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9787550132115
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9787550106444
妈妈的情绪 决定孩子的未来:9787511728692
三岁对了 一辈子就对了:9787568220347
基本信息
书名:你就是孩子好的玩具(升级版)
定价:38.00元
作者: 金伯莉·布雷恩;夏欣茁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0132115
字数:
页码:1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孩
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
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
立一生的亲密关系!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
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
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
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
只有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
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有益的基础。
目录
新版说明
编者的话
序言
di一章 管教孩子的常见难题: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
情感引导是什么?
父母在情感引导中的角色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
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控制型父母与放任型父母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避免消极的教育方法
打屁股
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无视孩子的天生性格
第二章 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引导?
建立情感的纽带
陪孩子一起玩的重要性
提供选择
同情的力量
撇开自己的情绪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同情
了解孩子的性格
要认识不同的发育阶段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播下种子
观察和判断
聆听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同情
情感引导的其他注意事项
让你的言行保持一致
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助他们
情感引导实践
何塞和他的倔强女儿的故事
该认错时就认错
第三章 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基因
第四章 两岁的乖宝宝,三岁的淘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
第五章 伴随成长而来的挑战:与四到七岁的孩子保持亲密
第六章 无条件的爱: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
基本信息
书名: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
定价:28.00元
作者:刘瑮著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501064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内容简介
是的,你就是觉得你的孩子那么捣蛋,那么惹你不放心。你就是觉得甲乙丙丁的孩
子懂事和优秀。你苦苦烦恼着,就是找不到通往“心有灵犀”的道路。
可是,这场“教育战争”中,失败的主角正是你自己。因为--
你从来没有安静的走进过孩子的心里。你没有想成为孩子的“避雷针”,也没有送孩
子一辆“凯迪拉克”。你,更是从来没有想要成为天才孩子的妈妈。
那么,仔细阅读本书吧。本书视角独到,采用了心理学上的众多的原理来论述儿童
日常行为习惯的表面现象下的深层心理机制。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能
迅速的找到心理学的依据,作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浅显易懂,是它的特色。培养好孩子,做个懂心理学的好父母,你,一定可以!
目录
di一章 做最称职的父母--儿童心理学入门
确定你孩子的性格类型:因材施教
熟悉孩子的常见心理:有的放矢
尊重孩子的安全边际:平等原则
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适度关注
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细心原则
第二章 从哀叹为什么到知道怎么办--父母的苦恼一扫光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禁果效应
孩子为什么撒娇:安全效应
孩子为什么怕黑:睡眠障碍
孩子为什么不耐烦:超限效应
孩子为什么忘性大:遗忘曲线规律
孩子为什么人来疯:选择性缄默
孩子为什么爱说谎:心理畸变
孩子为什么坐不住:多动障碍
第三章 言为心声--孩子这么说,父母这么听
“我要!我就要!我还要!”:提防孩子的占有欲
“不要你们帮,让我自己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好爸爸,快亲我一下啊!”:拒绝孩子的依赖性
“妈妈,我做了个奇怪的梦!”:引导孩子的沟通欲
“那个是我的!不给他玩!”:建立孩子的自我意识
“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彰显孩子的独立意识
“我就不听!我就不听!”:拓展孩子的情商
“看看那个老奶奶,她真可怜!”:激发孩子的同理心
第四章 正确解读信号--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撕书扔东西:孩子的攻击欲望强
吮吸大拇指:孩子有另类饥渴
怕生不敢说话:孩子患有社交恐惧
奇怪的恋物症:孩子找不到情感寄托
不敢尝试第一次:孩子极度缺乏自信
大声尖叫情绪失控:孩子渴望被关注
可笑的异食癖:孩子不安全感在增强
孩子躲避检查:不可忽视的阉割忧虑
第五章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因势利导
椰壳效应:帮孩子克服厌学心理
兴趣心理: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成就动机:让孩子主动去学习
感官协同效应: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7±2 法则:给孩子的学习任务要适量
高原现象:有效应对孩子学习成绩止步不前
倒U 形假说: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马太效应:自信带来成功,成功增强自信
第六章 让你的孩子与众不同--利用心理学法则培养孩子
避雷针效应:及时疏导孩子的坏情绪
凯迪拉克效应: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色
洛克定律: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
甘地夫人法则:让孩子从容面对挫折
南风效应:宽容比惩罚更有效
罗森塔尔效应:有一种期望可以激励孩子
狐狸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亲和效应:让孩子拥有好人缘
第七章“ 坏孩子”父母造--父母不可不知的心理教育误区
父母行使否决权,破坏了首因效应
父母爱唠叨,孩子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父母一味溺爱,导致孩子的任性
父母的占有欲,刺激孩子的自私
父母开空头支票,让孩子习惯撒谎
父母使用冷暴力,给孩子带来一生的阴影
父母互相拆台,导致孩子的自闭心理
父母高期望,孩子在压力下否定自我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作者:谈旭
定价:35.0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1728692
印次: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妈妈们之所以常常会生气,是因为她们常常自己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急躁和焦虑情
绪。而孩子诸多问题的诱因多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
阅读本书,洞察孩子的心理,与孩子快乐沟通,每天改变自己一点点,接纳孩子一点
点,相信妈妈会越做越快乐。
编辑推荐
一本让天下妈妈感叹“相见恨晚”的幸福指南——
遇见孩子,遇见**的自己!
