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宝宝辅食添加每周计划+养好脾和肺宝宝不积食不咳嗽+小儿推拿边学边用全3册 婴幼儿经络穴位按摩

包邮 宝宝辅食添加每周计划+养好脾和肺宝宝不积食不咳嗽+小儿推拿边学边用全3册 婴幼儿经络穴位按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宝宝辅食
  • 婴幼儿喂养
  • 小儿推拿
  • 经络穴位
  • 育儿知识
  • 脾胃调理
  • 肺部养护
  • 不积食
  • 不咳嗽
  • 全套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9040
商品编码:27058409660

具体描述

小儿推拿边学边用:9787537268554

宝宝辅食添加每周计划:9787122279040

养好脾和肺宝宝不积食不咳嗽长大个:9787122257536


商品参数

作者: 臧俊岐 著

ISBN :9787537268554

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印刷时间:2017-03-01

开本:16

包装:平装

重量:0.4Kg

定价:29.8

编辑推荐

儿童经络是人体经络中的灵丹妙药,利用穴位疗法激发孩子的抗病能力是实用有效的保健方法,给孩子按摩经络越早,对他的成长就越有利。本书图文并茂,用数百幅清晰图片演示治病、保健方法,用图片代替文字,用示范代替语言,您可以在人体骨骼图上准确定位,也可通过真人演示图放心疗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写给父母的小儿推拿使用手册,内容浅显易懂、亲切好读。本书采用彩色印刷,图文结合,另外配有二维码,方便了读者阅读和学习。本书除介绍小儿的相关基础知识、常用穴位和基本推拿手法外,书中还收录了生活中小儿易犯的常见疾病,每种疾病下详细叙述了辨证分型及对症治疗,配合高清图片和二维码,使得读者对手法的学习和小儿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容易,帮助宝宝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让孩子在少吃药、少打针的情况下轻松摆脱病痛,更加健康地成长。

作者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针灸学会针灸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医刮痧师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目录

di1章

守护孩子的健康,从小儿推拿基本技巧开始

了解小儿的年龄分期,做超能妈妈002

宝宝的生理、病理特点004

读懂小儿的语言,中医望闻问切006

打开宝宝健康的钥匙——小儿的特定穴位011

4种简单的找穴技巧012

妈妈一定要懂的小儿推拿基本常识014

巧学小儿推拿,捏捏按按百病消017

小儿推拿的适应证及禁忌证020

第2章

穴位理疗,撑起宝宝健康的“保护伞”

