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作品里,我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在中国两年的所见所闻。当时我还是一个没有什么阅历的青涩的西方青年人,处于对所有事情都似懂非懂的一个奇怪的中间状态。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革命成功了,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为什么人民还会挨饿?今后怎么办?没有人知道。作为一个局外人,以我自己的经验讲述了我怎么样从把中国视为洪水猛兽、在很多方面都厌恶她到比较好地理解她———最后不顾一切地爱上她。这是由于我接触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字、音乐和结交了很多不同个性的人。”
##照片珍贵,难得的记忆。
评分##图文都很有意思,就是精装书太重了,内文字体也排得又大又松散。期待她附有60年代录音的新版《古琴》。
评分##照片珍贵,难得的记忆。
评分##林西莉对中国怀有的深厚感情,让她能在认识60年代初的生活时更冷静、更深入,描述也更显真实。现在,生活更富足、自主,但那些有风骨的中国文人都不见了。不是民国出大师,而是十年十年又十年断了中国文人的传承血脉,只剩些忽悠而已。传统文化的伪复兴重造不了文人雅士精神,士人精神远矣。
评分##照片珍贵,难得的记忆。
评分##2019年闲书001:贫穷破败、东西对立、阶级斗争、监视管理、人性压制、领袖崇拜、思想灌输、虚构历史、是非不分、威权主义、教条封闭、文化冲突、民族脊梁……一个外国人平淡的速描,亦反观出五十余年发展的巨变。
评分##作者不是专业摄影师,书中的照片只是一个时期一代人生活的定格,并不能成为摄影作品。但是文字反映了当时中国及至现在都有的荒谬性,作者记录了她在北大的生活和游历一些经许可才能去的地方时的见闻,细节丰富,自然流露出她对当时中国的不解。尽管最后她说爱上了中国(文化),但如她所说那是因为这里的一切与她无关,她只是旁观者。
评分##前半部留学生活的记录很好。
评分##给我们的历史留下了一道无法掩藏的横截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