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选了格伦·古尔德最富代表性的文章,包括一些从未发表的作品,按音乐、表演、媒体等辑分类,在编者精心的编排下,仿佛一部完整的古典乐章,精彩呈现了这位音乐怪杰的玩笑与沉思,堪称是对其音乐人生的最好注释。古尔德的文风精灵古怪,与他的钢琴演奏形成奇妙的呼应。无论是关于贝多芬 、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的评论,还是对于马勒、勋伯格创作的理解,他机智幽默的表达中充满真知灼见。对国内众多的古尔德迷来说,本书是一部缺席已久、期待已久、应当第一时间购买收藏的必读之作。
##放弃了巡演看起来是巨大的损失,可实际上收获了更多,广播,纪录片,作曲,古尔德先生拥有了更丰富的生活,并享受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
评分##放弃了巡演看起来是巨大的损失,可实际上收获了更多,广播,纪录片,作曲,古尔德先生拥有了更丰富的生活,并享受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
评分##不学无术的人自然有一半的文章读不动,但剩下的足够喜欢。《此房是我造》中的对话修辞也类似古尔德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古尔德对那部影片的意义绝不止BGM。
评分##杜尚说,你认为我们是一样的人,你很理解我,那都只是你认为的而已。古尔德这种非典型的人,即使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够让他认同真正理解他的人又有几个呢。。
评分##看古尔德讲赋格的艺术,想起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复调小说,主题和对题同时行进。也听了他的版本的前奏曲和赋格。有点感觉像教科书。他对贝多芬的奏鸣曲的解读很像文本解读。和鲁宾斯坦的对话也蛮有趣~
评分##太好看了,打破了我又一个刻板印象。古尔德对于《哥德堡变奏曲》的分析太精彩了,尤其最后一段。
评分057#上卷细嚼慢咽,下卷囫囵吞枣。话唠的他谈起巴赫和赋格滔滔不绝,也能矛盾统一地伪造自我采访,即使因特立独行的古怪行径和口无遮拦的刻薄言论而招致诸多非议,依然能于纷扰世界中护一架钢琴周全,也能追逐拥抱史翠珊式的流行文化,做一个“在个人化世界里独自狂喜又不愿舍弃尘世”的清教徒。
评分##序言和第一篇在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很不错。后面的都看不懂了。巴赫弹的好的几乎是个哲学家了,作者对于十二音位体系的创始人勋伯格十分偏爱。“我依靠距离而活着”。古尔德孤僻的公众形象是一种误解,这只是他的独特生活方式。
评分##翻译较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