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口述自传

章开沅口述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章开沅(口述)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家世叙略 / 1
1、两位祖先
2、东院西院
3、父母的婚姻
4、家庭革命二人组
5、父亲追求自立始末
二、童年 / 6
1、儿时琐忆
2、私塾启蒙
3、小学生活
三、西行逃难 / 12
1、告别老宅
2、乱世生死
3、离别双亲
四、九中忆旧 / 15
1、日常衣食住
2、上游民族,下游民族
3、两任校长
4、几位国文老师
5、两位音乐老师
6、“老马”班主任
7、课外阅读
8、游泳
9、探寻鬼火之谜
10、一桩无头公案
11、扰了谁的梦
12、对被开除的一种推测
五、学会计 / 32
1、进入计政专修班
2、王家坪记事
3、又被开除
六、当船工 / 36
1、“长江大学”入学记
2、船工日常
3、船夫众生相
4、那一夜,月黑风高
5、又没有毕业
七、抄公文 / 42
1、仓库抄写员
2、工资被骗走
3、一次“讨债行动”
八、铜梁当兵 / 45
1、军营生活掠影
2、五弟“逃亡”
3、“闹营”被“禁闭”
4、多余的报复
5、退伍记
九、金陵求学 / 55
1、报农经,学历史
2、课堂学习点滴
3、茶会与讲座
4、课余游乐
5、金“男”大,金“女”大
一〇、校园民运 / 63
1、爝火团契
2、墙报诗文
3、一箱子书
4、“中国往何处去”
一一、投奔解放区 / 69
1、离开金大
2、奔向光明
3、过封锁线
4、进入中大
5、新革命碰上旧警察
一二、中原大学受训 / 77
1、干部与学员
2、土炕与窝头
3、一份好墙报
4、无缘战场
一三、初到武汉 / 84
1、南下
2、教育调查
3、办学方针之争
4、与华中大学合并
5、解放时我家人的心态
一四、参加土改 / 92
1、改造土地,也改造学校
2、和平土改的失误
3、一次扭转偏向的会议
4、杀一儆百的效果
5、人声灯影
一五、初执教鞭 / 99
1、登上讲台
2、从头学起,过教学关
3、噩梦成真
4、我的“教学研究”
5、学政治,买资料
一六、成家 / 105
1、进军科学,坠入爱河
2、那时,对政治不敏感
3、棉被与脸盆
4、庐山蜜月
5、感恩吾妻
6、家和秘钥
7、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一七、下放草埠湖 / 116
1、慷慨激昂奔荒湖
2、开生荒,斗右派
3、洪水猛兽
4、灾后自救
5、灾后吃与住
6、世界观问题
一八、学术盛会 / 124
1、放卫星
2、下田野调查
3、上北京联络
4、集中修改
5、天堂生活
一九、借调北京 / 132
1、想去北大,却去了文史委
2、关于东老
3、关门抢救,效果不佳
4、行老与蔡端
5、同事溥仪
二〇、筹建史调会 / 140
1、参与筹建史调会
2、东老谈社会历史调查
3、史调会的工作规划
4、流产的调查
5、公余研究
二一、评李秀成挨批 / 147
1、我的急就章
2、为叛徒辩护,歪曲经典
3、在“三不”的日子里
4、重返白塔寺
二二、文革岁月 / 163
1、大字报
2、牛棚
3、小女病危
4、苦中有乐绿化组
5、东风农场
6、工农兵学员
7、两个场景,一点启示
二三、借调《历史研究》 / 178
1、三个“不适当”
2、编辑部与“四人帮”
3、业务点滴
4、女儿眼疾
5、抽烟与爱国主义
6、夜宿镜泊湖
二四、主编《辛亥革命史》 / 189
1、林言椒的建议
2、“三结合”写作班子
3、克服“左”的影响
4、修改定稿
5、成立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6、革命性质问题
二五、第一次出国访问 / 199
1、北山康夫的承诺
2、1978年到访的其他外国学者
3、访美杂记
4、从东京到京都
二六、两岸中国学者第一次正式会晤 / 208
1、“贵地出人才”
2、革命性质之争
3、会后余兴
二七、经营历史所 / 213
1、两度易名
2、一个头、一副肩、一双腿
3、危机与出路
二八、马尼拉之行 / 219
1、“三天后可拿签证”
2、两手准备
3、柳暗花明
4、政局波动的影响
二九、出任华师校长 / 224
1、上任风波
2、移毛主席像
3、提倡美育逸事
4、邓小平题校名
5、“高”与“师”之争
6、国际交流
7、不拘一格用人才
8、“东半球”与“西半球”
9、副校长负责制
10、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三〇、几种“口述” / 245
1、每周两天做学问?
2、不同意的就不执行?
三一、国外四年访学记偶 / 257
1、请假出国
2、吃饭教学两不误
3、接受荣誉博士学位
4、韩国行
5、法国行
6、夏威夷会议
7、滞留日本
8、讲学台湾
三二、为“南屠”取证 / 279
1、对日索赔会
2、贝德士文献
3、纯如之死
4、巧遇东史郎
5、纪念南京大屠杀60周年东京国际会议
6、关西巡回演讲
整理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与教育家,章开沅先生一生历经世变,阅尽沧桑,其丰富阅历,不但能补正史之阙,也能为对民国以来历史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很多掌故,还能以长者的智慧给人以启迪。本书由章先生口述,尽量保持历史原貌,呈现了晚近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不少生动历史细节,娓娓道来,于不经意间,让读者领略近百年历史剧变。