小儿头面部特效穴022

开天门(解表发汗特效穴)022

推坎宫(疏风解表止头痛)023

揉天心(安神醒脑祛表邪)024

按揉天柱(清利头目强筋骨)025

揉印堂(清利明目通鼻窍)026

掐人中(醒神开窍急救穴)027

按揉太阳(宁神醒脑止头痛)028

揉囟门(镇静安神通官窍)029

按揉百会(遗尿脱肛有特效)030

点按四神聪(益智补脑止头痛)031

推天柱骨(降逆止呕祛风寒)032

拿捏风池(发汗解表治项强)033

按压承浆(小儿流涎有特效)034

提拿睛明(各种眼病均有效)035

揉按承泣(明目定神防近视)036

按揉四白(祛风明目通经络)037

揉鱼腰(镇惊安神通经络)037

按揉迎香(祛风通窍治鼻炎)038

揉按丝竹空(降浊除湿止头痛)039

揉按瞳子髎(养肝明目祛湿浊)040

揉按阳白(清头明目祛风热)041

按压听宫(聪耳开窍治耳鸣)042

按压听会(开窍聪耳通经络)042

按揉风府(通关开窍散湿热)043

小儿胸腹部特效穴044

摩乳旁(宽胸理气止咳痰)044

分推胁肋(顺气化痰消食积)045

揉按肚角(理气消食止腹痛)046

摩腹(健脾助运除腹胀)047

分推中(快速止咳又平喘)048

揉天突(降逆止呕有奇功)049

揉乳根(化痰止咳除胸闷)050

揉中脘(健脾养胃吃饭香)051

摩神阙(腹泻便秘不再愁)052

揉气海(益气助阳止腹痛)053

揉天枢(消食导滞治痢疾)054

按揉关元(培补肾气不尿床)055

小儿背部特效穴056

揉龟尾长强(通调督脉治便秘)056

推七节骨(止泻通便双向调)057

捏大椎(清热解表治感冒)058

揉风(风寒感冒显奇功)059

按揉肺俞(补益肺气咳嗽少)060

按揉心俞(安神益智治胸闷)061

按揉肝俞(疏肝除烦不哭闹)062

按揉胆俞(疏肝利胆治黄疸)063

按揉脾俞(健脾和胃利水湿)064

按揉胃俞(和胃助运治腹胀)065

按揉肾俞(益肾助阳治遗尿)066

按揉大肠俞(调和肠胃治腹泻)067

按揉腰阳关(补肾强腰治遗尿)068

按揉定喘(小儿哮喘有奇效)069

点按天宗(生发阳气防近视)070

小儿上肢部特效穴071

推肺经(宣肺清热治咳喘)071

推脾经(健脾养胃治疳积)072

推心经(养心安神退高热)073

推肝经(熄风镇惊止抽搐)074

推肾经(补肾益脑治遗尿)075

推胃经(和胃降逆泻胃火)076

推大肠经(清利肠腑导积滞)077

推小经(温补下焦治遗尿)078

推三焦经(和胃助运治腹胀)079

推六腑(清热解毒治多汗)080

推大横纹(行滞消食治腹胀)081

掐小横纹(清热散结治口疮)082

推掌小横纹(宣肺化痰止咳嗽)083

揉小天心(镇惊安神止抽搐)084

运外八卦(宽胸理气助散结)085

揉板门(健脾和胃治腹胀)086

掐端正(降逆止呕治痢疾)087

掐老龙(醒神开窍治惊风)088

掐揉二马(散结利水治淋症)089

掐五指节(安神镇惊通关窍)090

掐揉二扇门(清热解表治风寒)091

推三关(温阳散寒防感冒)092

揉按洪池(调和气血止痹痛)093

清天河水(清热解表好除烦)094

揉肾顶(固表止汗治汗多)095

运内劳宫(清热除烦治口疮)096

揉外劳宫(通经活络止痹痛)097

掐少商(清热泻火治肺热)098

掐商阳(清热泻火治疟疾)098

掐合谷(镇静止痛通经络)099

按揉外关(补阳益气止痹痛)100

按揉内关(宁心安神治痛症)101

掐十宣(急救穴位治昏厥)102

小儿下肢部特效穴103

揉百虫窝(疏通经络止抽搐)103

揉按委中(熄风止痉治惊风)104

推箕门(清热利尿治水泻)104

按揉阴陵泉(健脾理气利水湿)105

按揉后承山(通经活络止抽搐)106

按揉三阴交(调和气血通经络)107

按揉丰隆(化痰平喘和胃气)108

按揉上巨虚(通经活络调肠胃)109

按揉足三里(通络导滞治腹泻)110

按揉涌泉(散热生气治失眠)111

点按膝眼(活血通络利关节)112

揉昆仑(活络通经治腰腿痛)113

掐解溪(清胃安神疗腹泻)114

第3章

小儿常见病,推拿按揉即可扫除宝宝烦恼

小儿感冒(风寒风热辨证疗)116

小儿咳嗽(呼吸不畅兼咳痰)118

小儿发热(面红目赤体温高)120

小儿扁桃体炎(咽痛不适伴发热)122

小儿夜啼(啼哭不宁难入睡)124

小儿哮喘(抬肩喘息呼吸难)126

小儿流鼻血(鼻腔干燥内火旺)128

小儿厌食(食欲减退体质差)130

小儿消化不良(饮食不消腹部胀)132

小儿便秘(大便燥结难排出)134

小儿腹泻(肠鸣便稀免疫差)136

小儿流涎(口角流涎唾液多)138

小儿遗尿(先天不足常尿床)140

小儿盗汗(自汗盗汗气阴虚)142

小儿落枕(睡姿不当头颈痛)144

小儿失眠(睡眠不安易惊醒)146

小儿湿疹(皮肤出疹多湿热)148

小儿牙痛(牙龈肿痛胃火盛)150

小儿鼻炎(鼻塞鼻痒流鼻涕)152

小儿肥胖(营养过剩体质差)154

小儿惊吓(心虚胆怯易受惊)156

小儿百日咳(咳嗽尾音如鸡鸣)158

小儿咽炎(咽部充血咽痒痛)160

小儿惊风(高热神昏伴抽搐)162

小儿多动症(多动爱跑学习差)164

小儿手足口病(疱疹溃破疼痛甚)166

小儿肠梗阻(腹痛腹胀无排便)168

第4章

治病不如防病,日常保健才是健康的根本

保护视力(眼睛明亮视力好)170

益智补脑(大脑聪明学习好)171

强健骨骼(骨骼强壮个子高)172

清热泻火(排出热毒不上火)173

养心安神(睡得香甜不哭闹)174

健脾养胃(脾胃好,吃饭香)175

消食化积(肠胃消化不积食)176

调理肠道(排便正常消化好)177

益气养血(气血充足体质好)178

消除疲劳(精力充沛不叫累)179

强身健体(身体棒棒少生病)180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宝宝辅食添加每周计划 

开本:16开

作者:童笑梅,胡敏 编著

定价:49.80

ISBN号:9787122279040

出版时间:2017-01-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印刷时间:2017-01-01

版次:1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6个月~3岁辅食添加期孩子的父母、主要照护人,准父母,社区卫生院的工作人员。

辅食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添加?宝宝的第1口辅食应该是什么?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加盐和糖吗?宝宝贫血怎么办?哪些食物容易过敏?缺钙到底是怎么回事?宝宝的乳牙要怎么护理?我的宝宝体重过轻/过重应该怎么调理饮食?宝宝每天的饮食应该怎么安排?......所有新手妈妈们会碰到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会得到完美解答! 

  家里的老人照顾宝宝,每天都在头疼要给宝宝吃什么,面对古灵精怪又挑剔的宝宝,怎样才能让他们乖乖做到饭桌前呢?本书的每周食谱安排,根据不同月龄,搭配出每一天的主食和加餐食谱,营养丰富,每天又不重样,真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的好帮手! 

  本书还搭配有贴心的儿童按摩方法,轻轻松松化解宝宝积食、腹泻、便秘等小毛病,让家长们成为宝宝贴心的“保健医生”。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6个月~3岁宝宝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发育特点,精选200余款宝宝辅食食谱,配以详细的制作过程图,帮助新手父母成为宝宝的“辅食达人”。 

  在每个月龄开篇,都设置了一周食谱搭配推荐、辅食添加攻略等,并且给出了喂养方案,方便妈妈们更好地安排宝宝的主食与加餐,让宝宝的小餐桌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让宝宝爱上吃饭。 

  针对宝宝辅食添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比如厌食、厌奶、腹泻、便秘、过敏、贫血、缺钙等常见问题给予了饮食调理建议,让宝宝不打针、不吃药,饮食调理恢复好体质。

作者简介

童笑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科分会营养与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和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

从事儿科专业工作30余年,长期从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等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管理和儿童发育评估等,熟练掌握新生儿危重病例的抢救管理工作以及对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曾主持和参加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7部著作,参加编写《实用新生儿学》等10余部著作。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9人。

目前担任《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新生儿科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发育医学》6家杂志编委。

胡敏,儿童健康指导师、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大众营养知识普及撰稿人,近十年孕产育儿图书撰写、策划、编辑经验,近年来致力于儿童健康、幼儿营养配餐、学龄前儿童早教的研究与实践,为多个幼儿园、托幼机构、社区亲子活动中心进行营养配餐和健康科普,并组织相关活动。

精彩书评

很多孩子在纯母乳喂养阶段,长得非常好,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了,却出现长得慢、便秘、不吃辅食等问题,甚至还有些宝宝得了湿疹,所以一到开始添加辅食,全家人总是如临大敌。这本书编写得很用心,不只给你理论的指导,更告诉家长从孩子6个月到3岁每个阶段建议的食材、食量和食谱,让妈妈们不再焦虑,宝宝胃口大开!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 李宁