◆生育、教养孩子不是为了让自己生气,也不是为了让孩子生气!
◆只有真正意识到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自己时,妈妈才会找到解决的方法,成为一位合
格的好妈妈。
◆学会享受孩子的爱,也让孩子享受妈妈的爱!要常常告诉孩子,无论他们乖或不乖,
爸妈都会永远爱他们
作者介绍 谈旭,资深心理医师,在青少年心理学领域上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国内外多家报纸、杂志专栏作者,发表作品几十万字。曾编写《人生散步道》、《孩子,你是妈妈不得不做的事业》、《影响孩子一生的12个关键词》、《爸爸我们去哪儿》等多部教子、励志类图书。目录:我得承认,我过去对“儿童心理学”这个词是敬而远之的,觉得那都是专业人士研究的领域,跟我一个忙得焦头烂额的普通家长没多大关系。直到我翻开了其中一本关于“不懂儿童心理学”的书,才发现,原来理解孩子那些“无理取闹”背后的真正需求,就是最好的心理学实践。这本书没有那些复杂的术语,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耳边细语,告诉你孩子为什么会那样做,而不是单纯地告诉你该怎么做。比如,它详细分析了分离焦虑的不同表现形式,这让我明白了孩子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不是故意捣乱,而是真真切切的恐惧。这种理解上的转变,让我对待孩子的态度从“要求服从”变成了“接纳并引导”,我们之间的信任感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这套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脆弱,但也更可爱的小生命。
评分这套书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整体性,它不是孤立地谈论某一个育儿技巧,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育儿哲学体系。从情绪管理到游戏互动,再到早期性格的奠基,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特别喜欢其中那种鼓励父母自我成长的基调,它并没有把责任完全推给父母,而是引导我们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地雷区”,因为父母的情绪模式,才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读到那段关于“妈妈的情绪稳定,是孩子最好的安全屋”的论述时,我深有感触。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尝试用更平和的方式处理工作和家庭带来的琐碎。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比任何外在的教育方法都来得更深刻、更持久。它让我明白,育儿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自我完善。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几本书抱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的育儿书汗牛充栋,真正有用的没几本。但没想到,这四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最让我震撼的是关于“三岁定终身”这一观点的论述,它不是简单地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而是深入剖析了三岁前大脑发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以及父母在其中扮演的“建筑师”角色。我过去总觉得孩子小,记不住事,很多事情可以“以后再说”,但现在我意识到,那些看似无意识的互动,都在为他们未来的认知模式和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底色。书中提出的很多实操建议,比如如何应对“发脾气”的瞬间,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来化解冲突,都非常实用,我试着运用了几次,效果好得惊人,孩子似乎更能听懂我的“话”了,而且他自己的情绪波动也明显减少了。这套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更觉察、更稳定的“定海神针”。
评分不得不说,这四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感。特别是关于如何“玩”的部分,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曾经觉得自己很会玩,但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像个敷衍的道具,孩子玩得开心,我却累得够呛。书中详细拆解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游戏偏好”和“深度参与”的秘诀,让我学会了如何放下大人的预设,真正进入孩子的游戏世界。现在,我们家的亲子时光充满了创造力和笑声,不再是例行公事的“陪玩”。我发现,当我们真的把孩子当成一个值得尊重的“玩伴”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想象力都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这套书让我意识到,最好的教育工具,其实就是我们自己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昂贵的教具。它彻底改变了我对“有效陪伴”的定义。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尤其是关于如何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那些章节,简直是为我这个新手妈妈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一直以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但读了这些书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情绪的流动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塑造孩子性格的真正基石。书里用了好多生动的例子,把那些看似深奥的心理学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比如,书中提到孩子在特定年龄段会表现出某些“令人头疼”的行为,但那其实是他们探索世界、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阶段。这让我不再一味地责怪自己或者孩子,而是学会了如何有技巧地引导和陪伴。尤其是那本侧重于“玩具”的书,它颠覆了我过去给孩子买一堆昂贵玩具的习惯,转而强调互动的质量和父母在游戏中的角色,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启发。现在,我更愿意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孩子的互动中,哪怕只是简单的积木游戏,也能感受到孩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纯粹的、被关注的喜悦。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家里气氛都变得更融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