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与教育家,章开沅先生一生历经世变,阅尽沧桑,其丰富阅历,不但能补正史之阙,也能为对民国以来历史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很多掌故,还能以长者的智慧给人以启迪。本书由章先生口述,尽量保持历史原貌,呈现了晚近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不少生动历史细节,娓娓道来,于不经意间,让读者领略近百年历史剧变。
##桂子山上文革指挥部里围着战棋鏖战与观战的众多青年教师,与昙华林澡堂里晨昏伏案撰著的张舜徽先生,这两个场景,定格在我的文革记忆链条中,并给我启示。当我年老之后,总喜欢告诫青年:即使社会病态,也不要随波逐流;处在人生最低谷时,不妨充实自己。这两句话,就是我从这两个场景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
评分##报送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认真学习治校之道。
评分##这本书感觉好奇怪啊,书中对紫阳、军涛、某玲、某丹的名字毫不讳饰,却独独将“谢静宜”的名字化作“某某某”,难道后者更加敏感? 章开沅说:“即使社会病态,也不要随波逐流;处在人生低谷时,不妨充实自己”。很喜欢这句话,不过羽戈的表述更精辟一些:“大道不行,各安本分。”
评分##章开沅口述自传,是华中师大前校长章开沅对于自己一生的回顾,包含了民国时期家庭生活、求学生活以及建国后任教和工作的回顾,作为历史学家,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一生的经历。最近数年,国内老先生们的自传出版的多了起来,与之可以参考的是南开大学刘泽华的八十自述,复旦大学姜义华的口述历史,均包括了建国后高校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为华中师大历史系的开创者,章先生不仅回忆了建国初高校培养人才的情况,而且还对于建国初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改造多所着墨。这些文字不仅是关于钱基博,还有张舜徽的许多文字,都可以与两人建国后的经历加以参照。文章最后是关于海外关系和经历,其实章本身就是民族资本家的后人,与台湾知识分子有精神共鸣并不稀奇。只是,我很好奇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态度,其实还是有所隐晦和隐藏的。
评分##后世学术史的材料,更想看60万字的底本
评分##史家的自述,可读性很强,章老先生人生也是够丰富的,逃过难,当过兵,读过教会大学,参加过革命,太有意思了!可以当小说读!看照片,老先生越老越好看啊!
评分##章先生的口述史中有关治学之道需深思研究、仔细体会,其确为教育家。
评分##有些可能是为人讳,名字含糊。章老的对人生的思考有好多闪光点,受益匪浅。很幸运读书的时候听过章老几次演讲,很棒,虽然华师发展越来越差,但有这些老师的精神相传,也算是某种风骨。
评分##史家的自述,可读性很强,章老先生人生也是够丰富的,逃过难,当过兵,读过教会大学,参加过革命,太有意思了!可以当小说读!看照片,老先生越老越好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