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摸透对方心理,就没有聊不来的人。很多时候, 必须知道该说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必须知道对谁说;必须知道怎么说。才能让对方从骨子里接受和认同你内心的真实意愿,从而让你取得事情的主导权。在不知不觉间攻入他人内心,让对方满心欢喜地接受你的观点、意见、提议以及任何请求。
李飞:毕业后曾在大学任教多年,后投身于文化事业,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以冷眼洞悉世情,以慧心指点迷津,极受读者追捧。 出版了《在美的时光,别辜负了自己》《品位男人的礼仪书》《在不安的世界里,找自己的存在感》《男人的性格决定事业,女人的性格影响婚姻》等作品。
Chapter 1 没有聊不来的人——懂点沟通心理学,社交不吃闭门羹
说别人爱听的话,人缘不会差 / 002
表达你的兴趣,别人也会对你感兴趣 / 005
你笑着说话,他笑脸相迎 / 007
你考虑他的感受,他接受你的说法 / 009
说赞美的话,对谁都有用 / 012
迎合别人内心期望,即使它不是真的 / 017
让别人痛快说话,你们就有话可说 / 019
谁都不喜欢被勉强,所以别说勉强话 / 022
说话让人有面子,自己也会受欢迎 / 024
Chapter 2 一眼就要心心相吸——给个好印象,迈过陌生这道心理坎
相见前7秒,决定这辈子能说多少话 / 028
举手投足都要让人难以忘怀 / 030
你的着装也是一种无声语言 / 032
表达出亲和力,你会拥有十足魅力 / 034
让语言有气质,便可以引人注意 / 036
给声音加入感性,你就有了磁性 / 038
生动的语气总是引人入胜 / 039
把声音调整得和美妙音乐一样 / 043
让人真真切切看到你的友善 / 047
Chapter 3 三两句烘热关系——讲好开场话,避免相对无言的尴尬
一亮相,就要赢得满堂彩 / 050
用开场白把人吸引过来 / 054
会寒暄,就不会没话说 / 057
擅长场面话,就能套近乎 / 059
在闲谈上花些“勾人”的心思 / 062
制造共同话题,拉近心理距离 / 065
寻找共同点,打开对方话匣子 / 069
没话也要找话,别让心灵冷场 / 072
妙问,让他主动对你多说话 / 074
Chapter 4 进一步拉近心距——能灵活就通达,把话说圆人情不冷
人情话不到位,人脸就会冷下来 / 080
善于察言观色,通晓人情世故 / 083
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人心拉过来 / 086
言语间替人着想,便能赢得别人支持 / 088
注重交流细节,以防出现沟通隔膜 / 092
谈吐幽默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冷场 / 097
赞美没有新意,小心遭受冷遇 / 100
会说职场暖心话,和谁关系都融洽 / 103
肆意指责别人,必被打入冷宫 / 106
Chapter 5 把耳朵用到**——会听的才会说,别让你唇不对他的嘴
被倾听,是人人都有的心理需求 / 110
倾听,可以消除对方的排斥感 / 112
把话听明白,不要贸然主观臆断 / 114
听出他们的亲疏关系,再走下一步 / 117
听准对方的话究竟是对谁说的 / 119
以理解的心态听,从他的角度思考 / 122
听懂话中奥妙,再做自己的应答 / 125
听出别人真实意图,给予正确反馈 / 128
Chapter 6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是什么身份,就对他说什么话
与人交谈,先要看准交谈对象 / 132
考虑场合身份,看清情况再开口 / 135
他一开口,就对他的身份略知一二 / 140
看人下菜,对什么人就说什么话 / 143
根据谈话对象,选择不同交流风格 / 147
与名人交谈,心态一定要摆正 / 152
与富人交谈,关键要消除他的敏感 / 154
与老年人交谈,请拿出请教的姿态 / 157
与多个异性交谈,务必做到面面俱到 / 159
与上司说话,小心一点不吃暗亏 / 160
Chapter 7 悟透他的心性——明白对方怎么想,你才知道怎么说
微表情,看人看心准到骨子里 / 166
细品眉语,可知对方当下心理活动 / 170
甄别眼神,直观对方内心真实情境 / 172
看他双手,可察觉对方此刻心理状态 / 174
不经意的动态,暴露人物心态 / 177
交谈时的坐态,暗藏复杂心理因素 / 181
交谈时的站姿,可以秒懂人物个性 / 185
穿着风格,透漏人物性格特征 / 189
眼镜佩戴,折射的是人物心理个性 / 193
Chapter 8 让难言之语拐个弯——赖话好说不恼人,立场相对也能谈下去
包装过的语言,才让人听着舒服 / 198
躲开正面批评,让人笑着改正错误 / 201
巧妙暗示,秋毫无犯心照不宣 / 204
善用幽默,诙谐之中完成说服 / 206
正话反说,揭穿谬论又不触怒人心 / 208
据理进言,既达目的又不得罪领导 / 210
批评下属,打一巴掌揉三揉 / 212
委婉拒绝,说“不”也要给人留自尊 / 214
Chapter 9 把话说到心坎上——熟用说服技术,拿正确的钥匙打开心门的锁
善说服的人,人生不冷场 / 220
做不成的事儿,说就能说成 / 222
让别人顺心,交谈才能顺利 / 224
说出的话,应贴合对方心理需要 / 227
让他觉得,想法好像是他自己的 / 229
用语言把他拉入心理信任情境 / 231
说对方得意的事,他会越聊越可亲 / 232
抓住心理偏好,迅速拉近距离 / 234
“不经意间”就投其所好 / 236
用真诚与真情把对方打动 / 238
让别人痛快说话,你们就有话可说
人们都喜欢自己说,而不喜欢别人说话;同时也往往更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并且在没有完全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就对别人盲目下判断,这样便造成了人际交往中难以沟通的情况,构成交流的障碍和困难,更有甚者会造成双方的冲突和矛盾。
戴尔·卡耐基的名声远播到欧洲,欧洲的有些地方就邀请他去作演讲,卡耐基有了一次欧洲之行。
从欧洲回来之后,一天,卡耐基的朋友邀请他参加桥牌晚会。在这个晚会上,只有卡耐基和另外一位女士不会打桥牌,他俩坐在一旁就闲聊上了。
这位妇女知道卡耐基刚从欧洲回来,于是就对卡耐基说:“啊,卡耐基先生,你去欧洲演讲,一定到过许多有趣的地方,欧洲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你能讲讲吗?要知道,我小时候就一直梦想着去欧洲旅行,可是到现在我都不能如愿。”
卡耐基一听,就知道这位女士是一位健谈的人。他知道,如果让一位健谈的人很久的听别人说话那就如同受罪,心中定是憋着一口气,并且不时要打断你的谈话,或者对你的话根本毫无兴趣。他明白这位女士想从自己的话中寻找一些契机好帮助她能够开始自己的谈话。
卡耐基刚进晚会时听朋友介绍过她,知道她刚从南美的阿根廷回来。阿根廷的大草原景色秀丽,到那个国家去旅游的人都要去看看的,且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
