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养好脾和肺宝宝不积食 不咳嗽 长大个 |
| 作者: | 徐荣谦 主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 |
| 出版日期: | 2016-02-01 |
| 版次: | 1 |
| ISBN: | 9787122257536 |
| 市场价: | 29.8 |
目录 若要小儿安,养好脾和肺1
基本信息
版 次:1
印刷时间:2017年11月01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5252993
编辑推荐
海派儿科推拿强调固本,而固本之重点在于脾胃,先天不足后天补,后天失衡调脾胃。
海派儿科推拿强调以通为补,通行气血,通调脏腑,通理筋骨。
派儿科推拿调理保健侧重于头面部、胸腹部、手部、背部、足部五部的操作。
作者简介
金义成,教授,为海派儿科推拿创始人、丁氏一指禅推拿第四代传承人、我国小儿推拿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主攻小儿推拿,学识渊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国传统医学推拿协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客座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名誉主任、山西河东少儿推拿学校名誉校长。著有《小儿推拿》《中国推拿》《实用推拿图谱》《小儿推拿学》《海派儿科推拿图谱》《海派儿科推拿》等40余部专著及科教影视片8部。
目 录
一章 总 论
一 海派儿科推拿之道/ 2
二 海派儿科推拿之法/ 5
三 海派儿科推拿之术/ 7
四 儿科推拿基本知识/ 9
第二章 儿科推拿常用手法
一 海派儿科推拿十法/ 12
推法 / 12
拿法 / 15
按法 / 16
摩法 / 17
捏法 / 18
揉法 / 19
法 / 20
摇法 / 20
法 / 21
擦法 / 22
二 药摩法/ 23
第三章 儿科推拿常用穴部
一 头面颈项部/ 26
头顶 / 26
耳风门 / 26
囟门 / 27
天庭 / 27
天心 / 28
天门 / 28
眉心 / 29
井灶 / 29
坎宫 / 30
山根 / 30
桥弓 / 31
牙关 / 31
高骨 / 32
天柱骨 / 32
颈夹脊 / 33
二 上肢部/ 33
肾纹 / 33
肾经 / 34
肾顶 / 34
脾经 / 35
心经 / 36
肺经 / 36
肝经 / 37
窝风 / 37
四横纹 / 38
小横纹 / 38
掌小横纹 / 39
肠 / 39
小肠 / 40
仙手 / 40
胃经 / 41
手 / 41
虎口 / 42
小天心 / 42
内八卦 / 43
总筋 / 43
端正 / 44
五指节 / 44
二扇门 / 45
上马 / 45
威灵 / 46
精宁 / 46
板门 / 47
外八卦 / 47
膊阳池 / 48
老龙 / 48
大横纹 / 49
天河水 / 50
十王 / 50
六腑 / 51
洪池 / 51
三关 / 52
肘 / 52
三 胸腹部/ 53
喉下 / 53
乳旁 / 53
胸 / 54
胁 / 55
胃脘 / 55
腹 / 56
脐中 / 57
肾囊 / 57
丹田 / 58
肚角 / 59
四 腰背部/ 60
背 / 60
膊井 / 60
脊柱 / 61
七节骨 / 62
龟尾 / 62
五 下肢部/ 63
解溪 / 63
昆仑 / 63
百虫 / 64
仆参 / 64
心 / 65
大趾 / 65
足膀胱 / 66
六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 67
第四章 儿科常见疾病治疗
感 冒 / 72
头 痛 / 78
鼻 炎 / 82
不 寐 / 85
夜 啼 / 88
咳 嗽 / 92
哮 喘 / 99
发 热 / 105
厌 食 / 110
疳 积 / 113
呕吐 / 116
腹 痛 / 121
腹 泻 / 126
便 秘 / 132
脱 肛 / 136
癃 闭 / 139
遗尿 / 143
湿 疹 / 147
小儿麻痹症 / 150
抽动秽语综合征 / 155
多动症 / 160
情感交叉症 / 163
脑性瘫痪 / 165
肌性斜颈 / 168
斜 视 / 170
近 视 / 173
眼睑下垂 / 175
脊柱侧弯 / 178
髋关节滑囊炎 / 179
臀肌挛缩 / 180
寰枢关节半脱位 / 181
桡骨头半脱位 / 182
第五章 儿科保健
一 养肺防感操 / 184
二 健脾助运操 / 186
三 补肾益智操 / 187
四 婴儿保育操 / 189
五 婴幼儿干浴八法/ 189
前 言
金义成教授1944 年8 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建湖。金教授为海派儿科推拿创始人、丁氏一指禅推拿第四代传承人、我国小儿推拿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医小儿推拿学家。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国传统医学推拿协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瑞士中国传统医学中心中医学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名誉主任、山西河东少儿推拿学校名誉校长。
金义成教授学识渊博,对推拿发展史、历代推拿文献、药摩方颇有研究,尤以儿科推拿见长。著有《小儿推拿》《中国推拿》《实用推拿图谱》《小儿推拿学》《海派儿科推拿图谱》《海派儿科推拿》等40 余部专著及科教影视片8 部。
入门既正 立意亦高
