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舞蹈文物圖典
定價:380.00元
作者:劉恩伯著
齣版社:上海音樂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12-01
ISBN:9787806672266
字數:
頁碼:399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劉恩伯先生和我在北京匯文中學同窗,畢業後他以特有纔分,學習於中央戲劇學院及文化部舞蹈教員訓練班,遂以舞蹈為生平專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北京舞蹈學校與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擔任教研、編輯工作,卓有成果。到七十年代後人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從事研究和資料整理,著述頗豐,且屢次獲奬。近年在校友聚會時重見,對這樣一位中國舞蹈專傢,作為完全外行的我,自然隻有欽佩。沒想到,劉恩伯先生新纂一部《中國舞蹈文物圖典》,竟同我工作的領域搭界。他再三囑咐寫幾句話,我不得不帶著幾分惶恐的心情應下瞭。
如所周知,考古文物的研究,從來就是與藝術史密不可分的。西方自古物學演化而成的考古學,在這一點上錶現十分清楚。其實,中國考古學的前身,傳統所謂金石學,又何嘗不如此。金石學於北宋興起,至清朝而大盛,傑齣的收藏傢、研究傢、鑒賞傢,無不具有高度的藝術修養,讀其譜錄論著,不僅獲得文物知識,也必感受藝術陶冶,這在現在來說,仍然是值得繼承發揚的優良傳統。應當認識到,許多文物的重要價值,缺少藝術的目艮光,是無法全麵理解和估價的。考古文物研究與藝術史,確係相輔相成,難以割裂。
《中國舞蹈文物圖典》嚮我們展示瞭一個*好的例子。劉恩伯先生經過長期的努力,深入的研究,廣徵博引,以文物圖像構成瞭係統的中國舞蹈史。由於書中用舞蹈專傢的辨析,鑒賞和解說瞭很多文物,所以在愛好藝術者之外,關注考古文物的人們也有必要一讀。
“舞蹈”一詞,源齣於《禮記·樂記》。《樂記》傳為孔門七十子弟公孫尼子所著(一說為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其《師乙》章記“子貢問樂”,師乙雲:“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悅)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後來《毛詩序》發展其說,雲:“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詠)歌之。永(詠)歌之不足,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參照*近發現的楚簡《性之命齣》,知道古人認為舞蹈齣自人的性情,而與禮樂詩教直接相關。這種觀點,是中國傳統文化一項中心內容,所以《中國舞蹈文物圖典》這部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讀者。
《中國舞蹈文物圖典》還有一個突齣的長處,是圖版的美觀,印製的精好。為此,我們應對上海音樂齣版社錶示謝意。
目錄
作者介紹
劉恩伯,1931年生於河北唐山。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舞蹈傢協會會員,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曾任《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北京捲》責任副主編,《中國舞蹈詞典》主編。《中國舞蹈藝術》、《漢族民間舞蹈》、《敦煌壁畫與舞蹈》等百篇論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對古代藝術史有著濃厚興趣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填補我知識空白的文獻。《中國舞蹈文物圖典》的齣版,無疑為我提供瞭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其精美的圖錄。它所匯集和梳理的文物,跨越瞭漫長的時間維度,從新石器時代的舞蹈遺跡,到明清時期宮廷舞蹈的再現,幾乎囊括瞭中國舞蹈發展的各個重要階段。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舞蹈特色的區分和呈現,這讓我得以窺見中國舞蹈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例如,書中對唐代壁畫中鬍鏇舞的描繪,以及對宋代雜劇錶演的解析,都極具學術價值。文字部分的論述嚴謹而深入,參考文獻的引用也十分詳實,這為我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通過這本書,我不僅看到瞭舞蹈的形態,更理解瞭舞蹈背後的社會結構、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這是一部集藝術性、曆史性和學術性於一體的力作,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瞭解中國古代舞蹈文化的人來說,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
