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 (美)金;殷国勇 科学出版社

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 (美)金;殷国勇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脊柱外科
  • 解剖学
  • 手术技巧
  • 医学
  • 骨科
  • 临床
  • 殷国勇
  • 科学出版社
  • 医学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诺鼎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4424
商品编码:2669403094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 作者 (美)金;殷国勇
定价 398.00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514424 出版日期 2017-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28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按脊柱节段,分别介绍了各部分脊柱外科相关解剖,并重点介绍了相应手术的手术适应证、解剖学特点、手术技巧、手术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该书配备了大量解剖图、手术照片图和示意图,是一部非常实用的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目录
部分颅椎交界区和上颈椎
第1章颅椎交界区的外科解剖及生物力学
一、颅椎交界区的胚胎学
二、颅椎交界区的外科解剖
三、颅椎交界区的生物力学
四、总结
第2章颅颈交界区和上颈椎的经口入路
一、解剖
二、颅颈交界区腹侧的病灶
三、适应证
四、相对禁忌证
五、手术技术
六、总结
第3章经上颌骨和经下颌骨入路显露斜坡和上颈椎
一、解剖学回顾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手术技术
四、并发症
第4章颅颈交界区的高位颈椎—咽后入路
一、内侧咽后入路(前侧咽后入路)
二、外侧咽后入路
三、总结
第5章颅颈交界区的后侧入路和外侧入路
一、后侧入路
二、外侧入路
三、外侧咽后入路
四、远外侧入路
五、总结
第6章后路远侧方颅椎交界区入路:侧方经髁入路
一、解剖学回顾
二、适应证
三、相对禁忌证
四、术前成像
五、手术技术
六、术后处理
七、并发症
第7章颅颈区的内镜治疗
一、外科解剖学
二、手术技术
三、并发症
四、讨论
第8章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Chiari畸形和颅骨下沉(陷入)的手术入路
一、颅颈交界区的手术解剖
二、颅底陷入症
第9章类风湿关节疾病中颅颈关节手术方法
一、诊断与评估
二、适应证和相对禁忌证
三、手术方法
四、术后处理
五、并发症
六、概要
第10章颅椎连接不稳和外科固定技术
一、解剖学回顾
二、适应证
三、手术技术
四、术后处理
五、并发症
第11章齿状突骨折与螺钉固定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手术技术
四、术后处理
五、技术演变
六、并发症
第12章C1—C2损伤固定技巧
一、寰枢椎后路固定一般技巧
二、C1—C2侧块椎弓峡部螺钉固定
三、C1—C2侧块椎弓根螺钉固定
四、寰枢椎经关节固定
五、寰枢椎经椎板固定
六、Halifax夹固定
七、寰枢关节钢丝技术
八、颈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适应证
九、前路手术治疗上颈椎创伤后不稳
十、总结
第二部分下颈椎
第13章下颈椎外科解剖学和生物力学
一、体表解剖
二、颈椎
三、神经血管结构
四、内脏
五、韧带
六、筋膜和肌肉组织
第14章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手术技术
四、术后处理
五、并发症
第15章内镜下的颈椎前路椎间孔减压术(Jho程序)
一、颈椎前路椎间孔减压术的手术指征(Jho程序)
二、手术工具和技术
三、手术技术
四、术后处理
五、手术结果
六、讨论
第16章颈椎前路和后路的内镜手术
一、解剖注意事项
二、适应证和相对禁忌证
三、手术器械和设备
四、手术准备和技术
五、争议
六、总结
第17章颈椎椎体切除、融合及椎体重建技术
一、解剖学回顾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手术技术
四、术后处理
五、并发症
第18章颈椎前路内固定技术
一、解剖学回顾
二、适应证
三、相对禁忌证
四、设备
五、手术技术
六、并发症
第19章颈椎间盘置换技术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潜在缺点
三、术前影像学评价
四、设备
五、手术室设置
六、患者体位
七、手术技术
八、术后处理
九、人工椎间盘置换的并发症和不良预后
第20章颈椎显微减压和椎板切除减压术
一、诊断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手术技术
四、术后处理
五、并发症
六、总结
第21章颈椎椎板成形术
一、椎板成形术的类型
二、解剖学回顾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优缺点
五、手术技术
六、术后处理
七、并发症
第22章颈椎后路固定技术:颈椎弓根螺钉固定,侧块螺钉固定,钢丝固定
一、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二、侧块螺钉固定
三、下颈椎钢丝固定
第23章小关节脱位损伤与手术治疗
一、临床表现
二、影像学评价
三、初期治疗
四、手术治疗
五、手术技术
六、术后处理
第24章后纵韧带骨化
一、流行病学
二、病理生理学
三、临床表现和病程
四、诊断和影像学检查
五、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结果
六、术后处理
七、并发症
八、总结
第三部分颈胸段和胸椎
第25章颈胸段及胸椎的手术解剖和生物力学
一、手术解剖
二、生物力学
第26章颈胸交界区的前路术式
一、解剖
二、手术技术
第27章颈胸交界区的后外侧入路:经椎弓根入路、肋横突切除入路、侧方胸腔外肩胛旁胸膜外入路
一、解剖
二、手术入路
三、总结
第28章胸椎前外侧经胸廓手术入路
一、解剖学因素
二、适应证
三、禁忌证
四、手术技术
五、术后处理
六、近端胸椎入路的注意事项
七、胸腰椎结合部入路的注意事项
八、并发症
九、总结
第29章前路和后路颈胸段稳定技术
一、手术解剖
二、手术入路
三、体位
四、手术技术
五、颈胸段后方手术入路
六、前—后联合入路
七、后—前—后联合入路
八、总结
第30章外侧或后外侧胸椎间盘微创切除术
一、患病率和临床表现
二、解剖学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
四、适应证
五、前外侧入路
六、侧方入路
七、后外侧入路
八、术后处理
九、并发症
十、总结
第31章胸椎的胸腔镜及后路内镜入路
一、胸腔镜入路
二、后路内镜入路
第32章胸椎创伤的手术减压和固定技术
一、解剖学回顾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手术技术
四、并发症
第33章原发性和继发性胸椎肿瘤的手术途径
一、原发性和继发性胸椎肿瘤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和评估
三、影像学研究和外科术前诊断
四、外科手术决策和患者期望
五、术前栓塞
六、胸椎手术入路
七、总结
……
第四部分胸腰段和腰椎
第五部分腰骶骨盆交界区
第六部分脊柱畸形
第七部分脊柱肿瘤和血管病变
第八部分炎症性疾病
第九部分脊柱感染
第十部分其他

