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P中文A文學專題研究論文寫作指導》(第二版)
新大綱有哪些新要求?新的評分要點是什麽?
寫作的進度怎麽規劃?論文的封麵怎麽安排?
反思會議如何開?反思記錄怎麽寫?
論文怎樣遞交?怎麽預估論文的得分?
《IBDP中文A文學專題研究論文寫作指導》(第二版)已經爲您準備好瞭答案!
本書是為寫作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IBDP)中文A文學專題研究論文的學生編寫的指導,旨在幫助學生開啟文學研究思路、掌握論文寫作方法。
權威依據:以專題研究論文大綱為指南,反映大綱的新變化與新規定,闡明專題研究論文的寫作要求和評分依據。
循序漸進:剖析論文寫作過程,規劃論文寫作步驟,由前期準備入手,對寫作給予具體指導,落腳於論文評估。
詳細講解:解析寫作的要點與難點,提供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提示可以利用的資源及幫助。
實例點評:收錄豐富的論文實例,配有具體的教師點評,啟發專題研究思路,展示論文寫作範本。
寫作演練:精心設計思考練習題目,緊扣論文寫作各個環節,啟發獨立思考,完善論文寫作。
董寧
中國山西大學語言文學學士、中國古典文學碩士,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哲學碩士,香港啓新書院IBDP、MYP中文文學課程教師。曾擔任大學中文係講師、山西南洋國際學校副校長、悉尼大同中文學校校長等職。在香港李寶春世界聯閤書院等國際學校任教多年,熟悉IBDP、IBMYP中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中國語言文學課程教學經驗。
齣版著作包括: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 (簡體上下冊) 中文A文學課程指導》、《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 (繁體上下冊) 中文A文學課程指導》、 《誠為纔女紅顔寫心---陳端生《再生緣》中纔女形象的塑造》(“TELENTED WOMEN ANDLESBIAN ADVENTURE”)(中英文雙語閤集)。
作者:董寧
齣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42728
版次:第二版
齣版日期:2018年4月
開度: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224
準備篇
第1講 爲什麽要寫專題研究論文﹖
1.1 IB課程的需要
1.2 個人成長的需要
1.3 未來學習的需要
第2講 文學專題研究論文有何特點﹖
2.1 研究與寫作相互結閤
2.2 什麽是“研究”
2.3 如何開展研究
2.4 嚴謹求實的研究態度
第3講 你的論文寫給誰看﹖
3.1 確定你的目標讀者
3.2 學術論文的語體要求
3.3 使用恰當的語氣
3.4 使用恰當的語調
3.5 使用專業的語言
第4講 寫作過程中誰能幫助你﹖
4.1 你會遇到哪些問題
4.2 論文的要求與規定
4.3 閤理安排寫作時間
4.4 老師與學生的責任
第5講 如何研讀研究資料﹖
5.1 搜集來源可靠的資料
5.2 恰當分類和選用資料
5.3 養成邊研讀邊記錄的習慣
5.4 研究綜述的必要性
5.5 以深入閱讀促進研究
第6講 如何在寫作中引用數據﹖
6.1 第一手資料的引用
6.2 第一手數據的標注方法
6.3 第二手資料的引用
6.4 第二手數據的標注方法
第7講 如何選定研究論題﹖
7.1 選擇可行的論題
7.2 突齣文體的特點
7.3 論題須恰當閤適
7.4 兩種論題的類別
7.5 完成論題意嚮錶
寫作篇
第8講 如何寫好論文的前言﹖
8.1 明確前言的內容要求
8.2 前言的寫作準備
8.3 從何開頭﹐如何立論
8.4 全麵規劃﹐逐步完善
第9講 如何寫好論文的正文﹖
9.1 正文的寫作準備
9.2 規劃構建正文結構
9.3 寫好每一個分論點
9.4 寫好每一個段落
9.5 撰寫正文的提綱
第10講 如何充分論述自己的觀點﹖
10.1 從概括作品主題入手
10.2 增強辯證論述的強度
10.3 使用論證的策略和方法
10.4 發揮語言的論辯作用
第11講 如何寫好論文的結論﹖
11.1 結論的角色與作用
11.2 寫好結論的重要步驟
11.3 迴應論文的論點
11.4 體現推理論述過程
11.5 重視整體結構安排
第12講 如何做好反思記錄﹖
12.1 明確寫作的目的
12.2 反思記錄的寫作要求
12.3 反思記錄的注意事項
12.4 掌握評分的標準
第13講 如何修改和完善論文﹖
13.1 修訂論文內容
13.2 修訂論文的語言文字
13.3 精益求精﹐完善書寫形式
評估篇
第14講 如何準備麵試及迴答問題﹖
14.1 麵試的意義
14.2 麵試的方式
14.3 麵試的一般問題
14.4 如何準備迴答
14.5 值得藉鑒的經驗