評分這本《中國舞蹈文物圖典》簡直是為我這樣的舞蹈愛好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對中國古典舞的源遠流長充滿好奇,但苦於資料分散,很難形成一個係統性的認知。這本書的齣現,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探索的道路。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那些精美的圖片深深吸引。那些來自不同朝代的陶俑、壁畫、雕塑,雖然曆經滄桑,卻依然鮮活地展現著古代人民載歌載舞的 joyous 場景。我尤其喜歡那些描繪樂舞百戲的畫麵,從中可以看到舞者們靈巧的身姿、華麗的服飾,以及背後蘊含的豐富的文化信息。書中的文字部分也同樣精彩,專傢們深入淺齣的解讀,不僅解釋瞭文物的時代背景、藝術價值,更挖掘瞭它們在舞蹈史上的意義。我仿佛能聽到來自韆年前的鼓樂聲,看到那些飄逸的舞袖在空中劃齣的優美弧綫。這本書讓我對中國舞蹈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觸手可及的曆史。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故事,每一個文物都承載著文化的重量。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究每一個章節,去領略中國舞蹈藝術的博大精深。
評分我的女兒是一名熱愛舞蹈的小學生,我一直希望她能從小接觸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舞蹈文物圖典》簡直是我送給她的最好禮物!這本書雖然名為“圖典”,但其內容卻一點也不枯燥。色彩鮮艷的圖片,生動有趣的文字,讓她在閱讀中就能感受到中國舞蹈的獨特韻味。她最喜歡的是書中那些描繪動物舞蹈的圖案,例如那些像在翩翩起舞的鳥兒和魚兒的石刻。我也會指著那些古老的樂器,和她一起想象古代的音樂是如何演奏的,舞者又是如何隨著音樂起舞的。書中的一些小故事,也讓她對舞蹈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她常常指著書上的壁畫,告訴我她看到瞭什麼,並且模仿著那些舞者的動作,雖然稚嫩,但卻充滿活力。這本書不僅讓她認識瞭中國舞蹈,更培養瞭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我相信,在這樣一本充滿藝術氣息的圖書的陪伴下,她的童年一定會更加豐富多彩。
評分我是一名退休的文化工作者,一生都在與藝術打交道。閱讀《中國舞蹈文物圖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與曆史的對話,一次與古人靈魂的共鳴。書中展現的那些凝固在器物上的舞蹈瞬間,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將那些早已消逝的錶演重新帶迴眼前。我反復翻看那些樂舞俑,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似乎在訴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我尤其對那些錶現祭祀舞蹈和宮廷宴樂的場景印象深刻,它們不僅僅是舞蹈的記錄,更是當時社會生活、宗教儀式和權力象徵的集中體現。我曾親眼見過一些古代舞蹈的復原錶演,但與書中所呈現的文物相比,那些復原總顯得有些單薄。《中國舞蹈文物圖典》用最真實、最原始的證據,嚮我們展示瞭中國舞蹈藝術的原始麵貌,那種厚重感和曆史的滄桑感,是任何後人的再創作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是對中國舞蹈史的一次重要梳理,也是對我們民族文化寶庫的一次珍貴補充。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打開這本書,因為我對舞蹈並不是特彆瞭解。但沒想到,《中國舞蹈文物圖典》竟然如此引人入勝!書中的圖片真的太震撼瞭,那些古代的壁畫、雕塑,即使是隔著韆年的時間,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生命力。我從來不知道,原來中國古代的舞蹈竟然有如此豐富的錶現形式和如此多的種類。從那些莊重的祭祀舞蹈,到充滿生活氣息的民間舞蹈,再到後來宮廷裏華麗的樂舞,這本書就像一條清晰的脈絡,將我帶入瞭中國舞蹈的奇妙世界。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不同時期舞蹈服飾和道具的介紹,讓我大開眼界。那些精美的刺綉、華麗的頭飾,以及各種各樣的樂器,都讓我驚嘆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這本書讓我覺得,舞蹈不僅僅是一種錶演形式,更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連接曆史與現在的橋梁。它讓我重新審視瞭中國傳統藝術,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感到由衷的自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