   编辑推荐
《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中文翻译版)》突出阐述了外科解剖结构与手术技术应用和手术技巧的密切关系,并配备了大量尸体解剖图、影像图、手术照片图加以注释说明,系统全面,是一部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高水平学术著作,适合各级骨科医师及脊柱外科专科医师学习使用。

   文摘

   序言

《骨骼的智慧:从基础到临床的探索》 这是一部深入探究人体骨骼系统奥秘的专著,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炼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骨骼的微观世界,理解其复杂的结构、精妙的功能以及在生命活动中的至关重要性。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个特定医学分支,而是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全面梳理骨骼的起源、发育、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在人体运动、支撑和保护方面的核心作用。 第一部分:骨骼的起源与演进 本书的开篇,将引领读者追溯骨骼系统漫长而辉煌的演化历程。我们将从最原始的脊椎动物开始,审视骨骼结构如何逐步复杂化,从简单的支撑杆到高度分化的骨骼系统,如何在亿万年的自然选择中塑造出适应不同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骨骼形态。我们将探讨骨骼发育的分子机制,了解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协同作用,以及基因调控在骨骼生长和重塑中的关键角色。这一部分将深入浅出地讲解软骨的形成、骨化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骨骼的原型如何一点点显现。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不同物种骨骼结构的显著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反映了它们各自的生态位和生存策略,从而揭示骨骼作为生物适应性演化的重要见证。 第二部分:骨骼的微观结构与宏观功能 在理解了骨骼的宏观演进后,本书将聚焦于骨骼的精细结构。从骨细胞、骨小梁、骨密质到骨松质,我们将逐一剖析它们的形态、排列方式以及各自承担的生理功能。我们将详细阐述骨骼的生物力学特性,解释其为何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易断裂,以及其独特的应力传导机制。本书将深入探讨骨骼与肌肉、韧带、关节之间的协同工作原理,阐明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一个人体的运动系统,实现从精细的指尖动作到强大的奔跑跳跃等各种复杂的运动。我们将分析骨骼在保护内脏器官方面的关键作用,例如胸廓对心肺的保护,颅骨对大脑的守护,以及骨盆对盆腔脏器的支撑。 第三部分:骨骼的生理与病理 本书将深入探讨骨骼的生理活动,包括钙磷代谢的调控、骨骼的血液供应、神经支配以及骨骼的再生能力。我们将详细讲解骨骼如何作为人体最大的钙库,在维持体内钙稳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与此相关的激素如甲状旁腺激素、降真素等的调控机制。同时,本书也将重点关注骨骼的常见病理变化。我们将涵盖因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等导致的骨骼发育异常,例如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部分还将深入讨论骨骼的创伤,包括骨折的类型、愈合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骨折处理原则。此外,本书还将触及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例如骨关节炎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以及骨骼肿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概述。我们将强调骨骼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保持骨骼强健对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 第四部分:骨骼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在认识到骨骼的生理与病理之后,本书将回归到如何维护和促进骨骼健康。我们将详细阐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特别是钙、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量和来源。运动在骨骼健康中的作用将是本书的重要论点,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运动对骨密度和骨强度的影响,并提供科学的运动建议,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预防骨质疏松。本书还将探讨生活方式对骨骼健康的潜在影响,包括吸烟、饮酒、久坐等不良习惯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保护骨骼。此外,对于骨骼健康面临挑战的特定人群,例如老年人、运动员、特定职业人群等,本书也将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第五部分:未来展望与研究前沿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骨骼科学的研究前沿。我们将探讨当前在骨骼再生、组织工程、骨骼疾病的精准治疗以及生物材料在骨骼修复中的应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将介绍利用干细胞技术促进骨骼修复的潜力,以及基因疗法在治疗遗传性骨骼疾病中的可能性。本书还将展望未来,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例如生物力学、材料科学、医学影像学等,来更深入地理解骨骼,并开发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最终实现对骨骼健康的全面掌控。 《骨骼的智慧:从基础到临床的探索》是一部集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力作。它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骨骼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无论您是医学专业的学生、研究人员,还是对人体骨骼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迪。本书旨在唤醒公众对骨骼健康的重视,并为推动骨骼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拿到《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这本书,我简直爱不释手。作为一名对脊柱健康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我一直对脊柱的构造感到神秘,而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精美绝伦的插图,将这一切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了解到我们每天站立、行走、弯腰的背后,是多么精巧而复杂的设计。书中关于脊柱的生物力学分析,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某些姿势会对脊柱造成损伤,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姿势来保护脊柱。对于脊柱疾病的介绍,虽然涉及专业知识,但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即使是没有医学背景的我,也能大致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脊柱退变的一些描述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会出现各种不适,以及如何通过一些日常的保健方法来延缓这一过程。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呵护我的脊柱。