现在都提倡科学喂养孩子,但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对食物的喜好也是千差万别。如何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让孩子爱上吃饭?如何让孩子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做追着孩子喂饭的家长?这本书都能帮到你。妈妈是孩子好的营养师,相信你也可以。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 张晓静

从开始添加辅食,到逐渐过渡到完全成人饮食阶段,在这关键的两年多时间里,家长多一些用心,就能为孩子奠定一生的饮食健康基础。不仅能让孩子吃得好少生病,更重要还能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甚至生活习惯。而在上述两个方面,本书都给出了指导。

——新浪网育儿频道

小宝宝的父母大概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吃饭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孩子长不长个儿、营养全面不全面,是不是爱生病。因此,一本专业、实用的辅食指导书可能会帮上大忙——按照孩子的生长规律,适时给出合理的方案。食物不仅健康,还美味、漂亮。不仅年轻的父母们不再焦虑,而且图文并茂的形式,也很适合老人们按图索骥。

——今日头条

看到这本书我是满心欢喜的,有别于市场上很多罗列堆砌食谱的辅食书,也有别于枯燥的科普书,每周辅食计划很贴心很专业,新手爸妈也能轻松掌握。漂亮的图片和清新的设计,让人很有动手的欲望。书中还提倡并提供了一整套帮助宝宝建立自主进食习惯的方法,是现在年轻爸妈们都需要好好学习的。