于是他对那位女士说:“是的,欧洲有趣的地方可多了,风景优美的地方更不用说了。但是我很喜欢打猎,欧洲打猎的地方就只有一些山,很危险的。就是没有大草原,要是能在大草原上边骑马打猎,边欣赏秀丽的景色,那多惬意呀……”
“大草原”,那位女士马上打断卡耐基的话,兴奋地叫道,“我刚从南美阿根廷的大草原旅游回来,那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太好玩了!”
“真的吗,你一定过得很愉快吧。能不能给我讲一讲大草原上的风景和动物呢?我和你一样,也梦想到大草原去的。”
“当然可以,阿根廷的大草原可……”那位女士看到有了一个倾听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在大草原的旅行经历。然后在卡耐基的引导下,她又讲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风光和她沿途旅行的国家的风光,甚至到了*后,变成了她对自己这一生去过的美好地方的追忆。
卡耐基在一旁耐心地听着,不时微笑着点点头鼓励她继续讲下去。那位女士讲了足足有一个多小时,然后晚会就结束了,她遗憾地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下次见面我继续给你讲,还有很多很多呢!谢谢你让我度过了这样美好的一个夜晚。”
卡耐基在这一个小时中他只说了几句话,然而,那位女士却向晚会的主人说:“卡耐基真会讲话,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很乐意和他交谈。”
其实卡耐基知道,像她这样的人,并不想从别人那里听到些什么,她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双认真聆听的耳朵。她想做的事只有一样:倾诉。她心里真想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讲出来,如果别人愿意听的话。对这种谈话者,*好不要自以为是,卖弄口才,堵住他们的嘴巴,那只会赢来打哈欠的嘴巴和厌烦的表情。
一般人有两种心理状态:其一是,一般来说,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总是事事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他*喜欢的是他自己而非别人,他*爱谈论的便是自己,所以在谈话时不是倾听别人讲话,而是口若悬河地向别人讲自己的事。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其二是,不是很健谈的人,他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情绪变化较大。由于他沉默寡言,不开心的事情不愿讲出来,许多烦恼的情绪都被理智积压在心中。有时候,有了什么高兴的事情,也不喜形于色,不愿与人分享,也埋藏在心中,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不动声色,坚强沉着,内心活动却很激烈。
因此,遇到一次宣泄的机会,而你正是他的朋友,你千万不能打断他,这时你所做的事就是静静地听。在倾听的过程中,你们的友谊在加深,他对你的信任程度也在增加,你会因此而获得一份真诚的友情。因为当他发现你在认真地聆听他的话时,好感和亲近感便油然而生了,因为你已满足了他的需要。*重要的是,你一开始便尊重他了,他在你的这种态度上找到了他的重要感、自信心。
关于人际关系,想必不必多说,大家也知道它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的烦恼在于,他们愿意非常努力去构建一个良性的社会助力网,以求给自己的理想达成增添足够的现实力量。然而,他们却屡屡碰壁,在人际往来上吃了不少闭门羹。显然,这并非他们主观思想没有认识上去,也不是他们行动上懒惰消极,而是他们实在无能为力。
其实,说“无能为力”稍嫌偏颇。换而言之,这个能力是什么呢?很重要的两点——畅言无阂和察言观色。
所谓畅言无阂,不仅是说为人说话要义理通达,言辞流利,更重要的是,要心思机敏,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怎么说。有了这种能力,才能确保在社交场合上不冷场,避免相对无言的尴尬。
很多人就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当他们主动接近别人以后,总会自然不自然地出现思维断层——人家站在他面前,他却不知道用什么话题把交谈继续下去;他们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人“言无不听”。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失败和尴尬的局面。
而察言观色,则主要指的是对于目标社交对象的识别能力。这个更重要,这是人际交往安全、畅通的前提。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能识人,不知道对方的个性秉性,心理好恶,就无法做到“投其所好”,那又怎么能够投缘呢?另一方面,你不识人之善恶,不知底细深浅,就无法确保他是对你有益的人,相反,在某些利益相关的关键时刻,他还有可能害你不浅。因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重视再重视。
总的来说,我们如果能够对社交对象有一个清晰、客观、全面的认识,又能够根据他的脾气秉性,性格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那么,不要说你们的关系会与日俱增,就算你要求他接受一些“勉为其难”的事情,想必也没有那么难了。
本书正是立足于以上两项能力的着重培养,精炼选取社交沟通中*关键的几个点,以理论结合实际辅以案例的方法,客观生动地向读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技能传授。通读本书,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磨炼,你就可以“一句话化解冷场,三分钟读懂人心”,它的可读性与实用性,正是我们敢于面对大家的资本。