1960 年,金教授就读于当时全国的一所推拿专业学校,该校集结了沪上知名推拿大师,如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王百川、丁季峯、王纪松、马万龙等,教授体系化的推拿知识和手法。学校培养的学生被分配至全国各地,曾受卫生部委托举办过三期推拿师资进修班和推拿医师提高班。现在全国各地知名的推拿专家,大多出自于该校。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书名里的“金义成”吸引的,感觉是某位名家的心血结晶。拿到书后,发现内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没有过度渲染“神效”,而是非常脚踏实地地讲解如何通过日常的推拿来“养育”孩子。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将推拿和日常喂养、起居习惯结合起来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健康管理框架。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积食,以及积食后应该采取的推拿步骤,写得清晰明了,配的插图比例也很精准,跟着做几乎零失误。我过去总担心自己手法不对会伤到孩子,但这本书的循序渐进,让我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现在已经可以自如地进行日常保健了。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它传递的是一种科学、自然的育儿理念。
评分我原以为小儿推拿就是那么回事,无非就是揉揉胳膊按按腿,直到我接触到这套书,才发现里面的知识体系是多么的系统和科学。它不仅仅是罗列手法,更是深入探讨了中医理论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比如脾胃在宝宝成长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通过调理脾胃来预防常见的积食和咳嗽问题。书里对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特点分析得特别到位,让我知道在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力道,推拿的重点又在哪里。我特别喜欢它对“养好脾和肺”的重视,感觉这是从根本上提升孩子抵抗力的关键。我现在已经能很自信地根据宝宝的状态,在家进行基础的日常保健了,不再动不动就往医院跑,省了不少心,也减少了宝宝不必要的用药。这套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手把手地在指导我这个新手家长。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及时雨,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新手妈妈,面对宝宝层出不穷的小毛病束手无策的时候。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把复杂的儿科推拿手法讲得明明白白。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穴位的讲解,图文并茂,即使是第一次接触推拿的人也能快速上手。记得我家宝宝前段时间总是莫名其妙地闹脾气,吃了奶也吐,我试着用书里教的几个手法揉按了几个穴位,没想到效果立竿见影,宝宝很快就安静下来了。这种亲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是任何昂贵的保健品都比不上的。而且,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让我对宝宝的身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被动应对变成了主动调理。这本书的实用性,绝对值得每一个重视孩子健康的家长拥有。
评分我之前收藏了好几本育儿书籍,大多是讲营养、讲早教的,但真正能让我动手操作、并且看到效果的,还是这本关于推拿的书。它把“治未病”的理念融入到了每一个章节中。以前,只要天气一变,我家孩子就容易咳嗽,我总是在他咳得厉害了才想办法止咳。但自从学习了书里关于肺部保健的推拿手法,并且坚持在换季前给孩子做几次“预防性”的按摩,这个冬天他明显比往年强壮了不少,咳嗽的频率大大降低了。这种看不到病症却知道身体正在好转的感觉,特别令人安心。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内容结构清晰,即便是晚上抱着孩子哄睡后,也能快速翻找到需要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学习。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生活节奏快的现代家长来说,时间成本是考量一切的因素。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教你的很多手法都非常适合“碎片化”操作,比如哄睡前、洗澡后,利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给孩子做一个完整的“小保养”。它没有要求你必须抽出完整的一小时去进行复杂的治疗,而是强调日常积累的重要性。我最喜欢它对“如何观察宝宝”的细致描述,教会了我捕捉到那些连宝宝自己都说不清楚的身体小信号。比如,孩子肚子有点鼓胀,可能不是吃多了,而是脾胃运化能力下降了,书里立刻给出了对应的推拿方案。这套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护理员”,而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家庭小医生”,这种赋能感非常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