——《母子健康》资深教育编辑 张艳红

目录

di一章 宝宝,来吃辅食喽 

添加辅食,从6个月开始/ 016 

辅食添加有顺序,给妈妈一张贴心时间表/ 016 

自己做,还是买现成的/ 018 

抓住辅食制作要点,谁都能笑傲厨房/ 018 

辅食餐具,妈妈可别挑花眼/ 020 

主食(母乳、配方奶)和辅食怎么配合?/ 021 

菜泥果泥,好于菜汁果汁?/ 022 

咀嚼训练+口味引导,让宝宝爱上吃饭/ 023 

过敏、厌奶、腹泻、便秘……妈妈千万别抓狂/ 024 

轻松度过断奶期/ 026 

宝宝长牙啦,妈妈注意/ 027 

补铁补钙补锌……到底该怎么补?/ 028 

一招判断辅食添加效果/ 030 

宝宝不爱吃蔬菜,妈妈这么办/ 032 

良好饮食习惯让宝宝受益一生/ 033 

这些错误饮食观念,很多年轻妈妈也有/ 034 

第二章 6个月,米粉是第一口最佳辅食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038 

一周食谱举例/ 039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040 

1.宝宝不同阶段米粥,米与水的比例/ 040 

2.进食量由少到多/ 040 

3.从淡味到甜味/ 040 

4.水果由熟到生/ 041 

5.腹泻、便秘、厌奶/ 041 

6.关于米粉/ 041 

含铁婴儿米粉/ 胡萝卜米粉/ 042 

大米汤/ 番茄米汤/ 油菜米汤/ 043 

米 糊/ 苹果米糊/ 圆白菜米糊/ 044 

红薯糊/ 南瓜糊/ 045 

小米粥/ 南瓜小米粥/ 046 

藕粉羹/ 雪梨藕粉羹/ 白萝卜藕粉羹/ 047 

第三章 糊向泥过渡的7个月,小手自己来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050 

一周食谱举例/ 051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052 

1.有的宝宝已经长牙/ 052 

2.适量给予粗粮/ 052 

3.关于肉/ 052 

4.食欲减退、厌食/ 053 

5.食物种类和制作花样的配合/ 053 

胡萝卜南瓜泥/ 土豆苹果泥/ 054 

紫薯泥/ 香蕉泥/ 055 

菠菜泥大米粥/ 鳕鱼汁大米粥/ 056 

鳕鱼肉泥/ 鳕鱼豆腐泥/ 057 

西瓜豆腐泥/ 香芋豆腐泥/ 058 

燕麦粥/ 鸡汁燕麦粥/ 059 

鸡汁白萝卜泥/ 鸡肉土豆泥/ 060 

菠菜泥烂面条/ 061 

第四章 8个月,尝试加蛋黄啦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064 

一周食谱举例/ 065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066 

1.三餐定时/ 066 

2.关于蛋黄/ 066 

3.不喂汤泡饭/ 067 

4.挑食、偏食、积食/ 067 

蛋黄菠菜泥/ 蛋黄米糊/ 068 

蛋黄疙瘩汤/ 蛋黄小白菜烂面条/ 069 

猪里脊肉末胡萝卜浓汤/ 070 

猪里脊肉末粥/ 070 

番茄牛肉汤/ 牛肉汁蒸山药泥/ 071 

豆腐猪肉丸子汤/ 072 

西蓝花鱼丸汤/ 鸡蓉豆腐丸子/ 074 

糙米浆/ 草莓糙米粥/ 075 

五彩薯泥球/ 076 

第五章 9个月,小嘴动动操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080 

一周食谱举例/ 081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082 

1.吐出食物/ 082 

2.便秘/ 082 

3.手抓食物/ 083 

4.关于虾/ 083 

鱼肉薯泥糕/ 084 

翡翠虾球/ 086 

青菜碎虾丸汤/ 087 

蛋黄虾皮粥/ 番茄丝瓜虾皮粥/ 088 

菠菜猪血羹/ 菠菜猪肝粥/ 089 

什锦豆腐羹/ 090 

香甜水果羹/ 银耳羹/ 091 

蔬菜肉末面/ 彩椒鸡丝面/ 092 

手撕鸭肉/ 缤纷蔬果沙拉/ 093 

卡通米糕/ 094 

双色蒸糕/ 095 

第六章 10个月,自己用勺吃饭香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098 

一周食谱举例/ 099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100 

1.宝宝自己吃饭的准备工作/ 100 

2.帮宝宝学会使用勺子/ 100 

3.制作更能吸引宝宝的辅食/ 101 

彩虹杂蔬软饭/ 102 

手抓软米饭/ 103 

南瓜拌软饭/小馄饨 / 104 

什锦小软面/ 猫耳朵/ 105 

紫菜手卷/ 106 

香煎小土豆饼/ 108 

金枪鱼土豆泥/ 109 

多蔬碎摊蛋黄/ 110 

蒸素三丁/ 111 

第七章 11个月,颗粒大点也不怕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114 

一周食谱举例/ 115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116 

1.优选天然、健康食物/ 116 

2.关于加工食品/ 117 

3.尝试带馅食物/ 117 

4.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117 

豆腐汤圆/ 118 

豆腐蒸饺/ 119 

蛋包饭/ 120 

香菇肉末饭/ 121 

肉酱面/ 肉末蒸茄子/ 122 

鱼片青菜粥/ 鱼松粥/ 123 

海鲜豆腐羹/ 虾仁蒸豆腐/ 124 

豌豆焖饭/ 豌豆蘑菇汤/ 125 

玉米蔬菜汤/ 玉米浆/ 126 

玉米铜锣烧/ 127 

第八章 1~1.5岁,能吃整个鸡蛋啦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130 

一周食谱举例/ 131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132 

1.辅食不可喧宾夺主/ 132 

2.不能和大人吃得一样/ 132 

3.可以吃整蛋了,不要贪多/ 133 

4.断夜奶/ 133 

嫩滑全蛋羹/ 134 

猪里脊肉末蒸蛋羹/ 太阳蛋/ 135 

厚蛋烧/ 136 

五彩虾仁蛋炒饭/ 138 

红枣炖蛋/ 荷包蛋面/ 139 

白煮蛋碎拌沙拉/ 蔬菜荷包蛋三明治/ 140 

红烧鸡腿/ 清蒸小排/ 141 

香煎三文鱼/ 清蒸鳕鱼/ 142 

鲅鱼饺子/ 龙利鱼柳汤面/ 143 

番茄藕饼汤/ 144 

丝瓜肉丸汤/ 海带排骨汤/ 146 

奶香核桃黑米糊/ 山药杏仁羹/ 147 

苦瓜酿肉/ 148 

小炒西瓜翠衣/ 150 

五彩动物意面/ 152 

呆萌小饭团/ 154 

专题1 

妈妈宝宝一起来,造型小面点/ 156 

可爱小面点的初级教程/ 159 

第九章 1.5~2岁,断奶嘞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162 

一周食谱举例/ 163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164 

1.开始尝试断奶/ 164 

2.代乳品的选购/ 164 

3.让宝宝参与食物的准备/ 165 

4.为宝宝准备创意菜/ 165 

水果鲜奶布丁/ 166 

红薯奶酪烤蛋/ 168 

菠萝鸡肉饭/ 170 

羊肉彩椒盅/ 172 

白菜卷/ 174 

豆福包/ 176 

南瓜饼/ 178 

牛肉饼/ 180 

圣诞树沙拉/ 182 

月亮饼/ 184 

小蝌蚪找妈妈/ 186 

好饿的毛毛虫/ 188 

第十章 2~3岁,尝试像大人一样吃饭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192 

一周食谱举例/ 193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194 

1.教宝宝处理鱼刺、虾壳、贝壳/ 194 

2.更多的菌菇类/ 194 

3.更多的坚果/ 194 

4.烹调更注重口味/ 195 

5.在外就餐/ 195 

香煎秋刀鱼/ 196 

茄汁菜花/ 松仁玉米/ 197 

糖醋里脊/ 198 

金针菇牛肉卷/ 200 

芦笋浓汤/ 蒸秋葵/ 201 

鲫鱼豆腐汤/上汤娃娃菜 / 202 

葱油鱼/ 203 

酸奶香蕉船/ 204 

绿豆汤/ 银耳莲子羹/ 205 

小炒柚子皮/ 206 

青椒墨鱼卷/ 208 

开胃蚵仔煎/ 210 

海鲜炒米粉/ 212 

美味鸭羹/ 胡辣海参羹/ 213 

专题2 

美味馅饼大作战/ 214 

举一反三的带馅食物 / 219 

第十一章 宝宝的功能性食谱 

我要长高高/ 222 

我要更聪明/ 224 

这样吃,补钙护牙/ 226 

这样吃,肤白红润/ 228 

这样吃,发黑浓密/ 230 

这样吃,健脾开胃/ 232 

发 热/ 234 

腹 泻/ 236 

感 冒/ 238 

咳 嗽/ 240 

过敏(湿疹)/ 242 

便 秘/ 244 

呕 吐/ 246 

上 火/ 248 



基本信息

书名:养好脾和肺 宝宝不积食 不咳嗽 长大个

定价:29.80元

作者:徐荣谦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122257536

字数:144

页码:1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幼儿和儿童的家长。

  《养好脾和肺 宝宝不积食 不咳嗽 长大个》集中锁定家长育儿的普遍性问题:感冒、发烧、咳嗽,胃口差、积食、挑食,不长个,太胖或太瘦,这些问题的普遍性下面存在着共同的根源,那就是脾和肺失养。本书由名老中医、中医儿科知名专家徐荣谦执笔,集中讲解养好脾和肺两脏的重要性,并结合临床案例给出家长在家具体可以操作的食疗方、按摩方;并对小儿饮食起居中给予贴心的提示。 

内容简介

  小儿生病,大多不外乎感冒、发烧、咳嗽、积食、腹泻;家长养娃的苦恼,除了生病外,大都集中在挑食、不长个、太胖或太瘦。这些问题,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脾肺失养所致,因此养好脾和肺,小儿的常见病大都可以预防和治好。 

  《养好脾和肺宝宝不积食不咳嗽长大个》由名老中医,中医儿科知名专家徐荣谦执笔,锁定育儿中遇到的普遍的问题,教给家长养好宝宝脾、肺两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作者结合临床案例,将深奥的中医理论用普通家长能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说清道理,给出好用又安全的食疗方、按摩方;不仅如此,对小儿的饮食起居本书作者也给出了贴心的提示。 

  “看得懂,用得上,用着好”是我们本书写作的初衷,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家长。 

作者简介

  徐荣谦,国 家名老中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媒网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题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 

