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崛起,绝非只是空有领导强人即可达成。任何的决策、同期的商业环境,都在都影响着企业的兴衰。《浪潮之巅》不只是一本历史书,除了讲述科技顶尖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此外,这本书也着力讲述很多尚在普及 或将要发生的,比如微博和云计算,以及对下一代互联网科技产业浪潮的判断和预测。因为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
诚如作者所言:“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对个人来说,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便不枉此生
评分 评分##上册可做IT公司史,下册可作产业史,上中下游都捋了一遍,让人明白这来龙去脉,有了更为全面和宏观的认识了。吴军大神。需要在读第二遍的,一边下来信息量有点大,一下子消化不完,毕竟是大神几十年的阅历,需要多加反刍。
评分 评分##终于读完了全册。除了描述和分析了主要最热门的科技弄潮儿,例如微软、苹果、思科、甲骨文和谷歌等,也大篇幅刻画了整个行业的产业规律(70-20-10律、诺威格定律和基因决定律)、上下游格局以及商业模式。那么下一个科技商业的热点是什么?下一代的弄潮儿到底是谁?哪家公司会成为下一次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创造者?当代的公司,除了老字号的3M和GE,都基本上都会随着生命周期而自然死掉,因为某一领域特别成功的大公司已经被优化得特别适应该传统市场了。如果市场和消费习惯发生巨变,这些大公司将难以成功转型。所以一方面机会永远存在,而另一方面明星的死亡也颇令人伤感。
评分吴军博士让我想起八十时代北京重点中学里那些优秀的理工科男生们,长大后原来变成了这样。他们热情、开朗、向上、好学、爱分享,智识结构里带一点通识教育底子(影子)。因为他们在北京、在北京的名校里,也因为在那个封闭年代之后相对开放、人们得以迫不及待大口呼吸的时代里。书本身,让我想起零九年读的《激荡三十年》。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