用户评价

评分

##桂子山上文革指挥部里围着战棋鏖战与观战的众多青年教师,与昙华林澡堂里晨昏伏案撰著的张舜徽先生,这两个场景,定格在我的文革记忆链条中,并给我启示。当我年老之后,总喜欢告诫青年:即使社会病态,也不要随波逐流;处在人生最低谷时,不妨充实自己。这两句话,就是我从这两个场景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

评分

##报送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认真学习治校之道。

评分

##这本书感觉好奇怪啊,书中对紫阳、军涛、某玲、某丹的名字毫不讳饰,却独独将“谢静宜”的名字化作“某某某”,难道后者更加敏感? 章开沅说:“即使社会病态,也不要随波逐流;处在人生低谷时,不妨充实自己”。很喜欢这句话,不过羽戈的表述更精辟一些:“大道不行,各安本分。”

评分

##章开沅口述自传,是华中师大前校长章开沅对于自己一生的回顾,包含了民国时期家庭生活、求学生活以及建国后任教和工作的回顾,作为历史学家,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一生的经历。最近数年,国内老先生们的自传出版的多了起来,与之可以参考的是南开大学刘泽华的八十自述,复旦大学姜义华的口述历史,均包括了建国后高校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为华中师大历史系的开创者,章先生不仅回忆了建国初高校培养人才的情况,而且还对于建国初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改造多所着墨。这些文字不仅是关于钱基博,还有张舜徽的许多文字,都可以与两人建国后的经历加以参照。文章最后是关于海外关系和经历,其实章本身就是民族资本家的后人,与台湾知识分子有精神共鸣并不稀奇。只是,我很好奇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态度,其实还是有所隐晦和隐藏的。

评分

##后世学术史的材料,更想看60万字的底本

评分

##史家的自述,可读性很强,章老先生人生也是够丰富的,逃过难,当过兵,读过教会大学,参加过革命,太有意思了!可以当小说读!看照片,老先生越老越好看啊!

评分

##章先生的口述史中有关治学之道需深思研究、仔细体会,其确为教育家。

评分

##有些可能是为人讳,名字含糊。章老的对人生的思考有好多闪光点,受益匪浅。很幸运读书的时候听过章老几次演讲,很棒,虽然华师发展越来越差,但有这些老师的精神相传,也算是某种风骨。

评分

##史家的自述,可读性很强,章老先生人生也是够丰富的,逃过难,当过兵,读过教会大学,参加过革命,太有意思了!可以当小说读!看照片,老先生越老越好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