞬间。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意料之外的帮助,都能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动人的光彩。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旅伴,在人生的旅途中,默默地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忙碌之余,能有一处可以停下来,静静品味生活的馨香。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落叶半床书:书香小品赏读 闲雅小品丛书》,便像是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小窗,瞬间有微风拂过,带着书页特有的、混合着墨香与时光的气息。我原本是抱着一种寻常的心态,期望能在这其中找到一些消遣时间的闲适文字,毕竟“闲雅小品”这几个字,就已经足够吸引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渴望片刻宁静的灵魂。然而,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颗颗精心打磨的宝石,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作者的笔触细腻而隽永,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洗尽铅华的淡定与从容。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古代文人雅士在月下抚琴,在案前挥毫,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那种对美的极致追求,在字句间悄然复苏。书中对于生活细节的捕捉,尤其令人玩味。那些寻常的景物,寻常的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仿佛被赋予了灵性,变得生动而有故事。无论是对一片落叶的感怀,还是对一杯清茶的品鉴,都透着一股子“从容”二字。这种“从容”,不是刻意为之的摆架子,而是根植于内心深处对生命本真的理解与热爱。它让我反思,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我们是否忽略了太多身边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温和的声音引导着我们,去重新认识和感受生活本身所蕴含的诗意与哲理。那种淡淡的忧伤,夹杂着对过往的眷恋,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构成了书中独特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老实说,我拿到《落叶半床书:书香小品赏读 闲雅小品丛书》时,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我以为这会是一本典型的“消遣读物”,可能读完就忘,对生活提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启发。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像一个低调的智者,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触及了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书中的一些观点,虽然简练,却极富洞察力。例如,关于“失去”的讨论,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悲伤或释怀,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具建设性的视角,去理解失去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失去中寻找新的可能。这是一种超越了简单情感宣泄的智慧,让我对人生中的起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书中对“时间”的感悟。作者并没有用宏大的叙事去描述时间的流逝,而是通过对一些生活片段的捕捉,比如晨起的第一缕阳光,黄昏时分的落日余晖,来展现时间的无声无息,以及它在个体生命中的沉淀。这种对时间之河的细致描绘,让我在阅读时,仿佛也放慢了脚步,去体会生命的每一个瞬间。书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也显得尤为真诚。它没有回避人性的复杂,也没有刻意去歌颂所谓的美好,而是以一种坦诚的姿态,去展现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互动,以及情感的流转。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反而更具打动力,让我对身边的亲友,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珍惜。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我忽略的、细微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