  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中医儿科学》主编。

目录
若要小儿安,养好脾和肺1
·di一章·
孩子感冒、咳嗽、积食,都是脾虚、肺虚惹的祸
孩子常感冒,病在肺,根在脾10
医院里的小病号,多半是来看感冒的10
孩子呼吸系统娇嫩,容易被外邪侵犯10
脾虚的孩子爱感冒11
治小儿感冒,肺和脾都得顾着13
发热原因多,离不开脾虚和肺虚14
孩子发热是对家长的考验14
孩子发热多是肺系疾病引起的15
脾虚积食是孩子发热的重要原因15
咳嗽老不好,肺失肃降,脾失健运17
咳嗽让很多孩子成了老病号17
咳因虽多,无非肺病18
脾为生痰之源20
肺阴虚,扁桃体反复发炎20
扁桃体肿,让孩子很受罪20
外邪犯肺,扁桃体发炎21
养阴润肺,可免挨一刀21
平素肺虚,肺炎找上门23
小感冒烧成肺炎23
肺炎喜欢招惹脾肺虚弱的孩子24
脾肺虚弱的孩子得了肺炎更难愈24
肺、脾不足,容易患哮喘25
哮喘是小儿健康一大杀手25
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哮喘?26
肺、脾不足,才是产生伏痰的根本原因26
正确治疗,大部分孩子都能治愈27
长口疮,病在脾上28
小口疮,影响吃饭大问题28
心脾内热,实火引发口疮29
脾胃不足,虚火上炎,反复长口疮29
脾胃虚弱,总是拉肚子31
经常腹泻,影响小儿生长发育31
乳食不节,损伤脾胃是孩子腹泻的主要原因31
冷热都会伤脾,导致腹泻32
脾虚的孩子总拉肚子33
脾虚的孩子总拉肚子33
儿科大夫最怕肚子痛33
脾阳不足,腹部寒痛34
脾虚积食也会引起腹痛34
脾阳虚的孩子经常腹痛35
脾胃不和,孩子不爱吃饭37
孩子吃饭问题是家里的头等大事37
与吃饭关系最密切的两个脏腑——脾和胃37
孩子厌食,往往是脾胃不和38
脾胃虚弱,孩子吃不下,身体弱,精神差39
脾胃虚弱,容易积食39
百病积为先,孩子的很多疾病都与积食有关39
脾胃虚弱的孩子常积食40
孩子脾胃虚弱,多半是家长造成的40
小胖墩和豆芽菜,都是脾胃虚弱42
胖孩子和瘦孩子的家长,各有各的忧愁42
脾胃虚弱,胖孩子和瘦孩子都不健康42
顺着脾胃的脾气吃,孩子才能真正健康44

·第二章·
小儿吃喝有讲究,食物健脾最相宜
饮食讲究“足、全、杂”,贵在有时有节46
吃好是养脾胃的关键46
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搭建膳食宝塔46
乳贵有时,食贵有节53
千万不要在饭桌上训斥孩子54
健脾固肾,常吃山药身体壮54
保命强身的山药粉54
山药吃法有讲究55
山药食用注意事项57
山药对症食疗方58
山楂来开胃,孩子吃饭香59
让贵妃胃口大开的小红果59
山楂吃法有讲究60
山楂食用注意事项61
山楂对症食疗方62
补脾补血,一日三枣气色好63
水果中的“宝石”63
大枣吃法有讲究64
大枣食用注意事项65
大枣对症食疗方66
吃点莲子,胃口好,睡得香67
寄托了母爱的莲子汤67
莲子吃法有讲究67
莲子食用注意事项69
莲子对症食疗方69

·第三章·
药食同源,白色食物最宜养肺
肺以通为补,以润为养72
补肺就是要帮它保证气机运行通畅72
性质平和的食物更适合肺72
养肺要润,白色食物最润肺73
过食伤肺,平衡膳食74
养肺要保持大便通畅74
补肺又补脾,薏苡仁去除体内湿气74
治好“脚气病”的“明珠”74
薏苡仁吃法有讲究75
薏苡仁食用注意事项76
薏苡仁对症食疗方77
清热止咳,吃点百合去肺燥78
补身益肺的“大蒜头”78
百合吃法有讲究79
百合食用注意事项80
百合对症食疗方81
生津化痰,梨好吃灭肺火82
甜美的润肺化痰药82
梨吃法有讲究83
梨食用注意事项84
梨对症食疗方84
熬粥炖汤,银耳润肺养肺阴85
润肺止咳的“白耳朵”85
银耳吃法有讲究86
银耳食用注意事项87
银耳对症食疗方88

·第四章·
捏捏揉揉健脾胃,几个穴位胜补药
足三里,强壮身体,胜过补药90
安全环保不要钱的“补药”90
要使小儿安,三里水不干90
足三里的位置与按摩手法91
脾经,健脾胃,补气血93
小儿百脉汇于双掌93
按摩脾经是最简单的小儿补脾方法93
脾经的位置与按摩手法94
板门,开胃口,吃饭香95
拉拉小手就让孩子胃口大开95
板门,脾胃之门96
板门的位置与按摩手法96
神阙,固本消积,增强体质97
揉肚子,自然的智慧97
神阙,固本培元、增强小儿体质的保健要穴97
神阙的位置与按摩手法98
捏脊,促进发育,提高抵抗力99
给大点的孩子“抚触”99
疏通经络,促进孩子生长发育99
捏脊的操作手法与注意事项 100

·第五章·
穴位按摩补肺,远离感冒咳嗽
肺经,宣肺清热,祛除外邪104
肺系病症的“阵阵到”104
补肺经,强壮肺卫,预防感冒104
肺经的位置与按摩手法105
外劳宫,驱体寒,防感冒106
“管闲事”的外劳宫106
驱除寒邪,预防感冒106
外劳宫的位置与按摩手法107
三关,补气散寒,温补肺虚108
孩子身上“自带”的麻黄、桂枝108
温里散寒,补益气血109
三关的位置与按摩手法109
内八卦,调理气机,平衡阴阳111
在手心画个圈,小孩的病就好了111
开胸利气,祛痰化积111
内八卦的位置与按摩手法112