评分

收到这本书,名字是《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作者是金和殷国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翻开目录,感觉内容非常丰富,条理清晰,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究。书中对于脊柱的每一部分,从骨骼、韧带到神经、血管,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搭配着精美的插图,仿佛把我带入了微观世界,让我对脊柱这个复杂而重要的结构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关注了关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章节,那里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最新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书中对不同手术方式的介绍,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微创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每个手术技巧的描述中,都强调了关键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潜在的并发症,这一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鼓励读者去理解每一个操作背后的原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术层面。

评分

购买《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这本书,是希望能够系统地梳理一下脊柱解剖知识,并对相关的临床手术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拿到书后,我发现它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内容的深度,更在于其呈现方式的独特性。解剖部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通过大量高质量的图片和图示,将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展现得一目了然。对于每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标注和解释,并且强调了它们在手术中的意义。手术技巧部分,则侧重于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书中对每一步骤的描述都力求精确,并且强调了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骨骼的磨削范围、椎弓根螺钉的植入角度、以及减压的层次等。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常见的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扎实的临床参考书,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清晰的解剖概念,并掌握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评分

作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我对《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这本书的期待很高。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巩固解剖知识,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收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其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所折服。书中的解剖部分,不仅详细描述了脊柱的静态解剖,还深入探讨了其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各种解剖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理解脊柱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至关重要。手术技巧部分,则以一种非常实用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书中对每一种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术中步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精心设计的插图,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手术的流程和关键点。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对新技术和新器械的讨论,这让我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这本书无疑是我在学习脊柱外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它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指导。

评分

作为一名在脊柱外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手术实践的参考书。《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书第2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佳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解剖结构和手术步骤,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解剖部分,书中对每一个神经、血管、肌肉的走行都描述得细致入微,甚至连其在不同体位下的变化都考虑到了,这对于避免术中损伤至关重要。而手术技巧部分,更是亮点频频。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手术方式,而是涵盖了当前临床上常用的多种技术,并且对于每一种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评估、术中操作要点和术后管理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病例的处理策略的讨论,这对于我们应对临床上的疑难杂症非常有启发。此外,书中对一些新兴技术和器械的介绍也紧跟时代步伐,让我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预判。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让我对脊柱外科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