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得獎作品
第一部庶民視角的二戰前後日本生活史。
日本知名學者作家小熊英二的重要作品,
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變遷,涵蓋日本戰前生活、戰時經驗、
戰後重拾人生的歷程、對國家歷史的反思!
深入討論戰爭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戰後的和平意識是如何形成的!
一個普通市民眼中的戰爭、社會與國家是怎麼一回事?
身處社會最基層、無法抵抗權力擺布的普通士兵,
面對一場不知從何而來的戰爭,如何影響他的一生?
過去關於戰爭體驗的紀錄,大多是有學歷有地位的人所寫的,雖然是貴重的文獻,但是只呈現了相對少數的立場。那種「從學徒兵到上班族」的視野其實是相對的少數人。小熊英二的《活著回來的男人》描寫的對象,屬於日本都市下層從事各種營生者,這些人才是日本社會中真正的多數人。他們擁有與一般戰爭體驗記載截然不同的生命軌跡,卻因生活缺乏餘裕,識字能力低落,幾乎不曾留下自己描述的歷史紀錄,《活著回來的男人》是第一部這樣的作品。
《活著回來的男人》拉開了超過半世紀的時代縱深,以一個普通日本底層市民的生命史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整個時代變遷,涵蓋了戰前生活、戰時經驗、戰後重拾人生的歷程、對國家歷史的反思。通過上述書寫,深入討論「戰爭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戰後的和平意識是如何形成的」等主題。本書既是口述歷史,也是民眾史與社會史。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活著回來的男人》在處理「戰爭記憶」的同時,也回答了對社會結構變化的關注。
作者小熊英二身為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以社會科學觀點進行分析,關注與本書主角生命史對應時期的日本社會經濟、政策、法制等狀況,透過講述一個人物的故事,描繪出當時的階級移動、學歷取得、職業選擇,以及產業結構等。本書不僅是單一人物的生命軌跡,同時也融入了法制史與經濟史,對日本現代史研究做出獨特的貢獻,這是「活生生的二十世紀歷史」。
今天日本社會的中流砥柱已經轉移到經濟高度成長期後出生的世代,以此書來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將有助於了解今日足以影響日本發展走向的這一群人。此外,伴隨貧富差距問題的加劇與經濟高度成長的結束,昭和年代的經濟成長和產業結構變化,帶給日本民眾何種影響,又對社會秩序產生何種變化,這些也都值得讀者關切。
##不要把我父亲想成一个特殊的人。有人说:“像这种有良心的人,真的是非常特别的人吧!”可是,我父亲所采取的行动,潜在性地,是所有人都肯能采取的行动。比起赞扬一个人的行动,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可能性扩散到更多人身上。如果将我父亲当成特殊人物,因而使他与其他大部分人区分开来,便会妨碍这种可能性的扩散。 所谓的国家,与人心不同,只是无机的物质。
评分##台版的排版很舒适阅读体验十分好。对于战争的记录与反思似乎一直跟"下层人"没关系",我曾问过身边的老人关于战争的看法与当时的思想,大致回答没想法。确实在底层也只是任时代巨轮碾压罢了,有想法活得反而痛苦。但不尊重历史拼了命往前冲,不尊重渺小个体只为成全所谓的多数,悲剧在酝酿
评分##所谓的国家,与人心不同,只是无机的物质。
评分个人际遇的正确打开方式
评分##故事主人公谦二的人生纪实。上世纪中叶的普通日本人,人生轨迹因为二战而改变。参军,被俘后流放西伯利亚,回国后的就业艰难,之后得了当时很难治愈的肺结核,再然后赶上日本经济腾飞生意不错总算过上小康的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体会到战争年代普通人的波折起伏。通过此书,可以从小角度切入看看二战的历史,站后的日本的社会情况。
评分##太想往学理方面走,尤其偏向社会学笔法,如果有点儿文学色彩会更好读吧。
评分##京东去死吧。
评分##看完后挺让人动容,除了感受到普通人在战争面前的无奈,我也挺遗憾自己没有早点意识到其实每个老人都可以是一本值得研究的书(这也是小熊英二给我的启发) 除此外,作者也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何种情况下普通人的回忆可以作为历史材料?是他既偶有“英雄的举动”,又过着“日常的生活”,且行为处于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之下,是他是真正的“普通人”的时候。
评分##看完后挺让人动容,除了感受到普通人在战争面前的无奈,我也挺遗憾自己没有早点意识到其实每个老人都可以是一本值得研究的书(这也是小熊英二给我的启发) 除此外,作者也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何种情况下普通人的回忆可以作为历史材料?是他既偶有“英雄的举动”,又过着“日常的生活”,且行为处于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之下,是他是真正的“普通人”的时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