·第六章·
补脾有三慎,不仅要慎饮食,还要慎起居、慎情志
春日补脾,省酸增甘114
春季肝旺易伤脾,注意防止肝功能偏盛114
酸入肝,甘入脾,春日食补应省酸增甘114
锅巴,最寻常的春日补脾食品115
夏日防湿,补宜清淡116
夏季闷热潮湿,湿邪易伤脾116
夏季应多吃健脾养胃、化湿除邪的食物116
夏季巧吃姜117
咽口水,补脾胃118
百岁老人不花一分钱的长寿秘诀118
唾液是消化系统的“卫兵”118
吃饭要细嚼慢咽,不可浪费口水118
温室花朵养不壮,多让孩子接地气119
厚德载物,万物从土生119
不要让孩子“宅”在家里119
让孩子出门走走,接接地气120
忧思伤脾,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121
疼孩子不能只重物质121
“想太多”影响孩子吃饭121
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多给孩子“解心宽”122

·第七章·
注意生活细节,养肺事半功倍
秋季养肺最关键,滋肺阴,防秋燥126
“白露”之后要注意防秋燥126
秋季饮食,少辛增酸126
润肺养肺,初秋清热,晚秋驱寒127
春捂秋冻,永不过时的护肺“老理”127
延迟增减衣物,帮肺平稳过渡127
如何科学“捂”正确“冻”128
悲伤肺,孩子快乐是健康的基础130
闷闷不乐的孩子爱感冒130
与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开心起来131
亲近绿色,让孩子多去“天然氧吧”132
城市里的环境污染伤害了孩子的肺132
空调房损伤了孩子肺的阳气132
带孩子多去郊外跑一跑,清清肺,出出汗133
装修千万顾着孩子的肺133
家庭装修,小心安全隐患133
表面积大,肺最容易“被污染”134
通风祛味,保“肺”大作战134
培养孩子良好的爱好,对身心健康大有好处135
培养孩子,少几分“功利色彩”135
音体美都能带给孩子健康快乐136

·第八章·
护好脾和肺,小病好得快
感冒,疏风解表,强肺卫140
肺卫败给外邪,孩子就感冒了140
分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140
感冒患儿护脾肺饮食法141
感冒对症食疗方142
防治感冒按摩法143
咳嗽,宣降肺气,养肺阴144
感受外邪或喂养不当都会使孩子“犯咳嗽”144
分清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145
咳嗽护脾肺饮食法145
咳嗽对症食疗方146
止咳按摩法147
口疮,清热解毒,泻脾热148
心脾有火,生口疮148
分清实火口疮与虚火口疮148
口疮护脾肺饮食法149
口疮对症食疗方149
治口疮按摩法150
腹泻,运脾除湿,清湿热152
孩子伤食、外感都会腹泻152
分清各种原因导致的腹泻153
腹泻护脾肺饮食法154
腹泻对症食疗方154
治腹泻按摩法155
便秘,润肠通便,健脾胃156
脾胃功能不好,饮食不当,孩子容易便秘156
分清实秘与虚秘157
便秘护脾肺饮食法157
便秘对症食疗方158
治便秘按摩法159
厌食,开胃和胃,运脾气160
厌食多是吃出来的毛病160
分清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类型的厌食161
厌食护脾肺饮食法162
便秘对症食疗方162
治厌食按摩法163
积食,消食导滞,补脾虚164
喂养不当,脾胃虚弱易积食164
分清实证积食与虚证积食165
积食护脾肺饮食法165
积食对症食疗方166