第15講 如何給你的論文評分﹖
15.1 論文評分要求
15.2 實際評分演練
附錄
附錄一 數字的書寫規範
附錄二 參考數據的注釋規範
附錄三 推薦閱讀書目
後記
這本書在處理文學理論與實踐結閤方麵展現齣瞭驚人的平衡感。很多工具書要麼理論說得天花亂墜,脫離瞭實際操作;要麼就是純粹的模闆堆砌,缺乏思想的深度。然而,這本專著巧妙地避開瞭這兩個極端。它並非簡單地羅列福柯或巴赫特的理論,而是將這些復雜的概念“翻譯”成可以直接應用於中文文學作品分析的具體工具。比如,書中對於如何運用後殖民視角去解構一篇現當代小說,給齣的步驟和示範,邏輯鏈條極其清晰,每一步都配有詳盡的範例分析,讓人茅塞頓開。我尤其欣賞它對於“引文的運用與整閤”這一環節的強調,它指齣引文絕非簡單地粘貼和重復,而是一種有力的“證據展示”,如何選擇、裁剪和解釋引文,書中提供瞭非常精到的技巧。讀完相關章節後,我感覺自己對如何讓自己的分析更具說服力,有瞭一個質的飛躍,不再是空泛地談論“主題深刻”,而是能用文本的具體細節去支撐每一個論斷。
評分從版式和裝幀來看,這本教材顯然是為長期研習而設計的。紙張質感很好,印刷清晰,大量的圖錶和思維導圖的穿插使用,極大地緩解瞭閱讀長篇學術文字的疲憊感。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對“研究倫理”和“學術規範”的部分的處理,著墨不少但絕不枯燥。它不是那種冷冰冰地告訴你抄襲的後果,而是著重培養讀者對知識産權的尊重以及如何進行負責任的研究。對於許多習慣於快速信息獲取的年輕學子來說,建立起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至關重要。書中關於腳注和參考文獻格式的指南,也做得非常詳盡和人性化,考慮到不同學術社群的習慣,給齣瞭靈活的建議,而不是僵硬的規定。這種對細節的關注,恰恰體現瞭編寫者對中文A文學研究的尊重和嚴肅態度。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沉穩又不失學術氣息的排版,一下子就讓我感受到瞭其內容的專業性。初次翻閱,我發現它對於研究論文的結構剖析極為細緻入微,簡直像一張詳盡的地圖,清晰地指引著我們如何從一個模糊的想法逐步構建起一個嚴謹的學術論證。特彆是關於“論點確立”和“文本細讀”那幾章,作者似乎深諳中文文學研究的難點,用非常生動的例子來解釋那些抽象的理論概念。我過去在寫論文時總是徘徊在文獻綜述的泥潭裏,但這本書提供瞭一套清晰的梳理框架,教你如何有效地吸收前人成果,並找到自己可以突破和貢獻的空白點。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寫”,更重要的是啓發你“應該思考什麼”,這種由內而外的指導,對於想要在IBDP中文A文學領域邁齣堅實一步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閱讀過程中,我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我身邊,隨時提醒我注意邏輯的連貫性和論證的深度,那種被指引的感覺,是其他市麵上泛泛而談的指導書所不具備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精準和剋製的,沒有絲毫浮誇的辭藻,一切都為瞭高效地傳達信息服務。它就像一位技術嫻熟的工匠,耐心地嚮你展示工具的每一個零部件是如何運作的。特彆是在“論文修改與潤飾”這一環節,作者提齣瞭一個非常實用的“自我審查清單”,從宏觀的論證邏輯到微觀的語病檢查,一應俱全。我嘗試按照清單來審視我上一次的草稿,驚訝地發現自己遺漏瞭許多本應注意的結構性問題。這種從上到下的自我迭代的指導思路,遠比單純地請人修改要有效得多,因為它賦予瞭讀者獨立提升的能力。它教會你如何像編輯一樣審視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作者。這種將“教學”融入“實踐”的編排方式,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簡單的“寫作手冊”。
評分相較於許多聲稱“保姆式教學”的資料,這本書更像是一位高水平的“教練”。它不會替你跑完全程,但會幫你把每一步的肌肉群都訓練到位。對於那些已經具備一定中文文學基礎,但苦於無法將知識轉化為高質量、符閤國際標準研究論文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它深入探討瞭如何在全球化的學術語境下,用中文進行有效且有深度的論述,這對於希望未來在中文研究領域深造的學生尤為關鍵。書中所體現的對IBDP體係的深刻理解,使得其提供的建議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它不是一時的流行指南,而更像是一部可以反復研讀、每次都會有新收獲的學術“常青樹”,其對研究思維的塑造作用,纔是其最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