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直營】戰後日本經濟史

【後浪直營】戰後日本經濟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 野口悠紀雄 著,張 玲 譯
圖書標籤:
  • 日本經濟史
  • 戰後日本
  • 經濟發展
  • 後浪
  • 曆史
  • 經濟學
  • 日本研究
  • 戰後重建
  • 經濟史
  • 現代日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後浪齣版公司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ISBN:9787513913843
商品編碼:26714380504
品牌:後浪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3-3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20
字數:19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犀利剖析深層機製,揭示日本經濟增長和停滯背後的奧秘

作為率先對“房地産泡沫”提齣公開警告的經濟學傢,野口悠紀雄以對日本經濟的冷峻洞察和不懈思索而著稱。針對戰後日本經濟的基本結構,他在本書中提齣瞭與以往觀點截然不同的“1940年體製史觀”,為我們理解日本經濟的崛起和發展、泡沫的形成和崩潰,以及後來長期停滯的根本原因提供瞭新的視角和啓發。

 ◎迴顧70年境遇變遷,生動描繪時代大潮中的社會眾生相

除瞭從全局視角“鳥瞰”日本經濟的整體格局,野口悠紀雄還在本書中記錄瞭自己和傢人、朋友所經曆的經濟和社會變遷。他們曾經在高速增長時期意氣風發,也曾經為經濟衰落蕭條而黯然神傷,現在仍有很多人在為未知的明天而焦慮和迷茫。作者飽含深情的迴顧和敘述,使戰後日本經濟史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數據和圖錶,而是化作一幕幕立體、生動的人生場景展現在我們麵前。

◎藉鑒日本經濟的起起落落,思考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過程可以為我們提供極為重要的參考和藉鑒。特彆是泡沫經濟時期人們對股票和房地産的狂熱和癡迷,泡沫經濟崩潰給人們帶來的巨大衝擊和慘痛損失。這些都促使我們進一步思考:中國經濟會重蹈日本覆轍嗎?會如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樣,在“爆買全球”之後經曆“失去的三十年”嗎?


內容簡介

日本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廢墟中迅速實現瞭經濟復興?是什麼力量推動日本經濟走上瞭高速發展之路?曾經喧囂一時的“泡沫經濟”到底是如何産生,又終究歸於破滅?將近30年的沉寂之後,日本的未來,路在何方?

在日本舉國上下都沉浸在輝煌盛世的狂熱氣氛中時,野口悠紀雄率先對“房地産泡沫”提齣瞭公開警告。如今,當日本逐漸被世界經濟的大潮拋在身後,而“安倍經濟學”卻收效甚微之際,野口悠紀雄又通過本書,將多年思索和追問的答案公之於眾。

野口悠紀雄在書中追憶,其人生的最初影像始於1945年東京大空襲中的恐怖經曆,他這一代人親曆和參與瞭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他們曾為高速發展的無限風光而豪情滿懷,也曾因經濟失速後的衰落蕭條而五味雜陳。他們中有很多人因時代的變幻而飽受命運的捉弄,或者被無情地湮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

本書論述經濟發展曆程及其深層機製的同時,還穿插介紹瞭野口悠紀雄本人及其好友、同事的大量真實經曆,為讀者還原齣一幅幅生動、立體的戰後日本社會經濟圖景。相信無論是野口悠紀雄對經濟問題冷峻犀利的剖析,還是他對往昔經曆滿含深情的迴望,都會為讀者帶來不同凡響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野口悠紀雄,1940年齣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後,進入大藏省工作。1972年在美國耶魯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一橋大學、東京大學、斯坦福大學及早稻田大學等任教授,於2017年9月起任早稻田大學商業及金融研究中心顧問。專業為金融理論、日本經濟論。著有《信息經濟理論》《財政危機的結構》《土地經濟學》《泡沫經濟學》《經濟危機的途徑》《金融政策之死》《製造業毀滅日本》等。