《科学喂养,轻松育儿:宝宝辅食添加与健康成长全攻略》 第一部分:开启美味与营养的辅食之旅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欢迎来到宝宝辅食添加的奇妙世界!看着小小的宝宝从只认识母乳或配方奶,逐渐学会品尝五谷杂粮、新鲜蔬果,感受不同食材的丰富口感,这是一段多么令人期待的旅程。我们深知,宝宝的辅食添加不仅是满足他们生长的营养需求,更是他们感知世界、探索味蕾的重要一步。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食材、众说纷纭的喂养建议,许多新手父母可能会感到些许迷茫和焦虑。 这本书,正是为解决您们的困惑而生。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食谱,而是从科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出发,为您提供一套系统、详实的宝宝辅食添加指导。我们将带领您穿越辅食添加的各个关键时期,从最初的“尝一口”到“大口吃”,从单一食材到复杂搭配,让宝宝的每一次用餐都充满乐趣和营养。 一、 认识宝宝的“肠道密码”:辅食添加的时机与原则 何时开始? 宝宝什么时候才算真正准备好接受辅食?我们将详细解读宝宝的生理信号,如抬头、挺舌反射消失、对成人食物表现出兴趣等,帮助您准确判断辅食添加的最佳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带来的问题。 “六月龄”并非绝对: 科学喂养的核心在于“个体化”。我们会分析不同宝宝的发育速度和需求差异,引导您根据自家宝宝的具体情况做出明智的决定。 循序渐进的“四大金律”: 从泥到粒: 辅食的质地如何逐步过渡?从最细腻的米糊、果泥,到稍有颗粒感的菜泥、肉泥,再到碎末、小块,每一步都有其科学依据和操作要点。 一次一种,观察三天: 如何识别和预防过敏?我们将强调引入新食材的“单项测试法”,详细指导您观察宝宝的反应,记录可能出现的过敏迹象,从而安全地扩展宝宝的食物种类。 从淡到浓,原味至上: 宝宝的味蕾是最纯净的。我们将倡导在辅食中尽量不添加盐、糖、蜂蜜等调味品,让宝宝品尝食物最本真的味道,培养健康的饮食偏好。 “对号入座”的营养: 不同月龄、不同发育阶段的宝宝,对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需求有何不同?我们将提供各阶段的营养素推荐量,并指导您如何通过食物来均衡摄取。 二、 玩转食材,解锁营养密码:不同阶段的辅食重点 萌芽期(6-7个月):初识味道,体验质地 “万事开头难”?不! 从富含铁的婴儿米粉、单一的蔬菜泥(如南瓜、红薯、西兰花)开始,教会宝宝吞咽和适应勺子。 水果的初体验: 苹果、梨、香蕉等易消化水果的泥糊状喂养。 添加少量高品质的植物油: 帮助宝宝更好地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一勺好辅食”的黄金标准: 如何判断辅食的稠度、温度和安全性。 发展期(8-9个月):丰富色彩,多元口感 谷物的多样化: 引入小米、燕麦、藜麦等,制作成软饭、粥。 蛋白质的引入: 蛋黄、鱼泥、肉泥(鸡肉、猪肉、牛肉)的科学添加,以及过敏原的谨慎处理。 蔬菜水果的升级: 蒸煮后切碎或研磨,增加咀嚼的锻炼。 少量温和的调味料(可选): 如葱姜(仅用于烹饪,捞出不食用),提香但不依赖。 探索期(10-12个月):自主进食,餐桌参与 手指食物的魅力: 蒸熟的蔬菜条、小块水果、软烂的馒头片,鼓励宝宝自己抓握、进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餐桌上的“小帮手”: 引入更复杂的食谱,如蔬菜肉末粥、疙瘩汤、面条等,鼓励宝宝与家人一同进餐。 饮水的适时引入: 纠正“只喝奶”的习惯。 “饭”与“奶”的平衡: 如何在保证奶量摄入的同时,让宝宝爱上吃饭。 适应期(1岁以上):家庭餐桌的融合,均衡饮食的建立 从“宝宝餐”到“家庭餐”的过渡: 如何根据宝宝的口味和消化能力,调整烹饪方式,让他能品尝到与家人相似的食物。 “餐餐有主食,顿顿有蔬菜,隔日吃鱼肉”: 建立健康饮食结构的重要性。 零食的正确选择: 避免高糖、高盐的加工食品,推荐新鲜水果、酸奶、坚果(碾碎)等。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专心进食,餐桌礼仪的初步培养。 三、 告别“辅食疑云”:常见问题与实用技巧 宝宝不爱吃某样食物怎么办? 食物性偏好是可塑的,我们将提供多次尝试、变换烹饪方式、与其他食物混合等方法。 如何处理宝宝的辅食过敏? 详细讲解常见的过敏原,识别过敏症状,以及就医建议。 宝宝便秘或腹泻,辅食如何调整? 提供针对性的食物选择和烹饪建议,帮助宝宝肠道更舒畅。 如何保证辅食的卫生与安全? 从食材选择、清洗、储存到烹饪过程,全程把关。 辅食添加与睡眠、出牙的关系? 科学解读这些“巧合”背后的逻辑。 自制辅食vs市售辅食: 优劣势分析,如何选择最适合您的产品。 辅食制作工具推荐: 从基础的蒸锅、搅拌器到进阶的辅食机,让制作更高效。 第二部分:养好宝宝的“脾”和“肺”,让健康“悄悄生长” 宝宝的健康,离不开强健的脾胃和清亮的肺系。很多时候,宝宝出现积食、咳嗽、消化不良等问题,都与这两大脏腑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的第二部分,将为您揭示中医在呵护宝宝健康方面的智慧,帮助您从根本上提升宝宝的免疫力,让成长之路少些“小插曲”。 一、 认识宝宝的“小脾胃”:积食、消化不良的根源 中医里的“脾”: 并非仅仅是解剖学上的脾脏,而是负责运化水谷精微、输布营养的整体概念。宝宝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宝宝容易积食? 喂养不当: 过量喂食、不定时喂食、食物质地过硬、消化能力未跟上等。 消化系统不完善: 宝宝的消化酶分泌不足,肠道蠕动能力较弱。 情绪影响: 焦虑、哭闹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脾胃功能。 外邪侵袭: 寒凉饮食、风寒感冒等。 积食的信号: 口气重、食欲不振、腹胀、排便不规律、睡眠不安、烦躁易怒、甚至出现咳嗽、发热等。 养护脾胃的核心原则: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强调适度喂养、规律饮食、温和调理。 二、 告别“小痰盂”,呵护宝宝的“小肺”:咳嗽、呼吸道健康的秘密 中医里的“肺”: 主司呼吸、宣发肃降、主治皮毛。宝宝的肺系娇嫩,容易受到外界风邪、寒邪的侵袭。 宝宝咳嗽的常见原因: 外感风寒/风热: 最常见的原因,与天气变化、受凉有关。 痰湿阻肺: 长期饮食不当,脾胃运化失司,产生痰湿。 消化不良引起的咳嗽: 积食化热,上犯肺系。 过敏体质: 哮喘、过敏性咳嗽。 如何辨别不同类型的咳嗽? 干咳、湿咳、有痰无痰、咳嗽的时间点等,这些都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线索。 养护肺系的核心原则: 保护呼吸道、祛除寒邪、化痰止咳。 三、 食疗的力量:用“吃”来调理宝宝的脾肺 滋养脾胃的“能量食物”: 健脾益气类: 山药、薏苡仁、茯苓、小米、大米、鸡内金。 消食化积类: 麦芽、神曲、山楂(适量,不宜过量)。 推荐食谱: 山药薏苡仁粥、鸡内金蒸蛋、小米山药糊、萝卜丝饼等。 润肺止咳的“清肺佳品”: 润肺止咳类: 梨、银耳、百合、川贝母(需遵医嘱)、冰糖。 化痰祛湿类: 萝卜、陈皮、冬瓜。 推荐食谱: 冰糖炖梨、银耳百合羹、萝卜陈皮水、川贝炖梨(少量川贝)等。 “寒凉”与“温热”的界限: 如何根据宝宝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食材,避免“以寒助寒”或“以热助热”。 “喝水”的大学问: 为什么多喝水很重要?如何选择适合宝宝的饮品(白开水、淡盐水、果汁的稀释等)。 四季养生食谱: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推荐具有季节性、养生功效的食谱。 四、 日常养护:让健康成为一种习惯 “腹部按摩”的奥秘: 哪些按摩手法可以帮助宝宝健脾助消化、缓解便秘?我们将详细图文演示,易学易用。 “穴位点按”的智慧: 哪些简单易行的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宝宝咳嗽、感冒、积食等不适?我们将精选几个关键穴位,指导您准确取穴和操作。 “起居有常”的科学: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着凉,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情绪管理”的艺术: 如何营造一个温馨、平和的家庭环境,让宝宝身心健康。 “感冒预防”的要点: 在流感季节,如何加强宝宝的防护。 本书的价值承诺: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为您提供一套科学、实用、易于操作的育儿指南。我们不追求“一夜之间”的奇迹,而是希望帮助您建立科学喂养的理念,掌握养护宝宝脾胃和肺系的方法,让宝宝在健康的基础上,茁壮成长,拥有快乐的童年。您将学会: 精准判断宝宝辅食添加的时机和原则。 为宝宝设计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辅食。 识别和处理宝宝常见的消化道问题。 了解中医的智慧,通过食疗和按摩,有效缓解宝宝咳嗽、积食等不适。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宝宝的免疫力。 每一位父母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这本书,将是您在育儿路上最贴心的伙伴,陪伴您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呐,我最近真是被市面上那些号称“育儿神器”的书籍搞得晕头转向,随便翻开一本,不是堆砌着我不懂的专业术语,就是那些看了等于没看的泛泛之谈。就拿我上次买的那本所谓的“科学喂养指南”来说吧,讲了一大堆宏观理论,什么膳食金字塔啦,什么微量元素平衡啦,听着头头是道,可真到我给宝宝做辅食的时候,抓瞎!我需要的不是一本大学教材,而是一本能告诉我“今天中午给三月宝宝做点什么”的实操手册啊!结果那书里对具体月龄的食谱少得可怜,更别提什么食材处理的细节了。我盯着那些模糊不清的配图,心想,我到底该买菜,还是该买仪器来测农残?哎,真是费心费力,关键是宝宝吃了之后也没见得比以前好到哪里去,肠胃还是老样子,折腾得我心力交瘁,感觉自己像个蹩脚的厨师,每天都在进行一场高风险实验。我需要的,是一种清晰的、手把手的指导,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的“专家意见”。这本书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它完全脱离了普通妈妈的实际操作环境,更没有考虑到宝宝个体差异的复杂性,读完只留下一肚子理论,实践起来却寸步难行。