说实话,光是看到“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书名,我就觉得这本书很接地气。生活中的各种聚会,从家庭聚餐到朋友的生日趴,总会出现那么一两个“突然安静”的时刻,让人感觉空气都凝固了。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人,不露痕迹地抛出一句妙语,瞬间就能让大家重新活跃起来,那简直太厉害了。《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标题,就像是召唤社交场上的“救星”。而“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教你说话技巧,更触及了社交的本质。我总觉得,理解对方在想什么,才能更好地进行互动,而不是一味地猜测和试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告诉我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观察对方的语言、表情甚至是一些微小的肢体动作,来洞察他们的真实意图和情绪,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回应。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能瞬间提升我社交智慧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光是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瞬间点燃了我对社交场景的期待。生活中有太多尴尬的冷场时刻,无论是初次见面、朋友聚会还是工作中的一些尴尬间隙,总让人不知所措。我一直很想找到一种方法,能够不生硬、不突兀地打破这种沉默,让气氛重新活跃起来。这本书的名字《一句话化解冷场》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而且,“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简直是社交达人的必备技能啊!我总是觉得,如果能快速get到别人的意思,理解他们的想法,沟通就会顺畅很多,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案例,告诉我到底该如何组织语言,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样的“一句话”,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同时,我也很好奇,读懂人心是不是真的可以如此迅速,是不是有一些洞察人心的“捷径”可循。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翻开它,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像书名一样,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融洽社交关系的大门。
评分我是一名销售人员,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其中不乏一些初次见面、需要快速建立信任的客户。有时候,在介绍产品或者进行商务洽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让气氛变得紧张或者有些冷淡的时刻。这时候,如果能够有一句恰到好处的话,既能缓和气氛,又能展现专业和自信,那将对我的工作大有裨益。《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实用性。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针对不同场景的“金句”,以及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比如语气、表情等等。副标题“三分钟读懂人心”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销售,能够快速理解客户的需求、顾虑甚至是潜在的意图,这绝对是提升业绩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一些观察人心的“小技巧”,让我能够通过对方的一言一行,快速判断出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更精准地进行沟通和说服。这本书听起来就是为我这样的职场人士量身定做的。
评分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了无数个需要“救场”的画面。有一次参加一个商务晚宴,席间大家聊得正欢,突然一个话题结束了,现场瞬间安静得能听到背景音乐的声音,那种窒息感简直让人全身冒汗。还有跟刚认识的朋友聊天,有时候找不到共同话题,场面就会变得有些干巴巴的。所以,《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束光,指明了一个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部分感到好奇。我常常觉得,要理解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的相处和细致的观察,但如果真的能在短时间内洞察到对方的一些关键信息,那在沟通中就能掌握主动权,无论是合作还是交友,都会事半功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比如说,在不同的场合下,面对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组织你的语言,才能既化解尴尬,又能展现你的情商和智慧。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秘籍”,让我以后不再害怕冷场,更能自信地与人交流。
评分我本身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在社交场合总是显得有些拘谨,尤其是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冷场出现时,我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手足无措。以前,我总是试图回避这些尴尬的时刻,但久而久之,我意识到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书名,就像是为我这样的人提供了一份“社交急救包”。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究竟有哪些“魔法”般的一句话,能够在瞬间扭转乾坤,让原本尴尬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而且,“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副标题,让我充满了好奇。我总是很难准确地捕捉到别人的情绪和想法,这让我觉得与人沟通时总隔着一层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观察方法,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读懂对方的心思,从而能够更恰当地回应,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也让自己在社交中更加自在。这本书听起来能帮助我提升社交自信心,让我不再害怕与人交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