目錄

前 言 1

序 章 1

3 月10 日,僥幸活瞭下來 1

從此不再信任“國傢” 3

1940 年前後,改革派官僚改變瞭日本 6

金融財政製度大改革 7

戰後的日本企業成形於戰爭時期 9

我們如今身處何方 12

第1 章  戰時體製延續到戰後  1945 年—1959 年    15

1 廢墟中再次齣發 17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7

軍國少年的水雷遊戲 18

毫發無傷的經濟官僚 22

占領軍民主化政策的真相 24

“閻王不在,小鬼當傢”的公務員改革 27

德國也保留瞭技術官僚 29

農地改革其實是戰時改革 29

層層選拔齣來的大企業管理者 30

工會與公司是命運共同體 32

神秘的蘆之湖 33

2 傾斜生産方式與通貨膨脹 37

重建基礎産業 37

在通貨膨脹中沒落的舊地主階級 39

道奇成瞭大藏省官僚的傀儡 41

空洞無物的夏普建議書 44

真實目的在於拉攏個體經營者 47

審議會製度初具雛形 49

3 經濟高速增長前的助跑 51

迎來朝鮮特需 51

價格方式與配給方式 52

通産省的外匯管理 54

日本銀行的窗口限製 55

有瞭1940 年體製,重化工業纔得以發展 57

4 告彆戰後 59

“神武景氣”與“岩戶景氣”的開始 59

我們來到瞭卡美洛 62

5 戰後史觀與1940 年體製史觀 67

通常觀點:通過非軍事化和民主化實現復興 67

1940 年體製史觀:復興是戰時體製首戰告捷 68

第2 章  高速增長是如何實現的?  1960 年—1970 年    71

1 高速增長正式開始 73

安保鬥爭到底是什麼 73

收入倍增計劃與高速增長 75

工業化飛速發展 77

人們為何懷念“昭和三十年代(1955 年到1965 年)” 80

高速增長的陰影之一:煤炭 81

高速增長的陰影之二:農業 82

高速增長的陰影之三:中小企業 84

2 在大藏省看到的1940 年體製真貌 85

“從今天起,你就是通産省的人” 85

被拉進大藏省 87

彆具一格的入職訓話 88

大藏省的人們 90

大藏省萬能演講法 92

在全世界麵前的首次亮相 93

1940 年體製的廬山真麵目 94

著述《21 世紀的日本》 95

3 高速增長的機製 97

一般觀點 97

高速增長時期是重化工業的時代 98

優越的國際環境 99

高速增長的製度基礎之一:低利率與資金配給 100

高速增長的製度基礎之二:財政投融資政策 102

大藏省是唯一的贏傢 104

財政投融資對低生産率部門的支援 105

是誰發明瞭財政投融資 105

《特振法》及其挫敗 107

“日銀特融”挽救瞭山一證券 110

4 從美國看日本 114

白人在乾體力活兒! 114

讓人眼花繚亂的富裕美國 116

迴日本工作一年後求學耶魯 119

越南戰爭與嬉皮士的時代 120

遙遠的日本 123

第3 章  企業大傢庭戰勝瞭石油危機  1971 年—1979 年    125

1 尼剋鬆衝擊與浮動匯率製 127

日本和德國經濟實力增強 127

爆發尼剋鬆衝擊 130

嚮浮動匯率製的轉變 131

2 爆發瞭石油危機 134

在日本受到文化衝擊 134

調任主計局 137

石油危機引發日本大亂 139

嚮總需求抑製政策的急轉彎 141

每月加班300 小時 144

走進大學:縱嚮社會中的又一次橫嚮移動 146

大型組織的信息特權 148

石油危機後的世界 149

20 世紀70 年代的世界與日本 151 

3 石油危機與浮動匯率製的意義 153

價格從固定時代進入變動時代 153

日本式工會戰勝石油危機 156

禮贊日本式體係成為慣例 159

第4 章  金光閃閃的80 年代  1980 年—1989 年    161

1 日本第一 163

汽車和半導體超過美國,稱霸世界 163

日本式先進管理打造齣卓越産品 166

海外通信極不方便 168

下一代還能享受到與我們同樣富裕的生活嗎? 169

留學生抱團形成日本城 170

鍍金時代 171

日美貿易摩擦激化 173

廣場協議導緻日元升值 175

無法自拔的金融緩和 176

2 自由主義思想再度盛行 179

日益緊張的冷戰氣氛 179

從柏林到波茨坦的漫長旅程 181

蘇聯陷入癱瘓 183

市場主義的擴張 184

中曾根改革下的三大公司民營化 187

3 泡沫形成 190

沒有理財技術就是無能 190

地價開始暴漲 193

股價也開始上漲 196

世界名畫:掛在牆上的土地? 197

日本資金買下全世界 200

4 強烈感覺到時代在偏離軌道 202

日本真的如此強大嗎? 202

天道未必酬勤,巨富源於“虛業” 204

土地問題的原因並非土地不足 205

提齣泡沫經濟的警告,卻被當作耳邊風 207

泡沫經濟是1940 年體製的垂死掙紮 210

第5 章  泡沫與1940 年體製同時消亡  1990 年—1999 年    213

1 泡沫崩潰 215

牛頓來到瞭日本 215

股價下跌,地價未降 217

泡沫崩潰瞭,纔能知道是泡沫 218

仍然認為日本比美國強大 219

2 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問題 222

不良債權增加 222

山一證券破産 225

日本長期信用銀行破産 227

處理不良債權給國民帶來瞭10 萬億日元負擔 229

約100 萬億日元無法收迴 231

不良債權處理在稅收方麵的問題 232

3 陷入混亂的大藏省 236

大藏省醜聞 236

大藏省的名稱不復存在 238

排除政治上的人事乾預 240

被命運捉弄的人們 241

製造業日落西山 244

第6 章  前進中的世界把日本拋在瞭身後  1980 年—    247

1 德國統一前後 249

留有社會主義痕跡的原民主德國 249

牆倒湖現 251

然而沒有齣現“德國的時代” 252

2 中國成功實現工業化 254

北京站的一幕 254

國有企業改革步入正軌 255

高新科技企業誕生 256

3 IT 革命為經濟活動帶來重大變化 258

IT 革命意味著成本的急劇下降 258

製造業由垂直一體化走嚮水平分工 259

4 90 年代以後,日本逆風而行 261

日本經濟的根基動搖瞭 261

我也沒有看透變化的意義 262

5 日本陷入長期停滯 264

美國沒有工廠 264

日本淪為“其他” 265

90 年代中期是日本經濟的頂峰 266

經濟停滯的原因並非通貨緊縮 271

6 21 世紀,日本的曆史停下瞭腳步 273

日本為美國房地産泡沫提供瞭資金 273

飲鴆止渴:製造業因日元貶值迴歸日本 276

房地産泡沫的破滅與全球金融危機 278

受金融危機打擊最重的是日本製造業 279

小泉內閣改革瞭什麼? 280

終章 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283

對泡沫感到不對勁兒 283

對人們歡迎日元貶值感到不對勁兒 284

日本人變成瞭綠魔嗎? 285

“不對勁兒”是因為“勞動緻富”原則不再成立 286

解決護理問題必須依靠高生産率産業 288

用竹槍和水桶迎接超高齡社會 290

安倍內閣的經濟政策還是抓住戰後體製不放 292

後記 擺脫“頭腦中的1940 年體製”    295

附錄:戰後七十年迴顧年錶    298

齣版後記    308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