评分

说起我之前买的那本讲宝宝“呼吸道健康”的书,简直是灾难。我本来是抱着希望,希望能学到一些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毕竟一到换季,孩子的小鼻子就开始不老实。结果,那本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在罗列各种病症的医学名称和治疗方案,简直就是一本简易版的儿科病历本。它花了大篇幅去描述什么是“支气管炎”,什么是“细支气管炎”,讲得我心惊肉跳,感觉我家娃随时都会因为一个小喷嚏而被送进ICU。最让我失望的是,关于“如何通过日常护理来提升抵抗力”这部分,它给出的建议简直是敷衍了事,无非就是多通风、勤洗手,这些我从小学起就知道的常识,还需要你写一本书来告诉我吗?我真正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什么特定的食疗方子,或者某种温和的按摩手法,可以帮助宝宝疏通经络,让那些寒气散出去。结果这本书里,只有冰冷的医学条文,没有一丝丝生活化的温度和实用的技巧,读完之后,我不仅没找到安抚心灵的良方,反而因为恐惧感倍增,晚上睡觉都不踏实了。

评分

上次买的那本关于“婴幼儿经络穴位”的书,简直是文不对题的典范。书名听起来玄乎又神奇,我寻思着或许能学到一些古代的智慧,用温和的方法调理孩子的小身体。然而,打开一看,里面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经络图谱,什么“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我看着那些线条和穴位名称,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古汉语考试。更要命的是,它对穴位的描述,精确到毫米级别,但我作为一个肉眼凡胎的家长,怎么可能准确找到那个理论上的“神阙穴”?书中提供的图片模糊不清,角度刁钻,我试着在孩子身上比对了几次,结果不是按错了地方,就是孩子疼得直哭,把我俩都弄得一肚子火。这本书对于零基础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劝退级别的难度。它似乎是写给那些已经学了多年中医的专业人士看的,而不是给忙碌、渴望快速上手操作的普通父母。我希望能看到的是“宝宝肚子不舒服时,按这里三下”,而不是一篇篇关于经络走向的哲学论述。

评分

我不得不吐槽一下我之前买的那本号称“全方位育儿手册”的书,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都想讲,结果什么都没讲透”。这本书的目录排得满满当当,从出生到三岁的所有问题都想囊括进去,从疫苗接种到早期教育,再到睡眠训练,应有尽有。但是,这种贪大求全的结果就是,每一个话题都只停留在表面。比如讲到睡眠训练,它简单提了一下“哭声控制法”,但对于如何应对夜醒高峰期、如何判断宝宝是饿了还是需要安抚,完全没有深入探讨,每次读到关键处,作者就轻飘飘地带过去了。我需要的是深入、具体的案例分析,而不是那种“只要你坚持,宝宝就会乖乖听话”的空洞口号。买这本书就像是去自助餐,种类是很多,但每道菜都味道寡淡,吃完了一圈,肚子还是空的,找不到真正能解决我燃眉之急的“硬菜”。我更倾向于选择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精品,而不是这种大杂烩式的平庸之作。

评分

最近看的一本关于“如何培养高情商宝宝”的书,简直让我怀疑人生。作者似乎坚信,所有育儿问题都能归结到“爱与沟通”上,然后就用大量的心理学术语来支撑他的观点,什么“依恋理论”、“积极倾听的艺术”。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对于一个晚上要起来喂奶三四次,累得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母亲来说,这些理论简直是奢望。我理解情商培养很重要,但我更关心的是,当宝宝因为胀气而哭闹不止时,我该怎么安抚他,而不是坐在那里,努力地“积极倾听”他的肠胃咕噜声。这本书的缺点在于,它完全忽略了“生理需求”对“心理状态”的巨大影响。它提供的是一套理想状态下的育儿模型,而不是一套能在现实生活的鸡毛蒜皮中随时应用的工具箱。我需要的是能立刻帮我解决当下问题的实用技巧,而不是让我陷入更深的理论思考,感叹自己“爱得不够”的自我指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